• 認識一個地方,不能單靠好感和想像,其黑暗面也要直面。若要認識英國,我們也必須知道1972年1月30日這一個星期天到底發生過什麼事。先說結果。英國特種傘兵團(Army's Parachute Regiment)的成員在北愛爾蘭以天主教為主的區域倫敦德里(Londonderry)的波格賽德(Bogside),對參與民權示威的人開槍。這造成13人死亡,至少15人受傷。這個星期天被視為是北愛問題(The Troubles)最黑暗的一天。人們還是走出來為什麼會發生這悲劇?因為北愛問題引發了連串暴力和炸彈襲擊,在「緊急狀態」的情況下,英國政府在1971年在北愛爾蘭立法,可讓政府在未經審訊下將一個人送到監牢,譬如可以將懷疑與愛爾蘭共和軍有關的人不經審訊而關押,這被稱為internment without trial。政府以為這樣就會令社會回復正常,重回「正軌」。但人們仍照舊走出來,The Northern...

  • 路易士老師來到英國也不是很久,但因為當了地理老師,便要著頭皮「教」學生大不列顛暨北愛爾蘭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 大笨鐘總有其魔力,每次途經西敏寺站(Westminster),都會看到滿臉笑容的遊客用不同角度跟它合照 —— 這就是軟實力。而在西敏橋(Westminster Bridge)旁,由藝術家托馬斯·索尼克羅夫特(Thomas Thornycroft)創作的Boadicea and her...

  • 路易士老師在英國教書最深刻的其中一幕,就是一次當我教授奴隸貿易(slave trade),播放相關的紀錄片期間,一名黑人女學生突然情緒激動、淚流滿面,需要離開課室休息——這當然是我在香港教同樣課題時不能想像的,我也從未想過自己會跟黑人學生「共學」此課題。我想起魯迅提到,曾在課堂上觀看「日俄戰爭教育片」,而影片中的東北民眾若無其事的看著自己同胞被殺。究竟,一種「同胞」的感受是怎樣形成的?相信是教育、是認同、是文化,也是一種心靈的共鳴。要把英國想像成自古而來是一個道德國度,也許不必。不過,能讓正直、有信念的人發揮作用,也許是她優勝之處。我想說的是提出終止奴隸貿易的威廉‧威伯福斯 (William Wilberforce)。1789年,威伯福斯在議會發表了一場長達三小時的反奴隸演說、兩年後的1791年,他首次向議會提交廢除奴隸貿易的法案。政治不是由完人推動威伯福斯為人機智,虔誠地信仰福音主義 (Evangelicalism),也是一位傑出的演說家,他因著仁慈和正直而受到其他國會議員尊重。他是「廢奴主義者」(Abolitionist),跟其他議員例如托馬斯‧克拉克森(Thomas Clarkson)由1789年開始爭取終止奴隸貿易,到1807年國會決議廢除,共花了18年。然而,路易士老師若把廢奴視作有良心的白人對黑人的救贖,或許只是一種幻想。或者我太受2006年的電影《奇異恩典》(Amazing Grace)影響。看了作家亞當‧霍奇契德(Adam...

  • 初來英國時,的確很難理解「英國」是什麼,原因是我們不太願意用人口流動(migration)的概念去理解一個國家。我們比較接受的,是一群人長期住在同一個地方,然後自古至今都留在那兒,並建立我們今天看到的現代國家模樣——但那只是一種簡化和扭曲的角度。 被視為是「英國人」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在英國的管治到了1066年結束。來自法國的諾曼人(Norman)征服了英國,並改變了英國的走向︰由主要受北歐斯堪地那維亞文化影響,變成與歐洲大陸文化融合,特別是受到法國影響。你說諾曼人是外來人?但英國溫莎皇室的族譜(family tree)也是追溯至諾曼的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 初讀這歷史真的會頭昏腦脹。諾曼人又不是法國人,卻又管治英國,那究竟誰是英國人? 答案是︰盎格魯—撒克遜人和諾曼人的融合。...

  • 英國自古至今也是一個移民國家,羅馬人、盎格魯—撒克遜(Anglo-Saxons)人、維京人(Vikings)、塞爾特人(Celts)、諾曼人(Norman),還有猶太人……現在當然有持BNO Visa的香港人。 人們移民到這個島嶼,是有其原因的。羅馬人被她的天然物資(natural resources)吸引,於是展開了殖民;當羅馬人在公元前410年離開英國,來自現今丹麥德國和荷蘭等地的盎格魯—撒克遜族就在這地方展開了他們的傳奇。據說,他們是來做僱傭兵,有些則是踏實地來耕田。盎格魯人(Angles)和撒克遜人(Saxons)其實是兩個不同部落,但都是在中世紀早期定居於英國的日耳曼部落。儘管它們是不同的部落,但它們的影響常常在歷史敘述中交織。 與《魔戒》的淵緣 馬克·莫里斯 (Marc...

  • 朋友來英一定會去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但不少人都說會花半天去逛V&A,認為「更好行」。初聽以為是哪一間時尚品牌的商店,但原來是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 沒有一個國家是事事光彩的,問題只是該用什麼態度去面對:有沒有尊重歷史,讓事實和真相呈現,然後汲取教訓?1819年8月16日在英國發生了彼德盧屠殺(The Peterloo Massacre),一隊騎兵衝進要求改革議會的人群,造成18死、700傷。這是英國人不能忘記的悲憤一章。 我們又要問這痛入心扉的問題︰為什麼政府會屠殺手無寸鐵的市民呢? 不光彩的東西並不能被華麗的勝利掩蓋。我們都知道1815年英國在滑鐵盧(Waterloo)將法國的軍事天才拿破崙(Napoleon)打敗,這當然是英國的驕傲。但戰爭始終是有代價的,和平時就要「還」。例如很多兵工廠因戰爭結束而關閉,失業率因而高企、物價上升、在工業城市工人的權利意識不斷提高,我們可以理解社會的內在矛盾愈來愈顯露了。 血流廣場...

  • 孩子上了中學,聽她細說同儕間的趣事、入錯課室上錯堂的烏龍事,也夠嚇人。作為一個已經不算太港媽的港媽,聽著她的分享,對照印象中的香港中一生涯,只發覺學習環境不同,對一個人的塑造的確有很深很深的影響。 女兒的歷史科老師發信邀請部分初中同學,參加一個新成立的「歷史秘聞會社」(History Mystery Club),參加者要連續每個星期一下課後參加活動和討論。女波牛最初收到邀請,不斷想前想後,說自己星期二、三、四課後都要運動,雙腳很累,星期一還要聽歷史、用腦會好崩潰……我立刻歷史鬼話連篇幫老師賣膏藥,告訴她既然老師花心思改了一個得意名字,不如參加看看吧。或者就像我們一家都喜愛的電視節目Horrible Histories一樣,好搞笑呢?! 哪個女王較血腥...

  • 收看節目 在英國公立學校教歷史的路易士老師,在綠豆寫專欄,引來了讀歷史的莫宜端的興趣,想知道在英國,孩子是如何學歷史科。細問女兒,才發覺老師會將學生的個人經歷與國家的歷史連結,比起在香港的課程有趣得多。而令莫宜端長知識的,還有歷史不只讀英國歷史,竟有被殖民前的西非小國歷史,引起莫宜端對歷史課如何塑造學生世界觀的思考。萬一有缺口,誤解和偏見,往往在這裡萌生。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