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節目 ▌「明日大嶼」成「明日黃花」《明日大嶼》交椅洲人工島項目前景再添變數。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早前仍指2027年啟動填海,但最新在立法會書面答覆中明言,政府現時未有推展時間表,亦無條件於本屆政府內展開,意味計劃已暫緩。該構想自2018年林鄭月娥提出,原估算工程費用約5800億元,賣地收入料7500億元。土木署去年已向環保署提交環評,但因未有具體安排,報告一直未進入公眾諮詢,以免引起揣測。政府現轉向集中北部都會區發展,惟相關地皮屢次流標,七月更臨時叫停首兩個片區招標,市場信心受挫。與此同時,另一經濟刺激政策「香港夜繽紛」亦疑告終。該計劃於2023年9月推出,並擴展為「18區日夜都繽紛」,曾被寄望帶動疫後消費,但今年三月起官網已無更新,近期更無法連接。雖然「18區」網頁仍在,但活動僅列至九月底。財政預算中,2025/26年度已不再將其列為重點項目。立法會議員查詢撥款及成效時,民政總署僅強調商戶滿意,卻未披露具體開支或盈利數字。據估算,至少42項相關活動獲批逾2800萬元「社區參與計劃」資助,但不少地區資料已下架,透明度受質疑。審計署雖將檢視納入五年計劃,卻未明言審核時點。整體而言,無論是填海還是夜經濟,兩大旗艦政策均陷入停滯或疑似淡出,顯示政府在大型發展與推動消費策略上正面臨重大挑戰。▌議員認同專項處理BN(O)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因副首相韋雅蘭(Angela Rayner)涉買樓避稅辭職,進行大幅內閣改組。焦點之一是馬曼婷(Shabana Mahmood)由司法大臣轉任內政大臣,她曾推動提前釋放囚犯以紓緩監獄壓力,現被委以處理偷渡與邊境安全的重任。她立場強硬,強調不容非法入境,若他國拒收不合資格者,簽證安排或被中止;並支持引入電子身份證,據報更考慮延長申請永居的年期,由五年加至十年。政府亦研究以軍營取代酒店安置難民,並接近與德國達成「一進一出」遣返協議。同時,前內政大臣顧綺慧(Yvette Cooper)改任外相,林德偉(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