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應該知道路易士的旅遊習慣,就是事前不看詳細資料,只看大概,故幾乎每次都有驚喜。 像參觀蘭尼米德(Runnymede),雖有歷史意義,但若只有一個草地,有什麼好看的?但知道它由National Trust(國民信託)管理,可預期必屬佳品,況且免費入場,實不妨一去。 國民信託是什麼?它是一個非牟利組織,負責保護英格蘭、威爾斯與北愛爾蘭的重要歷史建築、花園、自然風景、文化遺址與鄉村地景。可以做會員一年無限次參觀,當然也可以按需要購票入場。有些景點則免費,像蘭尼米德草地。但驚喜的,是國民信託能將蘭尼米德這個地方的「現代」意義帶出來,不只有「歷史」意義。 12 名「陪審員」 八百年前的《大憲章》(Magna...
世界上最著名的草地(meadow)在哪裏? 如果你記得李天命教授的語理分析思考方法,你或者先會分析一下問題,首先,什麼是草地? 由於時間關係,我已預備了解釋︰草地是指一大片有草和野花的開放地帶,通常是天然或用作放牧、收割乾草之用。我還可以給你多一個線索,Mede是來自古英語 "mæd",意思也是「草地」、「牧草地」、「平原」。 那世界上最著名的草地(meadow)在哪裏?想不到,開估吧。 答案來了︰Runnymede。 你或會挑戰問...
Bentley Priory Museum這座博物館其實不老,2013年才正式開放,所以設施頗先進。比如道丁辦工室(Dowding's Office)旁邊的放映室,播放著曾獲獎的 10 分鐘短片《那些少數人背後的那一位》(The One...
路易士慶幸在英國多朋友,大家可以圍爐,也能透過探訪大家住的地方開開眼界。是的,不像香港「話咁快就到」,很多事情都要學習等待。 比如有一次在倫敦西北部 Harrow 區 Stanmore探朋友,之前先在這區走走。作為書蟲竟去了圖書館,拿了一些宣傳單張,說有一個叫Bentley Priory Museum的地方——找日去去吧。...
來此地做老師當然有很多挑戰,由課堂秩序到改卷呈分,都要咬緊牙關。但幾年之後細想,最難的適應其實是文化。 「文化」一詞很闊,包括歷史和哲學,人們怎樣想怎樣做。但人比較複雜,不是機械人,我們還會考慮是否跟隨,能否認識人家文化是第一步,第二步的問題是能否接受。 《在佛蘭德斯戰場》 做老師卻是要人家跟隨的,是運用權力要求學生跟隨學校政策、跟隨課程、還有跟隨人家的國民教育,是的,到處都有,問題只是留幾多空間給你,和是否尊重你這個空間。 比方說紅色虞美人(Remembrance Poppy)吧。它象徵在戰爭中犧牲的軍人,也代表對未來和平的希望。人們佩戴虞美人,是為了表達對軍人社群的支持。紅色虞美人的靈感來自約翰‧麥克雷(John McCrae)有關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詩歌《在佛蘭德斯戰場》(In...
女兒都在英國讀中學,除了關注學業成績,將來搵份好工,我們也希望她們建立自己識見,做個有態度的人。閒時我們跟她們談天,了解她們正在學什麼。我當然會問她們有關歷史科的事情,順便了解同行怎樣教學。翻翻小女的練習簿(英國學生上課有一本練習簿寫筆記和做練習、寫文章),看到一個名字﹕約瑟芬・巴特勒(Josephine Butler)。我就想:這是她們的榜樣啊。 你可能不認識她,或者你會想到美國哲學家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但約瑟芬・巴特勒卻是19世紀一位英國社會重要改革者,在改善女性於教育和公共衛生方面的條件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排解喪女之痛 她於1828年4月13日出生於諾森伯蘭郡(Northumberland)。她的父親約翰・格雷(John Grey)積極推動社會改革,反對奴隸貿易,其表兄格雷伯爵(Earl...
路易士算什麼書都看,不過對愛情小說已沒有興趣。中年人一般油膩,愛錢。最近就看一本名為Money: A Story of Humanity的書。雖然是錢的歷史但不庸俗,反而充滿人文精神,人類的歷史推動原來是錢。 作者大衛·麥克威廉斯(David McWilliams,生於1966年)是一位愛爾蘭經濟學家、作家與記者。他也擔任廣播主持人、作家、經濟評論員及紀錄片製作人。《金錢:人類的故事》充份反映他講故事的能力,能成為暢銷著作並非偶然。...
上星期,討論了「光榮革命」(The Glorious Revolution 1688-1689),與今次談的尋寶記,有密切關係。但要一探究竟,要有點耐性了解朝代更迭的來龍去脈。 我們記得威廉三世(William III)在1688年被英國議會邀請來英,推翻占士二世(James II),與妻子(也是占士二世的女兒)瑪麗二世一起成為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的共同君主(1689至1702)。1701年的《王位繼承法》(Act...
在英國待久了,染上了說話有些誇張的習慣,什麼都「absolutely」,至少也要「great」,說「okay」好像不太okay。有次坐地下鐵聽一個媽媽給孩子預告生日會有什麼吃(是,說了至少十個站),她形容薄餅很「massive」,我就想像其實有多大呢,可能只代表可以吃得飽……。 將這個「把誇張修正」的演算法運用於歷史研習,就令我想問一個想問很久的問題了,那就是「光榮革命」到底有幾光榮? 什麼是「光榮革命」 先說什麼是「光榮革命」(The Glorious Revolution 1688-1689)。查理斯二世(...
英國歷史上是一個基督教國家,現在她把自己定位為宗教自由和多元信仰的國家。有這變化當然不是一朝一夕,若我們細看西敏寺歷史,就明白政治與宗教的密切關聯。誰掌權,就用各種方式去塑造他的宗教理念。 先說回西敏寺,讓我們先問第一個問題,是誰建立西敏寺的? 答案是愛德華懺悔者(Edward the Confessor)。他於1042至1066為盎格魯-撒克遜時代的英格蘭國王。他約在1002至1005年之間,在牛津郡伊斯利普出生,是埃塞爾雷德二世無能者(King Aethelred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