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節目 政黨輪替後政策亦有改變? 工黨大選後,取代保守黨上台執政,曾經承諾在100天內「審查」英國與中國關係。還未到一百日,首相施紀賢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成為兩國領導人自2022年3月,29個月來首次向外公布的官方對話。 工黨由執政開始,曾提出對中國交往的3C準則,Compete,Cooperate,Challenge。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七月底出席東盟峰會期間,與中國外長王毅會面。林德偉向王毅提出「英國公民」黎智英的案件,並呼籲香港當局,停止有政治動機的檢控,和立即釋放黎智英。究竟英國新政府對華政策如何?有甚麼蛛絲馬跡反映?請收看EP108《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收看節目 鍾沛權:如實記錄和報道,是新聞工作者不可逃避的責任《立場新聞》案於2022年10月31日開審,預計審訊20天,最終歷時57天,至2023年6月控辯雙方完成結案陳詞。原定於2023年10月裁決,但法官郭偉健三度押後,令整個審訊橫跨近兩年。2021年12月29日,國安處以「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拘捕多名《立場新聞》高層,並凍結其母公司6,100萬港元資產,《立場新聞》隨即宣布停止運作。控方指出,《立場新聞》不僅是網媒,更是政治平台,尤其在2019年反修例事件中,透過17篇文章進行煽動,內容包括「民主派35+初選案」、「12港人潛逃案」、「境外勢力倡議國際制裁」等。控方認為這些文章發布時間配合社會事件,旨在攻擊香港及中央政府,煽動社會不滿情緒。辯方反駁,指控方選擇性引用文章作為證據,未能證明被告具有煽動意圖。辯方強調,這些文章如實反映了社會現實,並無虛假陳述,且媒體有責任報道公眾關注的議題,批評控方指控含糊不清,未能證明《立場新聞》構成實際國安風險。審訊過程中,控方多次提交新證據,辯方認為此舉令人措手不及,增加了審訊的不公平性。法官郭偉健最終裁定17篇文章可作為呈堂證供,並拒絕辯方要求永久終止審訊的申請。本案引發了關於言論自由的激烈討論,辯方認為,若以如此低的標準入罪,將對新聞自由產生寒蟬效應,最終影響香港的新聞環境。英中首腦破冰對話,新政府對華趨軟?工黨上台後,首相施紀賢在執政百日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成為兩國領導人自2022年3月以來首次官方對話。英國首相府聲明提及雙方討論貿易、經濟和教育合作,並強調在香港、俄烏戰爭及人權議題上進行公開對話。然而,中國外交部的公告卻隻字未提這些敏感議題,僅強調兩國在多領域合作的可能性。在對華政策方面,工黨採取了3C準則(競爭、合作、挑戰),但外界認為其對華態度較為溫和,推遲了敵對國家說客登記法的實施,並擱置了大學言論自由法案,被指是為方便英國大學在中國等威權國家繼續運作。此外,中國政府再次提出在倫敦建立超級大使館的申請,此舉將牽動新一輪外交博弈。評論認為,工黨政府對中國的政策趨向溫和,可能會削弱英國對華政策的力度,並引發對言論自由和國家安全的擔憂。施紀賢政府的外交舉措未來仍將面臨諸多挑戰。財相擬削燃料補貼,工黨內部起反對聲英國首相施紀賢於首相府發表政策演說,宣布政府將對冬季燃料補貼進行入息審查,以保護最弱勢的退休人士並改善公共財政。該補貼自1997年起推行,原本向所有年滿66歲的退休人士提供最多300英鎊的資助,但新政策將大幅減少受惠人數,預計可為庫房節省14億英鎊。隨著十月能源價格再次上漲,該政策引發了廣泛反對聲音。長者權益組織擔心此舉會讓許多退休人士難以應付冬季能源費用,並發起簽名運動,已獲超過45萬個簽名。反對黨和部分工黨議員也對此表示不滿,警告如果政府不提供其他補助,部分長者可能難以過冬。能源價格高企仍是英國生活成本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工黨政府計劃成立國營電力公司,投資本土潔淨能源,期望2030年實現電網零排放,但要達成此目標仍面臨重大挑戰。
過去一周,較矚目的政經要聞有兩則,其一是聲稱來港投資5億美元設立家族辦公室的中東杜拜王室成員阿里(Ali),突然缺席上周四的家族辦公室開幕禮,發聲明指有急事須返回杜拜處理,儀式押後至五月底。《南華早報》的跟進報道揭發事件有甚多可疑之處;另一則是國家主席習近平正致力修補中美關係,繼上周會見一批美國大企業總裁,游說他們繼續投資中國後,本周二又與美國總統拜登通電話,強調今年中美關係要「以和為貴」、「以穩為重」、「以信為本」,加強對話,管控分歧。 阿里「王子」 阿里「王子」較早前接受國際媒體訪問,報道刊出時指他是阿聯酋總理侄兒,後來香港媒體《南早》向他當面求證,他迴避確認與總理的關係。《南早》再向熟悉阿聯酋政局人士查詢,指他應是王室成員之一,惟相信並非總理的侄兒。 至於他聲稱來港投資5億美元,到底將投於哪些項目,記者再三追問也沒有具體答案。《南早》又發現其於杜拜的辦公室位於中產住宅區,並不在金融商業區,在商界甚少人認識,也沒有什麼投資或營運的往績。而且,這位阿里先生和2022年在菲律賓冒起的流行歌手Alira極其相似。這些報道刊出後,令外界對所謂5億美元投資計劃產生了許多疑問。 然而,這樣一位背景有疑問、缺乏商業往績的杜拜王室成員,來港訪問時卻獲特首李家超接見,又獲邀在特區政府主辦的投資論壇上擔任演講嘉賓,令其媒體曝光率大增,儼然成為了特區政府宣傳香港乃海外富豪設立家族辦公室理想地點的「樣板個案」,直至他突然缺席開幕禮,事態才急轉直下。 《南早》跟進事件時,訪問了不具名的政府官員,指特首會見他是與一群商界人士一起,並非單獨會見,而阿聯酋使館也確認他是一名王室成員,所以沒有對他的背景作進一步的詳細審查。至於邀請他當論壇演講嘉賓,這些有幾百人出席的商業論壇,一般也不會對每個參加者都作背景調查。假如這位不具名官員對《南早》所說屬實,則特區政府對這位借香港高調自我宣傳的阿里先生,根本沒有做任何盡職審查,便配合他大事宣掦,替他臉上貼金,這是非常錯誤及危險的,反映香港管治水平大不如前。...
收看節目 這屆政府對於廿三條的立法,一定要「快」。 22年前的諮詢文件,計及封面有62頁,當年被批評沒臚列出具體法律條文,「遍布陷阱」,但當年都有列「建議的刑罰」;現在的諮詢文件近90頁,除了行文用詞有主觀色彩,同樣沒有列出具體法律條文,就連刑罰建議也欠奉。 今次諮詢亦特別花了不少篇幅,引用中國國家安全法條文,解釋「國家安全」定義。當中表明,中國列明「一個國家之內的任何地方,必須適用同一套國家安全標準」,所以香港要用相同定義。與此同時,亦特別引用上習近平在2014年提出的「總體國家安全觀」。想知道諮詢文件如何引入中國刑法慨念,請收看EP82《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23條 #國家安全...
收看節目 兩邊走走|第71 集|2023.11.17港樓市淡靜成交少,地產代理生意難做;英強勢內相被辭退,前首相任外相被看淡今集內容:00:37「拜習會」中國官方倡和諧05:25 特首缺席APEC在港落區07:21 一眾政府部門拍片谷區選12:40 地產代理涉合謀定佣...
過去一周,最矚目的政經要聞,無疑是中國元首習近平前往三藩市,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這次中美雙邊峰會,雖然不會令兩大國之間的長期競爭角力關係出現質變,但可望暫時緩和矛盾,避免關係進一步惡化。此外,以哈戰爭陷入膠著狀態,加沙最主要醫院屢遭險情,有報道指哈馬斯提出釋放約七十名人質,換取以色列停火五天。至於香港方面,打造北部都會區的工程預算支出,有顧問報告指可能高達三萬億,令人關注特區的財政前景。習拜會綜合美中兩方在「習拜會」前官員的講話及向媒體吹風,這次元首會晤有以下幾個重點:(1) 從美方事前表明不會有聯合聲明、會後亦不會共進晚宴等姿態來看,美國作為東道主是想將這次在菲洛里莊園舉行的元首會晤,定調為實務工作會晤。會議將持續數個小時,設有工作午宴,但不會像過去那樣,為到訪的中國最高領導人舉行盛大國宴,或者在總統的住處辦親切的家宴,營造大家份屬多年好友的外交氣氛。這種純工作會議的定調,反映在美國政界共和民主兩黨的主流看法,乃視中國為具威脅性的競爭對手而非合作伙伴,會晤只是為了管控分歧,而非從本質上扭轉關係。(2) 中美關係若能緩和,台灣是最有可能利益受損的,北京必然大力向美方施壓,要求華府停止軍援台灣,公開表態反對台獨,為此美國國務卿刻意對外表明,拜登將向習近平清晰表達台海和平的願景。美方消息也向媒體說,拜登不會答應中方的表態字眼要求,將繼續他一貫的對台政策表述,這些貌似向台方派定心丸的說法,反映在習拜會之後,在台灣大選前夕,美台關係將面對不少暗湧。北京會否減少對台海的軍事動作,以及對台灣選舉的網上干涉,將會是觀察習拜會對台海局勢具體影響的關鍵。(3) 在應對共同挑戰方面,回應氣候變化及協調發展中國家債務等議題,由於較少意識形態分歧,也符合兩國積極發展新能源,以及妥善管理別國欠債的共同利益,較有可能取得實質進展。畢竟美國是國際貨幣基金會的主要股東,而中國因推動一帶一路項目又借出了巨額款項,彼此有誘因在追債與談判債務重組上合作。相較之下,回應俄烏戰事及調停以巴衝突就難有成果,這是因為美國明確支持烏克蘭和以色列,而中國則傾向支持俄羅斯和巴勒斯坦,呼籲和平大多是流於口頭,難有聯合行動。(4) 對北京來說,最希望爭取到的實惠有兩點,其一是拜登叫停特朗普年代開始的對華高額關稅,降低中國貨品直接出口美國的關稅成本;其二是藉著美方提議討論協同規管人工智能的機會,把電腦芯片生產一併提上議事桌,逼美方放寛對中國的芯片技術出口及採購禁令,這兩方面對中國的經濟及科技發展相當重要。習近平與拜登會晤後,將出席與美國商界領袖的晚宴,顯示北京強烈希望美國企業增加對華投資。(5) 對美方來說,國內新型毒品芬太尼氾濫,中國若答應嚴格管制相關的原材料出口,對拜登在大選年展示政績會有幫助。此外,美國軍方強烈要求恢復兩國軍隊的正常溝通機制,以便兩方軍機船艦在國際海域或空域相遇時,可以藉兩軍高層溝通減少磨擦,這對避免台海和南海發生嚴重武裝衝突頗為重要,而在控制軍備物資流向敏感區域上,溝通機制也會有一定的約束作用。(6) 在美國國內,習近平是具爭議性的大國元首,美國人普遍對他沒有好感,視為專制暴君。他到訪三藩市自然會引起示威抗議,為此中國駐美使館做了大量應對工作,積極聯繫了許多愛國人士到場聲援,務求在群眾數目和聲勢上蓋過示威方,但這樣動員必然導致支持者與示威者對峙,甚至發生對抗和衝突,令保安執法難度倍增,也會令媒體對習拜會的報道多了群眾對壘的畫面。以哈戰爭在國際局勢方面,以色列與哈馬斯在加沙的軍事衝突,繼續成為全球焦點。有三點發展值得闗注,其一是美國看來正在推動巴人自治政府,承擔戰事結束後治理巴人地區的艱巨任務,而巴人自治政府則表面,若西岸與加沙不能一併治理,啟動巴人獨立建國進程,則所謂巴人自治並無作用,只會繼續過去多年的流血衝突;其二,哈馬斯的形勢看來比較吃緊,雖有地下迷宮的地理優勢,但軍火裝備上與以色列相差太遠,據《耶路撒冷郵報》報道,哈馬斯正透過一直當調停人的卡塔爾傳話,願意釋放約七十名以色列人質,主要是婦女和孩童,換取停火五天,若消息屬實,以色列將要抉擇,是否把營救人質列為優先;其三,加沙的主要醫院因缺電缺水缺藥,已淪為人間煉獄,無法救治傷患,近日以軍指哈馬斯指揮中心設在Al-Shifa醫院地底,不停攻擊醫院周邊,加劇了醫院的人道災難,就連支持以色列的美國總統拜登也公開表示,要保護加沙的醫院,全世界都在注視,到底國際社會的努力,能否阻止這場人道災難蔓延惡化?北部都會計劃造價香港政局方面,本土研究社引用普華永道顧問公司的研究報告,指特區政府的北部都會計劃總投資額估計高達三萬億元,特區政府將負擔一萬億元,其餘二萬億元將要向外界融資。本研社指這份顧問意見顯示,香港的北部都會計劃造價乃全球第二高價,而過去許多這類造價極高的城建計劃,都會面對超支、延誤、通脹等問題,也有債台高築、爛尾收場的風險,是否值得進行及如何融資,關乎香港特區未來許多年的財政前景,應該有更充分的研究和討論。本研社的關注合情合理,特區政府若不能拿出具說服力的論據,實不宜倉卒進行,尤其近日出現土地招標流拍,顯示地產財團對香港城建的信心正處於極低位。一擲萬億的工程大計,無論是林鄭時期的明日大嶼,或是今天的北部都會,都會嚴重損害商界對香港財政健全的信心,若勉強推行,只會未見其利先見其弊。▌[守望]作者簡介劉進圖生於香港,七零年代入讀善導小學和九龍華仁書院,學會追求良善、自由和責任。八十年代初進香港大學唸法律,思考社會公義。八十年代末加入新聞行業,先後任職於《信報》及《明報》,切身體會「無信不立」、「兼聽則明」。2014年2月遇襲受傷,病榻上總結心願:「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由」。...
過去一周,中港兩地較矚目的政經要聞不多,主要是中國發表新版地圖,引起多個周邊國家抗議。除此以外,國際媒體關注的焦點,仍然是中國的經濟危機及政府如何應對,其中學者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外交》雜誌上發表的一帶一路弊病分析,以及克魯明(Paul Krugman)在《紐約時報》上對中國經濟問題深層成因的分析,頗具參考價值。香港方面,資深傳媒人程翔分析中共的滲透策略也值得細讀。中國發表新版地圖中國新版地圖之所以引起廣泛抗議,是因為它把過去與周邊國家有領土或領海爭議的地方,單方面劃入中國版圖,包括中國與印度在喜馬拉雅邊境地區的阿克賽欽(由中國控制)及阿魯納恰爾邦(由印度控制);中國與俄羅斯原來協定瓜分的黑瞎子島,全劃入中國版國;中國按其九段線主張,不顧國際仲裁判其敗訴,把包括南海五國(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汶萊和印尼)的專屬經濟區海域劃歸中國,又提出第十段線,把整個台灣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台灣省。任何有外交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樣單方面把長期有爭議的地方劃入官方地圖,會引發外交抗議,觸怒鄰近國家。俄羅斯近來有求於中國,沒有大聲抗議,但印度和南海五國都強烈抗議,中國向來不希望印度全面倒向美國,變成中國競爭對手,也積極拉攏東盟諸國,希望開闢中立於中美冷戰的龐大市場,為什麼要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相信可凌駕國際規則人們因而推斷,這幅2023年新版地圖,揭露了中國領導人的天朝大國心態,相信單邊主義可凌駕國際規則,可不顧外交得失,周邊國家無論怎樣不服氣,最終都只能接受中國單方面製造的現實。所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才會強硬表態,指地圖發布引起的風波純屬無事生非,說「這是中方依法行使主權的例行性做法,希望有關方面客觀冷靜看待,不要過度解讀。」新版地圖發表的時間,選在金磚五國峰會之後,恐怕不是偶然。儘管金磚五國只是一個組織鬆散、缺乏共同核心價值或戰略利益的發展中國家俱樂部,但中國視之為可以挑戰美國為首的七大工業國組織,可以建構不追隨美國甚至反美的國際陣營。阿根廷、埃塞俄比亞、伊朗、沙特阿拉伯、埃及和阿聯酋六國一起加入,令金磚五國組織看來很受歡迎,在國際上頗出風頭。中國借金磚五國峰會的氣勢,藉新版官方地圖變相發布領土主張,予外界的印象是顯擺霸主志在必得心態,根本不把鄰國反對放在眼內。如果中國國力如日方中,周邊國家萬邦來朝,這種天朝主義、唯我獨尊的單邊主義作風,或許勉強行得通。但如今中國內外交困,西方圍堵日益劇烈,極需打開外交局面之際,搞這種政治動作(以單方面刊印的地圖來宣示領土擴張),除了讓民族主義者自我感覺良好一番,沒有實際好處,外交上卻會激起眾怒,疏遠盟友,顯然是極不明智的,反映中國領導人相當脫離現實,就像活在自己想像中的世界裏。一帶一路弊病分析福山對一帶一路後遺症的分析,主要是向國際貨幣基金會進言。中國搞一帶一路基建,弄到許多國家債台高築,而這些基建項目多數高估收益低估成本,結果變成爛尾工程或無用的大白象,令基建所在地國家無法償還欠中國國有銀行的政策貸款,被迫向國際貨幣基金會求助。但中國並非巴黎俱樂部成員(指發達債權國協商對發展中國家重組債務事宜的組織),沒有信息互通或實務協作安排,無法確保所有債權人獲得公平對待,必須逼使中國及求助的欠債國提高債務透明度。福山的分析顯示,中國推動一帶一路項目,雖有擴大國際影響力的政治意圖,但根本目的是為了出口過剩的建築材料和勞動力,而當欠債國無力償付時,中國也會嚴苛追債,這才觸發向國基會求助浪潮。這分析也指出,非民主國家之間透過官員秘密談判達成基建項目協議,沒有經過國際招標,沒有獨立的盡職審查,是導致基建項目失敗的重要原因。而主事官員從中貪污受賄,工程弊端揭露時早已下台遠去,也是項目的結構性弊端,這些原來隱藏的弊端,因著一個接一個的國基會求助案例而暴露無遺。克魯明的分析也提及一帶一路,他認為中國當前面對的經濟危機,並非全由近年經濟決策失誤造成,其實早在十年前已出現問題。那時勞動力開始見頂回落,人口紅利消失,抄襲外國科技帶來的高速生產力增長同時見頂下滑,中國政府已意識到,之前三十年的快速增長可能無以為繼,於是積極推動海外基建,把外貿盈餘積累的外匯儲備借給一帶一路國家,鼓勵他們購買中國的建設服務,使用中國工人,希望產生額外的經濟需求,刺激中國經濟繼續以較高速度增長。當這些手段的效用消失,原來的結構問題(人口老化、科技生產力回落)便充分突顯,如今最大問題是中國儲蓄過剩,而儲蓄無法轉化為投資振興經濟,結果只剩下刺激內部消費一個辦法來挽救經濟,但中國領導人一向厭惡福利主義,抗拒派錢鼓勵民眾消費,民眾也因欠缺醫療和養老的公共福利而不敢消費,這就造成了中國當前的經濟困局。中共政治滲透程翔的分析,主要是建基於中共在香港進行的政治滲透,藉著許多已解密的歷史文獻,詳細分析中共發展政治網絡的白蟻政策及四線人員,對於外界了解中共的海外滲透和統戰工作,相當有參考價值;對於許多名不見經傳的人物,突然在香港政治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程翔的文章也提供了解讀的鑰匙。▌[守望]作者簡介劉進圖生於香港,七零年代入讀善導小學和九龍華仁書院,學會追求良善、自由和責任。八十年代初進香港大學唸法律,思考社會公義。八十年代末加入新聞行業,先後任職於《信報》及《明報》,切身體會「無信不立」、「兼聽則明」。2014年2月遇襲受傷,病榻上總結心願:「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由」。
過去一周,較矚目的政經要聞有兩則,一是中國元首習近平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電話,稍為紓緩了緊張的中國與歐盟關係;另一則是中國通過了新的《反間諜法》,並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由,搜查及拘捕了多名與西方有關係的人,令外資企業在華投資風險驟增。 習近平會與澤連斯基通電話 習近平會與澤連斯基通電話的傳聞,在習近平出訪俄羅斯與普京會晤時就甚囂塵上,但不知何故遲遲沒有發生,使習近平出訪一事變成一面倒拉近與俄羅斯關係,使西方認定習近平是要與普京結盟共同對抗西方,而非充當中間人調停烏克蘭戰事。其後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接受法國電視台訪問,說前蘇聯加盟國的獨立主權國地位未定,在歐洲引起一場外交風暴,歐盟國家強烈質疑中方立場,中國外交部急忙澄清。在這樣的背景下,習近平與澤連斯基談電話約一小時,而事後澤連斯基對通話又給予正面評價,便在一定程度上紓緩了緊張的中歐關係。 不過,從澤連斯基與習通話後的對外發布來看,無論北京是否介入,烏克蘭與俄羅斯暫時還不具備條件重返議和談判桌。澤連斯基只是爭取中方理解和尊重烏克蘭的立場,即烏克蘭不接受以領土換和平,和談必須以1991年烏克蘭獨立時的彊界為基礎,即既包括去年被俄軍侵佔的烏東領土,也包括2014年被俄羅斯奪去的克里米亞,以及請求中方協助向俄羅斯施壓,促使俄方加快遣回逾萬名被擄的烏克蘭兒童和戰俘,並不涉及任何俄烏會談的實務安排。俄國其後發表的聲明也顯示,俄方認為烏方主張等同拒絕政治談判,俄方會繼續達成特別軍事行動目標。 換言之,中國的外交斡旋只是做到與俄烏兩國最高領導者都能直接溝通,為日後時機成熟時介入促成和談奠下基礎,對烏克蘭當前戰局暫時沒有影響。這次外交斡旋,更大的作用在於向歐盟表明,中國有誠意紓緩歐洲局勢,並非一面倒親俄挺俄,向普京提供各種支援,助他欺壓烏克蘭。假如中國能守住這條界線,不向俄羅斯提供軍備或民用轉軍用設備,則烏克蘭的親華姿態(包括對華發表正面講話、重派駐華大使等)便有價值,歐盟諸國內部的親華派(如法國總統馬克龍)也有發言空間,否則歐盟可能會走上全面敵視中國的軌道。 新修訂《反間諜法》...
收看節目 綠豆|兩邊走走|第37集|2023.3.2400:23 節目開始00:33 普京成「國際通緝犯」?02:22 習近平訪俄見「親愛朋友」03:19 日首相訪烏克蘭令外界震驚03:43...
收看節目 綠豆|兩邊走走|第35集|2023.3.1000:00 節目開始00:23 婦女勞工協會遊行前突取消04:07 官員訪歐說好香港故事、醫管局親到英搶人才、國際連番表達對港改變之憂14:45 中國兩會人事、經濟重點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