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一周,較矚目的新聞有三則,其一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在慕尼黑會晤,會後布林肯藉媒體訪問公開了部分會晤內容,就是警告中國切勿供應武器予俄羅斯,而王毅則向媒體表示,中國反對威脅使用核武或攻擊核電廠,將積極促進以談判達致和平。第二則是12月份中國內地及香港的出口數字同告大跌,引起了對中國經濟難以快速復常的憂慮。第三則是香港有線電視交還收費電視牌照,顯示香港收費電視市場在政治及科技因素雙重打擊下嚴重萎縮。 (一)布林肯王毅不歡而會 綜合媒體對布王會的報道與分析,此次中美高層會晤,有兩個比較突出的內容,其一是導致中美關係緊張、布林肯押後訪華的氣球事件,其二是俄烏戰爭。就氣球事件而言,美中兩方基本上是自說自話,美方批評中國製偵測氣球侵犯美國領空,收集美國軍事機地資料;中方則堅持氣球乃民用無人飛艇,批評美方濫用武力擅自擊落,又指過去美方氣球曾不下十次進入中國領空,美國對此予以否認。總的來說,雙方的立場並無變化,都是之前已公開表述過的,重要的是儘管氣球事件導致兩國關係緊張,但兩國外交代表仍能在短時間內恢復高層會晤,顯示兩國均重視以高層直接閉門對話管控雙方分歧,避免美中冷戰升級為熱戰。 另一點突出內容,是雙方就俄烏戰爭的表態。先說美國方面,布林肯在會晤後接受美國電視台專訪,指美方有情報顯示,中國正在考慮向俄羅斯供應軍用物資,包括武器和彈藥,美方向中方發出了嚴重警告。布林肯沒有進一步解釋美方情報從何而來,是否可靠,若屬實美方將如何應對,但他選擇把警告信息公開,反映美方非常重視這則情報,要盡一切方法予以阻止。美方如此緊張,是因為俄羅斯在冬季接連失利,被迫徵召青年及囚犯入伍,並收買僱傭兵集團,正準備大舉反攻,北約成員國破格供應坦克及防空武器予烏克蘭,務求擊潰俄軍攻勢,助烏克蘭收復失土,中方若於此關鍵時刻介入,對戰事走向將有重大影響,所以美國不惜打開口外交牌,阻截俄羅斯尋求北京軍援。中方對此反應相對溫和,只安排外交部發言人反駁,指一直在供應武器予交戰中國家的是美國。 中國方面的信息,外交部網站於2月18日摘要記錄了王毅在慕尼黑就烏克蘭問題回答提問,其要點包括:(1)中國不是烏克蘭危機的當事方,但中國沒有袖手旁觀,不去火上澆油,更反對趁火打劫,中國所做一切就是勸和促談;(2)俄烏雙方曾舉行多輪會談並取得進展,和平協議框架已擺在桌子上,但不知何故和談中斷,看來有些勢力並不希望和談成功,他們不在乎烏克蘭人死活或歐洲受到的損害,而是有著更大的戰略目標;(3)衝突不應再繼續下去,歐洲國家需要思考,搭建什麼樣的架構才能使歐洲實現長治久安,使歐洲實現戰略自主?(4)過幾天就是烏克蘭危機一周年,中方將發表一份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立場文件,這份文件將重申習近平主席的重要主張,包括尊重各國主權領土完整、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原則、重視各國合理安全關切、支持一切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我們將重申核戰爭打不得也打不贏。我們也呼籲保障民用核設施安全,反對攻擊核電站,我們還將倡導共同反對使用生化武器。」 以上四點,第一點是綜述中國立場,即在俄烏衝突中保持中立,嘗試促進和談,第二點針對美國,暗指美國為了削弱俄羅斯而支持烏克蘭繼續打下去,第三點是挑撥歐盟與美國關係,暗指不能單靠美國主導的北約來維繫歐洲安全,需要搭建有更多大國參與的多邊安全架構,第四點針對俄羅斯威脅使用一切武器,包括核武,又曾攻擊烏克蘭核電廠,其僱傭兵集團被指可能使用生化武器等,表明中國反對這些做法。總的來說,今天北京在俄烏衝突上的取態,與去年二月習近平會晤普京後,雙方表示戰略合作無上限,已經作了頗大幅度的調整,從原來的表面中立暗中支持,轉變為實質中立嘗試調停,這個轉變是烏克蘭樂於看見的,王毅在慕尼黑特意安排與烏克蘭外長會晤,反映中烏關係拉近了,俄羅斯對此應有所忌憚。...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