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看節目 敵我陣營就此設定?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 收看節目 ▌歐盟購美國能源倍增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蘇格蘭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會面,就「對等關稅」達成貿易框架協議。歐盟承諾三年內每年向美國採購價值2500億美元能源,美國則對歐盟商品統一徵收15%關稅。協議還包括大規模採購美國軍備,但細節未明。外界質疑能源採購目標過高,恐引發全球能源競爭。 在俄烏戰事上,特朗普對俄立場趨強,縮短要求普京停火的期限,並批評其拖延戰事。美國同時向中國及印度施壓,反對其向俄購買能源與軍備,威脅加徵高額關稅。北約高層警告,俄中可能於2027年同時在歐洲與太平洋發動戰爭,歐美及東歐多國正加強軍備與防禦準備。 波蘭、丹麥等國響應美國呼籲,提升國防開支並部署軍力。丹麥國會批准美軍使用格陵蘭軍事基地,強調在面對俄中威脅下須加強合作。專家指出,美國對歐洲的軍事存在是威懾與保障關鍵,但若美國撤援,歐洲將面臨更大風險。...

  • 美國與歐盟達成關稅協議,歐盟接受美國單方面實施15%關稅,涵蓋汽車及大部分歐盟對美重要出口產品,但不包括鋼鐵和鋁,藥物及半導體的細節還有待確定。歐盟並承諾未來三年每年斥資2500億美元,合共7500億美元,購買美國能源產品,又預計投資6000億美元買美國武器。這項協議被視為特朗普的外交勝利,每年有數百億美元關稅進帳,而歐盟得到的是維持北約防務架構完整,有時間逐步減低對美國的倚賴,重新尋覓大西洋兩岸的貿易平衡。 歐盟原擬方案未能落實 早於特朗普去年底贏得大選之後,歐盟已成立專案小組,制訂應對美國關稅戰的方案,重點在於「企硬」,實施對等打擊,使美國感受到價格上漲的痛苦,從而放棄打關稅戰。但這個方案在今年四月美國宣布全球關稅方案後,並沒有付諸實施,歐盟對美作的首個重要讓步,就是在雙方談判期間暫不實施報復關稅,這是由於歐盟內的鴿派想盡量緩和歐美關係,槍口一致對付俄中等國威脅。 到了談判中段,歐盟派去美國的談判代表像對牛彈琴般,談了100小時仍無半點進展,歐盟開始醞釀對美報復清單,金額達260億歐元。可是,歐盟內不同國家的對美出口並不一樣,每個國家都希望自己的進口美國產品不在報復清單上,以免美國作針對性還擊時,自己國家輸美產品會受巨額關稅打擊。其中以愛爾蘭最為赤裸,向歐盟提出從清單上摘除自己商品後便對外公布,讓美國知道自己有心求和,這些小動作持續不斷,以致後來歐盟的所謂報復清單上,只剩下大約90億歐元的商品,對美國根本不構成打擊。 後來,美國搶先與已脫離歐盟的英國達成關稅協議,美國單向對英實施10%關稅,歐盟內不少重量級國家認為,這個水平可以接受,其中以德國的影響力最大,歐美雙方一度以單向10%關稅為藍本談判協議草案,但當美國成功促使日本答應15%關稅後,特朗普便否定了下屬用10%關稅與歐盟和解的建議,並公開把對歐盟暫擬關稅水平從20%升至30%,增加給歐盟的壓力。 歐盟總部見談判死線迫近,最終同意接受15%,以此游說一眾成員國,說原來美國對歐盟產品一向有大約5%關稅,如今總關稅水平增至15%,也只是增加了10%,與雙方談判停戰的現況相若,企業較易接受云云。 白宮的讓步...

  • 收看節目 以軍坦克首進加沙掃蕩以色列坦克首次進入加沙地帶的迪爾巴拉,配合空襲行動,旨在清空部分區域,引發了大量巴勒斯坦人再次逃亡。加沙北部又發生士兵開槍事件,導致67人在領取救援物資時死亡。包括英國在內的25個國家發表譴責聲明,要求立即停止戰事。俄烏或周內恢復已停7周和談在英德會議討論軍備供應前,俄羅斯大規模空襲基輔,烏方需轉移戰機,羅馬尼亞、意大利亦派出戰機。金融時報指俄羅斯無人機突破防線比例上升。俄烏代表將於本週在土耳其恢復和談,烏克蘭總統確認,克里姆林宮表示有待確認,雙方對停戰立場分歧嚴重。日本參議院選舉執政聯盟大敗日本參議院選舉,執政聯盟因物價上漲及美國關稅威脅失控權。首相石破茂接受「嚴峻結果」,將重點放於美日貿易談判,未請辭。分析指部分選票流向「日本優先」的參政黨。支持香港社運的平野雨龍未能獲議席。特朗普上載奧巴馬收監偽造片段特朗普發布偽造影片,將奧巴馬改為被捕入獄,國家情報局稱奧巴馬曾試圖推翻2016年大選結果。評論指特朗普或藉此轉移其與愛潑斯坦關係的討論。一名指控愛潑斯坦的女子稱1996年與特朗普的會面令她不安,要求FBI重審特朗普言行。美資銀行華裔高層被扣中國禁離境中國外交部證實,美國富國銀行華裔董事總經理茅晨月入境中國後被限制出境,因其涉及刑事案件調查,有義務配合。中方強調此為司法個案,歡迎各國人士在華經商。富國銀行已暫停員工訪華,並設法助其回美。世界最大基建工程西藏啟動中國啟動雅魯藏布江水壩工程,為全球最大基建項目,總理李強出席開工儀式。工程預計耗資1.2萬億人民幣,發電量是三峽工程三倍。當局稱對生態影響不大,但評論指可能減少下游國家用水,並威脅青藏高原生態系統。華製戰機孟加撞墮毀至少27亡孟加拉一架中國製殲7戰機在例行訓練時,撞入首都達卡一間學校,造成至少27死、逾百人傷。事故發生在接近放學時間,機師亦身亡。孟加拉空軍指戰機機件故障。該型號戰機以蘇聯米格21為藍本,中國解放軍已於前年退役此機種。越南觀光船傾覆至少35 亡越南下龍灣一艘觀光船遇暴風雨傾覆,53人中至少35死。印尼一艘渡輪起火,近600人跳海逃生,至少3人身亡。另外印尼峇里也發生渡輪沉沒,19死16失蹤。入歐免簽手續建議費用升近兩倍歐盟建議將2026年第四季實施的免簽證旅客入境手續ETIAS費用,由原訂7歐羅提高至20歐羅,以增加財政收入。ETIAS適用於英美加澳等免簽證國家,國民可進入30個歐洲國家(不包括愛爾蘭),最多可逗留90天。美民航機空中險撞軍機美國達美航空旗下SkyWest一班客機,在明尼蘇達飛往北達科他州途中,機師需急轉閃避一架空軍B-52轟炸機,以免相撞。事發時客機剛獲降落批准,但見軍機快速接近並將重疊航道。航空公司及聯邦航空總署正調查。男子戴頸鏈被扯入磁力共震機亡美國紐約一醫療中心發生磁力共震儀器奪命事故。一名61歲男子頸戴重型金屬鏈進入掃描房,期間被吸入機器內身亡。其妻稱,技術人員未阻止。男子嚴重受傷並多次心臟病發,延醫一天後不治。 ...

  • 收看節目 俄烏局勢預視台海戰略?美國總統特朗普會見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後,宣布將會透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新一輪軍援,當中包括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是他重返白宮以來首次承諾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同時,《金融時報》報道,美國國防部近日要求日本及澳洲兩國,明確表達若美中因台灣問題爆發戰爭時將採取的行動。兩邊事態發展有何關係,《兩邊走走》請收看EP154的編輯推介。 ...

  • 收看節目 ▌美「愛國者」送烏迫俄停火,對台「戰略糢糊」漸清𥇦? 美國總統特朗普本周會見北約秘書長呂特後,宣布將透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新一輪軍援,包括愛國者導彈系統,為其重返白宮後首次承諾提供武器。他語氣與早前批評澤連斯基挑起戰爭時大有不同,並對俄羅斯發出警告,若50日內未達成協議,將面臨100%與二級關稅,針對中國與印度等與俄貿易國家。Axios指特朗普與普京本月通話後態度驟變,普京稱將擴大對烏控制領土,令特朗普對其失望,並曾私下詢問澤連斯基若提供遠程武器是否能攻擊俄境。 《金融時報》報道,美國防部也在印太地區行動,要求日本與澳洲表態,若台海爆發戰爭會如何應對,但兩國未明確回應。美軍政策次長柯爾比稱此舉為整合盟友軍力,進行聯合演練。另有報道指美軍特種部隊已部署台灣外島,並與台灣軍方展開聯合演練及軍事合作,是40年來首次此類部署。 同時,美國國防部宣布收購美國唯一稀土礦場Mountain...

  • 美國與歐盟消弭北約軍費分歧後,美國同意德國總理默茨建議,由德國牽頭出資,向美國購買愛國者導彈系統,供應予烏克蘭。此一突破令烏克蘭有望與俄羅斯達致軍事勢力平衡,或可逼使普京同意停火。 《華爾街日報》於周三有一則深度報道,詳細描述了美歐在防務安排上重新達成利益一致的經過,關鍵人物是德國總理默茨、芬蘭總統斯圖布,以及北約秘書長呂特。 默茨真金白銀支持 默茨來自商界,喜歡自己駕飛機,與特朗普很談得來。自今年六月初以來,二人幾乎每星期都通電話,討論歐洲局勢,而最重要的是,默茨成功修訂了憲法對德國政府借債設的上限,他和前任不同之處在於,他給特朗普的建議有真金白銀支持,這優勢是其他歐盟領袖如法國總統馬克龍不具備的。七月初,當特朗普向默茨訴苦,指普京講一套做一套,遲遲不肯停火,默茨便向他建議,由德國出資買多套美國導彈系統予烏克蘭。 特朗普沒有即時答應,但在7月11日他再次目睹俄羅斯空襲烏克蘭城市的片段後,打電話給默茨,同意默茨的提議,其後特朗普公開宣布給予俄方50天停火最後期限。 暱稱特朗普「爹哋」 報道指,芬蘭總統斯圖布是在佛羅里達州一個哥爾夫球賽事上與特朗普建立友誼,而北約秘書長呂特與特朗普關係也很好,還暱稱特朗普「爹哋」(daddy),又在白宮對以色列和伊朗不肯緩和關係感到不耐煩時,公開支持美國。除了致力與特朗普本人頻密溝通,歐盟這些領袖也分工合作,游說每一個影響美國外交政策的高層官員,尤其是財長貝森特和國務卿魯比奧。...

  • 收看節目 美軍備助烏克蘭或增俄關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北約秘書長呂特會面時,對俄羅斯在烏克蘭停火問題上的不作為表示失望,並宣布若問題未能在50天內解決,美國將對俄羅斯加徵100%關稅。他還表示將由北約支付,向烏克蘭提供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武器,包括「愛國者」防空系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已表示感謝。 法國國慶前夕宣布增軍費 法國在國慶「巴士底日」前夕,總統馬克龍宣布未來兩年將增加軍費65億歐元,以加強歐洲防衛並繼續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他強調自二戰以來自由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因此必須擁有震懾力量。同時,美國與歐洲雖然在烏克蘭問題上合作增加,但貿易爭議依然存在。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表示將於下月起對歐盟產品徵收30%關稅。...

  • 收看節目 貿易談判目的是為分清敵我? 美國總統特朗普被問到七月九日是美國暫緩向多個國家徵收關稅,以便與他們進行貿易談判的限期。特朗普稱會向多個國家實施徵稅。 他連日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載超過二十封致多個國家領袖的信件,說明美國最新的「對等關稅」安排,包括日本、南韓,以及印尼、泰國、緬甸、老撾等,被指是「中國洗產地」的東盟國家﹐東盟十國之中只有新加坡不在這輪信函名單內﹐關稅將於八月一日生效。想知道其他國家得到甚麼條件,請留意《兩邊走走》EP153的編輯推介。 ...

  • 收看節目 監獄規則先立法後審議,國安為上削在囚者權利? 當局建議修訂《監獄規則》,授權懲教署按國家安全、監獄秩序及更生需要,限制或禁止探監安排。建議列明探訪須以協助在囚人士更生、重投社會、維繫家庭或提供支援為法定目的,懲教署可按探訪者的「主要目的」作出審批,甚至拒絕探訪。曾有人以人道名義探監,實際煽動仇恨政府,當局希望防止濫用。即使宗教人員或律師,如違反規定,亦可受限制。 修訂亦建議在有充分理據下,裁判官可發出手令,禁止候審或已定罪的在囚人士與指定律師或法律團隊聯繫,以防危害國安、妨礙追討利益或干擾司法。此舉引起法律界關注,法律學者陳文敏指出,不論已定罪與否,在囚者都有選擇律師及獲法律代表的基本權利。若以政治理由限制律師探監,形同剝奪公平審訊保障。 此外,當局擬取消還押者穿私人衣物及進食外來食物的安排,稱此舉與海外司法區慣例不符。惟曾在英國懲教機構任職的前高官指出,當地強調尊重囚犯尊嚴,普遍容許穿私服、接收日用品及律師探訪,並無政治審查。英國制度以助更生為本,重視減低再犯風險,而非透過限制自由作為懲罰。...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