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節目 ▌特朗普暫緩對等關稅 ,全球貿易秩序重組中?美國總統特朗普於4月9日突然宣布,因超過75個國家有意與美國商討新貿易協議,決定暫緩執行原訂的「對等關稅」措施90日,期間僅向未採取報復行動的地區徵收最低10%關稅。然而,特朗普同時對中國加徵高達125%關稅,指責其不尊重國際市場。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率先赴美洽談,越南、日本、南韓、印度等國亦積極回應,提出降低對美關稅或增加採購美國產品。歐盟則暫緩原訂針對美國的反制措施,但強調會繼續談判。此舉引發全球金融市場波動,美股一度大跌,道指由42000點跌至37000點,後因關稅暫緩消息反彈,但翌日再跌。英國首相施紀賢認為美國保護主義將成全球新常態,英倫銀行警告全球經濟及通脹風險上升。英國政府則考慮調整公共採購政策,讓本地企業在基建、能源及國防項目中更具競爭優勢,以應對變局。▌美中互轟徵稅逾百,夾縫中港商前景難料美國財長貝森特於4月9日宣布,將中國的「對等關稅」提升至歷史新高的125%,即時生效,作為回應中國對美國貨品徵收84%報復性關稅。中美關稅戰迅速升級,美國更加重對中國及香港小包裹徵稅,並計劃6月進一步加至每件200美元。中國則表示,若美國再加關稅,將不再理會,並準備多項反制措施,包括限制美國農產品、電影及芬太尼合作。受關稅影響,轉移至東南亞生產的港商同樣受挫,擔心投資環境變得不確定。美國顧問納瓦羅更直言要打擊中國「洗產地」行為。香港特首李家超批評美國破壞自由貿易,強調會融入國家發展以應對。市場對貿易戰憂慮升溫,港股一度暴跌逾3000點,創歷史最大單日跌幅。中國及香港多方出手穩市,包括人行入市、企業回購及金管局協助中小企,短暫穩定市場。惟高關稅或推高美國通脹,拖累環球經濟及供應鏈,影響深遠。▌蔡嘉源:港人應在各政黨發聲英國倫敦南部Sutton Central選區於4月10日舉行地方補選,移英港人蔡嘉源(Richard Choi)代表自由民主黨參選,並最終成功當選,成為當地首位香港人議員。蔡嘉源自2008年移居英國,定居Sutton逾十年,曾創立「Sutton香港人」群組,協助BNO港人融入社區,強調融入不只是「圍爐」,而是與本地機構合作、參與公共事務。他今次參選以社區問題為主,包括治安、警力削減、Sutton High...
收看節目 關稅貿易戰升級全球股市下瀉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向全球大部分地區徵收關稅,包括無人島,引發全球股市大跌與經濟衰退憂慮。中國將對美國商品加徵34%報復性關稅,並強硬回應不會屈服。特朗普威脅若中方不讓步,將進一步加徵50%關稅並終止談判。 美國多處出現反政府示威 美國50州多個城市上週六爆發大型反政府示威,數十萬人反對特朗普政府削減聯邦預算、撤銷移民保護及裁員等政策。另有不滿其試圖將格陵蘭與加拿大納入美國版圖。歐洲多地亦有民眾響應抗議。...
收看節目 工黨政府因為只被美徵收10%對等關稅而鬆一口氣?美國在當地時間上星期三(4月2日)「解放日」中,向所有國家的美國進口貨加徵最少10%對等關稅,當地時間4月5日生效。英國為其中一個被加徵最低稅率的國家,比歐盟以及瑞士、挪威等多個歐洲國家為低。不過同時特朗普宣布針對進口車加徵25%關稅,當日午夜已經生效,首先針對已經完成裝嵌的汽車﹐到五月關稅範圍會擴大﹐到引擎、傳動系統等接近150種零部件。想知道英國政府對今次徵收關稅,有何反應和對策,請數看《兩邊走走》EP139的編輯推介。
收看節目 美國關稅傷人還是自傷?總統特朗普於4月2日﹐他定名為「解放日」宣布針對全球各國的關稅政策。特朗普是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推出全球通用的最低10%關稅,又指加入市場限制及滙率操控這些因素,中國對美國的實質關稅達到 67%,所以會向中國徵收 34% 的對等關稅。中國財政部指美國做法不符國際貿易規則,嚴重損害中方權益,同時公布報復措施﹐將由四月十日起,向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在現有關稅上,再額外加徵 34%...
收看節目 ▌特朗普式全球徵收關稅,中國回擊再限稀土出口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4月2日「解放日」宣布對所有國家實施最低10%關稅,並針對與美國有貿易逆差的國家加徵個別「對等關稅」,中國、越南、泰國等亞洲製造業國家受影響最深,稅率高達36%至49%。中國因匯率與市場限制因素,被徵收34%關稅。此外,特朗普亦取消來自中國及香港的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稅待遇,打擊中國電商。作為反制,中國於4月10日起向所有美國商品加徵34%關稅,並限制稀土出口及制裁16間美國企業。特朗普政府強調,關稅有助吸引投資與重振製造業,並宣稱短期內已帶來5萬億美元投資。 新關稅政策引起國際強烈關注,多國領袖雖表態不滿,仍希望與美方磋商避免貿易戰升溫。加拿大則宣布對美汽車產品徵收25%報復關稅。環球金融市場受挫,道指與恒指皆重挫,出口股成重災區。多位分析師批評政策欠缺邏輯,形容美方是在懲罰全球低成本國家,最終將成本轉嫁至美國消費者,損人不利己。台灣廠商則指即使轉移生產地亦無法避稅,已做好長期應對準備。香港市場因避險情緒大跌,恒指失守23000點。評論普遍認為,美國此舉或將引發全球貿易格局重構與更廣泛經濟震盪。 ▌美徵重稅叠加效應,英造車業叫苦連天...
收看節目 美添10%關稅施紀賢重申冷靜應對 美國宣布向多國加徵關稅,對英國徵收10%,雖非最高,但影響深遠。美國為英國第二大出口市場,每年出口近600億英鎊,當中汽車業受創最深,去年收入約90億英鎊,原已受25%汽車關稅影響,新稅更是雪上加霜。Aston Martin三分之一收入來自美國,Jaguar Land...
收看節目 緬甸7.7級大地震 內戰持續 緬甸發生7.7級地震,官方公布死亡人數逾2700,傷者超過4500人。美國政府預測最終死亡人數或達1萬。世界衞生組織指救援受阻,道路橋樑損毀、通訊不穩,且缺乏救援器材,許多地方只能徒手挖掘生還者。地震導致至少三間醫院倒塌,20多間嚴重損毀,加劇人道危機。南部平民區持續遭空襲,軍政府未回應。震央約1280公里外的曼谷,一幢34層建築倒塌,19人死亡,70人失蹤。政府正調查負責的中國公司,初步測試顯示鋼鐵不合格。 特朗普指責普京拖延和談...
收看節目 以色列哈馬斯衝突重燃 以色列過去一週恢復對哈馬斯的空襲和地面行動,爆發自一月停火以來最激烈衝突。從星期日至星期一,加沙空襲已致超過6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包括婦孺及兩名記者。納賽爾醫院遭襲,造成五人喪生,其中包括哈馬斯高層。紅十字會辦公地點亦被炮擊,無人傷亡。埃及提議以哈停火,交換條件為哈馬斯釋放五名以色列人質,以換取人道援助與短暫停火。哈馬斯表示積極回應,但以色列尚未正式表態。 美俄談判烏克蘭戰火不息 美俄於沙特討論烏克蘭問題之際,烏方指俄羅斯違反停火承諾,空襲蘇梅,損毀兒童醫院、學校等設施,造成88人傷亡,其中17名為兒童。烏克蘭譴責俄方違反停火協議,外長西比哈強調,對俄談判須有軍事與制裁作後盾,否則和平只是空談。同時,烏克蘭國營鐵路連續兩日遭大規模網攻,幸未影響營運。俄方則稱停火僅限特定設施,並指控烏軍無人機攻擊俄南油庫,違反能源設施停火協議。...
收看節目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轉而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通電話,之後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平台發文,形容對話良好及有用,兩人同意立即停止一切針對「能源及基建」的攻擊。不過,俄方拒絕30日全面停火建議,認為先要處理一系列問題,包括西方各國要全面停止,對烏克蘭的所有軍備及情報支援,烏克蘭要終止動員新兵作戰,亦關注怎樣落實停火。想知道美、俄、烏各自有何盤算,請收看《兩邊走走》EP137的編輯推介。 ...
收看節目 美烏關係仍然變幻難測。 繼早前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罵戰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國會發表再度上任以來的首份演說,重申表明要結束他形容為「瘋狂」的俄烏戰爭,亦提到收到來自澤連斯基的信息,稱已經準備好返回談判桌。 有份出席歐盟在布魯塞爾舉行的緊急會議,討論烏克蘭局勢的澤連斯基,就發帖文指自己周一到沙特阿拉伯,與王儲本薩勒曼會面,烏方人員亦將當地與美國官員繼續磋商。想知道歐洲與英國如何介入美烏磋商,請收看EP135《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