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節目 以軍坦克首進加沙掃蕩以色列坦克首次進入加沙地帶的迪爾巴拉,配合空襲行動,旨在清空部分區域,引發了大量巴勒斯坦人再次逃亡。加沙北部又發生士兵開槍事件,導致67人在領取救援物資時死亡。包括英國在內的25個國家發表譴責聲明,要求立即停止戰事。俄烏或周內恢復已停7周和談在英德會議討論軍備供應前,俄羅斯大規模空襲基輔,烏方需轉移戰機,羅馬尼亞、意大利亦派出戰機。金融時報指俄羅斯無人機突破防線比例上升。俄烏代表將於本週在土耳其恢復和談,烏克蘭總統確認,克里姆林宮表示有待確認,雙方對停戰立場分歧嚴重。日本參議院選舉執政聯盟大敗日本參議院選舉,執政聯盟因物價上漲及美國關稅威脅失控權。首相石破茂接受「嚴峻結果」,將重點放於美日貿易談判,未請辭。分析指部分選票流向「日本優先」的參政黨。支持香港社運的平野雨龍未能獲議席。特朗普上載奧巴馬收監偽造片段特朗普發布偽造影片,將奧巴馬改為被捕入獄,國家情報局稱奧巴馬曾試圖推翻2016年大選結果。評論指特朗普或藉此轉移其與愛潑斯坦關係的討論。一名指控愛潑斯坦的女子稱1996年與特朗普的會面令她不安,要求FBI重審特朗普言行。美資銀行華裔高層被扣中國禁離境中國外交部證實,美國富國銀行華裔董事總經理茅晨月入境中國後被限制出境,因其涉及刑事案件調查,有義務配合。中方強調此為司法個案,歡迎各國人士在華經商。富國銀行已暫停員工訪華,並設法助其回美。世界最大基建工程西藏啟動中國啟動雅魯藏布江水壩工程,為全球最大基建項目,總理李強出席開工儀式。工程預計耗資1.2萬億人民幣,發電量是三峽工程三倍。當局稱對生態影響不大,但評論指可能減少下游國家用水,並威脅青藏高原生態系統。華製戰機孟加撞墮毀至少27亡孟加拉一架中國製殲7戰機在例行訓練時,撞入首都達卡一間學校,造成至少27死、逾百人傷。事故發生在接近放學時間,機師亦身亡。孟加拉空軍指戰機機件故障。該型號戰機以蘇聯米格21為藍本,中國解放軍已於前年退役此機種。越南觀光船傾覆至少35 亡越南下龍灣一艘觀光船遇暴風雨傾覆,53人中至少35死。印尼一艘渡輪起火,近600人跳海逃生,至少3人身亡。另外印尼峇里也發生渡輪沉沒,19死16失蹤。入歐免簽手續建議費用升近兩倍歐盟建議將2026年第四季實施的免簽證旅客入境手續ETIAS費用,由原訂7歐羅提高至20歐羅,以增加財政收入。ETIAS適用於英美加澳等免簽證國家,國民可進入30個歐洲國家(不包括愛爾蘭),最多可逗留90天。美民航機空中險撞軍機美國達美航空旗下SkyWest一班客機,在明尼蘇達飛往北達科他州途中,機師需急轉閃避一架空軍B-52轟炸機,以免相撞。事發時客機剛獲降落批准,但見軍機快速接近並將重疊航道。航空公司及聯邦航空總署正調查。男子戴頸鏈被扯入磁力共震機亡美國紐約一醫療中心發生磁力共震儀器奪命事故。一名61歲男子頸戴重型金屬鏈進入掃描房,期間被吸入機器內身亡。其妻稱,技術人員未阻止。男子嚴重受傷並多次心臟病發,延醫一天後不治。 ...
收看節目 俄烏局勢預視台海戰略?美國總統特朗普會見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後,宣布將會透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新一輪軍援,當中包括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是他重返白宮以來首次承諾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同時,《金融時報》報道,美國國防部近日要求日本及澳洲兩國,明確表達若美中因台灣問題爆發戰爭時將採取的行動。兩邊事態發展有何關係,《兩邊走走》請收看EP154的編輯推介。 ...
收看節目 ▌美「愛國者」送烏迫俄停火,對台「戰略糢糊」漸清𥇦? 美國總統特朗普本周會見北約秘書長呂特後,宣布將透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新一輪軍援,包括愛國者導彈系統,為其重返白宮後首次承諾提供武器。他語氣與早前批評澤連斯基挑起戰爭時大有不同,並對俄羅斯發出警告,若50日內未達成協議,將面臨100%與二級關稅,針對中國與印度等與俄貿易國家。Axios指特朗普與普京本月通話後態度驟變,普京稱將擴大對烏控制領土,令特朗普對其失望,並曾私下詢問澤連斯基若提供遠程武器是否能攻擊俄境。 《金融時報》報道,美國防部也在印太地區行動,要求日本與澳洲表態,若台海爆發戰爭會如何應對,但兩國未明確回應。美軍政策次長柯爾比稱此舉為整合盟友軍力,進行聯合演練。另有報道指美軍特種部隊已部署台灣外島,並與台灣軍方展開聯合演練及軍事合作,是40年來首次此類部署。 同時,美國國防部宣布收購美國唯一稀土礦場Mountain...
美國與歐盟消弭北約軍費分歧後,美國同意德國總理默茨建議,由德國牽頭出資,向美國購買愛國者導彈系統,供應予烏克蘭。此一突破令烏克蘭有望與俄羅斯達致軍事勢力平衡,或可逼使普京同意停火。 《華爾街日報》於周三有一則深度報道,詳細描述了美歐在防務安排上重新達成利益一致的經過,關鍵人物是德國總理默茨、芬蘭總統斯圖布,以及北約秘書長呂特。 默茨真金白銀支持 默茨來自商界,喜歡自己駕飛機,與特朗普很談得來。自今年六月初以來,二人幾乎每星期都通電話,討論歐洲局勢,而最重要的是,默茨成功修訂了憲法對德國政府借債設的上限,他和前任不同之處在於,他給特朗普的建議有真金白銀支持,這優勢是其他歐盟領袖如法國總統馬克龍不具備的。七月初,當特朗普向默茨訴苦,指普京講一套做一套,遲遲不肯停火,默茨便向他建議,由德國出資買多套美國導彈系統予烏克蘭。 特朗普沒有即時答應,但在7月11日他再次目睹俄羅斯空襲烏克蘭城市的片段後,打電話給默茨,同意默茨的提議,其後特朗普公開宣布給予俄方50天停火最後期限。 暱稱特朗普「爹哋」 報道指,芬蘭總統斯圖布是在佛羅里達州一個哥爾夫球賽事上與特朗普建立友誼,而北約秘書長呂特與特朗普關係也很好,還暱稱特朗普「爹哋」(daddy),又在白宮對以色列和伊朗不肯緩和關係感到不耐煩時,公開支持美國。除了致力與特朗普本人頻密溝通,歐盟這些領袖也分工合作,游說每一個影響美國外交政策的高層官員,尤其是財長貝森特和國務卿魯比奧。...
收看節目 美軍備助烏克蘭或增俄關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北約秘書長呂特會面時,對俄羅斯在烏克蘭停火問題上的不作為表示失望,並宣布若問題未能在50天內解決,美國將對俄羅斯加徵100%關稅。他還表示將由北約支付,向烏克蘭提供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武器,包括「愛國者」防空系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已表示感謝。 法國國慶前夕宣布增軍費 法國在國慶「巴士底日」前夕,總統馬克龍宣布未來兩年將增加軍費65億歐元,以加強歐洲防衛並繼續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他強調自二戰以來自由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因此必須擁有震懾力量。同時,美國與歐洲雖然在烏克蘭問題上合作增加,但貿易爭議依然存在。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表示將於下月起對歐盟產品徵收30%關稅。...
收看節目 貿易談判目的是為分清敵我? 美國總統特朗普被問到七月九日是美國暫緩向多個國家徵收關稅,以便與他們進行貿易談判的限期。特朗普稱會向多個國家實施徵稅。 他連日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載超過二十封致多個國家領袖的信件,說明美國最新的「對等關稅」安排,包括日本、南韓,以及印尼、泰國、緬甸、老撾等,被指是「中國洗產地」的東盟國家﹐東盟十國之中只有新加坡不在這輪信函名單內﹐關稅將於八月一日生效。想知道其他國家得到甚麼條件,請留意《兩邊走走》EP153的編輯推介。 ...
收看節目 監獄規則先立法後審議,國安為上削在囚者權利? 當局建議修訂《監獄規則》,授權懲教署按國家安全、監獄秩序及更生需要,限制或禁止探監安排。建議列明探訪須以協助在囚人士更生、重投社會、維繫家庭或提供支援為法定目的,懲教署可按探訪者的「主要目的」作出審批,甚至拒絕探訪。曾有人以人道名義探監,實際煽動仇恨政府,當局希望防止濫用。即使宗教人員或律師,如違反規定,亦可受限制。 修訂亦建議在有充分理據下,裁判官可發出手令,禁止候審或已定罪的在囚人士與指定律師或法律團隊聯繫,以防危害國安、妨礙追討利益或干擾司法。此舉引起法律界關注,法律學者陳文敏指出,不論已定罪與否,在囚者都有選擇律師及獲法律代表的基本權利。若以政治理由限制律師探監,形同剝奪公平審訊保障。 此外,當局擬取消還押者穿私人衣物及進食外來食物的安排,稱此舉與海外司法區慣例不符。惟曾在英國懲教機構任職的前高官指出,當地強調尊重囚犯尊嚴,普遍容許穿私服、接收日用品及律師探訪,並無政治審查。英國制度以助更生為本,重視減低再犯風險,而非透過限制自由作為懲罰。...
近期白宮新聞多多,其一是特朗普提出的減稅及開支法案獲國會兩院通過,對美國多個行業或界別有重大影響;其二是是白宮對烏克蘭與加沙停火一直沒有實質進展很不耐煩,頻頻向普京及內塔尼亞胡施壓。 「大而美」法案影響 特朗普提出的「大而美」法案,趕及在美國國慶日前成功闖過參眾兩院,讓特朗普取得重大政治勝利,完成競選時對選民作的一大承諾,也顯示現時共和黨控制的參眾兩院,不敢或無力制肘白宮。 不少共和黨議員擔心這條被指為「劫貧濟富」的法案,會對他們明年底參與中期選舉不利,但在特朗普再三施壓下,這些議員最後都服從指揮,只說服白宮減少削減醫療補助、食物救濟等福利開支的幅度,顯示特朗普對共和黨的政治控制相當有效。 《金融時報》周三有一則報道,詳細分析了法案對各個行業或界別的影響。扼要而言,受惠於法案的行業包括私募基金,尤其是從事資產收購重組的基金;石化能源行業、地熱、風能與核能;國防工業、邊境保安業等,一般商業也多數受惠,飲食從業員也得益於「貼士」免稅。至於受損界別或行業,則包括:倚靠小貨值郵包免稅進口的零售業、消費者財務保障資助、聯邦食物救濟補助、無法負擔私人醫保的醫療補助、太陽能與風能、電動車、進口電池、人工智能企業、有巨額投資收益的私立大學等。 法案除了大幅減稅及削減若干界別的補助,也提升了聯邦政府的借貸上限,增加款額為5萬億美元,令總借貸上限升至41萬億美元。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法案將會令聯邦政府的債務在未來十年增加3萬4千億美元。從宏觀經濟角度看,法案的最大弱點就是大幅舉債來實踐減稅兼大增防務與邊境開支,如果金融市場對美國經濟前景充滿信心,大幅舉債不會推高借貸成本,法案便沒有什麼後遺症;金融市場若不滿債務太高,影響國債發行成本,法案就可能造成連鎖反應,甚至衍生財務危機。 同樣道理,特朗普的關稅新政,假如不觸發貿易伙伴報復,又不刺激物價上升,政府平白加添一大筆關稅收入,何樂而不為呢?但宏觀經濟運作異常複雜,非政治領袖可完全操控,減稅增支也好,大增關稅也罷,真正的考驗和制約來自市場,而反映政策成敗的指標就是利率(借貸成本)和通脹(物價成本),還有經濟增長率和失業率,這些民眾可以直觀了解的宏觀經濟指標,就是來年底國會中期選舉的最大變數,也是左右特朗普往後民望的關鍵。...
收看節目 美德州暴雨淹浸逾百人死 德州暴雨成災,死亡人數破百,包括28名兒童。事發於當地星期五,德州中部地區雨量達到380毫米,令河流水位清晨暴漲,最多上升超過七米,沖走多人,當地政府將調查災情及預警情況。特朗普歸咎前總統拜登,並表示不會重新聘用被辭退的氣象學家。 颱風登陸台灣2死逾500傷 颱風丹娜絲登陸嘉義,造成台灣2死逾500傷,南部廣泛地區受災。最強陣風達17級(時速202-220公里)。電塔倒塌致逾71萬戶停電,7萬戶一度無水。多條主要道路因淹浸和泥石流沖毀而封閉,現正緊急維修中。...
收看節目 美軍介入以伊戰爭對全球局勢有何影響?美國總統特朗普到荷蘭海牙出席北約領袖峰會,會議焦點仍然落在美軍空襲伊朗核設施的行動,以及造成多大打擊。特朗普表示,美軍派出B2 轟炸機,成功及精準地攻擊伊朗核濃縮設施,促成以伊「12日戰爭」停火。特朗普在會議期間,抽時間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會面約50分鐘,澤連斯基透露烏克蘭會購買美製防空系統,以及可能共同發展無人機技術,特朗普亦在會面後的記者會上,形容與澤連斯基會面氣氛良好。想知道美伊互動如何觸動俄羅斯及中國,請留意《兩邊走走》EP151的編輯推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