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定一條法律條文時總會有一定的目的,法院在詮釋法律的時候,一方面要體現立法的目的,但另一方面又不能偏離文字的意思。當然,理想的情況是文字準確表達了立法的目的,然而,若因為種種原因,文字未能完全表達或涵蓋立法的目的,那麼法院應該尊重文字,即使這意味立法的目的未能完全實現?還是以立法的目的為依據,勉強詮釋甚至扭曲文字的意思來迎合立法的目的? 前者可能被批評為僵化和造成法律漏洞,後者則可能混淆司法和立法的角色。這裏沒有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答案,兩者之間的分界可能模糊不清,而如何取捨和平衡,亦往往反映了一些基本價值的取向。 近日林卓廷披露廉署調查警司一案[1],便正好反映兩者之間的角力。林卓廷因向公眾披露廉署正就警司游乃強是否涉及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作出調查而遭起訴,該案的焦點是《防止賄賂條例》第30(1) 條禁止披露的內容是廉署的任何調查,還只是廉署就該條例第二部分所定的罪行的調查? 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並非第二部分所定的罪行,原審裁判官裁定林罪成;上訴時高院推翻裁決,認為林披露的並非第二部分所定的罪行,故沒觸犯法例;律政司向終審法院提出終極上訴,終審法院於四月初以3比2多數裁定林罪成,維持裁判法院的判罪和四個月的監禁。 《防止賄賂條例》第30(1)...

  • 收看節目 721非白衣人案,林卓廷等7人被控暴動罪成立。區域法院法官陳廣池在去年12月作出裁決,裁定案中7名被告罪名成立。《綠豆》法律篇就判詞,邀請三位法律學者作出分析。 《法律搞Bean科》- 拆解721非白衣人案判詞 ▌陳文敏|香港大學前法律學院教授...

  • 收看節目 721案的判詞會否影響往後裁決?主審法官陳廣池上周在區域法院,裁定2019年元朗721非白衣人案,前立法會議員林卓廷等七名不認罪被告暴動罪成,各人須即時還押。陳廣池在庭上宣讀長達100頁的裁決,裁決指控辯雙方都同意案發時,白衣人確實有暴動行為。陳廣池歸納林卓廷的言論行為,不信納林卓廷以議員身份作為獨立監察人出現現場,亦不相信他是調停衝突,形容他「是連同閘內人士和閘外白衣人對著幹」,到現場非監察情況,而是「抽政治油水,搜證來打擊敵人」。想知道更多法官的理據,請收看《兩邊走走》EP123的編輯推介。

  • 收看節目 721非白衣人七被告暴動罪成 主審法官陳廣池裁定2019年元朗721非白衣人案中,林卓廷及其他六名被告暴動罪成,並即時還押,案件將於2024年1月22日求情,2月27日宣判。裁決指出案發當晚元朗港鐵站是否有第二個暴動群體為關鍵問題,法官認為林卓廷到場並非單純監察,而是以政治目的渲染黑社會介入,吸引更多人聚集,進而導致暴動發生。他否定被告以自衛或保護他人為由的辯解,並批評這些辯詞為「匪夷所思的歪論」。 陳廣池強調,雖然閘內暴動非事先籌劃,但在白衣人與閘內人士的對峙下,暴動不可避免。他指出,當晚警察部署雖然遲緩,但這不應成為以暴易暴的藉口,並提醒任何猜測或陰謀論都無助於事實判定。法官也特別提到當晚721事件分為兩部分,閘內暴動與閘外白衣人行為應分別審視,並批評閘內部分人士的挑釁行為加劇了暴力衝突。 最後,陳官批評部分國家以雙重標準矮化香港司法制度,並企圖透過制裁壓迫本地法官。他援引終審法院聲明,重申法官需按照法律和證據獨立裁決,駁斥外界對司法受政治影響的指控。他亦提到2019年的政治環境和社會氛圍,認為案件不能脫離當時的大背景來理解和裁決。...

  • 收看節目 721事件五年記憶褪色?法庭上如何「被」演繹?英格蘭領隊功成身退,帶領球隊八年創歷史;工黨政府上場即推大政策,揚言重建英國兌現承諾。 《兩邊走走》第103 集|2024.7.19 全集內容:...

  • 收看節目 兩邊走走|第69 集|2023.11.3二胡奏《榮光》的李伯被判罪成囚30日,放棄上訴即時入獄,學者指裁決值得商榷;英國剛踏入新風季已有三風來襲,今年風暴會特別多?今集內容:00:48 高官力Sell施政報告硬推生育05:18 愛國者要驗證深度不深度07:20 街頭奏二胡案棄上訴即入獄14:56...

  • 收看節目 兩邊走走|第67集|2023.10.20以色列與哈馬斯的戰爭持續,加沙醫院爆炸案,以哈互相指責;同時間,「一帶一路」論壇在北京召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會面,也成為新聞焦點,今集內容:00:43 以哈局勢最新進展06:24「一帶一路」論壇北京舉行09:05 區選提名期展開民主黨難尋提名18:22 港府擬設「宣揚中華文化辦公室」20:38 玫瑰崗學生籲關注短片被下架23:30...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