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看節目   設法減少國民對福利救濟倚賴,鼓勵就業及紓緩公共財政壓力,是工黨政府上任一年的重點方針。落實這個方針的推動改革福利法案在國會二讀,政府提出收緊發放傷殘和長期病患等,個人獨立補助(PIP)的計分準則,引起黨內超過120名議員反對。 在法案二讀期間一直立場強硬的政府,在表決前突然大幅讓步,將收緊發放津貼計分標準的建議全部刪除。雖然法案最後二讀過關,但核心內容已被抽空, 有議員質疑表決意義,財相李韻晴就突然在首相答問環節中,疑似落淚。想知道法案硬闖和財相落淚帶來甚麼影響,請留意《兩邊走走》EP152的編輯推介。...

  • 收看節目 「穩定幣」成中港新寵,為港元脫鈎聯匯鋪路?香港立法會於今年5月通過《穩定幣條例》,8月1日起生效,並由金管局實施發牌制度,監管發行與法定貨幣掛鈎的穩定幣。穩定幣具區塊鏈技術優勢,交易快速、手續費低,目前主要用於買賣加密貨幣,但亦具潛力應用於跨境支付與國際貿易,或成為傳統金融以外的新支付工具。政界與市場普遍關注穩定幣對金融秩序與貨幣主權的影響,部分觀點認為香港可藉此推動離岸人民幣穩定幣,提升人民幣在國際上的流通性,並制衡美元主導地位。美國近期亦加快穩定幣立法進程,全球主要金融與科技企業紛紛投入相關應用與發行試驗。雖然穩定幣帶來效率與創新,但國際金融機構亦對潛在風險發出警告,包括削弱監管透明度及資本外流風險。香港正處於制度建立與市場測試初期,未來發展仍需審慎推進,並強化與其他司法管轄區的合作。工黨政府落實削移民,BNO簽證安排露端倪?英國工黨政府於7月1日公布首輪移民制度改革措施,主要針對技術勞工簽證,包括將年薪門檻提高至41,700鎊,並刪除111個原本符合條件的職業。護理工作簽證的海外申請途徑將取消,改設「臨時短缺清單」,只限特定關鍵職位可在無學位情況下獲得短期簽證,且不得攜同家屬入境。企業亦須加強本地培訓,措施最快於7月22日生效。人道安排方面,阿富汗人重置與援助計劃(ARAP)與阿富汗公民重置計劃(ACRS)已於同日關閉。英國政府稱,多數合資格申請已處理完畢,現存大量申請並不符合資格,繼續接收將延誤真正有需要人士的遷移。阿富汗公民仍可透過一般難民途徑申請庇護。至於港人關注的 BNO 簽證,目前未見新變動。工黨議員 James Naish...

  • 收看節目 增公共開支即加重負債?上台近一年的工黨,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繼續以鞏固經濟根基、重建國家為主軸,公布開支檢討結果,交代政府各部門未來三年日常開支,及之後四年的投資分配方案。她強調不會重回保守黨2010年代緊縮開支舊路,各部門整體開支,扣除通脹實際每年增加2.3% 。各部門日常開支中,以國民保健署(NHS) 3% 的實際開支加幅最多,等於每年獲得290億英鎊額外撥款,用作增加醫生人手及增添醫療設備。想知道今次公共財政檢討背後爭議,請收看《兩邊走走》EP149的編輯推介。...

  • 收看節目 食環署發牌加國安條件,「不利國安」無限演繹? 在《香港國安法》實施五周年前夕,食環署突將國安條款納入新發或續期的牌照及許可證中,涵蓋食肆、泳池、殯葬商、娛樂場所等,申請人需保證本人及相關人員不涉任何危害國安或不利公眾利益的行為,否則或會即時被釘牌。有食肆表示難以監控員工私人行為,擔心條款含糊會影響正常運作。條文指出即使上訴期間,牌照亦不會暫緩吊銷,業界憂恐排期太長將被迫結業。 有學者批評此舉將內地治理模式引入香港,擴大政治審查與自我審查壓力,影響曾參與社會運動或被判囚者的就業機會,恐中小企因恐懼而拒聘具政治背景人士。食環署回應指,措施旨在防範危害國安行為,強調「維護國家安全,人人有責」。 特首李家超被問及措施是否針對「黃店」時,重申條文清晰,強調屬依法履行國安責任。評論指出,條款模糊易造成寒蟬效應,使本無涉政治的商界亦須配合國安意識形態,形同「無處不國安」。截至去年底,相關牌照已逾3萬3千個。...

  • 收看節目 公共開支檢討增民生支出 或須加稅實現英國財相李韻晴公布2025公共開支檢討,強調改革要落實至民眾日常,聚焦國防、醫療與經濟成長。最大筆支出為10年內撥390億鎊發展社會福利住屋,但不由政府興建。NHS獲增撥290億,但增幅僅3%,難以顯著改善輪候問題。教育方面則投入多項經費,包括學校維修與重建、免費膳食政策延續。評論指整體支出增幅未及通脹,地方政府或面臨財政壓力,甚至需加稅應對。公共開支檢討重鎚基建投資英國2025公共開支檢討中,政府將大幅投資於基建與環保,包括300億鎊投入核能發展,近半用於沙福郡新電廠,預計供電6萬戶並創造1萬職位。另撥132億改善住宅保溫,每戶年省電費約600鎊。鐵路方面,威爾斯工程獲撥4億,未來還將公布北部及中部樞紐計劃。倫敦以外地區交通撥款增至4倍,但倫敦未獲資助,引發市長簡世德不滿,擔憂影響首都與全國經濟發展。公共開支檢討撥款2.8億截非法移民李韻晴每年增撥2.8億英鎊支持邊防部隊,打擊非法偷渡英倫海峽,並計劃終止酒店安置難民以節省10億,但未說明替代方案,估計需動用社會福利房及增加撥款。警隊經費實質增長2.3%,但警隊領袖史蒂芬斯指資源有限,難以應付政府新增任務,包括招聘不足的1.3萬社區警員及成立打擊暴力小組,反映經費仍不足。失業率4.6% 4年新高預計再升國家統計局公布過去三個月失業率升至4.6%,為四年新高,就業人數持續下降,五月預計減少10.9萬,主要受餐飲及零售業影響。商界指責財相李韻晴四月起提高僱主國民保險供款,阻礙招聘,導致招聘廣告減少6.3萬個。印度墜機包括53英國民 其中一人奇蹟生還印度航空一架載有242人的波音787-8客機,原定飛往倫敦格域機場,起飛後不久在艾哈邁達巴德機場墜毀,撞上附近醫生宿舍。機上有169名印度乘客、53名英國人、1名加拿大人及7名葡萄牙人。當地警方相信無人生還,且造成地面傷亡,約50至60名醫學生送院。英國外交部成立危機小組,國王查理斯與王后卡米拉深切慰問。直布羅陀實施一地兩檢便利入歐英國與歐盟就直布羅陀與西班牙通關達成協議,解決脫歐後人流物流問題。協議允許南北過境無需檢查,旅客可免手續進入歐盟,因直布羅陀機場實行「一地兩檢」。但神根公約限制旅客在180天內停留不超過90天,否則可能被西班牙拒絕入境。外相林德偉表示,此安排保障英國主權,促進直布羅陀經濟。英聯四國制裁以色列兩部長英國與澳洲、加拿大、新西蘭及挪威聯合制裁,兩名以色列極右部長,指他們煽動對巴勒斯坦人民的暴力。以色列譴責此舉不當,美國國務卿盧比奧也反對,認為制裁無助促成停火,呼籲撤回措施。今年首發黃色酷熱健康警告兼有暴雨英國衛生安全局發布今年首個黃色酷熱健康警告,從星期四晚至星期日早上生效,主要影響英格蘭東部、東密德蘭、倫敦及東南地區。氣象局預計星期五最高氣溫達30度,65歲以上及慢性病患者健康風險增高。呼籲避開上午11時至下午3時暴曬,注意中暑徵狀。週末雷雨風暴來襲,居民須警惕水浸、烈風與冰雹。WhatsApp聯同蘋果抗「後門」令WhatsApp決定加入蘋果在法庭上的抗辯,反對英國政府要求在程式設置「後門」監控。WhatsApp總監卡思卡特警告,若強迫蘋果全球開啟後門,將削弱全球安全,成為危險先例。英國內政部曾要求蘋果提供用戶資料,蘋果取消「雲端進階資料防護」並提起訴訟,兩個人權組織亦提出投訴。北愛小鎮針對種族暴動 警41傷北愛巴利米納連續三日爆發針對種族的暴動,源於兩名在法庭上使用羅馬尼亞語翻譯的14歲少年被控強姦案。支持受害者活動演變成襲擊非本地人住所及商舖,破壞財物。警方發射橡膠子彈和水炮驅散,41警員受傷。警方已求助全國支援,貝爾法斯特等地亦有示威。北愛少數族裔僅佔3.4%,遠低於英格蘭威爾斯及蘇格蘭。曼城騷亂兩車被毀1人被捕曼城Salford區發生嚴重騷亂,約50至60名多為少年的群眾聚集,用車輛及垃圾桶阻路,兩架車被焚燒或損毀。警方出動機動部隊和直升機驅散人群,期間一輛警車遭破壞,一名16歲少女涉嫌襲警被捕。伯明瀚6少年刀剌同窗被捕伯明翰6名13至14歲男童涉嫌在校用刀刺傷15歲男生,受害者背部中刀送院無生命危險。警方調查閉路電視及目擊者,了解事件經過及原因。曼城3少年涉剌斃14歲男童被控謀殺曼城一名14歲男童上周日遇襲身中致命刀傷,送院後不治。警方拘捕三名男童,控謀殺及管刀罪,押後下周提堂。另有一37歲女子及14歲女童涉協助罪犯,現獲保釋候查。明年起露宿不再刑事化政府計劃明年廢除超過200年的《流浪法》(Vagrancy...

  • 收看節目 推緊縮政策違反工黨競選宣言?英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到國會宣讀春季聲明,傳統上是承接去年秋季預算案,向國會交代最新公共財政狀況的例行公事,去年秋季預算案以填補保守黨「財政黑洞」為主題,公布400億英鎊加稅方案。不過事隔五個月﹐李韻晴又要應付另一個財政缺口﹐秋季預算案提出加稅和加大借貸等措施﹐原本估計到本國會會期結束的2029至30年度﹐政府達到收支平衡。想知道政府財政狀況如何影響納稅人,請留意EP138《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

  • 收看節目 ▌長和下周未簽協議,港口交易臨門現變數? 長和計劃出售43個港口業務,交易總額達1500億港元,原定4月2日前與貝萊德財團簽約。然而,香港媒體報道交易延遲,未來一周不會簽訂協議,原因未明。同時,中國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確認對長和交易進行反壟斷審查,印證中國政府調查傳聞。 此外,《彭博》報道指出,中國政府已指示國企暫停與李嘉誠及其家族企業的新合作,但現有合作不受影響。長和重組遷冊後,大部分業務轉移至歐美及澳洲,僅12%收入來自中港。另一方面,李嘉誠次子李澤楷旗下富衛保險欲拓展中國市場,但批文多年未獲批准。 官方及建制媒體《大公報》頻頻批評長和交易違背國家利益,未進行全球招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顧問則警告,若中港政府阻止交易,恐引發外界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疑慮,對長和及香港未來影響深遠。...

  • 收看節目 推銷春季預算工作有阻滯?負責推銷的財政大臣李韻晴,近日陷入誠信危機。她過去多次表示,自己擔任經濟師接近10年,熟悉經濟政策,以這個形象去為她財相職位贏取信任。不過英國廣播公司指她在LinkedIn帳戶表明,在英倫銀行工作6年3個月,2006年12月離職,實際上李韻晴在2006年3月已轉往Halifax銀行工作﹐而她擔任經濟師的時間,亦並非一直所說的那麼長。想知道財相的履歷還有甚麼問題,請收看EP133《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串。

  • 收看節目 英國官員訪華陸續有來。踏入2025年英國金融市場動盪,反映政府借貸成本的債息抽升,10年國債息見2008年高位,30年長債息率更加去到1998年來最高水平﹐令英國發債還息成本﹐較希臘等多個歐洲國家更高﹐英鎊亦受壓見超過一年低位。市場波動之下,財相李韻晴及英倫銀行行長貝利兩大財金官員,繼續按原先計劃出訪中國﹐重啟暫停近六年的中英經濟財金對話。想知道今次訪華外界反應如何,請收看《兩邊走走》EP128的編輯推介。

  • 收看節目 英財相赴北京對話,連串示好只值£6億? 踏入2025年,英國金融市場出現嚴重動盪,國債息率大幅上升,10年期國債息率達2008年高位,而30年期更創1998年以來新高,令發債成本較希臘等歐洲國家更高,英鎊亦跌至一年多低位。在此市場波動之下,財相李韻晴和英倫銀行行長貝利仍依計劃訪華,重啟中斷近六年的中英經濟財金對話。雙方簽署多項合作協議,包括推動滬倫通、中國發行首隻人民幣計價綠色債券,以及取消農產品准入門檻等,英國財政部估計這些協議未來五年將帶來6億至10億英鎊的經濟收益。然而,這些成果遭到反對派批評,認為收益微不足道,尤其是與持續上升的債息成本相比顯得杯水車薪,並形容李韻晴在金融市場混亂時期訪華是「乞錢行為」,質疑其去留問題。 同時,工黨政府內部危機加劇,專責打擊金融腐敗的財政部經濟事務秘書Tulip Siddiq因家族涉嫌挪用孟加拉基建資金的醜聞請辭,成為兩個月內第二名主要官員下台。這些事件使工黨面臨執政危機,民調顯示其支持率已下滑至僅領先保守黨4個百分點,而改革黨則迅速崛起,以25%的支持率緊追工黨,成為英國政壇第三股力量。儘管李韻晴強調訪華有助促進英國經濟增長,並可直接向中國官員提出分歧議題,但英國輿論普遍對其表現不滿,尤其是與中英「黃金年代」相比,當年簽署數百億英鎊合約的成果今不如昔。工黨政府上台不足一年,已因內外困局和經濟不振陷入重重挑戰,未來能否穩住政局仍是未知之數。...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