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田幾多郎不單是哲學家,同時是書法家。他從未接受正統書法訓練而自成一格。 西田1930年寫了一篇短文《書之美》,簡單的表達他對書法的特殊哲學觀點: 「西方人或許不認為書法屬於美術的類別,但在東方,它佔據著重要的地位。書法是一種怎樣的藝術呢?不言而喻,美感來自於主體(即觀賞者)和客體的統一,但藝術可分為兩種:一種主要是複製和模仿客觀事物的外表,另一種主要表達主觀情感和感受。繪畫和雕塑等藝術形式屬於第一種類型,而音樂屬於第二種類型的藝術。儘管很難將建築定義為『情感和感受的表達』,它也屬於第二種類型的藝術,因為它表達了某種節奏,而非僅僅複製一些客觀存在的事物。 如果我們以這種方式對藝術進行分類,書法屬於第二類,因為它表達的是內心感受,而不是模仿事物的外觀,正因為如此,它表達了節奏美,就像音樂和建築一樣。在展現『靜態節奏』方面,書法與建築相似,但不同於建築的是,書法並不受功利的限制,而是對生命節奏的完全自由表達。從這個意義上說,它類似音樂。書法位於建築和音樂之間的某個位置。或許可以稱之為『凝結的音樂』」(節錄) 篆刻和書法一樣,也是一種純粹的藝術表現形式。如果書法是流動的線條,篆刻則是靜態方寸空間的線條。是動與靜、時間和空間的對比。 ...

  • 《無相之相》展覽分攝相和篆刻兩部分。攝相再分「大地之相」和「死之昇華」兩項目;然後是「書印之美」與「梟之畫印」篆刻對照書法和水墨畫的作品。 相片從民航機三萬呎高空上拍攝。無論在多高的山嶺看大地,都能分清自然和文化的跡象。但在雲層之上觀看,一切文明的建設都融入自然之域內,山脈和河流、農田和城市,皆呈現為線條和幾何圖形;陽光從上而下,不同時間照明大地上的結構,顯現成明暗陰陽的圖像和質感;地上顏色更以黑白灰度取代,是為這輯大地之相。 是次展覽展出三十張 A1 大小的相片,在這輯《相印集》刊出十張和大家分享。 ...

  • 傳統文人畫畫,書法與印章同時入畫。我不諳書畫,故不能將書畫印共冶一爐。但現代技術可以將相片、書法和印章數碼化,全部加在同一畫面上。是輯再以明媚博士的秀麗行書和相對的印章放在黑白抽象相片上,同時將印章改為黑白,不取傳統紅色,又是另一種表現方式。 張燦輝,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相信哲學不是離地、不在象牙塔之中,對世界有期望;改變不一定成功,但至少嘗試理解和批判。已到耄年,望在餘生仍能享受自由民主,並欣賞文化與大自然。 ...

  • 三十多年前我舉辦第一次相片和篆刻展覽,鈐印幾本篆譜。除了印章之外,還請了當時風華正茂的女古琴家、書法家、校友兼同事葉明媚博士提字,説明印章。她的行書,一如其人,清新飄逸、秀麗溫柔。這輯《相印集》以抽象明亮色彩相片為背景,配上十方舊印章,加上明媚博士的行書,應該有另一種味道。可惜我和她失散多年沒有聯絡,只知道她在美國除了古琴、書法、音樂教育聞名之外,更寫了不少成功的小說。 ▌[相印集]作者簡介張燦輝,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相信哲學不是離地、不在象牙塔之中,對世界有期望;改變不一定成功,但至少嘗試理解和批判。已到耄年,望在餘生仍能享受自由民主,並欣賞文化與大自然。 ...

  • 篆刻是將書法線條刻在特定石章的空間上。若將眼前的現象去實體化,只剩下面與面相接的線條和空間,拍攝下來便是抽象的相片。篆刻是抽象藝術,印章呈現的是虛與實,線條與空間。但篆刻和相片有一根本分別。印章不是圖像而是文字,因此印文是有意義的。這輯將兩種抽象概念放在一起,離開傳統印譜的處理方式,是一個新的嘗試。 ▌[相印集]作者簡介...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