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起西藏,即使離開已有多年,偶有人問及行程建議,我列舉大城小鎮、名勝古剎,猶如條件反射。然而我的西藏記憶,統統與景點無直接關係。布達拉宮固然宏偉,但我一直記起的卻是與摯友共繞轉經道、身躬五體投地禮,以身體長度覆蓋轉經道距離,仿佛將心靈與土地緊緊結合。又或是漫步拉薩城,擺脫背後死死跟隨的尾巴,爬進廢墟,想像尊者昔日的身影。說起伊朗,亦是我特別喜歡的國度,每念及此,便憶起道別之時,朋友夫婦帶我買香料,逐一書寫名字及翻譯。我問伊朗人何以如此友善,友人謙稱是出於《可蘭經》教義。到訪聖地墓陵,伊瑪目問我有何宗教,答是佛教,他叫我唸佛。我詫異地問在清真寺唸佛是否合適,伊瑪目笑說無妨,遂唸《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他問其義,我說善人即可見佛,他笑著舉起雙手說:「我見到了。」到尼泊爾徒步,安納盤娜峰震懾人心,然我所念,乃途中與志同道合者夜聚茶館,話題由填歌詞到國際仲裁。還有撒哈拉之夜,月出前星海縱然耀眼,卻不及帳篷燭光映照下的對談,話題無遠弗屆。古蹟歷史悠遠,卻總不及共同漫步回憶,幾近深刻銘文。越去旅行,越發覺行程設計更為簡單,甚至一城留十日。因為出行不是景點串連的過場,而是點滴經歷的積累;出行非清單一覽,而是感悟四方人事。細心一想,於茫茫滄海中得遇,實是萬中無一,正因其獨特,才成就近乎超然的體會。此等經驗常顯平淡無奇,卻是我在旅行中最念茲在茲的回憶,藉此尋獲出行意義。圖片:撒哈拉營地的星夜,攝於 2023 年 12 月 31 日連結:https://www.patreon.com/posts/97064771▌[光合作用]作者簡介薯伯伯為最早一批在網上連載遊記的香港人,多年來足迹遍佈歐、亞多國,在喜馬拉雅山麓、東南亞、南亞等地區生活。著有《風轉西藏》、《北韓迷宮》、《西藏西人西事》及《不正常旅行研究所》,分別在香港、北京及首爾出版。...

  • 朋友問我徒步旅行所需裝備,我常建議使用日常穿戴之物,避免浪費不必要的新購。若外遊時遇上極端情況,當然稍有例外,諸如登峰潛海滑雪,那是實務必要,不在此列。若只是遠足徒步,或沙漠之行,平日穿著的運動鞋,往往遊刃有餘。新購物件最大問題,是未經久測,中伏風險大。曾見有人為旅行而新買「專業」登山靴,到埗後始覺磨腳,全程受罪。在「專業」二字加上引號,因那只是高價的代名詞。對真正的登山達人,例如尼泊爾挑夫,即使背上 20 至 30 公斤,常穿正常運動鞋,間中還遇只穿布鞋或甚至拖鞋,如履平地。衣物亦如是,挑夫衣著像去街市買菜,沒有 Gore-Tex,反而健步如飛。平日不好意思胡亂花費,旅行儼成滿足購物慾的好藉口。途中變故頻生,總能找到購物的托辭,好聽點是為旅途應急,預防萬一,買了不用就當求個安心,如同神佑。若物件好用,何不日常使用?我在旅途中的梳妝袋,正是家中所用;背囊、錢包等亦與平時相同;電腦及充電插頭一直使用國際通用款式,免得外遊時不習慣;一雙運動鞋,只是運動用品連鎖店的便宜貨色,行遍香港海濱長廊、尼泊爾安納盤娜高原、突尼西亞撒哈拉沙漠、巴黎的雪地。若遇雨雪,怕腳濕冷,配備防水襪,即能輕鬆應付。不為旅行增添額外用品,與日常生活融為一體,完美結合旅行與生活,出門前不再需要整裝,加本護照即能起行。照片:2023 年徒步尼泊爾時的年輕挑夫...

  • 昔日經常收到電郵,有人問我西藏的旅遊之計劃。香港人似乎有一個特徵,很喜歡用 Excel 來計劃行程,不是說所有香港人也會用Excel 計劃行程,但每次用 Excel 發給我行程的人,總是香港人。行程寫得鉅細無遺,例如早上 9...

  • 最初去旅行,大概會因錯過一些著名的必遊景點而失落,然後好像為了平衡這種失落,不知是自己想出還是受他人啟發,漸漸相信所謂錯過景點,是為行程留下一點「遺憾」。 然而為甚麼要為行程留下一點遺憾?原來是要「讓自己找到回來的理由」。最初認為甚有道理,就像「離開是為了回來」一樣滿有啟發,如今卻覺得文藝得陳腔濫調了,說出來都有點打冷震。 藏人沒進過布達拉宮 把錯過景點說成是遺憾,其弊端是先把景點定性為必遊,才會因錯過而失落。然而何謂必遊?不少「必遊景點」,甚至與當地人的認知相距甚遠,令人摸不著頭腦。以前有位馬來西亞朋友就問我,在香港有否去過某某園喝港式奶茶,甚至說:「沒有去某某園喝奶茶,等於沒來香港。」按此定義,我這個地道香港人,豈不等如沒來過香港?(但後來我也真的去他推介的茶記喝奶茶,味道算好,但對香港人來說絕不罕見。) 網上隨便一搜,總有所謂「必吃」推介,在拉薩時見過有「藏式火鍋」店,自吹自擂在招牌上打廣告寫不吃等如沒來西藏,但我的藏人朋友說他在拉薩出生成長,成年後才第一次吃到藏式火鍋。即使不談吃喝,有些旅客會因為買不到票進入布達拉宮而覺可惜,但其實不少藏人朋友多年以來都沒有進入布達拉宮,繞著布達拉宮轉經道而行才是朝拜的重點。 珍惜值得珍惜之緣份...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