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節目 「穩定幣」成中港新寵,為港元脫鈎聯匯鋪路?香港立法會於今年5月通過《穩定幣條例》,8月1日起生效,並由金管局實施發牌制度,監管發行與法定貨幣掛鈎的穩定幣。穩定幣具區塊鏈技術優勢,交易快速、手續費低,目前主要用於買賣加密貨幣,但亦具潛力應用於跨境支付與國際貿易,或成為傳統金融以外的新支付工具。政界與市場普遍關注穩定幣對金融秩序與貨幣主權的影響,部分觀點認為香港可藉此推動離岸人民幣穩定幣,提升人民幣在國際上的流通性,並制衡美元主導地位。美國近期亦加快穩定幣立法進程,全球主要金融與科技企業紛紛投入相關應用與發行試驗。雖然穩定幣帶來效率與創新,但國際金融機構亦對潛在風險發出警告,包括削弱監管透明度及資本外流風險。香港正處於制度建立與市場測試初期,未來發展仍需審慎推進,並強化與其他司法管轄區的合作。工黨政府落實削移民,BNO簽證安排露端倪?英國工黨政府於7月1日公布首輪移民制度改革措施,主要針對技術勞工簽證,包括將年薪門檻提高至41,700鎊,並刪除111個原本符合條件的職業。護理工作簽證的海外申請途徑將取消,改設「臨時短缺清單」,只限特定關鍵職位可在無學位情況下獲得短期簽證,且不得攜同家屬入境。企業亦須加強本地培訓,措施最快於7月22日生效。人道安排方面,阿富汗人重置與援助計劃(ARAP)與阿富汗公民重置計劃(ACRS)已於同日關閉。英國政府稱,多數合資格申請已處理完畢,現存大量申請並不符合資格,繼續接收將延誤真正有需要人士的遷移。阿富汗公民仍可透過一般難民途徑申請庇護。至於港人關注的 BNO 簽證,目前未見新變動。工黨議員 James Naish...
收看節目 以伊戰事升溫 首相召開緊急會議 首相施紀賢在G7峰會強調以外交化解以伊戰爭,但美國總統特朗普則要求伊朗無條件投降。施紀賢返英後召開緊急會議,商討若美軍出動英屬基地攻擊伊朗的應對措施。英方強調除非西方遭襲,否則不會參戰。皇家空軍已增派戰機至中東,以保護基地及支援盟友。外交部呼籲國民避免前往以巴地區,當地人應登記資料,以便危急時撤離。 特朗普行政命令落實與英貿易協議...
收看節目 工黨政府大增軍費仍未符合北約要求? 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去年七月上任不久,就提出戰略防務檢討(SDR)評估全國國防形勢,剛出爐報告提到不論本土還是定境外,英國都面臨嚴重威脅。除了歐洲大陸有俄烏戰爭,英國皇家海軍和空軍過去五年已經出動超過370次,驅逐騷擾英國邊境的俄羅斯船隻。 另外英國本土每日都要應付針對重要基建的新形態攻擊,提到只是截至去年九月一年,全國已經遭受89次嚴重網絡攻擊,加上英國極為倚賴海底電纜與全球通訊,近八成天然氣經海底管道從挪威輸入,差不多一半食物倚賴進口,這些全部皆為弱點。報告亦重點提及中國,想知道內容,請收看《兩邊走走》EP148的編輯推介。...
收看節目 中聯辦新主任即落區,中央對港路線生變? 國務院突宣布由周霽接替鄭雁雄出任中聯辦主任及港區國安顧問。周霽上任第三日即落區視察,顯示其重視民生與地區治理。他曾任多省高層,資歷深厚,被視為溫文路線代表。特首李家超表示香港當前重點是拼經濟、惠民生,但強調安全仍是基礎。雖然李未預先知悉任命,但3日內兩度會晤周霽,中聯辦亦強調特首為香港治理第一責任人。 與此同時,47人初選案中的黃之鋒6月6日在獄中再被捕,控以勾結外國勢力及處理罪行資產罪,案件押後至8月。事件被外界解讀為中央藉領導人更替釋出穩控與強硬並重訊號。周霽至今未發表涉國安言論,但其身兼國安職務,未來走向備受關注。 鄭雁雄任中聯辦僅兩年多即被免,引發建制內部震驚。《路透》與《明報》均引述消息指其下台或與長和出售港口事件有關,因未及時向中央匯報,令北京處被動。鄭被指未能發揮對企業的影響力。據報他將轉任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預料本月下旬人大常委會會議將正式通過任命。...
收看節目 施紀賢增加軍費宣布英國進入備戰狀態 英國公布《戰略防禦檢討報告》,首相施紀賢宣布進入備戰狀態,軍費經常支出創冷戰以來新高。常備軍維持7.3萬,擴充後備軍至總兵力10萬。計劃建造最多12艘新核動力潛艇,投資核彈頭與無人機技術。報告指俄羅斯為「即時並迫切威脅」,並加強對烏克蘭軍援。 政府撥款156億改善交通 財相李韻晴宣布投放156億英鎊,改善倫敦以外北部及中部地區交通,屬1130億英鎊基建計劃一部分。大曼城與西密德蘭將擴建輕軌系統,西約克郡將興建集體運輸網。政府同時提出《巴士服務法》,保障社區必要路線。不過外界關注其他民生開支或面臨削減風險。...
收看節目 開源節流無效唯有加稅?工黨為及早挽回民眾支持,近日除高調提出要減少外來移民,執政以來主張削減福利的立場亦軟化,先有施紀賢公布會設法令更多退休人士和長者,可以領取冬季燃料補貼,被傳媒認定為政策轉向;教育大臣方佩芝 (Bridget Phillipson) 亦稱,正考慮廢除過去八年限制每個有需要家庭,只有首兩名子女可以領取救濟金和福利的做法。估計會令政府開支增加50億英鎊,將令力求達致政府收支平衡的財相李韻晴 (Rachel...
收看節目 民望持續下滑的工黨公布白皮書,提出多項政策建議大幅減少移民人數﹐稱過去五年外來淨移民人數明顯增加﹐但全國經濟增長及生活水準停滯不前﹐指目前移民制度被濫用。文件強調移民要有貢獻,提出為永居英國申請人設立計分制,合資格提出永居的年期,亦將會由最少五年延長到十年,對英國經濟及社會有貢獻的人士,才有機會經評分後縮短計算時間,細節會在今年稍後會諮詢公眾。想知道白皮書如何提及香港及BN(O)簽證,請收看《兩邊走走》EP145的編輯推介。
收看節目 內政部白皮書大幅收緊移英政策英國公布移民白皮書,收緊工作、留學與家庭團聚簽證,強調取回邊境控制權。永居申請年期擬由5年增至10年,並引入計分制。技術勞工需大學學歷及B2級英語,成年家屬亦須證明語言能力。留學生畢業後求職期減至18個月,護理簽證將終止。UNISON警告政策將加劇護理人手短缺,衝擊NHS;羅素大學集團憂影響英國吸引力。消息指新規將適用於實施後遞交的永居申請。至於新規定是否影響BNO簽證持有人,請留意明天《兩邊走走》。英國歐盟談重啟關係英歐下週倫敦峰會擬重啟關係,惟漁業與青年流動仍存分歧。歐盟要求開放水域及學生待遇換取貿易讓步,並提議解禁英國冷藏肉品作為善意。英美簽貿易協議觸動中方英美上周簽署新貿易協議,降低汽車關稅並放寬鋼鋁產品限制,英方需確保供應鏈安全,限制被美方視為威脅的企業參與。協議被視為美國排除中國的策略。中方回應反對損害第三方利益,英國則澄清協議無授權美方否決中資投資。加國總理抨擊英國邀特朗普訪問加拿大總理卡尼批評施紀賢邀特朗普訪英,損害加拿大主權,指查理斯三世親邀削弱加方立場。他強調查理斯月底訪加並發表御座致辭,並非巧合,而是為確認加拿大主權。首相兩物業被縱火拘21歲男施紀賢兩處倫敦物業接連遭縱火,反恐部門接手調查。警方拘捕一名21歲男子,無人受傷。保守黨黨魁栢丹娜譴責事件威脅民主,施紀賢表謝意並認同此為針對共同價值。跨黨逾50議員支持墮胎非刑事化逾50名跨黨派議員支持工黨議員Tonia Antoniazzi提案,促使1861及1929年刑事化墮胎條文失效。她指出近年因墮胎受調查人數上升,浪費資源且無益公眾。近期一宗延誤四年半審結案件,被告獲判無罪。醫學團體亦支持修法。英格蘭蘇格蘭審議輔助死亡法案國會審議輔助死亡法案遇阻,至少15名議員轉為反對,加上周五投票日出席率成疑,法案前景不明。保守黨黨魁栢丹娜擬提逾40項修訂,或致表決推遲。蘇格蘭議會則以70對56票通過首讀,法案不設六個月生命預期門檻,只要醫生評估病人將面臨早逝,即可申請輔助死亡。支持議員McArthur指通過首讀是重要起步。違反假釋者只需再服刑28日司法大臣馬曼婷宣布撥款47億英鎊建新監獄,但因監獄11月將爆滿,政府擬提前釋放服刑28日後的中短刑期囚犯,包括家暴與販毒犯,毋須假釋委員會審批。受害人與家暴專員強烈反對,批評此舉危及公眾安全。三新納粹份子恐襲罪成三名極右分子策劃襲擊清真寺與猶太教寺,被裁定恐襲罪成,7月判刑。他們參與崇拜納粹的網上組織,討論攻擊目標,藏有逾200件武器,更以3D列印製步槍零件。警方臥底揭發行動計劃。大麻糖工場爆炸釀兩死毒贖販囚14年33歲毒販在紐卡素製毒引爆炸,導致同黨及7歲鄰居Archie York死亡。毒販承認誤殺及販毒罪,判監14年。涉事單位被發現儲存過百小型石油氣罐,爆炸令12個單位中6個嚴重損毀,整幢樓需拆卸。毒販前年底開始全職販毒,爆炸後其嚴重燒傷住院近月。河道水位低供水或受影響國家環境局指3月創1961年來最乾旱紀錄,4月降雨僅往年一半。北部水塘儲水量近百年最低,全國河流水位異常低,未來3個月或進一步惡化。水務公司或實施用水管制。氣象局稱高氣壓持續阻雲,短期僅局部驟雨,月底西部南部或有強風暴雨。 ...
收看節目 英美搶先達成貿協,美可介入華在英投資?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5月8日在白宮宣布,與英國達成貿易協議,成為自新關稅政策實施以來首個與美國達成協議的國家。協議包括美國每年接納10萬輛英國汽車,以降低關稅至10%;並取消對英國鋼鋁的關稅,同時開放農產品市場,雙方亦會在航天與藥物等領域建立供應鏈合作。 首相施紀賢稱協議有助保障英國經濟與就業,雙方並同意加強投資安全,美方可對中國資金介入英國基建提出關注。《電訊報》報道此為美方堅持加入的條款。 英國電影業對特朗普威脅對外國電影徵收關稅感驚訝,但協議未觸及此事。英方亦無在數位稅與網絡安全上作出讓步。...
收看節目 英美終達成貿易協訂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與英國達成貿易協議,雖然未公布具體細節,但今日公開的協議框架透露了若干重點內容。英國將可在維持現有10%關稅的情況下,每年向美國出口多達10萬輛汽車。此外,英國生產的勞斯萊斯飛機引擎及相關零件也可免關稅出口至美國市場。作為回應,英方同意進一步開放本國市場,讓美國的乙醇、牛肉、機械設備及所有農產品進入英國。同時,英國亦承諾將購買總值達100億美元的波音飛機。 英印簽訂大規模貿易協議 英國與印度經過三年談判,達成脫歐後最大貿易協議,雙方削減關稅,85%英國出口至印度商品受惠,包括威士忌與汽車。預計至2040年,英方得益150億英鎊,印方亦有100億英鎊收益。協議中包括2萬名印籍人士可持短期簽證赴英,並延長免繳國民保險至3年,引發英國在野黨批評不公平,但分析指此為常見避免雙重課稅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