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節目 普京成俄烏外交大贏家? 俄烏戰事未有因為美國總統特朗普,先後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出現緩和跡象。特朗普和穿上西裝的澤連斯基在周一(18日)進行今年第二次白宮會面。特朗普更首度承諾,會協助歐洲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護。 特朗普上周五(15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阿拉斯加美軍基地舉行的歷史性峰會,就由紅地氈開始,是兩人在2019年之後首次會面。會談持續約3小時結束,二人隨後舉行聯合記者會,先發言的普京形容會談有建設性,強調俄方真誠希望俄烏戰爭結束,但前提必須消除一切導致衝突發生的根源。特朗普說,會面取得重要進展,惟重要事項仍未達共識。想知道外交「大龍鳳」過後,俄烏戰事出現甚麼改變,請留意《兩邊走走》EP159的編輯推介。 ...
收看節目 ▌香港「冒版水」事件,與長和有關? 「飲用水風波」纏擾多日,物流署長陳嘉信終於在8月21日公開致歉,承認採購程序有不足,並答應檢討。事件源於政府今年將部分供水合約批予首次中標的「鑫鼎鑫」,惟其供應的「觀音山水」並非標書所列的「樂百氏」。直至樂百氏回覆指從未授權鑫鼎鑫供貨,事件全面爆出。物流署其後報案,並終止與該公司及相關人士所有合約。警方拘捕鑫鼎鑫董事夫婦,控以欺詐罪,保釋遭拒;海關亦指其違反《商品說明條例》。 外界質疑政府為何突然轉用中國水,亦關注審批責任。據悉今次合約涉款近5,300萬元,低於6,000萬元的「中央投標委員會」審批門檻,但委員會成員包括多名財庫局高層。傳媒翻查資料發現,中標公司的實力有限,規模遠不足以應付政府龐大需求。 事件更被置於政治角度審視。過去由屈臣氏長期供水,但自長和集團被官媒批評「漠視國家利益」後,標書出現重大轉變。與此同時,政府高調紀念東江水供港60周年,營造「飲水思源」氛圍。風波至今,政府聲稱實際損失僅二千多元,並暫由屈臣氏補上供應,但制度漏洞及政治因素仍惹廣泛爭議。...
美國與歐盟消弭北約軍費分歧後,美國同意德國總理默茨建議,由德國牽頭出資,向美國購買愛國者導彈系統,供應予烏克蘭。此一突破令烏克蘭有望與俄羅斯達致軍事勢力平衡,或可逼使普京同意停火。 《華爾街日報》於周三有一則深度報道,詳細描述了美歐在防務安排上重新達成利益一致的經過,關鍵人物是德國總理默茨、芬蘭總統斯圖布,以及北約秘書長呂特。 默茨真金白銀支持 默茨來自商界,喜歡自己駕飛機,與特朗普很談得來。自今年六月初以來,二人幾乎每星期都通電話,討論歐洲局勢,而最重要的是,默茨成功修訂了憲法對德國政府借債設的上限,他和前任不同之處在於,他給特朗普的建議有真金白銀支持,這優勢是其他歐盟領袖如法國總統馬克龍不具備的。七月初,當特朗普向默茨訴苦,指普京講一套做一套,遲遲不肯停火,默茨便向他建議,由德國出資買多套美國導彈系統予烏克蘭。 特朗普沒有即時答應,但在7月11日他再次目睹俄羅斯空襲烏克蘭城市的片段後,打電話給默茨,同意默茨的提議,其後特朗普公開宣布給予俄方50天停火最後期限。 暱稱特朗普「爹哋」 報道指,芬蘭總統斯圖布是在佛羅里達州一個哥爾夫球賽事上與特朗普建立友誼,而北約秘書長呂特與特朗普關係也很好,還暱稱特朗普「爹哋」(daddy),又在白宮對以色列和伊朗不肯緩和關係感到不耐煩時,公開支持美國。除了致力與特朗普本人頻密溝通,歐盟這些領袖也分工合作,游說每一個影響美國外交政策的高層官員,尤其是財長貝森特和國務卿魯比奧。...
烏克蘭突襲俄羅斯多個空軍基地,擊毀多架俄軍轟炸機,顯示烏克蘭並非再無作戰能力,俄羅斯軍隊亦非如外界想像中強大,事件對美國和歐盟如何看待正在進行的俄烏停火談判,相信有重要影響。此外,香港中聯辦原主任鄭雁雄突然遭撤換,有豐富地區管治經驗的港澳辦副主任周霽空降接管中聯辦,反映北京近半年來重於穩定經濟及民生,作風已延伸至香港。 無人機攻防戰 俄羅斯揮軍入侵烏克蘭,已有三年多時間,雙方都有大量人員死傷,烏克蘭軍隊既缺人也缺彈藥,加上美國以撤銷經濟及軍事援助來威脅,逼烏克蘭盡快與俄達成停戰安排,令烏克蘭形勢雪上加霜。近月來無力阻止俄軍逐步蠶蝕國土,已有約五分一國土被俄羅斯控制。 就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在俄烏使團依約定到土耳其展開停火談判前夕,烏克蘭國安部門對俄羅斯五個相隔千里的空軍基地發動突襲,用大量無人機炸毀基地設施及多架俄空軍飛機。烏方對外聲稱摧毀了41架俄國戰機,佔俄國轟炸機總數約三分一。雖然獨立專家按網上流傳影像及最新衛星圖片,只能核實十多架俄國戰機受損,但已足夠顯示俄國空軍遭到重創,損失巨大。 這次無人機突襲,連同過去三年俄烏戰場上各種無人機攻防戰,向外界清晰顯示,在日後的軍事衝突中,無人機空襲將會是現代戰爭最重要的元素,甚至是戰爭勝敗的關鍵。烏克蘭自主生產的無人機每部成本不過二千美元,被摧毀的俄國戰機的價值卻是以億元計算,這種不對等的損失,展示了弱國對抗強國的一種可能,坦克、戰機、航母這些體積巨大且殺傷力驚人的武器,不足以決定一場戰爭的勝敗。這個現實為世界各國揭示了新的安全風險,不但傳統武器可能被無人機突襲摧毀,軍方要重新制訂空防策略,若恐怖分子掌握了這種突擊手段,有可能造成巨大的、防不勝防的平民死傷。 各國對俄戰略或改變 其次,這次無人機揭示了俄羅斯的安全漏洞極其嚴重。過去俄羅斯自恃領土幅員遼闊,軍事基地分散各處,進出都有軍人把守,若外國出動戰機突襲,或發射巡航導彈攻擊,來犯戰機或導彈老遠便會被防空雷達發現,俄國軍方有充足時間攔截反擊,所以一直以為這些基地固若金湯。...
俄烏停火談判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強力介入下開啟,但分歧大爭拗多,特朗普對歐盟領袖私下表示,普京看來尚未預備停戰;另外特朗普向美國國會提交了減稅增支法案,涉及金額多達3萬億美元,令金融界憂慮美國債務愈趨失控,美國國債價格下跌息率上升,股市也受壓下挫。 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已有四個月,他的主要對內和對外政策已出台,其中最重大的有三項:對全球大幅增加關稅,填補財政赤字及促使投資與製造工序回流、大幅減稅及增加開支,落實競選承諾,以及即時停止烏克蘭與加沙的戰火,讓世界恢復和平。如今看來,這三大舉措都面對不少現實難題,無法快速取得成果。 三萬億巨款法案只是第一步 三大舉措中,最有可能快速實現的是通過3萬億巨款法案。特朗普形容這法案「又大又美麗」(One Big Beautiful...
美中關稅戰陷於膠著狀態,美方正積極游說多國孤立中國,換取美方給予關稅優惠;在歐洲方面,德國候任總理默茨(Friedrich Merz)公開表示,願意提供射程達500公里的金牛座巡航導彈予烏克蘭,並指烏克蘭可以此攻擊克里米亞大橋,顯示德國正銳意加強軍力對抗俄羅斯,可能取代美國成為西方社會保衛歐洲的主要力量。 孤立中國的關稅戰 在美中關稅戰上,較值得注意的發展有兩點,其一是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給予電腦及智能手機等產品暫行豁免,不入中國的145%關稅網,消息刺激美國科技股上升,但其後特朗普澄清說,正在準備把這些產品列入另一對等關稅清單,並非持久豁免;其二是美國政府指派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參與關稅對外談判,貝森特制訂了圍堵孤立中國的策略,在與亞洲多國的關稅談判中,明確要求對方承諾不會轉運中國產品赴美,以及不會讓中國公司藉該國設廠迴避對華關稅。 特朗普的全球關稅政策在4月2日和9日出台前,並沒有深思熟慮,存在許多漏洞,導致國際金融市場強烈震盪,令美國聲譽受損,特朗普也廣受責難。但市場的反應正促使美國政府逐步修訂政策,針對科技產品作區別對待是一個重要修訂,因為美國企業需要時間轉移海外生產線,孤立中國也是一個重要發展,這可以收窄關稅戰的打擊面,從美國單挑全球變成美中兩國決鬥,其他國家或可按自身利益計算選擇靠那邊站隊。...
美國副總統萬斯在 2025 年3 月 4 日上霍士新聞指責澤連斯基「拒絕和平」,更將其立場詮釋為「不願參與美國設定的和平進程」(註一)。這種指控實際上代表了甚麼?我們需要一台「萬斯翻譯機」。 萬斯口中的所謂「接受和平」,實質上就是無視俄羅斯一而再、再而三地違反承諾,一味要求被入侵者妥協。而妥協的後果,就是要如俄方所言,即烏克蘭不單要投降、去軍事化、放棄領土,還莫名其妙要求烏方「去納粹化」(註二),來換取所謂的「和平」。...
過去一周,最矚目的政經要聞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達成默契,美方認同俄方主張,否定烏克蘭參與北約及取回所有被俄佔據領土、在沒有烏克蘭參與下安排美國國務卿與俄國外長自行談判烏克蘭停火事宜,並在談判前諮詢歐盟主要國家,日後是否願意派軍駐守烏克蘭。除英國表示願意出兵,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和波蘭均有顧慮,令烏克蘭雪上加霜,前景坎坷,除注定喪失大面積國土,戰後安全也得不到保障,重建家園將極其困難,可能再度淪為俄羅斯附庸。 特朗普主動讓步 美國作為世上軍事最強大國家,且於過去三年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及資金,並聯同北約的歐洲盟國,派出情報及軍事策略專家,協助烏克蘭對抗入侵烏土的俄羅斯,當然有資格牽頭促使俄羅斯停火。外交接觸與談判是必經之途,而誰都知道談判結果必然涉及妥協,烏克蘭肯定要放棄部分被俄羅斯佔據的國土,但只要戰後烏克蘭的國土安全獲得北約盟國保障,使俄國不敢再次侵犯,烏克蘭便可專注恢復經濟重建國家,而美歐諸國亦可在烏克蘭重建及開發天然資源上獲益,這是最符合美歐聯盟及烏克蘭自身利益的結局。然而,特朗普選擇在與俄談判之前主動讓步,宣布讓烏克蘭加入北約「不切實際」,這一著令整個局面徹底改變,也令歐洲的安全格局面臨嚴峻考驗。 普京揮軍入侵烏克蘭有兩大戰略目標,一是取得烏國東南大片領土,建成連通克里米亞軍港的陸地走廊,鞏固俄國對西歐的前線軍事震攝,二是阻止烏克蘭加入北約,令美歐的北約軍事同盟勢力東擴至接近俄國首都,這兩大目標在西方人盡皆知,因普京曾多次宣之於口。 特朗普如果要迫俄羅斯讓步,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以允許烏克蘭加入北約作為要脅,逼俄羅斯交還大部分烏國領土及承諾不再侵犯烏克蘭,換取美國讓步,暫不允許烏克蘭加入北約,北約國也承諾不在烏克蘭駐軍,除非俄國毀諾再侵烏國。這樣的外交談判結果是有可能的,因為俄國經濟已元氣大傷,軍隊也泥足深陷,只要獲得部分烏國領土及北約不派一兵一卒駐烏克蘭,已足以向國民交代。然而,特朗普選擇向俄羅斯作最大幅度讓步,而且是在外交談判展開前便主動讓步,難怪普京大喜過望,馬上安排俄羅斯外長前去沙地與美談判。 美國「封頂止蝕」 特朗普為何要送這份大禮給普京?美俄談判前夕,美國正式諮詢歐洲盟友,提出了一系列問題,要求歐盟主要國家回覆,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日後會否派軍到烏克蘭協助維持和平,使停火協議持久生效。這份問卷清楚顯示,美國現政權絕對不會派軍隊去烏克蘭,參與維持停火協議,烏國領土安全是歐洲防務問題,要派軍協防只能由歐洲國家自行調派,美國不會因為北約成員身分而耗費資金協防烏克蘭。這就是美國當前的立場,所以特朗普可以毫不含糊地表態,他不會讓烏克蘭加入北約,假如歐洲國家願意派軍去烏克蘭,他樂見其成,假如歐洲國家不肯派兵,那就只好讓烏克蘭自求多福。...
過去一周,較矚目的政經要聞有數則,一是歐盟委員會正式就中國一些個人和實體協助俄羅斯侵佔烏克蘭作全面制裁,顯示歐盟在國家安全事務上向美國靠攏,不惜得罪北京;另一則是百度與吉利合營的電動車公司極越突然倒閉,令外界擔憂中國繼爛尾樓後會出現爛尾車浪潮,衝擊本已疲弱的經濟。此外,烏克蘭成功在莫斯科刺殺俄軍指揮化學武器的將領,也令本來陷於膠著狀態的俄烏戰況突趨緊張。 歐盟對中國新態度 據路透社報道,歐盟委員會於周一(12月16日)宣布,對向俄羅斯提供戰爭支持的中國個人和實體實施全面制裁,包括旅行禁令和資產凍結,並制裁52艘試圖繞過西方限制向俄羅斯運輸石油、武器和糧食的影子艦隊船隻。新的制裁清單增加了84名個人和實體,其中7名為中國個人和實體,其中包括四家向俄羅斯供應無人機部件和微電子元件的實體。路透社報道指,這是歐盟首次對中國實施全面制裁,報道引述一名歐盟外交官表示:「向中國發出全面制裁的信號非常重要。這表明我們對此事的嚴肅態度。」此前歐盟對涉及協助俄羅斯的中國個人和實體只實施出口管制,而非全面制裁。 歐盟過去在涉及中國的制裁上與美國保持一定距離,盡量避免損害與中國的經貿關係,此次祭出全面制裁手段,雖然針對的只是7名中國個人和實體,但已傳達了一種新的態度,反映歐盟國家因俄羅斯持續侵略烏克蘭,對一直與俄國保持親密關係的盟友(中國、伊朗及北韓),已視為對西方安全的重大威脅,歐盟多國領袖曾公開表示,若沒有中國在經濟上的支持,俄羅斯不可能延續戰況至今。 在國家安全考量下,歐盟預計會對中國涉敏感領域的物資和技術,實施更嚴格的出入口與投資限制,逐步向美國帶頭採取的措施靠攏,過去北京藉拉攏歐盟分化西方的策略,因援助俄羅斯攻打烏克蘭而成效大減。 中國電動車企業淘汰潮 極越電動車突然中止營業一事,除了影響五千多名員工及以數以萬計的客戶,更可能觸發一輪激烈的電動車企業淘汰熱潮。這是因為過去數年北京大力鼓吹發展電動車,視為新質生產力代表產品之一,又有清潔能源的環保光環,並寄望國產中低價電動車可支配國際市場,與國產太陽能板相似,在中央及地方政府扶持下,大批電動車企業在極短時間內冒起,令中國內地的電動車市場迅速陷入割喉大戰。許多車企為了促銷存貨擴大市場份額,不惜降價至低於生產成本,財力稍遜或營銷成績欠佳的電動車企落入高危境地,隨時成為市場汰弱留強的犧牲品。...
過去一周,較矚目的政經要聞是特朗普勝出大選,對美國及國際政局的影響逐漸浮現。例如烏克蘭戰況轉趨激烈,雙方都搶著在特朗普就任前佔據更多土地,為美國施壓逼俄烏談判停火作準備;歐洲的右翼政黨也在磨拳擦掌,一旦特朗普成功強行遣返非法入境者,便在國內推動類似立法;響應特朗普主張的人高舉反非法移民、反性別自由、反全球化等旗幟,為愛國民粹主義造勢。 特朗普的連串人事任命提名,反映他會以意識形態和政治忠誠作為首要考慮,例如提名霍士電視台主持當國防部長、找商人馬斯克領導政府部門變革;他的國家安全與外交團隊,也全部由鷹派國會議員出任。這意味著未來兩年美國的軍事與外交都不會由職業軍人或外交官領導,而是由忠於特朗普的政治人物操控。同樣的格局也會出現在經濟、民生、教育等領域,一場政治意識形態掛帥的風暴將席捲美國刮向全球。 三個主要特徵 未來這股政治風暴,有三個主要的意識形態特徵: 第一個是反非法移民。這不單限於嚴格控制邊境,阻止非法入境者偷渡入境,更包括把已入境的非法移民遞解出境,遣送回去原居地,以及針對尚未取得永久居留身分的某些外國人(例如來自不受歡迎國家的人),拒絕再發留學或就業簽證。 現在距離特朗普就任還有兩個月,但許多擔心居留資格出問題的在美人士,已經奔相走告切勿離境,以防再入境時簽證被撤銷,連留在美國打居留官司的權利也失去。至於非法居留者,則設法花錢弄身分證明或買槍自衛,又或去專僱黑工的農莊躲避,應變措施其實已在悄悄進行。 第二個意識形態特徵是anti-woke。中文翻譯較難,意思是反對自由派前衛人士近年主張的性別自由自主——可以隨意轉換性別,不受傳統性別觀念束縛。這股前衛思潮超越了同性平權運動,對傳統性別與家庭觀造成了更大的衝擊,也因此引起更強烈的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