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一周,較矚目的政經要聞有數則,其一是美國與北歐五國的峰會結束,美國總統拜登對烏克蘭反攻俄羅斯之戰表現樂觀,揚言普京「已經輸掉戰爭」;其二是中國外長秦剛消失於公眾視野逾三星期,外交部被外媒追問秦剛何時復工竟拒絕回答,引起諸般猜測;其三是中國第二季度經濟數據顯示,疫後經濟反彈失去動力,投資界紛紛發表中國經濟陷入危機的警報,香港經濟表現也受其影響乏善足陳。俄烏戰況從去年二月俄羅斯發動侵略烏克蘭的戰爭至今,十七個月過去了,歐洲局勢起了怎樣的變化?首先是俄羅斯變弱了,戰爭消耗了大量資源,也暴露了普京極權統治的諸般弱點。瓦格納僱傭兵團的快閃兵變更令他的強人形象毀諸一旦,俄羅斯正逐漸成為仰賴中國支撐的二流國家,後普京年代正揭開序幕。其次是北約軍事同盟變強了,北歐國家芬蘭已正式入盟,瑞典的入盟申請也在土耳其讓步後獲全體接納,烏克蘭雖因戰事未了不能即時加入,但北約諸國已表明戰後烏克蘭必然成為北約一員,北約實質上已完成向東及向北的擴張,達致近距離箝制俄羅斯的目標。美國總統拜登說,俄羅斯已經輸掉了戰爭,是從這個戰略大局來說,並非指烏克蘭反攻戰已取得關鍵勝利。就具體戰況而言,拜登的預測是烏克蘭反攻將取得重大進展,逼使普京同意談判停火,他認為俄羅斯沒有足夠資源和政治誘因令戰事長期拖下去。秦剛消失中國外長秦剛消失於公眾視野,之所以成為頭條新聞,引起國際媒體重視,主要是因為它反映了中國官場的特點,就是對外信息極度不透明,信息發布須請示最高領導定奪。本來一國外長無法履行職務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由副外長暫代便可以了,無論離崗原因是生病,或是受到執法機關調查,只要簡單交代便可以了。但中國官場的規則不是這樣,若沒有最高領導人拍板定調,外交人員對人事變化這類敏感課題不能說片言隻字,所以便出現了外交部發言人初期稱健康理由,後來在外媒再三追問下,以各種奇異方式拒絕回答的滑稽場面。而中國的網上社交平台則在瘋傳,秦剛與鳳凰衛視前主播傅曉田鬧婚外情的消息,更奇特的是當事人和外交部對這些傳聞竟不置一辭,完全不闢謠,令傳言更盛,市民大眾逐漸習慣以傳聞當事實來看待官場變化。秦剛失蹤受外界重視的另一個原因,是他乃習近平親自提拔快速升遷的「戰狼外交官」。他擔任外交部發言人時,言辭以尖酸刻薄出名,2021年4月被派駐美國當大使,2022年12月便擢升外長,晉升之快令人側目,誰知不到一年便出事,令外界對習近平治下中國官場的兇險難測,多了幾分真實的體會。不少中國評論家對這種迅疾變化兇險,聯繫到毛澤東晚年猜忌下屬、廢黜許多黨政軍領導的情況,指習雖大權獨握,但真正可以信任和重用的人卻很少。中國經濟表現中國經濟表現近期備受關注,尤其第二季度的本地生產總值增長,即使按官方數字也只有6.3%,低於投資界預期。這個6.3%的增幅是與去年同期比較,但去年第二季中國仍處於多個城市封境防疫的惡劣情況,經濟增幅近乎零,基數特別低。今年第二季比去年同期沒有出現大幅增長,而且環比只增加0.8%,顯著低於第一季的環比增長2.2%,反映疫後的經濟反彈,只持續了一個季度便失去動力,這是令投資界認為中國經濟出現危機的主要原因。為什麼中國經濟會失去增長動力?過去帶動中國經濟增長的要素,最主要是出口,但今年上半年中國出口不升反降,降幅為4%,尤其對歐美等西方國家的出口,受到西方加息影響,民眾減少購買中國商品,把錢用於疫後旅遊和餐飲。而眾多科技領域產品則受西方制裁、生產線大幅外移等影響,以致出口前景暗淡,拖累香港的轉口貿易也大跌。除了出口,投資也是拉動經濟增長的要素,但中國今年上半年的固定資產投資比去年同期大跌10.4%,反映靠房地產建設拉動的投資增長高峰期已成過去,全國房市普遍出現供過於求,市道疲軟乏力,相信需要一段長時間,才能消化積存的單位。此外,16至24歲青年的失業率於6月份升至21.3%,意味這年齡段每五個年青人便有一個失業。許多大學生畢業等於失業,社會上彌漫悲觀氣氛,個人及家庭消費意欲不振。港人若寄望內地客大批來港消費,振興香港市道,可能會大失所望。而內地政府部門方面,也再沒有資源,像當年雷曼危機後大灑四萬億元挽救經濟,許多地方政府債台高築,被迫削減公務員薪津逾兩成,連公務員出糧也不夠錢,那裡還有錢振興經濟?北京領導人將如何應對這次經濟危機?從財經媒體透出的消息看,新任總理李強準備召開國際投資者峰會,以各種優惠政策吸引境外機構投資中國;一些地方政府對外招商時,破格承諾返還投資總值的百分之十,利誘外商投資;而之前遭遇監管風暴業務大跌的電子商業,也再度受到官方禮遇。這些救急措施能否奏效,尚有待觀察。短期而言,中國整體和香港特區的經濟,前景都不樂觀,市民要有心理準備,這次經濟衰退可能比較猛烈,持續的時間可能較長。▌[守望]作者簡介劉進圖生於香港,七零年代入讀善導小學和九龍華仁書院,學會追求良善、自由和責任。八十年代初進香港大學唸法律,思考社會公義。八十年代末加入新聞行業,先後任職於《信報》及《明報》,切身體會「無信不立」、「兼聽則明」。2014年2月遇襲受傷,病榻上總結心願:「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由」。

  • 五月六日黃昏,一條長長的車龍,載著以千計的平民,在恐慌中爭相離開扎波羅熱市。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這是因為該市靠近核電廠,去年佔領該市的俄羅斯突然下令居民疏散,相信是準備應對稍後烏克蘭對該市進行反攻,事件令歐洲各國高度關注,烏克蘭戰事不但會迅速升溫,而且可能波及核電廠造成核幅射擴散。隨著歐洲氣溫轉趨溫暖,烏克蘭東部地區告別濕寒季節,泥土適合坦克前進。歐洲多國預期,烏克蘭籌劃多時的大反攻將一觸即發,美國和歐盟過去數月加緊供應的武器,將會成為大反攻的重要助力,而俄羅斯對此亦作了大量準備,包括在全國各處大量徵召新兵,向僱傭軍集團供應彈藥等,激烈的戰鬥一觸即發。五月八日周一,俄羅斯發動大規模的無人機空襲,目標是烏克蘭首都基輔,這次先發制人,外界認為俄軍是搶在戰勝納粹紀念日前造勢,振奮士氣軍心。而扎波羅熱的大疏散,則被視為俄羅斯借核電廠作掩護攻擊烏克蘭軍的部署,在雙方激戰中,假如發生核電廠幅射外洩,兩方都會把責任推向對方,但客觀現實是,幅射將主要影響烏克蘭和歐洲的居民,對俄羅斯影響較輕微,而這種「核意外」會令歐洲各國重新評估戰爭風險,或會施壓逼烏克蘭同意停火,屆時俄羅斯可望保存大片軍事佔領的烏東土地。如果烏克蘭的軍事行動要完全避開核電廠一帶,便無法順利推進,令核電廠一帶成為難以克服的瓶頸。對亞太地區的影響烏克蘭戰況起伏,不單影響歐洲政局,對亞太地區的影響也是立竿見影。隨著戰況膠著,中俄拉近關係,形成反美同盟。美國也積極拉攏亞洲盟友,成果較顯著的是日本與南韓峰會,兩國領導人暫時放下戰爭仇怨及領土糾紛,全面加強經濟與防務合作,餘波所及,南韓駐華使館與中國官媒為了南韓總統對長津湖戰役的講話公開罵戰。除了日韓展示共同進退姿態,菲律賓棄中親美的步伐也令人意外,尤其主導這個外交政策大轉彎的菲律賓民選總統,竟然是小馬可斯。他父親是因貪污被迫下台的前總統,流亡美國並隱匿了大量財產,小馬可斯一度成為追討對象,長期不願踏足美國,以免捲入官司,如今訪美並獲拜登高規格接待,答謝他開放四個軍事基地供美國使用,這種緊密關係是台海局勢緊張造成,而台海局勢升溫則是烏克蘭戰事導致,可見地緣政治是一環扣一環。中國頻繁的外交動作面對這種圍堵壓力,中國的外交動作也相當頻繁。近日較矚目的是國家副主席韓正出訪英國、葡萄牙、荷蘭;外長秦剛出訪德國、法國、挪威,以及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主持中國與中亞峰會,深入俄羅斯後院拉攏中亞諸國。不過,韓正訪英之行在國際輿論上失分多於得分,主要因為香港情況近年急劇惡化,人權自由排名大跌,而韓正過去數年在中共領導層負責港澳事務,所以英國媒體報道指北京派他出席英王加冕大典,是故意羞辱英國,在報道加冕儀式時也當他透明。但英國政界和商界是相當現實的,商界代表參與歡迎韓正晚宴大談英中貿易,英國派商業及貿易大臣赴港跟進,這些都是英國功利現實的一面。中國與加拿大互相驅逐使館人員一事,也看見政治立場對抗與經濟利益妥協並存。事件源起於加國華裔議員莊文浩在國會提案,譴責中國苛待新疆回民構成種族滅絕,中國駐加使館收集了莊的家庭背景資料,交內地安全部門向其在香港家人施壓,莊向杜魯多政府投訴求助,但杜魯多正忙於與北京修補關係,彌補孟晚舟事件對中加貿易的衝擊,把莊文浩案按下不表。結果有媒體爆料,指杜魯多政府沒盡力捍衛國會議員不受外國滋擾,沒阻止中國滲透影響加國選舉,加國外長為平息風波,下令驅逐中國外交官趙巍。中國立即報復,驅逐一名加拿大駐上海領館人員,並放任網民發起杯葛加拿大鵝牌羽絨服,以經濟損失來懲罰加拿大。這宗外交風波顯示,中國市場對西方國家吸引力很大,一般情況下政府官員為了和中國做生意都願意作政治妥協,但民意敵視中國已成主流,善於駕馭這股民意的政治人物和游說組織,也有能耐逼政府採取措施針對中國,這種角力會在歐美政壇反覆出現。另一則值得關注的中國與國際新聞,是外長秦剛與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五月八日在北京會面。會後中方發表的信息指,去年十一月習近平與拜登在巴厘島成功會晤,達成重要共識,但此後美方連串錯誤言行,破壞了這得來不易的積極勢頭。如今應當穩定關係,避免螺旋下滑,防止出意外,要冷靜專業務實地處理意外偶發事件。這次會晤及公開信息,相信是因應烏克蘭戰況升溫、台海局勢緊張而發出,不想氣球事件重演。美國方面看來也有這個意願,不想在明年大選前發生嚴重衝突。中國未來產業發展的大方向在中國經濟方面,過去一周最矚目的要聞,乃二十屆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就中國未來的產業發展,提供了一些大原則大方向。其中較受外界闗注的有三點,其一是在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時,要堅持以實體經濟為重,防止脫實向虛。這個表述顯示,以習近平為核心的中共領導層對虛擬經濟甚有戒心。儘管近年冒起大量創新科技企業,都是以互聯網上的數碼活動為依據,例如虛擬金融、電競電玩、人工智能,但中國是製造業大國,是世界工廠,近來中國在外交上取得進展,說服多個國家答應使用人民幣結算雙邊貿易,基礎就是中國製造的商品切合這些國家的貿易需求,所以製造業是中國的硬實力,不能脫實向虛。另一點與此相關、互為呼應的,就是堅持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能當成低端產業簡單退出。這個表述反駁了內地企業界一個流行的說法,即提升產業結構除了要積極發展高科技、高增值的産業,也要淘汰一些過時的、落後的、產能供過於求的低端產業,讓這些低端產業轉移去其他發展中國家。現在中共中央定出的方針卻是不能退出,要堅持把這些低端產業轉型升級,這便為許多地方政府提供了藉口,可以保留一批虧損的、不具經濟效益的國企。第三點受關注的會議公布,是關於人口政策,說人口發展是關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必須著力提高人口整體素質,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具體策略包括努力保持適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規模,要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這些表述反映,習近平領導的中共中央對於人口紅利消失、人口總量被印度超越,看來頗為介意,要嘗試扭轉內地生育率下跌的趨勢,繼開放二孩、三孩後,將會再出新政策鼓勵生育。國殤之柱被檢走至於香港新聞方面,政治新聞較矚目的是警方把過去長年擺放在香港大學的國殤之柱,列為一宗顛覆案件的證物予以檢取。之前港大已把這件雕塑移離校園,存放於石崗的嘉道理中心,雕塑物主丹麥藝術家高志活一直想取回。此次警方取走雕塑,並沒有與高志活聯絡,乃是運用國安法附屬法例賦予的權力,將雕塑列為證物予以接管,將來審訊結束如何處置、會否歸還,則屬未知之數。這種行事手法,連同禁止六四晚會、封殺六四紀念館等,顯示港府正落力消除香港的「六四」記憶,完成中央交付的任務。另一則值得關注的香港新聞,是香港經濟日報報道,美國聯邦快遞將亞太區域總部由香港遷至新加坡, FedEx 發聲明指只有少於15%職位會遷移。這則新聞向公眾印證了企業界早已知悉的趨勢,即中美經濟脫鈎下美資企業不會把亞太總部設在香港,不論中國如何震怒,設法懲罰這些美國企業,恐怕都無法扭轉這趨勢,這不代表美資企業放棄中國市場。聯邦快遞的聲明說得清楚,他們會設法保持在這市場的領先優勢,但營運總部是另外一回事,那關乎管理層的人身安全和管理數據的保安,在香港國安法強力運作下,美資企業怎敢冒這個險?▌[ 守望]作者簡介劉進圖生於香港,七零年代入讀善導小學和九龍華仁中學,學會追求良善、自由和責任。八十年代初進香港大學唸法律,思考社會公義。八十年代末加入新聞行業,先後任職於《信報》及《明報》,切身體會「無信不立」、「兼聽則明」。2014年2月遇襲受傷,病榻上總結心願:「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由」。 ...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