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一周,最矚目的政經要聞是特朗普宣布對中國製產品輸美加徵10%關稅,打響了美中關稅戰第一槍,而中國亦立即對美國能源商品加徵關稅作報復,但美中雙方都對外放話願意談判。其次,中國的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異軍突起,以低成本製作出近似美國尖端人工智能產品效果,觸發相關美國公司股價大跌,美國政商界急謀對策,反映中美兩國在高新科技領域各出奇謀,爭霸戰打得如火如荼。 以加徵關稅作手段 特朗普回朝後,以加徵關稅作為脅迫外國對美讓步的主要手段,就算盟友也不放過。在宣布對華實施額外關稅前,便針對加拿大及墨西哥兩位近鄰威脅加關稅,兩國反應迅速,答允大增邊防經費,派駐額外人員,堵截偷渡客及芬太尼毒品:加拿大動用13億美元,將邊防人手增至接近1萬;墨西哥則派遣1萬士兵到墨美邊界。兩國元首先後與特朗普通話,並對外作出宣布,換取美國答應把加25%關稅行動押後30天,整件事顯示美國是以大增關稅為威迫手段,最終目標是透過外交談判實現協同封關策略,與鄰國聯手強化南北邊界,以遏止偷渡及販毒。加墨兩國肯出錢出人,美國在邊防上便不用大增開支。 美國與加拿大及墨西哥的關稅戰,暫時止於相互威脅階段,在實施前夕透過元首通話押後實施,轉變為以利益談判替代關稅制裁,這個模式是否適用於美中關稅戰?坊間認為適用的居多,金融市場的反應因此較為樂觀,尤其當《華爾街日報》報道北京已制訂談判計劃,特朗普亦同意短期內與習近平通話,外界普遍預期美中兩大國會迅速進入實務談判階段,大增關稅可能很短暫,實際影響不會太大。 美中關係本質不同 不過,這個樂觀預期忽略了一點,就是美中關係本質上與美加或美墨關係不同,加拿大和墨西哥不是美國的競爭對手,美國政界從不視加墨二國對美國有威脅。中國卻是實力僅次於美國的大國,並且銳意建立一套有別於美歐的行事模式,重塑國際政經秩序,美國政壇無分左右皆視中國為頭號競爭對手,威脅更甚於俄羅斯和伊朗,所以要在各個戰略領域(包括能源、通訊、宇航、生化、芯片等等)封堵遏制中國,保持美國領先優勢,關稅戰只是實現這個對華大戰略其中一項手段,就算美中透過談判暫時擱置相互大徵關稅,當新的矛盾湧現,另一波的關稅威脅就會捲土重來,特朗普以關稅作外交脅迫是沒有上限的,可以反複使用。 人工智能之戰...

  • 上周日晚,台大體育館4000人演唱會規格的場館坐無虛席。粉絲們忙著自拍,對不到兩周前的環台軍演毫不在意。「演講會」主角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搶在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6月4日開幕前舉行演講,揚言台灣的人工智能(AI)產業鏈將主導全新的工業革命,NVIDIA將大舉投資台灣。 「沒有台灣,我們的願景,只會是無法實現的夢想……台灣是我們珍貴夥伴的集中地,也是NVIDIA所有一切的開始,我們的夥伴和銷售團隊從台灣把這一切帶到全世界。台灣與NVIDIA的合作,創造了全世界的AI 基礎建設。」黃仁勳背後的巨型顯示幕打出一百多台灣企業,包括:伺服器製造商鴻海、廣達、緯創工業電腦廠研華機械人廠達明機器視覺商所羅門新藥廠安宏生醫虛擬工廠建模新創宇見智能當然,這是黃仁勳有意說給台灣聽的「甜言蜜語」,人工智能的大腦主要還是美國。人工智能的「神經元」GPU 是Graphic Processing...

  • 最近極多人談論的人工智能引擎ChatGPT,我試用了十多天,不是單單覺得「好玩」或「神奇」,堪稱「一窺未來」。這個人工智能系統由OpenAI 開發,OpenAI 總部設在美國加州,創始人包括Elon Musk,其最核心的開發領域包括機器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 事不宜遲,這篇文章會先示範幾個神奇的日常應用,再介紹身處香港的朋友,可以如何使用該人工智能科技。由於該科技限制香港及中國用戶使用,所以在香港使用,需要一些額外的技巧。...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