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按: 陳文敏教授近日看完末代港督彭定康新書《香港日記》,為《綠豆》撰寫了萬字讀後感及分析,內容分為彭定康個人篇、英國篇、中國篇、香港篇及人物篇。「……彭定康具爭議的不是他提出政改,而是他深信,在決定香港人的前途和命運時,香港人最少也有參與和發聲的權利。他受香港人愛戴是因為他努力地將香港人的聲音和價值帶到中英的角力之中。」《綠豆》分三篇刊載陳教授的「讀彭定康:《香港日記》」。本周推出之二,內容包括中國篇與香港篇。 ------------------------ 引言: 一口氣看完彭定康的新作《香港日記》,回歸前的種種片段,又一幕幕地重現眼前,對我們曾經經歷那個時代的人,感受會特別深刻。這本書採用日記體裁形式,記敘他出任最後一任港督期間的經歷和感受,書本由他決定接受任命為末代港督開始,然後來港籌組班子,重組行政局,推出政改,一直到回歸之日。書本以每一年作為一個章節,前半部主要圍繞中英就政改的談判過程,跟着是終審法院的爭議,然後是最後主權移交的一年。那是一段動盪卻又充滿朝氣的年代,一個每個人均徘徊於希望和憂慮之間,需要在這個歷史的舞台作出選擇的年代。 (三)中國篇 就彭定康的政改方案,中英進行了17輪談判,最後談判破裂,94年的區議會選舉和...

  • 編按: 陳文敏教授近日看完末代港督彭定康新書《香港日記》,為《綠豆》撰寫了萬字讀後感及分析,內容分為彭定康個人篇、英國篇、中國篇、香港篇及人物篇。「……彭定康具爭議的不是他提出政改,而是他深信,在決定香港人的前途和命運時,香港人最少也有參與和發聲的權利。他受香港人愛戴是因為他努力地將香港人的聲音和價值帶到中英的角力之中。」《綠豆》將分三篇刊載陳教授的「讀彭定康:《香港日記》」。 ------------------------ 一口氣看完彭定康的新作《香港日記》,回歸前的種種片段,又一幕幕地重現眼前,對我們曾經經歷那個時代的人,感受會特別深刻。這本書採用日記體裁形式,記敘他出任最後一任港督期間的經歷和感受,書本由他決定接受任命為末代港督開始,然後來港籌組班子,重組行政局,推出政改,一直到回歸之日。書本以每一年作為一個章節,前半部主要圍繞中英就政改的談判過程,跟着是終審法院的爭議,然後是最後主權移交的一年。那是一段動盪卻又充滿朝氣的年代,一個每個人均徘徊於希望和憂慮之間,需要在這個歷史的舞台作出選擇的年代。 (一)彭定康個人篇 彭定康是一個歷史的偶然,也是一個時代的產物。要不是他在九一年的選舉在巴庫意外落敗,他不會來香港當港督。在任期間,不斷有人游說他返回英國政壇,有些是出於執政保守黨的需要,更多是希望他早些離開香港,不要多惹事端。他來港時,中英《聯合聲明》經已簽署,《基本法》亦已通過,香港的前途基本上已塵埃落定,對英國而言,主要的任務是如何光榮引退,以及如何保持英國和中國的商貿利益。當這兩者互相衝突的時候,彭定康便得從中作出平衡。...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