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節目 聯合國多國承認巴勒斯坦國多國於聯合國大會承認巴勒斯坦國地位,促成「兩國方案」和平解決以巴衝突,目前聯合國193個成員國當中,有147個已承認巴勒斯坦國。美國總統特朗普雖不同意英國的行動,但美國亦在大會中發表演說。以色列無視批評繼續移平加沙以色列抵制聯合國大會,總理內塔尼亞胡表明世界不會有巴勒斯坦國,以軍持續轟炸加沙,導致醫院全毀、多層大廈所剩無幾。聯合國調查小組確認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實施種族滅絕。抗查以色列美或全面制裁海牙法院美國考慮制裁荷蘭海牙國際刑事法院,以報復其調查以色列戰爭罪行。此前,美國已制裁部分檢察官和法官,若全面制裁將視為事件升級。ICC已召開緊急會議並通知各國領事代表,對美方制肘獨立審查權表示遺憾。抗議巴西前總統判囚美施制裁巴西前總統博索納羅因策劃政變被判監逾27年,美國總統特朗普支持博索納羅,因此對巴西實施關稅,並取消總檢察長等6名官員簽證,甚至制裁該案法官的太太及其家族公司。巴西民眾抗議國會或特赦前總統巴西多省數萬民眾上街示威,抗議下議院在保守派支持下通過法案,特赦博索納羅及逾百名涉嫌衝入政府大樓、號召軍隊推翻2022年大選結果的同案罪犯。俄軍機再擅闖北約國家領空俄羅斯戰機頻繁闖入北約國家領空,引發多國軍機回應及外交譴責。愛沙尼亞、德國、波蘭等國報告俄軍機入侵事件,波蘭總理更警告將擊落再犯飛機。歐盟或禁俄管道輸油售賣歐盟正考慮對俄實施新制裁,包括禁止俄羅斯使用「友誼」輸油管道,但面臨匈牙利及斯洛伐克的阻力。調查報告:俄向被虜烏兒童「再教育」耶魯大學報告揭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在境內及佔領區設至少210個兒童少年院舍,進行洗腦和軍事訓練,包括愛國教育、戰鬥培訓,甚至手榴彈比賽,最小8歲兒童也需學武器。摩爾多瓦指俄干預國會選舉摩爾多瓦總統桑杜偵破俄支持的犯罪網絡,花費數千萬歐元,企圖透過暴力和謊言干預該國國會選舉,影響親北約或親俄羅斯傾向。北韓指對美印象良好或可復交金正恩表示對特朗普印象良好,若美國停止要求棄核,兩國可恢復外交。他無意與南韓重啟對話。中國航母成功使用電磁彈射系統中國「福建艦」航母成功以電磁彈射系統讓殲-15T、殤-35、空警-600艦載機升降,展現初步全甲板編載能力。此系統比傳統蒸氣彈射更流暢、省能、易維修。中國獨立記者再次判囚4年獨立記者張展因揭露新冠疫情及轉發香港社運報道,兩度被判尋釁滋事罪成,共監禁4年,期間曾絕食抗議。獲釋僅三個月又再被捕。聯合國人權辦公室對此深感困擾,要求立即無條件釋放她。新加坡處死販毒45克男子新加坡擬處決一名販運45克海洛英的馬來西亞男子,為今年第11宗絞刑。該男子上訴被駁回。國際特赦組織促星洲廢除死刑,因尚有4人面臨處決。美官方指撲熱息痛致自閉惹評特朗普聲稱止痛藥「撲熱息痛」導致胎兒過度活躍及自閉症,呼籲孕婦避免使用。然而,國際醫學界認為缺乏足夠科學證據支持此說法,並指其言論危險。
一生到過西藏一次,也是20年前了。當時已知道西藏和華夏文化根本不同,所謂西藏是中國一部分全是霸權主義的論述。親身到當地旅遊便知道無論是宗教、語言、食物、或建築完全與中土文化無關。那次旅遊是特別體驗,和世界其他地方絕對不同。 在這輯相片不需要談政治問題,只想顯示我對西藏人民的各種面相,對布達拉宮前羣眾和西藏喇嘛特別有感覺。這些當然是多年前的相片,是我歷史一部分而已,因為我相信此生再不會踏足中國境內,更遑論西藏。 ...
過去一周,較矚目的政經要聞是美國國防部證實,北韓已派出約一萬士兵到烏克蘭戰爭前線,協助俄羅斯攻打烏克蘭;而南韓則表示會考慮派員去烏克蘭,協助處理北韓戰俘,此舉意味亞洲國家正式參與歐洲地區戰爭,令俄烏之戰的性質從洲內地區戰爭變化為跨洲國際戰爭。加上伊朗向俄供應無人機,美國和歐盟對烏克蘭解除武器使用限制,俄烏戰爭實際上已具備世界大戰的雛形。 到底世界大戰能否打響?目前看來,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種種部署,仍然是為了在美國大選結束後進行停戰談判,雙方都積極爭取控制更多對方國土,謀求在戰後疆界重劃中獲得較有利結果。 這個分析的主要依據是俄羅斯與烏克蘭都疲態盡現,烏克蘭軍隊死傷數目太多,大批國民逃避戰火移居歐洲諸國,兵員無以為繼,雖有西方先進武器亦無力大舉反攻;俄羅斯情況也相似,僱傭兵已耗盡,國民不願入伍,最後竟然利誘北韓派兵協助,反映這場持續接近三年的侵略戰已很難打下去,如今雙方陣營的部署,更多是為了日後劃分勢力範圍作準備。 天下三分的形勢 所謂戰後勢力範圍劃分,不單是指俄羅斯與烏克蘭的邊界劃分,也包括雙方的軍事及經濟同盟的勢力劃分。俄烏邊界重劃當然重要,因為這條邊界實際上是以北約為代表的美國及歐盟諸國一方,以及俄羅斯、伊朗、北韓等另一方的軍事對疊界線,雙方都會在邊界設立軍事要塞,部署大批士兵和武器,包括各種導彈和反導彈裝置,甚至包括核武器,這將會改寫歐洲的軍事實力分佈版圖。在熱戰暫時結束後形成新的冷戰邊界,正常的農業和工業生產,乃至電力、道路、橋樑等基建規劃,都會因應俄烏對峙邊界而改變,甚至形成類似南北韓對峙下的邊界軍事禁區,成為歐洲大陸上標誌戰爭威脅未消的一道可見傷疤。 除了軍事界線,俄烏之戰停火後,兩方盟友之間,也難再回復昔日全球化年代下的國際經貿秩序,會出現兩大對壘陣營,以及游走於兩大陣營之間的第三勢力。這個格局的出現,一方面是因為美國和歐盟會持續制裁俄羅斯,以懲罰俄羅斯發動侵略戰爭之名,持續削弱這隻北極熊的國力,使其無法對歐洲大陸構成巨大威脅,曾經積極支持俄羅斯的伊朗和北韓也會被西方國家定義為「邪惡軸心」,遭到各種制裁報復,不得不自行抱團,形成經貿上互通有無的反美陣營。 另一方面,俄羅斯也看到自己元氣大傷,難以成為抗衡美國的龍頭,遂積極拉攏中國、印度、巴西、南非等同屬金磚國家的發展中大國,以及敵視美國的中東和中亞國家,希望形成一個足夠龐大的非美國際經貿集團,對抗美國和歐盟的經貿制裁。這個意圖在不久前於俄國喀山舉行的金磚國家第16次峰會上清晰浮現,尤其印度與中國居然克服了歷史積怨,就喜馬拉雅山邊界糾紛達成了和解,同意回復到2020年邊界巡邏引發軍事衝突前的局面,使兩國領導人能見面握手,衝破了美國親印抗中策略造成的壁壘。...
收看節目 中資電商巨企SHEIN登陸倫交所,關乎英中關係走向? 多間英國傳媒報道,速食時裝跨境電子商貿巨頭SHEIN,最快本月向英國金融行為監理總署(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提交上市申請,有機會八、九月成功掛牌,屆時將會成為在倫敦交易所歷來第二大上市新股。...
收看節目 《星期日泰晤士報》早前披露,一名在國會工作的研究員,因為涉嫌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今年三月在蘇格蘭愛丁堡被捕。報道指這個近三十歲的研究員,和國會多個可以接觸保密及高度敏感資料的資深議員有聯繫。包括主張對華強硬的保安事務國務大臣董勤達(Tom Tugendhat),和國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Alicia Kearns。《泰晤士報》之後亦公開了研究員的名字,其他英國媒體亦開始廣泛報道,指這個研究員曾經加入董勤達有份創立的智庫組織「中國研究小組」(China Research Group),之前亦在中國杭州的英國文化協會工作過兩年。警方就發出聲明,表示於今年三月十三日拘捕兩個男子,他們涉嫌違反《官方機密法令》(Offi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