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看節目 不少香港人在反修例事件後離開家鄉,前往海外重新開始。對許多人而言,離開並不意味著可以輕易放下那段歷史,反而帶著一種使命感,希望將經歷傳承下去。KK是一位在2021年移居英國伯明翰的香港人,她感到有責任為香港人在海外舉辦集會,讓更多人了解香港發生的事。KK回憶起2019年7月21日元朗的事件,當時白衣人隨意攻擊市民的畫面讓她不再信任香港政府,最終決定離開香港。來到英國後,KK開始籌辦集會,她認為在英國有空間可以繼續做這些事情,是她的責任和使命。她在第一次集會中遇到了一些挑戰,如設備不足、聲音不夠響亮,但她深感到港人對集會的熱情,即使後排聽不到,大家依然積極參與,這讓她深受感動。隨著時間推移,KK和她的團隊逐漸適應了集會的籌辦工作,但也開始面對來自「小粉紅」的騷擾,這使得他們在安全方面變得更加謹慎,開始安排義工觀察周圍環境,並提醒參加者戴口罩保護自己。KK感到,雖然來到英國,但還是需要面對一些在香港曾經遇到的挑戰。集會的形式和目標也是KK和她的團隊經常討論的話題。如何平衡讓本地人了解香港的現況與保持港人之間的團結,成為他們的難題。她發現,雖然移居英國的香港人越來越多,但參加集會的人數卻並未顯著增加,這讓她反思如何讓更多人參與和支持。KK最終希望透過集會將香港的故事傳承給下一代,不僅僅是香港人,也包括英國的本地人。她認為,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像播下的種子,可能在未來某天發芽,並延續香港人爭取自由和正義的精神。

  • 收看節目 離開香港 熟悉的環境和朋友,轉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生活,對任何人都是衝擊,尤其對青春期的青年人 更甚。而往往這個重大轉變,都是父母的決定,不由他們作主。割裂了成長期間逐漸建立的友誼,生活模式,和自身認同,他們怎去面對?有什麼感受? 我們採訪了一位移英少年 ,分享他移英生活...

  • 移居來英的香港人陸續增加,構成了英國本土的一個新興族群。在不少香港新移民留意的新媒體上,不乏一些對新來英人仕的勸誡或訓勉,希望香港人要關注自身的形象,不要把香港的陋習帶來英國,讓英國本地人對香港來的新移民產生負面印象。例如不要在公眾場合喧嘩,要有禮貌、守秩序,在超級市場不要把減價食物全部掃光,要按英國公共儀式或節日的傳統意義而調節心情與行為,以顯示香港人了解英國文化,而不是來自遠方的異類。這些關於香港新移民要如何融入英國新生活的指引大都是善意出發,也指出了一些筆者也認為要留意的問題,例如最近有具體的事例指出,一些香港新移民為了替子女取得良好教育機會,採用一些香港人習慣的不良手法:一方面在昂貴的私校入學,一方面又申請有良好聲譽的公辦學校。開學之後,一大批香港人獲得了公辦學校學位之後,就撤離私校放棄學位,而為了避交提早退學罰款,一些人更謊稱子女在私校受種族歧視或欺凌。這種鑽制度空子的行為或者在香港司空見慣,但卻令英國人大為側目,也為英國學校帶來困擾,論者的確有責任揭露這些港人劣行以資告誡。可是,另一些訓勉香港新移民要當「良好移民」(good immigrant)的論說,則有點過尤不及。例如有人認為要當「良好移民」的條件,就是盡量顯示香港人有足夠能力「自力更生」,拿着BNO來英國並非要佔英國的福利。所以,香港人不應支持或參與爭取擴大移民權利的行動。例如早前有英國支持移民的團體,要求為移民子女爭取更寬鬆的政策,讓他們可以提早按本地生付費,但持某種「良好移民」論的人,則反對香港人參與其中。筆者亦親自了解到有真實個案,已經移居來英的香港人因為付不出高昂的外地生學費而被逼回港升學,甚為無奈。「良好移民」就能更好地融入社會?當然,新移民應該享有多少權利、多少福利是一個需要廣泛思考和認真辯論的議題,但認為要融入英國社會就要自我約束,要按某種想像中的「良好移民」標準看待自己,其實並不一定是妥當的方法。相反地,把一個族群的行為通通都固定在一個所謂「良好移民」的框框底下,很可能只是複製着一個族群的「刻板印象」,並不表示這個族群就因此而可以更好地融入社會。事實上,有關「良好移民」的問題,早已是英美移民社會學研究的重大課題,因為「華裔」或「亞裔」在英美等「多元文化」環境下,早已墮入「良好移民」的刻板定型,這些族群以刻苦耐勞、「不生事端」、不熱衷於表達意見和感受、家庭規管嚴苛、數理科目的能力很強,錢財上及學業成績上優於其他移民族群…….等等見稱。這種刻板定型的「華裔/亞裔」被主流的族群想像置放到一個「被隔離」、「不易被理解」的角落,一方面被定位為只適合某類職業,另一方面又因為其不被接納和不為他人理解的「異色」文化習慣,在某些領域卻又具有高度的爭勝能力,於是被想像為「潛在威脅」的來源。掙脫對華裔亞裔的刻板定型其中一種要求新的香港人族群要成為「良好移民」的理據,是要讓「香港人」有別於大陸來的「中國人」(前設是大陸來香港的中國人貪福利,但香港人則自力更生),但其實香港來英新移民,又如何能掙脫英美早已奠立在「華裔/亞裔」身上溫馴「良好移民」,「不爭權益」的刻板定型,方是問題的複雜所在。關鍵的是,「良好移民」作為一種刻板定型,歸根結底是一種強勢者對他者的「定格」,不單遮掩了族群內的不平等,更在不同族群之間衍生出區隔,合理化「差別待遇」,而不是一種路徑去把移民融入到一個由多元族群共創共享的文化。把「良好移民」標舉為「模範移民」之所以不妥善,正是因為英國是一個多元族群、多元文化的社會。香港新移民要融入的,更多是這個多元族群的社會,同時被白人與白人之外的其他族群所認識和接納,而不是在其他族群面前只求自己成為一個比其他族群「更良好」的「異類」。英國有一本由知名作家Nikesh Shukla編的一本書,以《良好移民》(The Good Immigrant)為名,收集了21篇來自不同族裔作家的文章,充分地探討英國本地難民和移民的生活狀況。書背上寫着:在一個除非你能贏得一面奧運金牌或一項全國烹飪大賽,否則就不信任你或不需要你的國家,生活究竟是怎樣的?筆者向大家推薦這本書,因為在揭露有香港人濫用「種族歧視」來自私地鑽空子的同時,能夠以開闊的胸襟,深入地了解和體驗英國多元族群並存的甜酸苦辣,比起「離地」地評議英國究竟有沒有種族主義,方是令香港新移民族群更好地融入的路徑吧。▌[安徒行傳]作者簡介安徒,文化研究退休教授,專欄作者。 ...

  • 九月下旬至十月放假前,對小學Year 6的朋友仔和家長而言,是繁忙的日子。因為申請公立中學State School學位的流程展開,家長需於十月底前透過市政府遞交申請,出年會有「派位」結果。大部份中學都會在這段日子舉全校師生之力,舉辦開放日,讓小六生和家人了解學校的教學理念。幼女就讀Year 6,我們也順勢邊學邊參加這兒的選校遊戲;心也相對輕省,因為目標清晰:近便,方便孩子自行上學,又可多些時間讓她與社區中的同學建立關係。因為居所附近的中學校風不錯,但各具特色,所以這陣子下班後,都要四出去開放日,雖然頻撲,但也有收穫。收穫一,認識自己的孩子多一些。其實未參觀學校之前,孩子已多次提到一間學校的名字,原因很簡單,因為她認識的、剛升中學的師兄師姐,大多都選擇那所中學,所以「友誼大過天」的姐兒,不斷嘮叨:誰誰誰騎自行車十分鐘就到學校喇!若上那中學,我一定可以跟誰誰誰一同騎車出入……因此,踏入這所「久仰其名」的學校前,心想,這位小姐一定只顧在資訊日尋找自己的師兄師姐,或約同學仔會面。用孩子眼光識識學校殊不知,待我們一聽完校長簡介,自由參觀時間剛開始,她就走到運動科的壁報板前注目觀看。我問她看甚麼?她就說:「你看,這是Year 7女足參賽的照片!還有籃球。咦,佢地Netball都唔錯喎……」好明顯,不用再問,當我以為孩子「友誼大過天」,她就用行動告知想要一間中學,讓她「運動大進擊」!原本我極想仔細看看英文、數學、歷史科目的專題展覽,但見孩子心中已有喜惡,於是決定follow the child’s...

  • 來英港人越來越多,在不同的群組偶爾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很多家長,對子女的上學、學術超緊張。或許因為在港的經驗所影響,故群組常傳來關於學校通告、或深覺孩子上學沒多寫幾隻字,在組內問有沒有補習老師等。有一次,跟一些家長聊天,推薦新成立的新聞平台的紀錄片,指可以親子同看,了解香港發展情況。但最關心學校有沒有功課的人士,就明言:「我想阿女專心讀書,放暑假再睇吧。」也有一些人覺得政治很污穢,說不得。早前,約翰遜突辭英揆一職,家長們都有些議論,惟獨一位出淤泥不染的家長,拋下一句:「去到邊度,政治都咁污糟,爭權奪利,我唔想知。」 這種說話,這種思維,似曾想識。聽到都不禁搖頭,惟望子女跟父母想法不同,視野闊些吧。其實英國中小學教育宗旨和學習方式,並沒有將學業和公民身份建立、關心社會的態度對立起來。 英國公民教育的四個堅持 留意英國中、小學的資料,公立也好、私立也好,都會介紹其課程設計定必以推廣和深化「英國基礎價值」,即 “fundamental...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