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59|內政部未回應BNO簽證永居安排|工黨新政策兩面不討好|《記憶對視》展覽尋找回憶
英歐達協議重設脫歐後關係
英歐峰會達成新協議,重設雙方關係,包括成立軍事聯盟、每半年舉行國防外交會議、協調制裁及情報共享,並制定太空防衛策略。經濟方面,英國開放領海予歐盟漁船至2038年,歐盟則放寬食品入口限制。雙方亦探討青年流動計劃及簡化出入境安排。民調顯示,62%英國人認為脫歐是錯誤決定。
內政部未回應BNO簽證永居安排
英國國會研究文件披露,有議員質詢內政部會否維持BNO簽證「5+1」入籍安排。內政部未正面回應,只稱須重整政策,確保申請人以長期貢獻換取居留權,詳情將於年內諮詢。香港監察發起聯署,促政府維持原有安排。
民調指工黨新政策兩面不討好
YouGov調查顯示,56%改革黨支持者認為工黨推新移民政策為爭取他們認同,但僅4%願改投工黨,79%則堅拒支持。僅48%舊工黨選民感到工黨仍爭取他們,陷左右失分困境。改革黨支持率升至29%,領先工黨和保守黨。英政局或面臨重大轉變。
英國加強制裁以色列
加沙人道危機加劇,英國加強對以制裁。外相林德偉指責以色列進行種族清洗,暫停貿易協議談判,並召見以方大臣表態。英方制裁涉暴力的3人、2個非法前哨站及2個團體,包括凍結資產及禁止入境。《金融時報》指,英國正考慮制裁極右以國財政部長斯莫特里奇及國安部長本格維爾。
三男為伊朗監視在英記者被控
三名伊朗男子被控為伊朗政府在英從事間諜活動,監視《伊朗國際》記者,違反國安法。他們以難民身分居英,近日在倫敦被捕,暫毋須答辯,6月再提堂。伊朗抗議拘捕,召見英國大使;英方亦召見伊朗駐英大使表達立場。
小艇橫渡英倫海峽三死亡
法國海岸巡防隊指,一艘橫渡英倫海峽小艇上2人死亡,10人求救離艇,餘下乘客部分由英國邊防艦艇及民間救援隊接走,全數送抵多佛。船上約80人於加萊登船,途中有人昏迷,2人不治。另有小艇於日前沉沒致1死。今年經小艇抵英人數已超過1.2萬。
4月通脹3.5%超預期
英國4月通脹升至3.5%,創一年新高,主因是水電、市政稅、電訊及機票等費用上漲。水費加逾26%,為37年來最大升幅,天然氣升12%,機票升27.5%。僱主成本增加亦推高物價。分析指英倫銀行或推遲減息,甚至減少次數。
施紀賢將增燃油津貼受惠人數
面對黨內外壓力,施紀賢宣布放寬冬季燃油津貼資格,調高年收入上限,具體受惠人數未明,詳情將於秋季財政預算公布,能否趕及今冬實施仍是未知數。前首相白高敦歡迎改動,但指高收入者理應不應領取,應由政府平衡決定。
發現突變瘋牛症不影響公眾健康
雅息士郡一隻母牛確診瘋牛症,已被人道毀滅。當局指該牛非供食用,無進入食物鏈,屬天然突變個案,無傳染性,與一般經污染飼料傳播的瘋牛症不同,對公眾健康無影響,呼籲民眾毋須恐慌。
鄧寇克大撤退85周年小艇重溫旅程
適逢鄧寇克大撤退85周年,64艘當年參與救援的小船重返法國北部,紀念代號「發電機」的歷史行動。因疫情取消的80周年活動後,今年重啟,每五年舉行一次。由於參與者多已離世,今次以船代人致敬。1940年約34萬英、法、比士兵靠逾800艘小艇及戰艦撤離,英軍陣亡近7萬。
《記憶對視》展覽
米蘭·昆德拉曾說,人類對抗權力的鬥爭,就是記憶與遺忘的較量。倫敦有組織舉辦《記憶對視》展覽,展出多件公民社會文物,讓更多人了解香港社會運動的歷程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