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64|英改革黨倡撤BNO永居後改口 民調領先其他黨派謀對抗?|「打風不停市」金融業界頻撲|聯合國157成員認巴國
▌英改革黨倡撤BNO永居後改口 民調領先其他黨派謀對抗?
英國改革黨(Reform UK)近日公布新政策,將焦點由打擊非法入境轉為限制合法移民。黨魁法拉奇(Nigel Farage)批評前首相約翰遜推動的移民政策製造所謂「Boris Wave」,提議取消現行永居(ILR),改為五年一簽的新制度,設更高薪酬門檻,並永久禁止享用福利。他稱未來三至四年將有80萬人合資格獲永居,形容多屬年輕、低技術人口,新方案可節省2340億鎊開支。
然而提供數據的智庫Centre of Policy Studies指出,由於預算責任辦公室(OBR)修改定義,部分推算不再適用。法拉奇其後澄清,新政策不涉及烏克蘭及香港BN(O)簽證持有人,並稱真正難民通常不依賴福利。
首相府批評有關方案「不現實、不可行」,只會令數十萬移民陷風險,加劇分化。保守黨影子內政大臣范翹思則斥方案只是「抄半桶水」,難以落實。
同時,自由民主黨在黨大會上,黨魁戴維(Sir Ed Davey)演說中多次點名批評法拉奇,強調改革黨威脅日增。他在接受訪問時未明確否認未來或與工黨結盟對抗改革黨,僅強調爭取最多議席。自由民主黨曾於2010年與保守黨組成聯合政府。
改革黨支持度持續領先,但其減移民方案引起強烈爭議,反映其政策在政壇帶來分化與震盪。
▌「樺加沙」損傷未及「山竹」 港府拒立法極端天氣停工
超強颱風「樺加沙」24 日凌晨襲港,天文台發出十號風球,是今年第二次,平1964年紀錄。颱風中心風速高達每小時230公里,為2025年西北太平洋最強熱帶氣旋之一。風暴期間至少62人受傷,多區出現損毀,紅磡有船隻撞岸、將軍澳餐廳五秒內被洪水淹沒,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大堂玻璃門被沖破,影片登上國際新聞。
柴灣一對母子觀浪遭大浪捲走,父親跳海救人,三人由漁民救起。翌日兩名女子帶童於海邊自拍被巨浪沖跌,涉疏忽照顧兒童被捕。保安局長鄧炳強強調如進入已封閉區域,屬違法行為。
「打風不停市」政策首次在十號風球下實行,港交所繼續開市,大市升逾300點,成交近2900億元。《彭博》指此為新規最大考驗,不少銀行家及交易員留宿中環酒店,酒店爆滿。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曾呼籲停市以保障安全。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與鄧炳強視察塌樹及山泥傾瀉,並強調督導委員會已全力部署。但政府未宣布「極端情況」,令僱員可留在安全地點,引起爭議。勞福局長孫玉菡表示不同意立法規定非緊急工種風暴下毋須上班,認為現行制度可助社會迅速復常。
▌多國承認巴勒斯坦國 實現和平障礙未除?
英國首相施紀賢 21 日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被視為數十年來最關鍵的外交決定。翌日倫敦的巴勒斯坦代表處升格為大使館。英國政府同時提出條件,包括刪除教科書反猶內容、改革政制並舉行選舉,以及杜絕哈馬斯參政。施紀賢強調此舉不是獎勵哈馬斯,要求即時釋放人質,並譴責以色列對加沙的密集轟炸,促請停火,盼推動兩國方案。
英國與加拿大、澳洲同日承認巴勒斯坦,法國、比利時等亦於聯合國大會跟進,令以色列處於空前孤立。聯合國 193 成員國已有 157 國承認巴勒斯坦,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美國仍拒絕。總統特朗普批評有關決定助長恐怖分子。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則重申反對在西岸建國,強硬派要求進一步擴張殖民,局勢恐惡化。
副首相林德偉承認承認巴勒斯坦國無法即時改變加沙局勢,但可紓緩人道危機。哈馬斯方面則視多國決定為支持訊號。英國猶太團體、人質家屬及以色列政府均表示失望。
施紀賢此舉亦有內政考量,黨內早前逾 130 名議員聯署要求承認巴勒斯坦,決定或有助舒緩壓力。但仍有議員認為不足,應加強制裁以色列,並批評工黨去年大選因對加沙立場不清晰而流失選票。另有傳媒關注,承認巴勒斯坦或引發巨額索償,因《貝爾福宣言》曾為日後衝突埋下禍根;惟巴勒斯坦領袖阿巴斯近期並未再提相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