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58|香港「借殼辦學」愈揭愈有,內地生湧港爭學位成大勢?|港鐵總負債新高|英國網絡安全法雷厲風行

香港「借殼辦學」愈揭愈有,內地生湧港爭學位成大勢?

香港大學聯招今年錄取率創新低,僅約28.6%,獲資助大學學額的人數更跌至12,357人,是DSE以來最低。雖然報考人數增加9%,並有大量自修生參與,但卻引發關於「借殼考試」的爭議。深圳補習社「摘星教育」聲稱旗下學生成功獲香港大學取錄,並與香港崇正中學合辦課程,引起媒體關注其是否讓內地學生冒認本地生參加DSE。教育局隨即暫停該校營運。

同時,有中國機構如「香港力邁學校」,以DSE課程吸引內地家長,並與北京分校銜接,實際校址與去年被取消註冊的「柯士甸學校」重疊,董事及校監亦與其他問題學校有重複。另一間涉及「雙重學籍」醜聞的一諾中學,也牽涉財務問題及非法收費,教育局已拒絕其註冊續期。

面對學籍混亂與升學漏洞,李家超近日與中國教育部部長會晤時,仍強調香港是全球唯一擁有五間全球百強大學的城市,特區政府將繼續推廣「留學香港」及深化中港高教合作。

港鐵總負債新高,借貸態度續進取?

港鐵公布2024年上半年純利達77億元,按年增長逾27%,主要來自物業發展利潤大升。然而分析指出,這些利潤多數來自早前已入伙項目的滯後收入,未能反映當前樓市疲弱對港鐵財務的影響。若樓價持續低迷,未來物業分成收入或大減。雖然港鐵淨負債比率下降至18.8%,但實際負債總額已升至922億元,原因是永續債未納入計算。瑞銀估算,港鐵在2025至2029年間可能面對達1170億元的資金缺口。

港鐵正處於多個大型鐵路項目的投資高峰期,新線與資產更新合共涉及逾2000億元,加上商場租金收入及本地經常性業務亦出現下跌,令其財政壓力增加。有意見認為應改為公私合營模式發展鐵路,由政府承擔土木工程部分,以減輕港鐵負擔。同時,內房危機亦持續擴大,華南城近日在港被法院下令清盤,成為繼恒大後最大規模內房破產個案。政府方面則研究開放「購房資金通」,讓內地人有限度調資來港買樓,期望為低迷市道注入動力。

網絡安全法雷厲風行,英網民歎矯枉過正

英國《網絡安全法》於七月底起分階段生效,要求大型平台透過年齡驗證機制(如人臉識別或身份證明)保障兒童不接觸色情、自殘等有害內容。但法例生效短短兩周,就引發爭議。營運《維基百科》的基金會提出司法覆核,反對被納入最嚴格的「第一類」服務供應商,指出驗證用戶身分對非牟利組織是重大負擔。然而英國最高法院駁回申請,指現階段裁決為時過早,但強調若未來納入「第一類」,政府須審慎處理,否則可能侵犯言論自由。

新法例亦引起更廣泛關注。批評者指出,年齡驗證機制或會令大量平台過度審查,影響言論自由與創新;不少成人網站流量大跌,VPN下載量則暴增,引發是否應限制VPN的討論。雖然政府強調法例以保障兒童為先,但如X平台所言,應在自由、創新與安全之間取得平衡。美國政界亦表達關切,副總統萬斯更警告英國勿走上限制自由的「黑暗道路」。

最新內容

你也可能喜歡

  • EP 01|香港演變:林鄭治下的五年回顧|英國突發:黨員倒戈,首相約翰遜 Boris Johnson 下台

  • EP 02 |香港推「安心出行」實名制,你受影響了嗎?

  • EP 03 |元朗 721 事件三周年涉事人:原告反轉成被告,警官多升遷|兩邊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