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46|港稅局重評記者稅款,「翻查舊稅」是否針對手法?|長和股東會李澤鉅露面,有備戰資金應付任何情況|為重返歐盟鋪路?英歐訂盟告別爭拗

港記者獨媒接連被查稅,記協主席:審核不合理

香港記者協會於5月21日召開記者會,揭露稅務局自2023年11月起,對至少8間獨立媒體及超過20名記者、董事、股東及其家屬展開查稅行動,追討總額約170萬元的預繳稅款。記協批評當局未有充分證據便要求預繳,被形容為「未審先罰」,並指查稅方式疑點重重,包括估算收入倍增、引用不存在的商業登記號碼、追討公司成立前的稅項等。

記協主席鄭嘉如及其父母亦受影響,她質疑稅局將所有入賬視作收入,卻未計扣開支與轉賬。Hong Kong Free Press 發聲明指查稅廣泛,影響新聞運作,削弱資源。網媒《香港花生》表示幾乎全體主持人亦被查。多位記者反映起初以為個別事件,後發現查稅範圍廣泛,質疑背後有針對性,形容獨立媒體、書店及NGO正面對相似壓力。雖有部分個案獲准延期或免付款項,但行政壓力沉重,令人難以專注新聞工作。記協呼籲關注查稅是否成為打壓新聞自由的工具。

長和:絕不做不合法事情,設備戰金「小心駛萬年船」

長和出售海外港口業務引發爭議逾兩月,主席李澤鉅5月22日首次以視像出席股東大會回應。對於出售港口交易,他強調一切會依法辦事、全力配合審查,未獲批准前不會推行,重申不會做「不合法、不合規」的事。交易主要買家為意大利Aponte家族旗下的MSC地中海航運,另一合作方美資貝萊德則未在會上提及。交易仍待中國監管部門依反壟斷法審批,協議獨家磋商期至7月。

李澤鉅指「總公司」概念已過時,現代企業運作在雲端,反映集團運作模式分散。他對環球經濟不作預測,但強調集團財務穩健、有「備戰資金」應對變局,形容香港正面對新一輪壓力測試。會上亦披露長和回購450萬股普通股,約花2億元。至於零售業務,管理層看好歐洲、亞洲與東盟增長,但未提及香港,而長和香港零售去年錄得7,200萬港元虧損,為歷來首次虧損。外界對交易是否涉及國安疑慮仍未平息,《大公報》甚至建議援引國安法審查交易背景。

英歐關係「重新出發」,促進人流背棄「脫歐」?

英國首相施紀賢宣布與歐盟達成「雙贏」新協議,標誌雙方關係在脫歐後重新出發。協議重點包括恢復英國旅客使用歐盟e-通道,推動青年交流及申請重返Erasmus+學生計劃,並改善貿易障礙,如取消部分農產品檢查和降低碳稅。協議亦涵蓋共享犯罪資料和加強能源合作,英國企業將能參與歐盟軍備採購。多個行業組織表示歡迎,認為有助減低成本和促進經貿發展。

但協議也引發爭議,包括延長歐盟漁船在英國海域捕魚至2038年,被視為重大讓步。改革黨領袖法拉奇批評協議背叛脫歐承諾,是「英國史上最差協議」。此外,協議中提及容許歐洲青年到英留學,引發與控制移民白皮書政策的矛盾。雖然英國強調吸引國際人才,但保守黨及部分媒體批評方向模糊。儘管如此,最新民調顯示大多數英國民眾支持恢復與歐盟的經貿往來,甚至有過半支持重新加入歐盟。協議反映政府試圖在維護主權與重建經濟利益間取得平衡。

最新內容

  • EP146|港稅局重評記者稅款,「翻查舊稅」是否針對手法?|長和股東會李澤鉅露面,有備戰資金應付任何情況|為重返歐盟鋪路?英歐訂盟告別爭拗

  • 三大舉措未見效 政治蜜月已告終

  • 英國財赤持續擴大 工黨爽手加薪派糖

你也可能喜歡

  • EP 01|香港演變:林鄭治下的五年回顧|英國突發:黨員倒戈,首相約翰遜 Boris Johnson 下台

  • EP 02 |香港推「安心出行」實名制,你受影響了嗎?

  • EP 03 |元朗 721 事件三周年涉事人:原告反轉成被告,警官多升遷|兩邊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