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41|白宮:不急於與中展談判|長和集團港口交易將有變?|英多項關鍵基建中資控

▌15國與美洽貿易協議,中謀突破拉攏東南亞

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於4月17日訪問白宮,成為美國宣布暫緩對等關稅措施後,首位前往華盛頓與特朗普會談的歐洲領袖。她表示有信心與美方達成經貿協議,並透露特朗普已接受邀請,將於稍後訪問意大利。與此同時,日本亦加緊與美方磋商,力爭在90日內完成協議,以應對汽車、鋼鐵及鋁產品等高額關稅。

與美國角力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啟動對越南、馬來西亞及柬埔寨的國是訪問,簽署多項合作備忘錄,涵蓋科技、基建、農業、簽證等領域,並發表「命運共同體」聯合聲明,強調加強區域合作、反對單邊主義與關稅保護措施。不過,越南早已與美國展開關稅談判,並加強打擊中資貨品借道越南出口美國的「洗產地」行為。

面對國際貿易局勢的動盪,東盟在4月10日的部長會議上決定不對美方實施報復措施,傾向透過談判化解壓力。馬來西亞首相安華則表明希望在中美之間保持溝通和平衡,雖然承認難度甚高。儘管中國首季經濟增長達5.4%,高於市場預期,但因應中美貿易風險,多家國際投資銀行已下調中國未來兩年的GDP增長預測。

▌京官下令配合關稅戰,全港學習「抗美援朝」路線?

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之際,中共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上發表強硬講話,重提韓戰時「以戰止戰」,並強調香港每位市民都需為國家安全負責,無人可置身事外。評論指出,這番話如同向香港下達「作戰令」,意在提醒港人要有心理準備應對美國無底線打擊。行政長官李家超也批評美國對港打壓,但強調會維持香港自由港地位。

因應美國取消中港小額免稅寄件安排,香港郵政宣布即日起停止收寄平郵往美國貨件,空郵亦將於4月27日暫停。郵政指責美方濫施關稅,表明不代收「所謂關稅」。同時,中央亦要求香港工商界堅守國家利益。長和出售港口的交易亦受影響,買方陣容出現變動,將改由意大利企業主導大部分港口收購,而美方則主導巴拿馬兩個港口的交易。

此外,美國商會指出美方對港政策已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大衝擊,並導致香港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香港與美國的貿易總額高達338億美元,創造約14萬個美國就業機會。美商會重申香港是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及獨立關稅區,仍維持自由港地位,對香港目前困境表示遺憾,期望局勢儘快平息。

▌中資扼緊英鋼鐵咽喉,關鍵產業勢國有化?

英國國會在復活節假期罕有地召開緊急會議,通過法案挽救英國鋼鐵(British Steel),防止其唯一的原生鋼煉爐關閉。擁有該公司的中資敬業集團取消原材料訂單,導致供應中斷危機。若熔爐熄火,重啟成本極高,或令英國喪失原生鋼生產力。政府迅速從美、澳等地進口原料暫時應急,英國鋼鐵每日虧損70萬鎊,引發國有化討論。

商務大臣韋諾韜批評過去讓關鍵產業落入中資之手過於天真,強調未來中資在英投資需經更嚴審查,並表明不排除將British Steel收歸國有。中國外交部回應呼籲英方勿將經貿合作政治化,強調敬業屬民營企業,雙方應以互利原則處理分歧,保障中資正當權益。

英國智庫統計指出,過去十年中國對英國投資累計達820億英鎊,涵蓋能源、交通、製造與娛樂等關鍵產業。中國企業或基金參與投資希斯路機場、泰晤士水務、核電站、LEVC、Cineworld、Clarks等多間本地企業。英中經貿關係盤根錯節,英方預計6月完成全面審查,後續將影響未來投資走向。

最新內容

你也可能喜歡

  • EP 01|香港演變:林鄭治下的五年回顧|英國突發:黨員倒戈,首相約翰遜 Boris Johnson 下台

  • EP 02 |香港推「安心出行」實名制,你受影響了嗎?

  • EP 03 |元朗 721 事件三周年涉事人:原告反轉成被告,警官多升遷|兩邊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