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31|倫敦中國超級使館計劃復活,中資動員力挺?|美港郵務受影響關稅加徵|預算案公布前夕財爺「開刀」
▌超級大使館:工黨政府綠燈全開,中建館計劃勢難擋?
中國政府於 2018 年斥資 2.55 億英鎊購入倫敦塔附近的皇家鑄幣廠舊址,計劃興建佔地 70 萬平方呎的超級大使館,包括辦公大樓及 225 個宿舍單位,規模為現有倫敦大使館的 10 倍,將成為中國駐外最大及英國境內規模最大的使館。中方於 2021 年 6 月提出規劃申請,但 2022 年倫敦自治市塔村(Tower Hamlets)市議會以安全風險為由一致否決。2023 年 7 月工黨上台後,中方再次提交申請,11 月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確認計劃復活,副首相兼房屋大臣韋雅蘭(Angela Rayner)其後「介入審查」。
工黨政府積極推動計劃,內政大臣及外相均表態支持。倫敦警察廳原曾擔心使館成為示威熱點,但政府介入後,基於 2022 年中方提交的專家報告撤回反對立場,報告稱新址附近可容納 4,500 人示威,且新大使館將設置屏障減少交通影響。市議會計劃於 2 月 11 日至 28 日舉行公聽會,收集公眾意見。然而,公聽會前的支持意見書中,超過 85% 由普通話拼音姓名者提交,其中許多來自中國國企員工,包括中國銀行、中國石油、招商銀行等,部分支持者的地址更屬中國銀行持有的物業。另有多名中資機構高層公開表態支持,包括中國船東互保協會、中國廣核集團、株洲中車時代等企業代表。
與此同時,當地居民強烈反對,擔憂國家安全風險及監視問題。181 名居民已聯署反對,指使館將破壞世界遺產價值,影響居民生活。區內關注組織 Friends of St. Katharine Docks 亦警告,使館過於接近住宅區,相關活動將對居民心理健康造成影響。該計劃已成為英國政府、中資企業與當地社區的角力焦點。
▌特朗普向華徵關稅,港美郵務即時震盪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墨西哥、加拿大及中國徵收關稅,理由是應對芬太尼毒品問題。墨西哥總統與特朗普通話後承諾加強邊境管控,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則一度宣布報復關稅,但最終同意加強邊境巡邏及合作打擊毒品犯罪,美方因此將對兩國的關稅措施押後30日。然而,中國強硬回應,宣布對美國煤炭、液化天然氣等加徵15%關稅,並對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等徵收10%關稅,同時限制25種稀有金屬產品出口,並對輝達(Nvidia)及Google展開反壟斷調查。
美國進一步將對中國的10%關稅適用於香港產品,並取消原本針對香港產品的低價免稅優惠,影響香港貿易發展局估計高達4.1億美元。此外,美國郵政一度宣布暫停來自中國及香港的包裹服務,雖然後來恢復,但顯示美方對中港貿易監管趨嚴。
美國同時加強對中國在巴拿馬運河的影響力施壓,國務卿魯比奧訪問巴拿馬後,巴拿馬政府考慮取消長和旗下和記港口的特許經營權,以換取美國的戰略支持。特朗普亦威脅向歐盟及英國加徵關稅,英相施紀賢在歐盟首腦會議上保持中立,避免捲入美歐貿易衝突,但英國政府正為潛在關稅戰準備應對方案。
▌港府財赤財爺「開刀」,「2元乘車」料成目標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將於 2 月 26 日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在近千億財赤壓力下,政府正考慮調整長者 2 元乘車優惠。他指出,優惠年齡門檻由 65 歲降至 60 歲後,公帑支出大增,長遠財政不可行。政府正研究多項措施,包括打擊違規濫用、推動公共交通營辦商自行提供優惠等,但承諾 65 歲以上的 2 元優惠「絕不取消」。目前 60 至 64 歲長者的使用量佔整體三成,計劃開支已由 2021/22 年度的 0.2% 攀升至 2023/24 年度的 0.7%,政府向公共交通公司補貼的車費亦增至近 40 億元。
多個政黨對計劃存有分歧,民建聯及工聯會反對削減長者福利,並建議巴士公司實施分段收費,而經民聯則建議票價增至 3 或 4 元,自由黨則支持取消 60 至 64 歲優惠。
此外,社會關注是否應減薪公務員或高官,陳茂波強調須考慮私人市場影響,認為經濟增長及低失業率下,應避免影響市場信心。他亦指出政府開支需削減,教育及醫療有節約空間,並建議大學開拓收入,利用儲備穩定財政。前官員張炳良則認為滅赤應有中期目標,避免一刀切削支,建議先凍薪、精簡機構及評估大型項目成本效益,並強調高官與議員應與市民共度時艱,以體現「滅赤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