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節目 ▌「5+1」不變在英港人鬆口氣? 團體冀持續表達意願英國工黨政府公布50年來最大移民制度改革諮詢文件,內政大臣馬曼婷強調BNO港人繼續沿用「五加一」永居程序,不納入新制度。然而,BNO持有人將需符合新基本規定,如B2英語水平和最低收入要求,具體細節仍待諮詢決定。新政策大幅收緊庇護制度,庇護身份轉為「暫時性」,每2.5年審查一次,20年後才可申請永居。部分與英國關係較少的庇護者如未能融入社會,可能被遣返。工黨內部對此政策分歧,保守黨則罕見表態支持。馬曼婷首次形容BNO港人為「repatriated Hongkongers(歸國港人)」,引發關注其政策定位與未來保障。香港庇護申請人組織「港援」表示,庇護審批速度異常加快,成功率下降,懷疑工黨政府已實質收緊審批。港援呼籲港人持續發聲,留意政策推行程序是否公正,避免政策在無諮詢下突變。▌秋季預算案下周出爐 納稅人預見艱難日子英國通脹回落至3.6%,但工黨政府執政以來經濟數據疲弱,企業破產和失業率升至疫情以外最高水平。民眾對政府處理經濟不滿,消費者信心和職位空缺下跌,投資意欲低迷。施紀賢雖承諾不削公共開支,但財赤逾200億鎊引發加稅憂慮。財相李韻晴曾考慮上調入息稅,惟最終擱置,引發市場動盪及黨內混亂。雖有傳將凍結入息稅階以增加稅收,但被批評不及直接加稅有效。財策反覆、政經不穩,國債利息波動加劇,外界憂慮工黨缺乏穩健財政方針。工黨內部爆出內鬨,傳出副手與多名大臣密謀逼宮,首相施紀賢民望創1970年代以來新低,逾四成工黨支持者希望其下台。左翼派系召集至少80名議員準備挑戰黨魁,若明年地方選舉表現慘淡,換人呼聲恐將高漲。▌北京、東京交惡不退讓 港府遊日預警憂安全?香港保安局呼籲港人提高在日警覺,更新網頁列出近期地震及野熊襲擊個案,回應中國外交部早前警告中國人在日安全惡化,呼籲避免赴日旅遊。這與新任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早前明言「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引發中日外交爭議有關,中方強烈反彈,批評其言論挑釁,揚言反制。中國駐日領事的激烈言論引起日本朝野譴責,兩國召見大使關係進一步緊張。高市政府堅拒收回言論,中日官員會談亦無成果。中國外交部和文旅部呼籲避免赴日旅遊,14間中國航空公司提供免費退票,15日起估算已有約50萬張機票被取消,對日本旅遊業造成重大打擊。中國對日制裁升級,包括再次禁日本水產進口、暫緩日片上映,並中止原訂和牛解禁磋商。儘管如此,高市內閣國內支持度仍達七成以上。香港旅客因地震傳言亦減少赴日,今年前10月下跌7%。分析指中日關係將長期陷入緊張。...
收看節目 永居權諮詢文件出爐 BNO簽證持有人5+1不變英國公布收緊永居諮詢,BNO簽證持有人仍可5年申請永居。政府擬將標準居英年期由5年增至10年,但對有貢獻者可縮短,包括全球人才、創業簽證及高稅納稅人;曾領福利者則延長5至10年,改革春季起逐步推行。擬收緊庇護政策 難民申請永居要等20年英內相馬曼婷宣布大幅收緊難民政策,永居門檻由5年增至20年,資格審查改為每30個月一次,並取消家屬團聚。若原居地被判安全將遣返。港人難民恐受影響,指新制將加劇生活不穩。中國涉經LinkedIn招間諜英國MI5警告,職場平台LinkedIn上兩個以妙齡女子頭像的帳戶疑與中國國安部相關,藉業界網絡蒐集內部情報並招攬線人,頭像或為盜用或AI合成。中國駐英大使館斥指控捏造誹謗,促英方停止炒作。俄諜船闖英水域 激光射英軍機英國國防大臣賀理安稱,俄羅斯情蒐船「琥珀號」頻進出英國水域,疑勘探海底電纜。英方已派戰艦與軍機監察,俄方卻以激光照射英軍機師,使事態升級。英國警告已密切監視其行動。國防部報告指英國防衛嚴重不足國防部向國會報告指,英國在自衛與支援盟友方面嚴重不足,於歐洲安全受威脅時未能履行北約承擔,更與其自稱的領導角色不符。報告並指北約在情報、衛星、運兵及空中加油等關鍵能力上仍過度依賴美國。首相不否認或凍結入息免稅額秋季財政預算將公布,首相施紀賢拒評是否凍結入息稅免稅額,被質疑或再違承諾。他強調會保護國民保健署與公共服務,不會重蹈緊縮政策或卓慧思時期大幅舉債的覆轍。政府或增收豪宅稅開源《每日電訊報》指,預算案擬對約150萬英鎊以上的30萬豪宅徵新稅,每年平均每物業約繳2000英鎊,增收約6億,倫敦、曼城及愛丁堡最受影響。此前加薪俸稅方案因反對聲浪已被叫停。英國初雪廣泛地區受影響英國初雪來襲,南部雷丁等地亦降鵝毛大雪,氣象局對多區發出黃色及橙色冰雪警報,降雪量達15至25公分。寒冷天氣持續,週四夜間氣溫跌至零下,蘇格蘭東北多所學校停課。冷峰至周末減弱,霜雪融化後由冷雨取代。今年初雪較溫和,氣象局指與全球氣候變化有關20英里路段超速告票一年近50萬非牟利機構20’s Plenty...
收看節目 中日關係緊張解放軍實彈演練 中日關係近期迅速惡化。中方派出海警船到有主權爭議的釣魚台一帶巡航,解放軍同時在黃海進行實彈演練。美國駐日大使重申對日本防衞的承諾。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首次明確表態「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行使集體自衞權的「存亡危機事態」,引發中方強烈反彈。 北京籲國民避免到日本 中方要求撤回言論被拒後,隨即發出警示呼籲中國民眾避免前往日本旅遊或留學。事件導致日本多家公司股價下滑,不過高市內閣的支持率仍接近七成。...
收看節目 ▌中製電動巴士藏系統後門 威脅國安英政府展開調查 英國政府與國安部門正調查中國宇通電動巴士是否具備遠端控制功能,或構成潛在安全風險。早前挪威測試發現宇通巴士內藏數據卡,可能允許製造商遠程更新或停用巴士,引發多國關注。英國工黨去年選戰使用同款巴士亦再被翻出討論。 宇通強調其系統合法合規,數據儲存在德國,僅用於維修用途。中國官媒則批評歐洲對中國電巴的質疑為「無證據的臆測」。目前宇通已向英國供應約700輛電動巴士,涵蓋多地公共交通,並積極拓展倫敦市場。...
收看節目 首相府上演內閣逼宮疑雲 英國首相施紀賢近日民望持續下滑,YouGov民調顯示工黨支持率降至19%,落後改革黨8個百分點。其間,唐寧街有消息指他將抵抗黨內挑戰,矛頭疑指向衛生大臣施卓添。事件引發內訌疑雲,施卓添翌晨澄清無意逼宮。施紀賢其後公開否認授權攻擊內閣成員,並於周三晚親自向施卓添道歉,承諾調查放風來源,強調政府團隊正全力推動改革、專注國政。 經濟數據未如理想減息機會增 英國政府公布最新數據,第三季失業率升至5%,創疫後四年新高。分析指失業人數上升但職位空缺持平,勞動市場有收縮跡象。三個月平均工資增幅放緩至4.6%,10月薪酬僱員減少18萬人。雖然領取失業援助人數微跌至170萬,但整體數據疲弱,市場預期英倫銀行下月減息機會上升。...
收看節目 「完善選舉制度」後的立法會,過去四年通過 130條法案,通過率幾乎百分百。 剛卸任的主席梁君彥形容,香港要追回過去內耗而失去的機會,展現「香港速度」。但當「早一日得一日」變成立法常態,連涉及公民權利的法例都可「先訂立後審議」,議員們對限制權利的態度比政府更進取,這樣的議會光速立法,又如何監察?是效率的勝利,還是議會功能的終章? 想睇立法會如何「快過澳牛」,請收看《數說香港》。...
收看節目 民主黨7參議員轉軚政府停擺或終止 美國史上最長的政府停擺暫告一段落。在7名民主黨參議員轉軚支持下,參議院以60對40票通過法案。該法案將撥款讓大部分聯邦機構運作至明年1月,並補發停擺期間員工薪金,但未包含民主黨堅持的醫療津貼要求。該法案下一步將送交眾議院表決。 特朗普令空中交通管理員復工 政府停擺已持續6星期,影響140萬員工。因空中交通管制員缺勤導致航班大亂,特朗普總統已下令他們復工,並提供1萬美元獎金予未停工者。...
收看節目 港府追緝太子集團的行動,會否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看齊?上月中美國政府司法部發出公告,指控柬埔寨「太子集團」創辦人陳志,涉及跨國電騙及洗黑錢,跟據美國政府披露的資料,陳志在香港擁有關連業務及資產,事隔三星期,香港警方終於公布,正調查一個懷疑涉及國際詐騙及洗黑錢的集團,並且凍結集團在港27.5億港元的資產,無人被捕。雖然警方無公開受查對象的身份和進一步資料,但不同傳媒則引述消息指案件與陳志有關。想了解為何港府打擊措施,與其他地區有明顯分別,請收看《兩邊走走》EP170的編輯推介。
收看節目 ▌多國打擊太子集團洗錢網絡 港府低調凍結陳志資產? 美國司法部上月指控柬埔寨「太子集團」創辦人陳志涉及跨國電騙及洗黑錢,涉及非法禁錮及「殺豬盤」詐騙活動,受害者遍及全球。起訴書揭示陳志控制龐大洗錢網絡,涵蓋香港、台灣、新加坡等地,美方已充公涉案比特幣資產,並聯同英國展開制裁行動。 香港警方近日宣布凍結27.5億港元資產,但未披露涉案者姓名,引起媒體關注其行動相對低調。相反,新加坡和台灣迅速採取大規模調查與查封行動,查扣資產總值超過20億港元。新加坡並強調跨境打擊黑錢的重要性,金管局及媒體高調呼籲守護金融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