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年末年始交替之時,跟大家說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傳頌多時,也已 fact check,但可能有人沒有聽過,就讓薯伯伯跟大家講故事。 話說從前在著名學府伯克萊大學,有一名學生上統計課時遲到,他匆匆趕到課室,看到黑板上寫著兩道數學題,以為是功課,便連忙記下來。他本身資質極佳,但這次做功課時卻花了不少時間,他在事後回憶道:「那問題看起來比平時困難(註)。」但總算把家課做完,走到老師房間提交功課,並為遲交功課而道歉。 該名學生有所不知的是,黑板上的題目並非功課,而是兩道未解的統計學難題,問題困擾專家多年,卻一直沒有答案。這名學生也就是著名數學家佐治·丹齊格(George Dantzig,1914-2005)。後來丹齊格讀博士時苦苦不知道博士論文應以甚麼作主題,那位老師(亦即他的博士導師)聳聳肩,叫他把當年回答的難題整理一下,便能算是博士論文了。 Dantzig...
收看節目 莫宜端聲音導航,提到跟孩子到約克York的國家鐵路博物館(National Railway Museum)的大發現。原來鐵路博物館不單只是坐坐小火車,還包含英國段段歷史,以及背後有血有肉的故事。 ...
與門一樣,窗也是建築物重要元素,但窗不需要身體的進出,而是眼的觀看。從窗內看外在世界,也可從外面透過窗瞻望屋內情況。窗戶可常開敞,也可以關閉,將外在和內裡世界分隔。每一個建築物的窗戶,就是它們的眼睛,外看和內觀都不是一樣。 ▌[相印集]作者簡介張燦輝,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相信哲學不是離地、不在象牙塔之中,對世界有期望;改變不一定成功,但至少嘗試理解和批判。已到耄年,望在餘生仍能享受自由民主,並欣賞文化與大自然。 ...
分隔與連繫——門窗現象學窗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卞之琳《斷章》) 照片(一) 窗是門的衍生物:作用是開啟及關閉某處地方。窗像門一樣是牆上的洞口。兩者最明顯的分別,是我們以身體進出門,而以視線進出窗戶。徳國哲學家齊美爾(Georg Simmel)認為門比窗子具有更根本的意義。像門一樣,窗子把裡面的居所與外面的世界連接起來。Simmel解釋:「窗子的情感幾乎完全從內而外,在那裏是望出去的,並非望進去的。因為是透明的關係,窗子可謂連續不斷的創造了裡面與外面的連繫。但是,正如只限於視線上一樣,這種連繫是單向的,因此門具有更根本更深層的意義,而窗子只具有某些意義。」沒有門窗的密室是地獄的象徵門內的世界是私人的世界。因此,門把外面的公眾世界與裡面的私人世界分隔開來。分隔後,窗子具有連繫的作用:從窗子往外看,會再一次與外在世界連繫起來。正因如此,Simmel 認為窗子的基本意義是完全單向的從內而外。事實上,許多窗子都裝有簾幕、百葉簾或垂簾,以防外面的人偷窺或觀望。望進別人的窗子通常都是沒有禮貌的。商店或陳列室的櫥窗或許例外,因為櫥窗的作用就是吸引人望進去。因此,窗是私人世界與公眾世界的邊界。牆壁築圍起來的私人家居只容許出現兩種洞口:門與窗。甫進入屋子,我的身體就會待在家裏了,而我跟外在世界的連繫是透過往窗外看而建立起來的。事實上,我可以把所有窗子和窗簾關上,並將自己關在牆內,創造出自己不受騷擾的私人世界。這個棲居的地方,加上我軀體的存在,成為我經驗方向的靈點。我可隨著自己意願隨時打開窗戶與外界建立連繫。又或者,我可以經由門口踏出家門回到大家的公眾世界,但同時,門與窗又阻止外界侵犯我的私人世界。然而,門與窗有一重要的差別。門讓人進入,而窗子則讓自然光線與空氣進入,沒有窗的房間是不適宜人居住的。雖然隨著現代建築技術的進步,情況有所改變,電燈和空氣調節等設備可代替窗的基本功能,惟窗子的主要作用依然是分隔與連接自然光線與新鮮空氣。法國劇作家沙特(Jean-Paul Sartre)在劇作《無路可出》(No Exit)中提到,沒有門窗的密室是地獄的象徵。因此,在存在論上,人類存在的特徵具有將自身超越到世界的可能性,一間密室實在並不是人類的居所,牆上的洞口,即門與窗,具體化了人存在的超越性。只因人的本質在於時間境域中顯現出來,門與窗才有分離與連接的可能。裡面與外面實在是相同的,只視乎人存在的投射而定。以現象學拍攝門與窗過去幾十年來我周遊世界各地的城市,開始對門窗著迷。香港、北京、京都、威尼斯、三藩市等地不同形狀的門與窗,在建築設計上呈現了文化多樣性。每地文化都有其獨特模式的門與窗。不過,我的興趣並不是描述這些門窗的不同意義,而是探討拍攝這些門與窗的現象學經驗。本文旨在描述有關門與窗分隔與連接的現象。拍攝這些門窗的照片時,我運用了現象學的看法顯示分離與連接的現象。據我理解,攝影是透過光線作用展示某一對象的藝術。“Photography”(攝影)一詞,源自希臘文“photon”(光)與“graphein”(繪畫)。攝影師必須知道如何運用光線來繪畫。一般人都誤以為攝影的作用是記錄現實。人們希望拍攝他們所見事物,並相信所拍照片是事件甚至是現實的複製品。然而,攝影的影像從來都不是現實的複製品,而是有意識或無意識選擇甚麽為拍攝對象的產物。根據鏡頭、快門、景深、光圈,任何拍攝的對象都有無數表達的方式。攝影師將某一對象轉化成拍攝的影像,他們的工作就是運用某一特定看世界的方法,即一種「攝影看法」(photographic...
踏入2022年12月,北京的防疫政策一夜巨變,清零名存實亡,封城封區解禁,健康紅碼消失,老百姓突然嘗到久違的自由,卻也迎來了一波凌厲的新冠感染大爆發,醫院擠滿病患,停屍間遺體堆疊。這次防疫政策大逆轉,與連串外交姿態調校,以及宏觀經濟措施同步出台,反映北京正全面調整其國策路線,重振經濟似已成為新一屆政府開局之年的首要目標,但二十大前後的政治角力餘波未了,政經路線的交鋒在2023年相信還會不斷出現。與此同時,香港的政局也出現了微妙的變化。特區政府一貫地落力執行北京制訂的港區國安法,對蘋果日報案寸步不讓,儘管被告黎智英獲終審法院批准,聘用英國資深大律師出庭,前律政司長梁愛詩亦認同終院裁決,認為符合《基本法》和《國安法》,但特首李家超在裁決頒布後立即宣布提請人大常委釋法,同時拒發簽證,誓要阻止黎智英聘用英國大狀,此一政治忠誠表現,雖獲港澳辦、中聯辦等支持,卻得不到人大常委會的正面回應,釋法與否一直懸而未決,造成了罕見的尷尬局面。這次京港取態分歧,反映北京對港政策為追隨國家外交及經濟策略需要,也進入了調整階段。令外界對中國經濟重燃盼望北京的防疫政策突然大變,導火線相信是政治因素,即全國多個城市爆發群眾舉白紙示威,抗議封城封區太久太密,嚴重影響民生,顯示民眾已集體抗疫疲勞,累積怨氣甚深,原先以清零為目標的政策已無法執行,調整事在必然。「新十條」迅速出台,從時間和內容上看,主要考慮是全面解封,盡快恢復經濟生產和民生消費,解決二十大召開前積下來的危機,為二十大後的政治班子打開新局面。防疫新政策出台前,北京在外交上積極緩和與西方的關係,習近平親自出席國際峰會,向西方元首釋出合作信息,撤消對澳洲的貿易禁制,其後又召回捅了馬蜂窩的駐英使節。在宏觀經濟方面,央行和國營銀行向大型房地產企業注資,穩住了垂危的樓市,領導層又公開表示支持網絡平台企業,改變了過去一年不斷加強管控科網企業的口徑,共同富裕的口號也低調處理。這些信號出台,明顯是為了令外界對中國經濟重燃盼望。不過,防疫政策急轉彎,欠缺鋪墊和配套,引起的危機相當巨大,其一是國民注射疫苗加強劑的比率偏低,尤其老齡人口連一半也未到,全面解封後新冠病毒迅速擴散,欠缺保護力的民眾容易出現重症,醫院難以應付短期内急增的重症病人,許多本來可以挽回的生命勢將一去不返,這個悲劇在新政出台後兩個星期便成為事實,令全世界震驚不已,許多關注中國的人都在問,中國的舉國體制向以執行力著稱,為何在防疫退場上會如此草率粗疏?其次,國家媒體為了解釋新政策,安排官員和專家講話,把新冠病毒說成毫無威脅,不用擔心,甚至不叫新冠肺炎,改稱新冠感冒,這些說法與過去三年反覆宣傳新冠殺傷力巨、後遺症多,可謂南轅北轍。老百姓很自然會問,若新冠病病毒變種後已不足懼,過去數月那些封城封區、強遷隔離、禁止出行、撲殺寵物等嚴苛措施,到底是為了什麼?調整治港方針政策防疫政策一夜突變,客觀效果就是令民眾對政府失去信心,影響相當深遠,沒有資源離開的,只能以各種各樣的躺平來消極抗議,有經濟條件的卻會積極「潤」(run),把資金和家人送出境,令二十大後的穩定經濟措施能否奏效平添變數。加上二十大前後的官員大執位,造成了許多重要政策由新官主理,其經驗與能力是否足以拆解當前危局,也是未知之數。還有,共富的政治目標與創富的經濟方針能否調和、如何調和,亦有待觀察。這些都將成為2023年分析中國走向的重要指標。中國的大氣候,直接影響香港的小氣候,這是分析香港時局者的共識。二十大後北京的治國措施既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央的治港方針政策也必然會有所調整,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何特首提請中央釋法,會忽然吃了一記悶棍。黎智英是否聘用英國大狀,本來並不重要,在國安法指定法官監理下,誰當辯方大律師都不影響案件勝負,但特區政府卻要千方百計阻止,層層上訴至終審法院,終審敗訴便尋求釋法,不顧終院尊嚴與法治精神,這明顯是出於中央治港官員的指示,作用是向高調關注黎案的美國白宮表態,香港問題不容西方勢力插手!但如今北京調整外交政策,戰狼暫時退場,換上親和合作姿態,既要修補親俄致疏遠歐洲之誤,又要減慢美中經濟脫鈎步伐,換取時間空間發展自主科技,此時此刻,在香港問題上該向西方發出什麼信號,便須重新思量。▌[ 守望]作者簡介劉進圖生於香港,七零年代入讀善導小學和九龍華仁中學,學會追求良善、自由和責任。八十年代初進香港大學唸法律,思考社會公義。八十年代末加入新聞行業,先後任職於《信報》及《明報》,切身體會「無信不立」、「兼聽則明」。2014年2月遇襲受傷,病榻上總結心願:「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由」。
收看節目 陳文敏教授讀完《香港日記》,分多個篇章記下讀後感。在最後的第六篇結語篇,陳提到彭定康在日記最後一章,作出對一國兩制的評價,慨歎不少曾經努力為一國兩制付出的人,現在皆成為階下囚,英國亦終於履行了她的道義責任,讓願意離開的人前往英國。惟彭定康寄語指,不要忘記仍有不少深信香港價值、法治,和仍然默默努力爭取和堅持的一群。「這份堅持,是為香港,也是為我們所有人,因為這份堅持,正是界定我們自己本身的價值。」▌《破土有聲》:讀彭定康《香港日記》(一)個人篇:https://youtu.be/uXw0MRuIwqM ▌《破土有聲》:讀彭定康《香港日記》(二)英國篇:https://youtu.be/fY69vwCUtb4 ▌《破土有聲》:讀彭定康《香港日記》(三)中國篇:https://youtu.be/gAZulu-04eU▌《破土有聲》:讀彭定康《香港日記》(四)香港篇:https://youtu.be/BAqPpYiztpA▌《破土有聲》:讀彭定康《香港日記》(五)人物篇:https://youtu.be/3BWe5TyNwoc▌讀彭定康《香港日記》原刊於《破土》專欄,原文見綠豆Patreon:http://bit.ly/3ToCJGI ...
三十多年前我舉辦第一次相片和篆刻展覽,鈐印幾本篆譜。除了印章之外,還請了當時風華正茂的女古琴家、書法家、校友兼同事葉明媚博士提字,説明印章。她的行書,一如其人,清新飄逸、秀麗溫柔。這輯《相印集》以抽象明亮色彩相片為背景,配上十方舊印章,加上明媚博士的行書,應該有另一種味道。可惜我和她失散多年沒有聯絡,只知道她在美國除了古琴、書法、音樂教育聞名之外,更寫了不少成功的小說。 ▌[相印集]作者簡介張燦輝,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相信哲學不是離地、不在象牙塔之中,對世界有期望;改變不一定成功,但至少嘗試理解和批判。已到耄年,望在餘生仍能享受自由民主,並欣賞文化與大自然。 ...
臨近聖誕,不論是孩子同學的家長,抑或為人父母的同事,都互傳訊息找一些又經濟又有節日氣氛的活動。在英國很多城鎮都有聖誕市集,也有專為兒童而設,把農場或古宅打造成的聖誕村,吸引大人細路到訪。只是大部份的聖誕熱門活動,都主打聖誕老人、飄雪場景。聖誕那個生於馬糟的耶穌,似乎消失在鋪天蓋地的商業噱頭中。還是在本地基督教會,和相關的鄰舍連結中,才令人真正細味聖誕的因由。我上的教會剛成立於新建社區,是浸信會背景。12月伊始,教會的崇拜時間搖身一變成為MESSY CHURCH(非一般教會)主日,早幾星期已經在社區宣傳,希望更多鄰居認識教會、認識聖誕慶祝的唯一原因 —— 主基督的降生、犠牲和救贖。MESSY CHURCH——顧名思義,就是借不同的活動,讓人大細路不怕凌亂、放心放膽玩創作、做手工,教會的信徒就分享信仰,邀請大家一同紀念聖誕。但是,籌備過程中一位教友真是字字珠璣,他說:「有人的地方,就必然會亂。每個人每個群體都是非常messy,加起來根本就是罪人一群,這就是messy church的最重要一點。我們有幸能在一起敬拜、互相尊重,只是靠上主的恩典,不是出於自己的德行或功勞。有這種覺悟,就會更坦誠地分享,是甚麼令我們messy但不會crazy,還可以有盼望。」My worries經這位朋友這樣一說,像點通了我們任督二脈,不再介意自己來教會只幾個月,連孩子都說要幫手負責手工檔,一同事奉。於是我們一家就跟大伙兒一起,跟新朋友聊聊天,玩遊戲。我負責的攤位豎立了一隻紙版驢仔,因為當年大肚馬利亞就是騎驢作交通工具。紙版驢仔駄著兩個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