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們常說,時間能沖淡一切。但對於移民的人來說,時間究竟是要沖淡,抑或是用來累積雜陳的五味,為自己、為下一代積累抵禦暗黑的溫度和熱度?最近跟一個流散者後代的對談,對這個令人糾結的想法,又清晰了一點。很多時,學校只有一個駐校言語治療師,雖然團隊會有其他同事,如職業治療師、教師、音樂治療師、社工等,但若有專業上的難題或疑問,並不容易找到行家請教。所以能得到僱主協助或向一位有心的資深治療師學師,實在是極之幸福。更開心的是,可以奉旨出城受培訓,還有督導同行。機會難逢,又怎會只請教臨床事宜?我就乘機跟我的督導多聊多學多想。不能提的故鄉督導Jane(假名)的父母是柬埔寨華僑,原本是小商人,但自赤柬掌權,兩人眼見一些親朋摯友失蹤的失蹤、逃亡的逃亡,於是兩人逃離出生成長的地方,去到越南,然後再遠走澳洲,Jane和她的兄長就是在澳洲出世的。她說,父母好緊張子女還會不會用中文寫自己名字,於是在澳洲要孩子每周上中文學校學中文。不過,青少年期的她非常不明白,一堆問號全沒被解答,包括:為何父母在人前絕口不提自己來自柬埔寨?為甚麼在社區活動和鄰里間介紹自己族裔時,不提柬國、不提華裔,一概只答自己是「海南人Hainanese」?何解每每問及父母少時在柬的生活時,他們總是支吾以對?不知道,不明白,加上踏入青春期,就常因為父母對過去不說不講而惱恨、埋怨。Jane說,直到自己讀大學了,心想他們不想講那借來的時間、回不了去的地方,也就算吧,但自己一直好想到柬埔寨遊歷。於是大學畢業時跟媽媽詳談了一遍,說很想去柬國逗留幾個月尋根,希望他們提供些少基本時、地、人、事的資料,好讓她自己到這兒看看,那兒走走。這樣,她的第一次尋根之旅就完成了。淌血的傷口我問她,尋根後呢?三個月就如走馬看花吧。她說。總算親身到了父母成長的地方,去過已重建的村落,知道長輩已逝親人的一些故事。不過,對她來說,最重要的是,對父母的有口難言,多了體諒和同理心。說言語治療一定要涉獵心理健康、創傷治療的皮毛,她說,終於,她明白到父母其實一直未從逃難的創傷中治癒過來,所以只想從新生活、教養兒女中忙忙忙,就會不用回頭,觸摸淌血的傷口。Jane回到家中,沒有長篇大論,但可能父母見有女初長成,卻沒有因為他們暗黑的前半生而有何負面影響,眉頭也放鬆了。已婚的Jane說,這個暑假,會帶父母和新婚丈夫,一同到柬埔寨旅遊兩周,是第一次與父母同遊這地呢!太好,Jane有一雙好耳朵,愛父母所以想知他們是如何成為今天的他們,再靜下心來傾聽,終於對自己的過去有所發現。對比之下我發覺,在外子和我輩不少朋友中,不知怎的,卻好像對長輩的過去所知不多……流散先行者前陣子,幾個昔日社關路中的戰友相聚英倫,他們在周日跟我家參加主日崇拜。我們教會有個習慣,就是牧者會先讓大家分小組,討論一個跟當天講道有關的問題,然後才開始講道。今次,投影片的問題是 :「你的父母是做甚麼職業的?祖父母又是以甚麼為生的?」有的教友提到祖家幾百年都是農夫,族譜寫得清清楚楚。到我們幾個在香港出生成長的人分享時,不約而同對祖父母輩的生活近乎一無所知。我算是答得最清晰的了,但因為祖父在父親幼年已在三反五反中遭難,家族其他的經歷都已難以細究了。送走朋友後,我仍在想,流散,我們的長輩才是先行者。或許是流散確實有太多讓人很難過的事情,父母總不想痛苦在我們這一代延續,又總以為忙忙忙就會忘掉不快事,所以情願欺哄、情願掠過?!將流散者故事傳下去噢,跟阿Jane的談話還未完。她問我一家人來英一年多,適應如何,孩子有問起香港的傷心事嗎?我說有,還告訴她孩子其實不小,所以幾年來出生地的變化和失去,他們都應該知道。就在那刻,Jane很認真地、直直的望著我說:「Don’t  assume that they know. You...

  • 過去一周,較矚目的政經要聞有數則,其一是美國與北歐五國的峰會結束,美國總統拜登對烏克蘭反攻俄羅斯之戰表現樂觀,揚言普京「已經輸掉戰爭」;其二是中國外長秦剛消失於公眾視野逾三星期,外交部被外媒追問秦剛何時復工竟拒絕回答,引起諸般猜測;其三是中國第二季度經濟數據顯示,疫後經濟反彈失去動力,投資界紛紛發表中國經濟陷入危機的警報,香港經濟表現也受其影響乏善足陳。俄烏戰況從去年二月俄羅斯發動侵略烏克蘭的戰爭至今,十七個月過去了,歐洲局勢起了怎樣的變化?首先是俄羅斯變弱了,戰爭消耗了大量資源,也暴露了普京極權統治的諸般弱點。瓦格納僱傭兵團的快閃兵變更令他的強人形象毀諸一旦,俄羅斯正逐漸成為仰賴中國支撐的二流國家,後普京年代正揭開序幕。其次是北約軍事同盟變強了,北歐國家芬蘭已正式入盟,瑞典的入盟申請也在土耳其讓步後獲全體接納,烏克蘭雖因戰事未了不能即時加入,但北約諸國已表明戰後烏克蘭必然成為北約一員,北約實質上已完成向東及向北的擴張,達致近距離箝制俄羅斯的目標。美國總統拜登說,俄羅斯已經輸掉了戰爭,是從這個戰略大局來說,並非指烏克蘭反攻戰已取得關鍵勝利。就具體戰況而言,拜登的預測是烏克蘭反攻將取得重大進展,逼使普京同意談判停火,他認為俄羅斯沒有足夠資源和政治誘因令戰事長期拖下去。秦剛消失中國外長秦剛消失於公眾視野,之所以成為頭條新聞,引起國際媒體重視,主要是因為它反映了中國官場的特點,就是對外信息極度不透明,信息發布須請示最高領導定奪。本來一國外長無法履行職務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由副外長暫代便可以了,無論離崗原因是生病,或是受到執法機關調查,只要簡單交代便可以了。但中國官場的規則不是這樣,若沒有最高領導人拍板定調,外交人員對人事變化這類敏感課題不能說片言隻字,所以便出現了外交部發言人初期稱健康理由,後來在外媒再三追問下,以各種奇異方式拒絕回答的滑稽場面。而中國的網上社交平台則在瘋傳,秦剛與鳳凰衛視前主播傅曉田鬧婚外情的消息,更奇特的是當事人和外交部對這些傳聞竟不置一辭,完全不闢謠,令傳言更盛,市民大眾逐漸習慣以傳聞當事實來看待官場變化。秦剛失蹤受外界重視的另一個原因,是他乃習近平親自提拔快速升遷的「戰狼外交官」。他擔任外交部發言人時,言辭以尖酸刻薄出名,2021年4月被派駐美國當大使,2022年12月便擢升外長,晉升之快令人側目,誰知不到一年便出事,令外界對習近平治下中國官場的兇險難測,多了幾分真實的體會。不少中國評論家對這種迅疾變化兇險,聯繫到毛澤東晚年猜忌下屬、廢黜許多黨政軍領導的情況,指習雖大權獨握,但真正可以信任和重用的人卻很少。中國經濟表現中國經濟表現近期備受關注,尤其第二季度的本地生產總值增長,即使按官方數字也只有6.3%,低於投資界預期。這個6.3%的增幅是與去年同期比較,但去年第二季中國仍處於多個城市封境防疫的惡劣情況,經濟增幅近乎零,基數特別低。今年第二季比去年同期沒有出現大幅增長,而且環比只增加0.8%,顯著低於第一季的環比增長2.2%,反映疫後的經濟反彈,只持續了一個季度便失去動力,這是令投資界認為中國經濟出現危機的主要原因。為什麼中國經濟會失去增長動力?過去帶動中國經濟增長的要素,最主要是出口,但今年上半年中國出口不升反降,降幅為4%,尤其對歐美等西方國家的出口,受到西方加息影響,民眾減少購買中國商品,把錢用於疫後旅遊和餐飲。而眾多科技領域產品則受西方制裁、生產線大幅外移等影響,以致出口前景暗淡,拖累香港的轉口貿易也大跌。除了出口,投資也是拉動經濟增長的要素,但中國今年上半年的固定資產投資比去年同期大跌10.4%,反映靠房地產建設拉動的投資增長高峰期已成過去,全國房市普遍出現供過於求,市道疲軟乏力,相信需要一段長時間,才能消化積存的單位。此外,16至24歲青年的失業率於6月份升至21.3%,意味這年齡段每五個年青人便有一個失業。許多大學生畢業等於失業,社會上彌漫悲觀氣氛,個人及家庭消費意欲不振。港人若寄望內地客大批來港消費,振興香港市道,可能會大失所望。而內地政府部門方面,也再沒有資源,像當年雷曼危機後大灑四萬億元挽救經濟,許多地方政府債台高築,被迫削減公務員薪津逾兩成,連公務員出糧也不夠錢,那裡還有錢振興經濟?北京領導人將如何應對這次經濟危機?從財經媒體透出的消息看,新任總理李強準備召開國際投資者峰會,以各種優惠政策吸引境外機構投資中國;一些地方政府對外招商時,破格承諾返還投資總值的百分之十,利誘外商投資;而之前遭遇監管風暴業務大跌的電子商業,也再度受到官方禮遇。這些救急措施能否奏效,尚有待觀察。短期而言,中國整體和香港特區的經濟,前景都不樂觀,市民要有心理準備,這次經濟衰退可能比較猛烈,持續的時間可能較長。▌[守望]作者簡介劉進圖生於香港,七零年代入讀善導小學和九龍華仁書院,學會追求良善、自由和責任。八十年代初進香港大學唸法律,思考社會公義。八十年代末加入新聞行業,先後任職於《信報》及《明報》,切身體會「無信不立」、「兼聽則明」。2014年2月遇襲受傷,病榻上總結心願:「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由」。

  • 編按 : 第三位尋庇護者的聲音,願你細聽不知不覺,離開香港已經兩年了。想起當初形勢緊張,逼不得已才決定隻身去到台灣讀書,然後因為台灣的情況不樂觀,決心再逃離到英國,感覺像一場歷險。很多經歷,很多的感受,很多記憶,也成就了今天的我。從台灣到英國,身邊朋友形容自己好像是「二次流亡」,我常說笑,希望不要變成「三次流亡」,因為我真的不知道可以再走到哪裡了。我想,對於我們這群尋求庇護的朋友,可以在英國安頓下來,並取得身分,便是我們最大的希望。那時候選擇台灣,是覺得台灣與香港距離最近、文化接近、讀書較便宜,生活支出也較容易應付,而且方便家人朋友來台灣探望自己,讓他們感到安心一點。其實台灣是一個好地方,地方和風光都很美,人也很善良簡單。我在台灣的一年,也遇上了很多好好的老師同學,認識了不少本地或從香港來的好朋友,一同創造了很多美好的回憶。但是在政策上,台灣似乎不是太歡迎香港的朋友,2019年之後政策好像更加收緊,讓香港人更加難以移居台灣。對於自己,我的身分比較尷尬,需要透過7年的時間讀書和工作,去嘗試申請台灣永居身分,可是7年間台灣的政策及政局有機會翻天覆地,所以用7年去換取一個不確定的結果,不確定的生活和身分,我的確沒有很大的信心,與朋友商量後,我決定到英國去申請政治庇護,開展新的生活。▌[尋庇護]作者簡介過著流亡生活、前景未明的在英尋求政治庇護者或他們的過來人,透過綠豆的破土——這塊自由土壤發聲,以專欄「尋庇護」講述自身的故事、申請政治庇護時遇到的種種程序上、生活上的經歷。

  • 收看節目 莫宜端女兒在學校被人攞簽名?哦,原來是學妹們為了使用草地的權利而發起聯署。小小人兒在校內自發爭取女生權利,老師沒有認為她們「搞事」,沒有阻止。女兒學校的小事一宗,卻猛然提醒了莫宜端,原來這個世界還是可以被改變。 ...

  • 2007年前這裡是中正紀念堂,大門口牌樓上的匾額題字是「大中至正」而不是「自由廣場」。這個改變是實現台灣民主自由的勝利,專制威權統治時代的結束。自此這廣場是人民表達民主訴求和集會的地方。在台5個月以來,我在不同時間到過廣場多次,有烈日當空,亦有清朗明月;遇過一邊舉行政治集會,滿場是人羣,同時有玩音樂跳舞、打太極拳的羣眾,大家相安無事,共濟一堂。這是自由開放公民社會的體現。本年六月四日是離開台灣前最後兩次到自由廣場,當然是去參與六四集會。當天微微雨,沒有以萬計的燭光、沒有叫口號唱歌,羣眾也不算太多,不可能與香港維園六四晚會比較。但我們在海外的香港人,能夠自由安全齊聚這廣場,毋忘8964和2019,重看天安門和香港遭鎮壓慘劇的錄影帶,聽有關人士的演說,讓我們知道民主和自由是要人民自己奮鬥爭取的,更顯出「自由廣場」的意義。 ▌[相印集]作者簡介張燦輝,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相信哲學不是離地、不在象牙塔之中,對世界有期望;改變不一定成功,但至少嘗試理解和批判。已到耄年,望在餘生仍能享受自由民主,並欣賞文化與大自然。 ...

  • 捷克的一代作家米蘭.昆德拉與世長辭,享年九旬有四。昆德拉最廣為傳頌的著作,除了《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大概就是《笑忘書》。他強調書寫記錄之重要,尋其與記憶之間的關係。《笑忘書》載有七篇故事,最後一章談及情侶二人共浴天體沙灘,一人欣賞四周裸體麗影,另一人腦中滿是猶太人被迫進毒氣室之恐怖回憶。兩人同床異夢,然因各把自己意念投射在對方身上,恰恰因為互不了解,反倒相處融洽。貫穿全書始終,正是昆德拉的名言:「人與權力之對抗,實乃記憶與遺忘之對抗。」法文原文是「La lutte de l'homme contre le pouvoir,...

  • 過去一周,較矚目的政經要聞有兩則,其一是美國財長耶倫訪華,會後表示美國不尋求與中國經濟脫鈎,美國政府對華投資的控制只會針對那些涉及國家安全的敏感行業,反映美中高層正為過去一段時期的經濟戰劃設界線,減少對一般貿易和投資的影響;另一則為香港特區政府繼通緝八名流亡海外港人後,啟動連串執法行動,針對被通緝者在港家人,以及經濟上支持他們的人,把國安紅線推進覆蓋「黃色經濟圈」。耶倫訪華耶倫訪華的另一重要「成果」,是與新一屆中國政府的經濟團隊建立關係,為往後持續溝通奠基,希望藉此減少誤解風險,並為未來兩國在氣候變化、債務危機等領域的合作鋪路。這一點也反映美中之間對兩國的冷戰關係劃下界線,設定了一邊相互針對、激烈競爭、甚至制裁,一邊仍能在某些互利雙贏的領域,繼續溝通合作。這是要求走平衡鋼索技巧的高難度外交路線,能否持續實行有待驗證。換言之,在未來中美兩國的高層會談上,雙方的議事備忘冊上會把議題分成三大類,第一類是雙方同意需要積極合作的,會談主要是尋求進展;第二類是雙方同意互不打擊的、不涉國家安全的非敏感領域事項,會談目的是解決偶發性衝突(例如一般貿易磨擦、投資糾紛),避免誤判致衝突升級;第三類是雙方認知涉及敏感領域的糾紛(例如尖端科技、軍事監察、能源、通訊、航天等),會談目的是了解對方手段,管控分歧,避免過度反應,招致非必要的相互制裁,維持戰略平衡。耶倫訪華揭露的這套新冷戰策略,代表了拜登領導的民主黨政府的對華方針。假如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宮,可能不會延續這個路線,他在競選活動中已放言,再當總統便會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這是他原來啟動的美中貿易戰的思路,即不分敏感或非敏感領域,使用大面積殺傷經濟協作的武器,例如大幅增加所有商品關稅,逼使兩國經濟逐步走向脫鈎。對於商界投資者來說,拜登和耶倫那一套,當然更明智務實,符合美國現實利益,但對於一般平民百姓,特朗普那一套感覺更爽,更能宣洩對中國的不滿;來年就是美國總統換屆大選之年,這兩條對華路線相信會引起不少激烈辯論。通緝八名流亡港人後續香港方面,高調通緝八名流亡港人的後續行動陸續呈現,包括國安警拘捕前香港眾志成員,指他們經營的網上商業平台,涉集資援助海外被通緝人士,以經濟資源協助海外人士游說外國制裁中國與香港特區,相關網購平台即時停運;律政司長表示會向大律師公會和律師會投訴,啟動紀律處分郭榮鏗和任建峰的程序;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表示,執法行動並非針對黃色經濟圈,但商戶不宜對外宣稱自己是黃色經濟圈,這樣對生意並無幫助;周初的消息是國安警登門把羅冠聰的父母及兄長帶走問話。這一連串的行動顯示,國安法在香港執行所鋪設的紅線正不斷擴展,從原來只針對當局認為從事危害國安活動的政治活躍人士,擴大至在背後默默支持他們的親友及平民。這種誅連式執法手段,在內地非常普遍,現在已引入香港,打擊對象首先是公開支援被囚人士的組織,然後是公開支援被通緝人士的平台,只要涉及組織、公開在網上運作、有一定經濟資源募集,有明確的支持對象,便可能引起執法當局注意,成為打擊目標。許多黃色經濟圈子裡的文宣,正正符合這些打擊指標,而只要當局通緝和檢控更多人士,打擊的紅線便會自動向前推移,逐漸覆蓋整個黃色經濟圏,逼使其轉向為只能地下私自活動的黑色經濟圈。▌[守望]作者簡介劉進圖生於香港,七零年代入讀善導小學和九龍華仁書院,學會追求良善、自由和責任。八十年代初進香港大學唸法律,思考社會公義。八十年代末加入新聞行業,先後任職於《信報》及《明報》,切身體會「無信不立」、「兼聽則明」。2014年2月遇襲受傷,病榻上總結心願:「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由」。

  • 某夜到北角森記書店,見兩名十多歲的姐妹在店中閱覽書卷,突然「噗通」一聲,女孩驚呼,似是拿書時不慎手滑,書本跌落,剛好掉進書架下的水桶 ( 稍後會解釋為何書架下有水桶 ),全書濕透。我跟店主相熟,看到事情發生經過,雖不想她有損失,然而當刻覺得應給女孩空間,讓其自行決定處理方式,故視而不見,繼續專心看書架上其他書籍。兩姐妹先是驚慌失措,拿著濕透書本跑到店外,跟父母低聲道出事情經過。過不多久,一家四口走到店主陳小姐前,母親聲線溫雅,為女兒過失道歉,表示願意把書買下作為賠償。陳小姐見書已濕透,卻說:「啊,沒關係啊,這些紙可以吹乾,吹乾再壓平,就像新書一樣。」本來神情擔心的女孩如釋重負,陳小姐笑著跟兩姐妹說:「你們一定是拿書時不小心把書掉進水桶,不是故意的,不要介意啊。」然後又說:「其實我們也不應該把水桶放在書架旁,但這裡很多貓,貓要經常喝水,否則對腎臟不好,實在沒地方,只好將水桶放在書架下。」小女孩及其父母再次為陳小姐帶來的不便而道歉,多看一會書才離開。這件事發生在數星期前,雖然只是小事一樁,我卻一直想記錄下來。有教養的父母,帶著有教養的女兒到書店,遇到有教養的店主。小女孩跟父母坦白過失,父母願為子女承擔,店主亦理解店內水桶位置問題,皆知相互體諒。有時正是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讓人明瞭縱然世道荒亂,人與人之間的善意猶然可見。所謂可愛香港,絕非口號,乃民間互存之善意,使人雖處迷霧中,猶見真誠。說起來最近我和朋友都各自在北角森記訂了一書,書名正是《教養》(Bildung:Alles, was man wissen...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