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易士老師來到英國也不是很久,但因為當了地理老師,便要著頭皮「教」學生大不列顛暨北愛爾蘭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 大笨鐘總有其魔力,每次途經西敏寺站(Westminster),都會看到滿臉笑容的遊客用不同角度跟它合照 —— 這就是軟實力。而在西敏橋(Westminster Bridge)旁,由藝術家托馬斯·索尼克羅夫特(Thomas Thornycroft)創作的Boadicea and her...

  • 路易士老師在英國教書最深刻的其中一幕,就是一次當我教授奴隸貿易(slave trade),播放相關的紀錄片期間,一名黑人女學生突然情緒激動、淚流滿面,需要離開課室休息——這當然是我在香港教同樣課題時不能想像的,我也從未想過自己會跟黑人學生「共學」此課題。我想起魯迅提到,曾在課堂上觀看「日俄戰爭教育片」,而影片中的東北民眾若無其事的看著自己同胞被殺。究竟,一種「同胞」的感受是怎樣形成的?相信是教育、是認同、是文化,也是一種心靈的共鳴。要把英國想像成自古而來是一個道德國度,也許不必。不過,能讓正直、有信念的人發揮作用,也許是她優勝之處。我想說的是提出終止奴隸貿易的威廉‧威伯福斯 (William Wilberforce)。1789年,威伯福斯在議會發表了一場長達三小時的反奴隸演說、兩年後的1791年,他首次向議會提交廢除奴隸貿易的法案。政治不是由完人推動威伯福斯為人機智,虔誠地信仰福音主義 (Evangelicalism),也是一位傑出的演說家,他因著仁慈和正直而受到其他國會議員尊重。他是「廢奴主義者」(Abolitionist),跟其他議員例如托馬斯‧克拉克森(Thomas Clarkson)由1789年開始爭取終止奴隸貿易,到1807年國會決議廢除,共花了18年。然而,路易士老師若把廢奴視作有良心的白人對黑人的救贖,或許只是一種幻想。或者我太受2006年的電影《奇異恩典》(Amazing Grace)影響。看了作家亞當‧霍奇契德(Adam...

  • 初來英國時,的確很難理解「英國」是什麼,原因是我們不太願意用人口流動(migration)的概念去理解一個國家。我們比較接受的,是一群人長期住在同一個地方,然後自古至今都留在那兒,並建立我們今天看到的現代國家模樣——但那只是一種簡化和扭曲的角度。 被視為是「英國人」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在英國的管治到了1066年結束。來自法國的諾曼人(Norman)征服了英國,並改變了英國的走向︰由主要受北歐斯堪地那維亞文化影響,變成與歐洲大陸文化融合,特別是受到法國影響。你說諾曼人是外來人?但英國溫莎皇室的族譜(family tree)也是追溯至諾曼的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 初讀這歷史真的會頭昏腦脹。諾曼人又不是法國人,卻又管治英國,那究竟誰是英國人? 答案是︰盎格魯—撒克遜人和諾曼人的融合。...

  • 英國自古至今也是一個移民國家,羅馬人、盎格魯—撒克遜(Anglo-Saxons)人、維京人(Vikings)、塞爾特人(Celts)、諾曼人(Norman),還有猶太人……現在當然有持BNO Visa的香港人。 人們移民到這個島嶼,是有其原因的。羅馬人被她的天然物資(natural resources)吸引,於是展開了殖民;當羅馬人在公元前410年離開英國,來自現今丹麥德國和荷蘭等地的盎格魯—撒克遜族就在這地方展開了他們的傳奇。據說,他們是來做僱傭兵,有些則是踏實地來耕田。盎格魯人(Angles)和撒克遜人(Saxons)其實是兩個不同部落,但都是在中世紀早期定居於英國的日耳曼部落。儘管它們是不同的部落,但它們的影響常常在歷史敘述中交織。 與《魔戒》的淵緣 馬克·莫里斯 (Marc...

  • 朋友來英一定會去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但不少人都說會花半天去逛V&A,認為「更好行」。初聽以為是哪一間時尚品牌的商店,但原來是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 大半生都與維多利亞港作伴,每次坐船渡海總會感慨海港兩岸愈填愈窄,也為這裏曾經的璀璨激動。年初聽到有人提議要改名為「延安港」也不驚訝,畢竟歷史不是人人都想面對的。 認認真真的學有關維多利亞女王的東西,在讀書時也好像未發生過 — 現在教學需要,惟有自學。維多利亞女王在1837年6月20日即位,至1901 年...

  • 來倫敦遊覽的朋友總會到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一遊吧。附近又有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和聖馬田教堂 (St. Martin-in-the-Fields)等景點,足以吸引遊人駐足拍照。老友在附近返工,每天都經過此地就更令我羨慕。老實說第一次身處廣場時,也真感到震撼。如此大,如此多人,令人感受到何謂「大國」。再看特拉法加廣場內的納爾遜紀念柱(Nelson's...

  • 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可說是突破了普通人的「盲腸」,從來沒有人想過或者敢將國王的頭砍下來。在1649年的時候,查里一世仍是實實在在的國王,但克倫威爾竟能說服大多數人以叛國罪名將國王處決——這是史無前例的。 克倫威爾早年事蹟並沒有太多記載,但根據歷史作家大衛‧霍斯普爾(David Horspool)Oliver Cromwell 一書,克倫威爾原來曾在童年時跟查里一世見過面。也許,看過對方的「鼻涕蟲」時代,人家做了國王也不會太有距離感。...

  • 讀歷史的學生應常會遇上「X是導致Y的主因嗎?」這個問題吧。過去教通識就會提醒學生,題目不是真的要你去找因果關係,而是考驗你如何做推論,用理由支持你自己的見解。來到英國,想不到也要教跟通識類似題目,而今次 X是宗教,Y是英國內戰 (English Civil Wars , 1642-1651)...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