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跟我一樣都有「系列癮」,她借了莎士比亞一系列的入門書,其中一本是亨利五世(Henry V)。我見她隨意把書放在地上,也就拿來翻翻。天啊,我竟因此搞通了完全不明白的一個環節,那就是英法關係。 英法關係簡單來說就是不好的關係,關鍵字在「百年戰爭」(Hundred Years' War)。百年戰爭可以分上下半場,上半場在1337年至1377年,下半場則在1377年至1453年。這場戰爭長達116年,是世上最長的戰爭。 上半場 —...
暑假去了蘭卡斯特(Lancaster)探朋友,除了樂聚,還有一個得著,就是能一到蘭卡斯特城堡(Lancaster Castle),原來它與玫瑰戰爭無甚關係,倒卻是一個監獄和法院,就像香港的大館。除了親身見識到什麼是圓形監獄(panopticon),原來彭德爾女巫案(Pendle Witch Trials)也是在這裡審理的。印象深刻,是因為在這裡初教英史時碰上這宗「彭德爾女巫案」,起初完全理解不到發生什麼事,一來案情複雜,另外十七世紀的英國正處於中世紀的蒙昧,尚未進入理性時期,用現代的觀點很難理解。原來巫術,是醫學,也是政治。英國歷史上最著名、記載最詳盡的女巫審判,正是於1612年在英格蘭蘭開夏郡(Lancashire)進行,這場審判最終導致八名女性和兩名男性因巫術罪被判死刑。那天聽著導賞員講述這件事,天啊,很精簡,不知要用上多少時間才能充分明白。路易士老師也一試自己「特別的講故事技巧」吧,希望大家很快了解案件的來龍去脈。 小衝突用倫敦的觀點看,這看來不可思議。但蘭開夏郡出名是「山高皇帝遠」,專出反叛分子,而當中的彭德爾山(Pendle Hill)更是一個偏遠地區,人們教育程度低,在全郡各地,很多地方幾乎不與外界接觸。1600年代初期,正值歐洲對巫術極度恐懼的時期,當時英格蘭在伊利沙伯一世的統治,剛脫離天主教會轉而接受新教。那些被視為與眾不同或不合群的人常常會受到懷疑。1612年3月18日,年輕女子艾麗森·迪維斯(Alison Device),與小販約翰·羅(John Law)發生衝突。這本是小事吧,後來小販卻倒地了,艾麗森因此被指控為女巫。為什麼會起衝突呢?艾麗森原來是在路上乞討,向約翰討一根針。我們用常理推測,會期待艾麗森奮力為自己辯護吧,可是她的證詞卻說明她真的用巫術導致他人受害。艾麗森的家庭是搞巫術的,她原本不想學,這也是她剛接觸巫術便發生了這件事。所謂巫術,其實是有些人以傳統療癒師的身分謀生,他們使用草藥和護身符或符咒的混合物來進行治療,他們也通過療癒、乞討和敲詐來謀生。據艾麗森指,當時她的「靈僕」以狗的形態出現,問她是否希望它傷害約翰,她因為太氣忿,認為約翰應該受到懲罰,於是告訴那條狗去使約翰跛腳。約翰果真的突然癱倒在地,一邊身體不能動彈且無法說話(若以現在的科學角度來看,他實是中風)。事後艾麗森並沒有一走了之,她認為自己對約翰有責任,並乞求他的原諒,約翰也原諒了她。 兩天審訊決定十條人命惟事情並未有結束。約翰的兒子亞伯拉罕向當地的治安官羅傑·諾威爾(Roger...
暑假對於師生來說,是一個休息的時間,也是獲取另類經驗的機會。到巴斯,除了在羅馬浴場大開眼界,難忘的還有爬了巴斯修道院(Bath Abbey)的鐘樓。 巴斯修道院有兩種門票,一是一般的參觀。抱歉,又是抱著教堂沒什麼好看的心態,打算隨便看看算了,太太卻說要去鐘樓一看。到過後發現,雖然貴一點,但倒真切地明白鐘樓駝俠身處的環境:隱匿、陰暗,狹窄。當然雨果筆下的駝俠是在巴黎,而非巴斯。 先介紹巴斯修道院吧,它的所在地自公元757年以來一直是基督教崇拜的地方,在這段時間內,有三座不同的教堂曾經佔據巴斯。最初建造的是一座盎格魯-撒克遜修道院,正正就是巴斯修道院所在地。公元973年,英格蘭的第一位國王愛德加(King Edgar)在此被加冕。 英格蘭首位國王...
英國曾被殖民統治。沒寫錯,是被羅馬帝國(Roman Empire)。英國曾是羅馬帝國的一部分,長達三個半世紀之久。從公元43年克勞狄烏斯皇帝(Claudius)入侵起,直到5世紀初羅馬的統治結束。即使在羅馬人離開後,他們仍然在整個國家留下了印記,包括新城鎮、植物、動物、硬幣、語言(例如 ‘exit’一詞就是拉丁語)、道路、建築,甚至「Britain」這個詞也是來自羅馬人的。 當然,還有著名的羅馬浴場(Roman Baths)。去浴場絕無不良意識,人們來到浴場是為了健身、清潔身體,還有與朋友見面,是社交活動。 羅馬人意識到巴斯(Bath)是進行溫水浴的好地方,因為水是由地下深處的岩石自然加熱的,就在這裏建了浴場。路易士老師來了英國兩年多,終於有機會到巴斯親身看看這著名的建築。由倫敦的柏靈頓(Paddington Station)出發,坐火車約一小時多,來到了英格蘭西南區域。路途不算遙遠且景點集中,我們主要看了浴場和旁邊的巴斯修道院教堂(Bath...
路易士老師十九歲開始愛上看足球,特別是英超。一星期工作的苦悶和勞累,往往可以透過全情投入觀賞一場足球賽得到紓解。我也因此認識多了英國地名,比如甚麼韋根、屈福特和李斯特城等等。當然,也學到歷史。 學歷史?足球歷史嗎?足球史是值得書寫和學習的。但我想在此文強調,足球的世界往往會援引英國歷史,比如不少人的愛隊曼聯,對前英超球隊列斯聯的時候,總會被冠上「玫瑰戰爭」一詞。為甚麼?不花點時間讀英國歷史,也是很難明白曼聯跟列斯有甚麼歷史淵源。 起始點其實是她們的所在地。 曼聯本屬於蘭開夏郡(Lancashire),惟根據1972年《地方政府法案》,蘭開夏郡的南部地區被劃入新成立的默西賽德郡和大曼徹斯特郡兩個大都市郡,曼聯在1974年4月1日正式歸於大曼徹斯特;列斯聯所在地則在約克郡(Yorkshire)。兩者正是玫瑰戰爭(War of the Roses)兩派的所在地。...
看《三國演義》,或多或少會同情漢獻帝:有心做好君主,無奈時不予我,最後變成一條「柴」。近代的還有光緒帝。英國歷史上也有一位類似的,他是亨利六世(Henry VI)。 當然,要了解玫瑰戰爭,也必須了解亨利六世,因為他統治期間主要受到玫瑰戰爭的影響。但更想說的,是他曾被廢黜(deposed)兩次,不可說不淒涼。 生不逢時 亨利於1421年12月6日出生於溫莎城堡。在英法一百年戰爭中大放異彩的父親亨利五世(Henry V)去世後,亨利於1429年於西敏寺加冕為英格蘭國王,當時他年僅七歲。年幼登基的國王大多數都沒好下場,因為一定要面對其他權臣。像康熙能扭轉乾坤的,真是少數例子。當時實際統治英格蘭的,是一個攝政會,直到1437年,16歲的亨利六世才被認為已經足夠年長來治國。...
去教堂一直不是路易士老師首選,總覺得看到的東西都差不多——但當然這是忽略細節的錯誤想法。加上去了一趟座落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Saint Paul’s Cathedral),就更覺自己無知。無知一︰未有想到要行528級樓梯,直達高達365英尺的圓頂。不過,倒可以看好風景,包括倫敦眼和碎片大廈(The Shard)等地標。「行樓梯」的時候,心裏想的是這座在倫敦大火後重建的大教堂,真有些瘋狂。被燒了,就要建一座更厲害的。浴火重生真的要有強大意志(還需要另一樣東西,看完文章會找到答案)。無知二︰正想問女兒知不知道設計這座大教堂的基斯杜化‧雷恩(Christopher Wren)是誰,她立即說他是一位天文學家。這個我倒不知,一直以為他只是建築師。原來,他還是英國著名的科學家和數學家。 巨大紀念碑在教堂的地穴正好有一個展覽,是關於雷恩的。標題為「追尋知識」(The Quest for...
在串流平台重溫了《鐵達尼號》,這部1997年的電影,當年感動了無數人︰窮小子尋機遇卻找到愛情,大船倒下是人間悲劇,卻有愛留存…… 當年的注視點當然放在俊男美女身上,「You jump, I jump」是夠浪漫了。當重看時,自己也長進了一些,多想了一條問題 :鐵達尼號出現在什麼年代?這樣一問,就是英國歷史科:愛德華時代(Edwardian Era)的研習。...
看人要多角度,這是路易士常跟學生說的話。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因為你在什麼社會、身處什麼階級,就無可避免地被當中的邏輯牽著走。 李察·阿克萊特爵士(Richard Arkwright)(1732-1792)是英國發明家,也是早期工業革命時期的領先企業家。看來是一個人畜無害的身份吧。但當我看到學生要答「X是英雄(hero),還是惡棍(villain)?」這一條經典問題時,我不禁想,是的,我要多角度。 要理解這問題,必須回到歷史背景。在1750年至1900年之間在英國發生的工業革命,當然帶來巨大的技術進步,也令英國帝國擴張。但這也同時改變了生產的方式和環境。比如在工廠和煤礦中,工作環境就極其危險和困難,人們也要受制於資本家提供的工作。我們要看的,就是新的生產方式對人的影響。 以發明來賺錢 說回阿克萊特,他本是一位做假髮的工匠。在遊歷全國時,他看到了珍妮紡紗機(Spinning Jenny)的好處。珍妮紡紗機是占士·哈格里夫斯(James...
讀英國歷史,必然要了解各種移民(migrant)怎樣來到這個島嶼。羅馬人是移民,成就了羅馬英國(Roman Britian)。但在5世紀初,羅馬人離開了不列顛,傳統上被稱為「黑暗時代」。但其實在5世紀,盎格魯人(Angles)和撒克遜人(Saxons)從歐洲不同地區(現今的丹麥和德國)移民到不列顛並在那裡定居,建立了各種王國。他們將他們自己的文化、宗教和生活方式帶到了這個國家。 盎格魯人和撒克遜人信仰異教,不奉行基督教。若說那年代「黑暗」,那大概只是因為他們不以基督教為宗吧。但在公元597年,教宗派遣奧古斯丁(Augustine)作為傳教士前往不列顛。他與不列顛最有權勢的國王埃塞爾伯特(King Æthelberht)會面後,埃塞爾伯特也皈依基督教。 由掠奪到定居的維京人 還有不能不說的,當然就是維京人(Vikings)。我們把他們想像成北歐海盜,在長船(longship)穿著盔甲、頭盔上帶有角。不過,真相是他們的頭盔上從未帶有角,也不是所有來到不列顛的維京人都是來搶東西的。的確,最早來到不列顛的維京人是為了尋找寶藏和掠奪,他們襲擊了林迪斯法恩的修道院(Monastery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