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靜物 (Still life) 是繪畫重要的課題。尚塞 (Paul Cézanne) 的靜物畫是其表表者。以相機代畫刀,亦能將靜物的形態、顏色、光暗和對比呈現出來。相片中的物件本是日常生活所見:一塊葉、幾個番茄、蘋果和叉匙等等,但將它們放在一定的空間和環境,然後拍攝,它們的本身便呈現出來;讓我們重新看一塊葉、五個番茄、大白菜、三個蘋果、幾對叉匙和小燭火在太陽陰影中!我相信這是靜物繪畫和攝相的共通處:讓事物自己呈現本身,顯現它們獨特的美感。...

  • 春分已過,慢慢日長夜短。雖然今年三月初聖奧本斯仍下雪,但相信冬天不再。和香港不同,在此可體驗四季變化。枯萎樹枝漸漸出現嫩葉;洋水仙、櫻花、油菜花、藍鐘花和各種春花陸續綻放。田野是青綠色,加上不同顏色的花朵,大自然的生命力如斯展開:世界仍是美好的,仍是有希望的。 ▌[相印集]作者簡介...

  • 請不要説這些相片似水墨畫!實是水墨山水「模仿」大自然。這輯相也不是大自然本身,將高空三萬尺拍攝的「地域」,抽離顏色而凸顯黑白對比而成為如此現象。水墨山水畫家只是透過想像描繪山水,肯定從未在三萬尺高空觀見山脈河流。攝相不是模仿大自然,也不是表達大自然的真實,而是以相機鏡頭將在我前面大自然現象的「相」轉化為平面的「相」。是以山脈不是山脈,河流不是河流,而是線條和幾何圖像。 此亦是攝相現象學的一種實踐。 ...

  • 長途航機上,大部分人都是看電影或睡覺,很少人留意飛機下的樣貌。三萬尺高空下,建築物全變得微小,人類的活動也看不見。河川是線條,山脈田野是不規則的圖形。從上觀下,以前説是「雀鳥的觀點」(bird’s eyes view),而今我們真能從天看地,大地呈現完全不同的形象,在地面上從未看過的觀感:我們的居所——地球是如斯壯麗。是以我多放棄電影和睡覺,選擇航機最後幾行的窗口位置,觀賞大地。當然拍攝好的景象不容易,季節、空氣、陽光和雲層等狀況都是拍攝的條件,大概四次航程只有一次可以成功有些好作品。 ▌[相印集]作者簡介張燦輝,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相信哲學不是離地、不在象牙塔之中,對世界有期望;改變不一定成功,但至少嘗試理解和批判。已到耄年,望在餘生仍能享受自由民主,並欣賞文化與大自然。...

  • 孩子永遠是可愛的。 第一張相是在倫敦St Martin-in-the-Fields教堂大門前剛出生嬰兒的雕像,下邊四面刻上新約聖經約翰福音第一句:In the beginning. ....

  • 攝相是將外在三維空間加時間,轉變成二維的平面上。時間本指拍攝曝光速度,但亦可以是相片內的人物移動的情景。這輯相便是將靜止的畫面配上行動的人,形成靜與動的對比。 最尾一張在夏威夷海邊拍攝的相片,主角從上邊跳下,浮在半空中,現實世界是不可能如此的,因為這人一定會插入水中,但相機能將時間凝住在這一刻,這就是攝相的獨特能力。 ...

  • 黃顯(筆名)是我教學以來最有潛質的學生之一。他領悟力強、對學術研究鍥而不捨、本科未畢業已能寫出碩士班的研究論文,前途未可限量。他能賦詩懂格律,我這幾年奏刀刻章,以新書題目和時局感受入印文,黃顯亦以賦詩回應,是以本輯將他為我創作的詩、印章和抽象相片一同刊出。我和他年紀相差半世紀,是忘年之交,期盼他能學以有成,以「知識人」回應我們當前的文化危機。 ▌[相印集]作者簡介張燦輝,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相信哲學不是離地、不在象牙塔之中,對世界有期望;改變不一定成功,但至少嘗試理解和批判。已到耄年,望在餘生仍能享受自由民主,並欣賞文化與大自然。 ...

  • 州橋月下聞流水,不忘鍾山獨宿時(摘自宋.王安石《夜聞流水》)此間小橋、流水也有,但沒有「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水,「上善若水」,老子此話對我們香港人意思重大。相片應該是靜態的,但相片內的水卻似在流動。流動著,便將時間重新放回相片的空間中 ▌[相印集]作者簡介張燦輝,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相信哲學不是離地、不在象牙塔之中,對世界有期望;改變不一定成功,但至少嘗試理解和批判。已到耄年,望在餘生仍能享受自由民主,並欣賞文化與大自然。 ...

  • 門窗是內外之間:門是我們出入建築物必經之地;窗是我們看外和望內的空間。除非我們的房屋只有地下,否則樓梯便是上樓下地的必需結構。是以大門、窗戶和樓梯如何呈現,是每所建築物的重要象徵。 正如門窗,並不一定需要特別設計,大部分都是功能性的。但如果每所建築物有個性的話,建築師肯定有比功能性更重要的審美觀念,表現在門、窗和樓梯的建構中。 每條樓梯都是不一樣的。 ...

  • 傳統文人畫畫,書法與印章同時入畫。我不諳書畫,故不能將書畫印共冶一爐。但現代技術可以將相片、書法和印章數碼化,全部加在同一畫面上。是輯再以明媚博士的秀麗行書和相對的印章放在黑白抽象相片上,同時將印章改為黑白,不取傳統紅色,又是另一種表現方式。 張燦輝,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相信哲學不是離地、不在象牙塔之中,對世界有期望;改變不一定成功,但至少嘗試理解和批判。已到耄年,望在餘生仍能享受自由民主,並欣賞文化與大自然。 ...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