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一周,較矚目的政經要聞有兩則,其一是美國財長耶倫訪華,會後表示美國不尋求與中國經濟脫鈎,美國政府對華投資的控制只會針對那些涉及國家安全的敏感行業,反映美中高層正為過去一段時期的經濟戰劃設界線,減少對一般貿易和投資的影響;另一則為香港特區政府繼通緝八名流亡海外港人後,啟動連串執法行動,針對被通緝者在港家人,以及經濟上支持他們的人,把國安紅線推進覆蓋「黃色經濟圈」。耶倫訪華耶倫訪華的另一重要「成果」,是與新一屆中國政府的經濟團隊建立關係,為往後持續溝通奠基,希望藉此減少誤解風險,並為未來兩國在氣候變化、債務危機等領域的合作鋪路。這一點也反映美中之間對兩國的冷戰關係劃下界線,設定了一邊相互針對、激烈競爭、甚至制裁,一邊仍能在某些互利雙贏的領域,繼續溝通合作。這是要求走平衡鋼索技巧的高難度外交路線,能否持續實行有待驗證。換言之,在未來中美兩國的高層會談上,雙方的議事備忘冊上會把議題分成三大類,第一類是雙方同意需要積極合作的,會談主要是尋求進展;第二類是雙方同意互不打擊的、不涉國家安全的非敏感領域事項,會談目的是解決偶發性衝突(例如一般貿易磨擦、投資糾紛),避免誤判致衝突升級;第三類是雙方認知涉及敏感領域的糾紛(例如尖端科技、軍事監察、能源、通訊、航天等),會談目的是了解對方手段,管控分歧,避免過度反應,招致非必要的相互制裁,維持戰略平衡。耶倫訪華揭露的這套新冷戰策略,代表了拜登領導的民主黨政府的對華方針。假如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宮,可能不會延續這個路線,他在競選活動中已放言,再當總統便會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這是他原來啟動的美中貿易戰的思路,即不分敏感或非敏感領域,使用大面積殺傷經濟協作的武器,例如大幅增加所有商品關稅,逼使兩國經濟逐步走向脫鈎。對於商界投資者來說,拜登和耶倫那一套,當然更明智務實,符合美國現實利益,但對於一般平民百姓,特朗普那一套感覺更爽,更能宣洩對中國的不滿;來年就是美國總統換屆大選之年,這兩條對華路線相信會引起不少激烈辯論。通緝八名流亡港人後續香港方面,高調通緝八名流亡港人的後續行動陸續呈現,包括國安警拘捕前香港眾志成員,指他們經營的網上商業平台,涉集資援助海外被通緝人士,以經濟資源協助海外人士游說外國制裁中國與香港特區,相關網購平台即時停運;律政司長表示會向大律師公會和律師會投訴,啟動紀律處分郭榮鏗和任建峰的程序;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表示,執法行動並非針對黃色經濟圈,但商戶不宜對外宣稱自己是黃色經濟圈,這樣對生意並無幫助;周初的消息是國安警登門把羅冠聰的父母及兄長帶走問話。這一連串的行動顯示,國安法在香港執行所鋪設的紅線正不斷擴展,從原來只針對當局認為從事危害國安活動的政治活躍人士,擴大至在背後默默支持他們的親友及平民。這種誅連式執法手段,在內地非常普遍,現在已引入香港,打擊對象首先是公開支援被囚人士的組織,然後是公開支援被通緝人士的平台,只要涉及組織、公開在網上運作、有一定經濟資源募集,有明確的支持對象,便可能引起執法當局注意,成為打擊目標。許多黃色經濟圈子裡的文宣,正正符合這些打擊指標,而只要當局通緝和檢控更多人士,打擊的紅線便會自動向前推移,逐漸覆蓋整個黃色經濟圏,逼使其轉向為只能地下私自活動的黑色經濟圈。▌[守望]作者簡介劉進圖生於香港,七零年代入讀善導小學和九龍華仁書院,學會追求良善、自由和責任。八十年代初進香港大學唸法律,思考社會公義。八十年代末加入新聞行業,先後任職於《信報》及《明報》,切身體會「無信不立」、「兼聽則明」。2014年2月遇襲受傷,病榻上總結心願:「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由」。

  • 最近一周,國際上最矚目的新聞有幾則,其一是美國最高法院連續頒發三個「糾左」裁決,觸發美國左右兩派激烈爭議,令明年的總統大選增加變數;其二是法國巴黎警察截停違規車輛、槍殺阿裔青年司機,觸發全國多處持續五天的暴力騷亂;其三是中美高層對話後,雙方各自出台針對對方的措施,例如中方通過對外關係法,又限制稀有金屬出口,美方則向國民發出針對中國的旅遊警告。至於香港方面,回歸26周年最引人注目的新聞是,國安處懸紅各一百萬元通緝八名港人,其中包括數名前立法會議員,指他們呼籲國際制裁違反國安法。 美國最高法院 美國最高法院因著自由派女法官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於2020年9月逝世,前總統特朗普得以在任期即將結束前多委任一名保守派大法官進最高法院,令最高法院保守派與自由派的比例變成六比三,不再是僅多一席的五比四。 這個改變的深遠影響在過去一年逐漸浮現,最高法院繼推翻墮胎合憲的歷史裁決,令美國保守州分可以立法打擊墮胎後,一連頒布三個進一步打擊自由派的裁決,包括否決拜登總統引用國家危機應對措施免除全國大學生積欠的四千億美元貸款、否決哈佛等多家大學長期推行的以較低成績錄取少數族裔學生的「逆歧視」措施、否決州議會立法強制商業經營者向同性戀客戶提供服務。這幾個旗幟鮮明的裁決,獲共和黨核心選民大力讚好,民主黨核心選民則強烈批評,這兩股強烈的情緒將令明年的總統大選變得更具刺激性,可能成為自由派與保守派的一次歷史性投票對決。...

  • 過去一周,最矚目的政經要聞無疑是俄羅斯的「快閃兵變」。雖然僱傭兵集團進軍莫斯科虎頭蛇尾,但已暴露了普京及俄軍的弱點,令美國和歐盟更堅決支持烏克蘭戰勝俄羅斯,逼使普京下台,所以有分析家指出,此次失敗兵變成功開啟了後普京年代。 點算得失,瓦格納僱傭兵集團確是輸家,普里戈任的幾點要求,看來全都沒有兌現,普京沒有撤換國防部長、檢控部門向俄國媒體放風說,針對普里戈任叛國的調查沒有撤銷、白俄羅斯也不是什麼安身立命之處。普里戈任公開背叛普京,指揮軍隊衝往莫斯科,威脅首都安全,卻在距離首都只有二百公里的地方,突然宣布不會發動流血內戰,下令軍隊調頭撤退,莫斯科不用真打一場硬仗,便平息了兵變。 普京和俄國軍方也成輸家 如今,普里戈任失去了俄羅斯一切供給援助,想再在中東或非洲稱霸一方已無可能,還要面對普京的殘酷報復,除了解散集團設法逃亡,恐怕已別無他法。他滿手血腥,犯下無數戰爭罪行,若踏足西方國家勢力範圍,立時便會被拘捕檢控。這個廚子出身的僱傭兵首腦,憑藉普京信任,替普京在敍利亞和非洲搞風搞雨,或策動軍事政變,或支持軍政府高壓統治,攻打烏克蘭時更使用殘暴手段對待平民,如今因背叛俄羅斯被秋後算帳,可謂咎由自取。 普里戈任雖然是輸家,但普京和俄國軍方也是輸家,這次兵變的結局是兩敗俱輸。莫斯科雖然不用打硬仗便平息兵變,但瓦格納僱傭軍可以輕易佔據南部軍事重鎮羅斯托夫,然後在不到一天之內,北上行軍逾六百公里,直逼莫斯科外圍,沿途沒有遭遇任何實質反抗。俄國軍隊採取被動放任姿態,僅地區政府出動挖路機器破壞公路,或以貨櫃車阻塞路面,試圖阻慢瓦格納軍迫近首都。這種低級的對抗手法,充分突顯了俄軍的內訌與無能,空自擁有戰機、坦克和導彈,在保衛首都時卻統統無影無蹤,國防部長和軍方將領在面對普里戈任公開叫陣也龜縮不語,既不還口也不動手,所謂軍事強國,給人的印象卻是強弩之末,外強中乾。 俄國人質疑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

  • 過去一周,較矚目的政經要聞有兩則,一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會談雖無即時成果,卻煞停了中美關係螺旋下滑的劣勢,讓身處衝突夾縫的周邊國家舒一口氣;二是香港特區政府「先斬後奏」,單方面公布放寛輸入勞工,26個過去禁止外勞的低技術工種全面解禁,事後才諮詢勞顧會,遭六名勞方委員離場抗議。此外,港府申請禁制令阻止《願榮光歸香港》傳播一事亦有後續發展。 布林肯訪華 布林肯訪華,分別與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及外長秦剛會晤,又獲習近平親自會晤,會後中方宣布,秦剛答應布林肯邀請回訪美國,而美國總統拜登預計亦將於不久未來與習近平再次會晤。這些中美高層接觸,被外界視為中美關係走向穩定的重要標誌,因此,會談雖無即時成果,例如美方期盼兩國軍方恢復熱線溝通機制,中方沒有答應,而中方要求美方撤銷對國防部長李尚福的制裁決定,美方也沒有同意,但外界仍然對此次被美會談給予正面評價,尤其夾在中美角力中的亞洲國家,他們既不想得罪美國也不想淡出中國市場,如今美中恢復高層直接對話,意味衝突暫時不會升級,亞洲國家毋須被迫選邊站,自然如釋重負。 特區政府放寛輸入勞工 在香港方面,特區政府決定放寛補充勞工計劃,沒有按慣例事前諮詢勞顧會,勞方代表完全被蒙在鼓裏,而且放寛幅度甚大,名額多達2萬,涵蓋工種包括所有過去禁止輸入外勞的低技術工種或行業,而且沒有日落條款,沒有煞停機制。這種一邊倒站在僱主立場制訂勞工政策的做法,嚴重破壞香港賴以成功的勞工政策傳統,難怪勞顧會的勞方代表要以集體離場的方式表達不滿,因為拍板公布後才諮詢,根本只是走過場,特首所謂仔細聆聽勞方意見只是空話。 香港這兩年移民潮比較厲害,許多行業都面對人手不足的困境,特區政府考慮放寛輸入勞工,尤其像建築和運輸行業,需求比較急迫。而長期缺乏勞工,單靠青年人入職培訓,以及成年人轉業再培訓,均難以解決,這些市民大眾是知道的。勞方代表過去也願意妥協,針對少數有強烈需求及明確數據的行業,作有限度的輸入,但政府這次不按牌理出牌,26個低技術工種或行業一下子全面解禁,這就必然會令從事相關行業的基層勞工受到衝擊,他們的薪酬待遇將難以改善。...

  • 過去一周,最矚目的政經要聞有數則,包括香港特區律政司司長向法院申請禁制令,尋求禁制《願榮光歸香港》這首社運歌曲;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本周訪問中國,尋求恢復高層溝通機制,降低中美對峙擦槍走火的風險;美國刑事檢控部門控告前總統特朗普違反保密法律,離任後私下收藏多箱官方機密文件。 (一)禁榮光歌影響深遠 香港過去是一個高度自由的城市,雖有管制不良刊物和審查電影的法律,但從沒有把一首流行歌曲列為禁歌。此次律政司司長向法院申請禁制令,把《願榮光歸香港》及其一切演奏、改編版本列為禁歌,試圖逼使國際科技龍頭企業谷歌把這些版本從YouTube平台上移除,以及阻止其搜尋器程式在用戶搜索「香港國歌」時展示這些版本,反映香港特區政府對被指觸犯國安法的文藝創作,正採取一切法律手段予以封禁,香港的互聯網服務公司和國際科網平台將首當其衝,若不主動下架便可能被封網及控告。至於身處海外的香港居民和外國人,雖可繼續傳播這些禁歌,但日後進入香港時或會被指違反國安法而惹上官非,事件的影響因此相當深遠。 6月12日(周一)早上,禁制令聆訊在高等法院開庭,法官陳嘉信要求律政司代表澄清,禁制令針對哪些人,即案件的被告是誰。律政司一方澄清,禁令不是針對全世界,僅針對有違反禁令的行為(以任何方式傳播榮光歌)以及意圖(具違反國安法意圖),正在干犯和有意干犯的人。但法官對此定義並不滿意,認為這並不包括從沒干犯任何行為但在禁令生效後違令的人,但律政司一方卻認為這些人也受禁令所限。法官認為事情有點奇怪,遂批准延期讓律政司代表索取指示,釐清被告身分涵蓋範圍,案件押後至7月21日再訊。從聆訊過程看,律政司代表的準備甚差,連最基本的資料也沒預備好,以致庭上屢次被法官問到「口啞啞」,散庭時竟然不回答記者自己的名字與職銜,專業素養令人質疑。 或涉封網或斷網行動 假若法院批出禁制令,並把禁令向谷歌送達,谷歌將要採取措施,防止香港用戶搜尋到這些禁令列明的歌曲版本(申請文件上列出了32條YouTube片段)。但香港法院的禁制令在香港境外並無約束效力,谷歌可以容許非香港用戶繼續搜尋和傳播這些歌曲,特區政府若要阻止香港互聯網用戶接觸這些在海外平台傳播的禁歌,便要把禁令送達所有在港營運的互聯網服務公司和電訊公司,要求他們採取措施封阻香港用戶登上這些傳播禁歌的海外平台,這會涉及相當複雜的封網或斷網行動,而用戶亦可能採用各種翻牆軟件和加密通訊軟件,嘗試繞過通訊系統的封阻。...

  • 過去一周,最矚目的政治新聞是「六四」事件34周年,香港警方用盡千方百計,阻止民眾到維園及其他公眾地方悼念「六四」,令原本象徵香港實行一國兩制、與內地有所區別的維園燭光消失。這個禁止悼念的新聞,比一般國安法案件的影響更大,有力地向國際社會說明,香港的自由環境已經改變。過去三年,特區政府假防控疫情之名,反對民間組織舉辦「六四」集會。今年六月,防疫措施已盡撤,特區政府不再掩飾,擺明車馬就是禁止民眾公開悼念「六四」。不單反對任何集會申請,還動用大量警力截查接近維園的市民,但凡身穿黑衣或帶備蠟燭鮮花的,便安插一些懷疑罪名帶走調查。法院過去從未有判處悼念「六四」屬顛覆或煽動叛亂,保安當局卻全盤接收中央政治定調,但凡紀念「六四」即意圖顛覆,把支聯會曾經在集會使用的政治口號「結束一黨專政」無限上綱為顛覆中央政權、違反經修訂的中國憲法及國安法律,並把所有不涉這口號的悼念活動等量齊觀,作為全方位鎮壓封鎖的依據。多年來,這種全方位封殺「六四」悼念的行為,只在內地執行,例如提前把天安門母親帶離北京,禁止她們公開悼念,又在互聯網上全面封阻意涉六四的文字或圖像。這些封禁行動被香港及國際記者廣泛報道,令全世界都知道,即使三十多年過去,八九年以坦克和子彈鎮壓天安門學生運動,到今天仍然是北京領導人的政治忌諱。正因如此,「六四」後的三十年間,香港能夠每年在維園辦六四悼念晚會,公開記念「六四」死難者,便成為了一個標誌,說明香港與內地在政治和法律上有區別,香港這一制可享有內地沒有的自由。如今這標誌消失了,連最和平的以燭光記念死難者表達哀思的自由都不容許,其他自由便可想而知。連續三十年都出現的維園燭光,在疫後復常的社會中竟然徹底消失,還有誰相信香港自由不變?對於留意香港時事的人,以上說的其實早已了然於胸,特區政府會封殺「六四」悼念,完全是意料中事。但到了接近「六四」這天,海內外的民眾還是緊緊盯著,香港特區政府每一個「過分緊張」的無理舉措,例如向戲院施壓要求取消包場觀影活動,那怕看的電影與六四或政治完全無關,都在網上社交平台迅速傳播,種種當年今日的資料一再重現,充斥網上空間,彷彿抗議著當局的審查下架,提醒著民眾毋忘六四。不單如此,各種打擦邊球方式的創作,也大行其道,例如多個西方國家的駐華使館,便以各種意涵相關的圖像,測試中國當局的審查機制,暴露政治審查的荒謬。這些微枝末節,成了「六四」34周年的獨特政治風景。蔡玉玲的查冊案香港電台前節目編導蔡玉玲的查冊案終極上訴成功,終審法院於六月五日宣布,撤銷她的定罪裁決,也受到廣泛關注。這宗案件之所以重要,有兩個原因,其一是警方選擇性執法,報復蔡玉玲製作七二一事件特輯,深入挖掘警方縱容白衣人在元朗行兇。香港記者以運輸署網上查車牌機制作新聞調查,每年數以千百計,警方卻單單針對蔡玉玲進行刑事調查,並視為較嚴重罪行,以控罪書形式控告,而在《大公報》記者黃偉強被揭發,於同一時期也曾以查冊為證據作報道,檢控當局便以較輕的票控方式處理,而同一名主審法官也對黃從輕發落,准他自簽保二千元守行為一年便撤銷控罪。這些執法上的選擇性與差別對待,令香港新聞界清晰看到,監察警權會遭政治報復!其二,運輸署在整件事上完全沒有捍衛新聞自由及公眾知情權,反而盡力收窄查冊制度,只容許有關汽車買賣或交通意外訴訟的查冊,對於其他符合公眾利益的查冊行為,例如記者調查使用汽車犯法的兇徒背景,或者盡職調查機構調查公司資產誰屬等,都被運輸署視為與交通運輸無關。進行網上查冊便視為使用虛假資料查冊,這種狹窄的法例詮釋竟獲各級法院認可,以致蔡玉玲一再敗訴,直至上訴到終審法院,才成功推翻運輸署的無理詮釋。運輸署會否服從終審法院裁決,還原昔日的寛鬆查冊制度,還是修改附屬法例,維持狹窄的查冊範圍,將會顯示香港特區怎樣看待資訊透明度這個重要課題。▌[守望]作者簡介劉進圖生於香港,七零年代入讀善導小學和九龍華仁中學,學會追求良善、自由和責任。八十年代初進香港大學唸法律,思考社會公義。八十年代末加入新聞行業,先後任職於《信報》及《明報》,切身體會「無信不立」、「兼聽則明」。2014年2月遇襲受傷,病榻上總結心願:「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由」。

  • 過去一周,較矚目的政經要聞有數則,香港方面較受關注的是數千市民取消器官捐贈,特首竟然要求警方調查;國泰航空三名空姐私下取笑乘客,被偷偷錄音後曝光,竟然遭內地媒體鞭撻、被國泰解僱,還讓建制派議員借機要求,加快立法禁族內歧視。至於中國內地及國際方面,較矚目的是雲南強拆清真寺圓頂,引發大規模衝突,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成功連任,令歐洲局勢更添動盪。市民取消器官捐贈5月23日,特首李家超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留意到近日取消器官捐贈出現不尋常情況(過去五個月共有5785個取消申請,當中約一半屬從未登記卻申請退出,或重複取消登記)。器官捐贈屬崇高理念,近期取消器官捐贈情況不尋常,非常反對任何人嘗試破壞系統,認為目前情況屬非常可疑的破壞行徑,他譴責破壞者,形容他們是恥辱,將要求警方調查當中是否涉及違法行為。為什麼特首反應這麼強烈?這是因為最近這一波取消器官捐贈潮,很大程度上源於政府宣布與內地建立器官共享制度,讓兩地病人均有機會受惠於民眾的器官捐贈。官方認為這安排對香港病人更有利,因為內地人口眾多,港人受惠於內地市民捐出器官的機率,大於內地病人受惠於香港市民捐出器官,而共享機制亦可減少器官無合適移植者被浪費的機會。不過,香港市民普遍對內地的器官捐贈制度抱有疑慮,抗拒在現階段推行器官共享,導致許多人主動取消登記。就算當中包括一些對內地政治生態反感的市民,借取消登記來宣洩政治不滿,行政當局只要改進登記系統,確保只有已作有效登記的市民才能取消登記,杜絕未登記卻申請取消或重複申請取消,便能把所謂不尋常的、破壞系統正常運作的狀況消除。餘下來的有效取消捐贈申請,不論其背後動機如何,當局都只能尊重,畢竟器官捐贈並非責任,純屬市民自願的慈善行為,不可能用警力調查來改變,只能通過長時間的宣傳教育,讓愈來愈多市民自願登記捐贈。這個道理非常顯淺,為何貴為特首的人會不懂?原因在於他面對巨大的政治壓力,他要向內地的港澳政策主事官員負責,這些官員一旦認定有港人在搞軟對抗,借一些合法的舉措來宣示對內地的不滿,便會向特首及整個特區政府施壓,要求他們採取措施對付搞對抗的人。警隊出身的李家超特首想不到辦法,便只能祭出警隊調查這道唯一板斧,向北京的上司交差。他有這種反應,這不是第一次,之前面對長者被指濫用二元交通津貼優惠、內地訪港旅行團要站在街頭食兩餸飯,他都有類似反應,以致坊間評論者取笑他,在拿著錘子的人眼中,一切事物都是釘子。國泰解僱三空姐國泰航空解僱三名空姐事件,與特首的小題大做,動輒把小事化大,背後原因其實是一樣的,同樣是內地政治壓力使然。個別空姐不懂得尊重乘客,私下取笑乘客英文欠佳,被乘客錄了音投訴,一般航空公司只會小懲,處分道歉了事,鮮有即時解僱。但這次事件被內地官媒刻意炒作,提升為港人空姐歧視內地乘客,並視之為普遍現象,煽動內地民眾仇港情緒,借機向國泰航空施壓,為國營企業他日取代英資控制國泰鋪路。國泰在這樣的政治操作下即時跪低,解僱三名涉事空姐,以為可以平息事件,其實只是飲鴆止渴。建制派議員奉承上意,已趁機要求盡快訂立族內歧視法,用刑事法律來對付斗膽笑謔內地同胞的香港市民,日後再有空姐失言被錄音,遭到的報復就不止解僱,還有刑事檢控或民事索償!雲南強拆清真寺圓頂雲南強拆清真寺圓頂引發的衝突,讓人想到文革期間的雲南。同樣由於政府粗暴干涉回民宗教生活,引發大規模武裝衝突,以致外界認為,在習近平管治下的中國,正在重演文革的許多極端舉措,乃有文革2.0的説法。這個描述比較籠統,實際情況是今天內地的政治與經濟面貌,與文革時期大為不同,即使出現同樣的最高領導偶像崇拜,或鎮壓異見消滅異聲,具體展現手法和社會影響也和過去不同,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文革2.0之說作為媒體標題固然吸睛,實際內涵卻頗含糊。雲南沙甸伊斯蘭信眾聚居地「通海納家營」,因改造清真寺而引發的回民示威,主要原因是當地政府為貫徹習近平宗教思想,要求清真寺「中國化」,所以要拆除仿阿拉伯建築的圓拱頂,並且在寺內掛習近平像,確保信眾聽黨話跟黨走。這種宗教改造手段,並不是單針對伊斯蘭教,對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當局推行的也是類似的措施,只不過強拆的宗教標誌不同,在雲南清真寺是圓頂,在浙江一帶是十字架!換言之,所有外國傳入的宗教,都要經歷一個假「中國化」之名推行的以中共領導人為最高服從對象的文化改造,拆圓頂拆十架只是「中國化」的表象,掛習近平像聽中共領導人指揮,才是「中國化」的真實涵義。這種宗教改造會在香港發生嗎?有留意宗教新聞的人應該知道,日前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和內地官方認可教會合辦了一場大型研討會,廣邀基督教界領袖及神學院參與,主題正是基督教中國化。中美關係在國際新聞方面,中國特使李輝游說歐盟諸國,接受俄羅斯佔有已取得的烏克蘭領土的事實,換取俄國同意停火,這個主張受到廣泛譴責,進一步削弱了中國試圖作為俄烏戰事調停人的角色。美國總統拜登在日本峰會期間透露,美中關係即將改善,令外界密切觀察此段時期中美兩國的官方接觸。但即時浮現的卻並非破冰之舉,而是中國宣布制裁美國儲存記憶芯片製造商美光,指其產品威脅中國國家安全,禁止中國境內企業使用。這宣布即時引起美國商貿部門抗議,而國際輿論分析則指出,禁令能否成功,會否反過來打擊中國自身經濟發展,將視乎中國能否以南韓生產的芯片來取代美光的芯片,事件將導致美中兩國同時向南韓施壓。土耳其總統選舉除了這兩則新聞,土耳其總統選舉是近期最受關注的事情。埃爾多安成功連任,令西方國家普遍感到失望,俄羅斯則大為高興,普京迅速發出賀電。從歐洲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埃爾多安連任令地區局勢更加動盪不安。首先是土耳其經濟瀕臨崩潰,通脹達到40%以上,貨幣匯率持續受壓,若埃爾多安繼續拒絕加息,只能實施外匯管制,才能阻止資金外逃,但外匯管制勢必重創土耳其經濟,打擊正常貿易及外來投資。一旦土耳其陷入經濟危機(匯率失控、債務違約),歐盟將如何回應?會否像當年拯救希臘那樣出手援助?土耳其又是否願意接受援助必然附帶的改革條件?這是未來一段時期土耳其政局最大的不明朗因素。其次,土耳其對中東局勢有舉足輕重影響,其與俄羅斯對敍利亞一帶地區的軍事干預,造成了大量難民湧入歐洲,衝擊歐洲諸國的保安政策和經濟政策。難民問題更刺激歐洲國家的右翼政治勢力崛起,以強制手段排阻難民為號召,取得許多民眾支持,正在改變歐洲的政治版圖。而埃爾多安本人的政治強人形象,在公然反抗執行歐洲法庭裁決後,在歐洲右傾勢力圈中亦大受歡迎,尤其受匈牙利、波蘭等國保守勢力推崇。他與普京的作風相似,二人惺惺相惜,以致芬蘭和瑞典因俄羅斯攻打烏克蘭而申請加入北約時,埃爾多安公開反對,指二國支持土耳其境內的庫爾德人搞恐怖主義,成功拖慢了兩國加入北約的步伐。凡此種種,顯示埃爾多安連任是對歐盟及北約的一項挑戰,目前俄羅斯仍是歐洲安全的首要威脅,歐盟和北約對土耳其只能忍耐,一旦俄羅斯兵敗普京倒台,埃爾多安恐怕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守望]作者簡介劉進圖生於香港,七零年代入讀善導小學和九龍華仁中學,學會追求良善、自由和責任。八十年代初進香港大學唸法律,思考社會公義。八十年代末加入新聞行業,先後任職於《信報》及《明報》,切身體會「無信不立」、「兼聽則明」。2014年2月遇襲受傷,病榻上總結心願:「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由」。

  • 過去一周,最矚目的政經要聞是兩個峰會,一是中國在西安主辦的中國與中亞五國峰會,另一是日本在廣島舉行的七國集團峰會。前者雖富麗堂皇,打造萬國來朝的盛唐氣象,但時機不對、脫離現實,客觀效果恐怕會弄巧反拙;後者雖樸實無華,卻有多個重要國家列席,還有烏克蘭總統親臨,形成以孤立俄羅斯來結束俄烏戰爭的國際共識,很可能成為重劃國際政治版圖的重要里程碑。中國與中亞五國峰會,從地緣政治上來分析,有兩方面的重要性。其一是挖俄羅斯牆腳,把過去屬於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幾個中亞國家收編,納入中國政治勢力範圍,這種明擺著架空俄國、深入其後花園收編盟友的舉措。這是在烏克蘭戰爭爆發前是難以想像的,反映中國判斷俄羅斯發動侵烏戰爭將以失敗告終,或者兩敗俱傷,國力將大不如前,所以可以公然招攬其「藩屬國」。另一點是突顯中國主導國際秩序的野心,大張旗鼓地舉辦中亞峰會,而非低調地逐一收編,彰顯的是大國實力。中國承接著之前一系列的外交攻勢,成功拉攏巴西及中東等國家,這次中亞峰會原意是要突顯中國有能力組建廣泛的國際連盟,建立一種可以與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抗衡的國際秩序,提升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話語權,同時藉此鼓舞國民士氣,強化民族自豪感,以萬邦來朝來提升習近平的大國元首地位。不過,這次峰會舉行的時間正值中國經濟陷入困境之時,三年疫情衝擊剛過,國計民生元氣未復,這個時候以大唐盛世的宮廷禮儀款待中亞五國,還承諾大灑金錢以260億元人民幣資助五國,看在民眾眼內,自然感到不是味兒,覺得官方宣傳脫離現實。至於廣島峰會,在地緣政治上也有很多看點,值得逐一分析。其一,峰會最大亮點是澤連斯基親臨,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畢竟烏克蘭與俄羅斯仍在熱戰之中,從歐洲坐飛機到日本,沿途的保安極不容易,但澤連斯基借助他與法國總統馬克龍的交情,獲法國租借政府專機,出奇不意地空降廣島,這就令廣島峰會變成解決俄烏戰爭的國際峰會,而解決方案的大原則,也不再是中國過去倡議的無條件無前設式和談,而是烏克蘭向來主張的以恢復烏克蘭原有領土為前提的止戰方案。其二,美國在峰會前夕突然宣布,同意北約盟國把他們的 F16 戰機供應給烏克蘭,而美國會派員訓練烏克蘭的機師。 F16 戰機對俄烏戰爭的制空權甚為重要,烏克蘭使用的是舊式俄製戰機,一直要求西方盟友供給 F16 。荷蘭、法國等由於戰機升級,也很樂意把快退役的...

  • 過去一周,最矚目的香港政治新聞是有40年歷史的尊子漫畫被迫停刊,與此關連的新聞是公共圖書館把大批圖書下架,部分內容涉及政治,部分與政治無涉,只是作者或出版人被政府列入黑名單。而由一名外國人營運的交通新聞網站 Transit Jam ,其創辦人向夏寶龍請願後,被中共喉舌媒體連日點名攻擊,亦於日前宣布停止運作。這連串新聞顯示,香港的言論自由正大幅倒退。 關注香港言論自由變化的人會知道,自2019年反送中社運遭政府強力鎮壓後,政治表達的自由就不斷被收緊,而在2020年中北京替香港訂立國安法後,更是每況愈下,其中以《蘋果日報》及《立場新聞》要員被拘、機構被迫停運,最為標誌性。如今這一波政治清洗,針對的已經不是嚴肅的政治新聞報道,而是政治諷剌、政治類圖書、打政治擦邊球的小型網上自媒體,反映北京主導的香港管治轉變,其目標並不限於封殺所謂反政府媒體,而是全面清除觸犯官方禁忌(例如六四)的各類出版物。 尊子漫畫停刊,《明報》並沒有明確解釋理由,只是感謝尊子四十年的持續貢獻,而尊子則表示是與報社協商後的決定。但《明報》的讀者和關注事件的公眾都看得清楚,這個既不符合報社理念與傳統,亦違背市場規律討讀者厭惡的決定,唯一可能理由就是政治——過去一年政府官員六度公開點名抨擊尊子漫畫,積累的政治壓力太大,以致報社和尊子都感到備受威脅,若不停刊便有可能步羊村繪本案後塵,被控以發布煽動刊物罪。...

  • 五月六日黃昏,一條長長的車龍,載著以千計的平民,在恐慌中爭相離開扎波羅熱市。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這是因為該市靠近核電廠,去年佔領該市的俄羅斯突然下令居民疏散,相信是準備應對稍後烏克蘭對該市進行反攻,事件令歐洲各國高度關注,烏克蘭戰事不但會迅速升溫,而且可能波及核電廠造成核幅射擴散。隨著歐洲氣溫轉趨溫暖,烏克蘭東部地區告別濕寒季節,泥土適合坦克前進。歐洲多國預期,烏克蘭籌劃多時的大反攻將一觸即發,美國和歐盟過去數月加緊供應的武器,將會成為大反攻的重要助力,而俄羅斯對此亦作了大量準備,包括在全國各處大量徵召新兵,向僱傭軍集團供應彈藥等,激烈的戰鬥一觸即發。五月八日周一,俄羅斯發動大規模的無人機空襲,目標是烏克蘭首都基輔,這次先發制人,外界認為俄軍是搶在戰勝納粹紀念日前造勢,振奮士氣軍心。而扎波羅熱的大疏散,則被視為俄羅斯借核電廠作掩護攻擊烏克蘭軍的部署,在雙方激戰中,假如發生核電廠幅射外洩,兩方都會把責任推向對方,但客觀現實是,幅射將主要影響烏克蘭和歐洲的居民,對俄羅斯影響較輕微,而這種「核意外」會令歐洲各國重新評估戰爭風險,或會施壓逼烏克蘭同意停火,屆時俄羅斯可望保存大片軍事佔領的烏東土地。如果烏克蘭的軍事行動要完全避開核電廠一帶,便無法順利推進,令核電廠一帶成為難以克服的瓶頸。對亞太地區的影響烏克蘭戰況起伏,不單影響歐洲政局,對亞太地區的影響也是立竿見影。隨著戰況膠著,中俄拉近關係,形成反美同盟。美國也積極拉攏亞洲盟友,成果較顯著的是日本與南韓峰會,兩國領導人暫時放下戰爭仇怨及領土糾紛,全面加強經濟與防務合作,餘波所及,南韓駐華使館與中國官媒為了南韓總統對長津湖戰役的講話公開罵戰。除了日韓展示共同進退姿態,菲律賓棄中親美的步伐也令人意外,尤其主導這個外交政策大轉彎的菲律賓民選總統,竟然是小馬可斯。他父親是因貪污被迫下台的前總統,流亡美國並隱匿了大量財產,小馬可斯一度成為追討對象,長期不願踏足美國,以免捲入官司,如今訪美並獲拜登高規格接待,答謝他開放四個軍事基地供美國使用,這種緊密關係是台海局勢緊張造成,而台海局勢升溫則是烏克蘭戰事導致,可見地緣政治是一環扣一環。中國頻繁的外交動作面對這種圍堵壓力,中國的外交動作也相當頻繁。近日較矚目的是國家副主席韓正出訪英國、葡萄牙、荷蘭;外長秦剛出訪德國、法國、挪威,以及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主持中國與中亞峰會,深入俄羅斯後院拉攏中亞諸國。不過,韓正訪英之行在國際輿論上失分多於得分,主要因為香港情況近年急劇惡化,人權自由排名大跌,而韓正過去數年在中共領導層負責港澳事務,所以英國媒體報道指北京派他出席英王加冕大典,是故意羞辱英國,在報道加冕儀式時也當他透明。但英國政界和商界是相當現實的,商界代表參與歡迎韓正晚宴大談英中貿易,英國派商業及貿易大臣赴港跟進,這些都是英國功利現實的一面。中國與加拿大互相驅逐使館人員一事,也看見政治立場對抗與經濟利益妥協並存。事件源起於加國華裔議員莊文浩在國會提案,譴責中國苛待新疆回民構成種族滅絕,中國駐加使館收集了莊的家庭背景資料,交內地安全部門向其在香港家人施壓,莊向杜魯多政府投訴求助,但杜魯多正忙於與北京修補關係,彌補孟晚舟事件對中加貿易的衝擊,把莊文浩案按下不表。結果有媒體爆料,指杜魯多政府沒盡力捍衛國會議員不受外國滋擾,沒阻止中國滲透影響加國選舉,加國外長為平息風波,下令驅逐中國外交官趙巍。中國立即報復,驅逐一名加拿大駐上海領館人員,並放任網民發起杯葛加拿大鵝牌羽絨服,以經濟損失來懲罰加拿大。這宗外交風波顯示,中國市場對西方國家吸引力很大,一般情況下政府官員為了和中國做生意都願意作政治妥協,但民意敵視中國已成主流,善於駕馭這股民意的政治人物和游說組織,也有能耐逼政府採取措施針對中國,這種角力會在歐美政壇反覆出現。另一則值得關注的中國與國際新聞,是外長秦剛與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五月八日在北京會面。會後中方發表的信息指,去年十一月習近平與拜登在巴厘島成功會晤,達成重要共識,但此後美方連串錯誤言行,破壞了這得來不易的積極勢頭。如今應當穩定關係,避免螺旋下滑,防止出意外,要冷靜專業務實地處理意外偶發事件。這次會晤及公開信息,相信是因應烏克蘭戰況升溫、台海局勢緊張而發出,不想氣球事件重演。美國方面看來也有這個意願,不想在明年大選前發生嚴重衝突。中國未來產業發展的大方向在中國經濟方面,過去一周最矚目的要聞,乃二十屆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就中國未來的產業發展,提供了一些大原則大方向。其中較受外界闗注的有三點,其一是在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時,要堅持以實體經濟為重,防止脫實向虛。這個表述顯示,以習近平為核心的中共領導層對虛擬經濟甚有戒心。儘管近年冒起大量創新科技企業,都是以互聯網上的數碼活動為依據,例如虛擬金融、電競電玩、人工智能,但中國是製造業大國,是世界工廠,近來中國在外交上取得進展,說服多個國家答應使用人民幣結算雙邊貿易,基礎就是中國製造的商品切合這些國家的貿易需求,所以製造業是中國的硬實力,不能脫實向虛。另一點與此相關、互為呼應的,就是堅持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能當成低端產業簡單退出。這個表述反駁了內地企業界一個流行的說法,即提升產業結構除了要積極發展高科技、高增值的産業,也要淘汰一些過時的、落後的、產能供過於求的低端產業,讓這些低端產業轉移去其他發展中國家。現在中共中央定出的方針卻是不能退出,要堅持把這些低端產業轉型升級,這便為許多地方政府提供了藉口,可以保留一批虧損的、不具經濟效益的國企。第三點受關注的會議公布,是關於人口政策,說人口發展是關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必須著力提高人口整體素質,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具體策略包括努力保持適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規模,要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這些表述反映,習近平領導的中共中央對於人口紅利消失、人口總量被印度超越,看來頗為介意,要嘗試扭轉內地生育率下跌的趨勢,繼開放二孩、三孩後,將會再出新政策鼓勵生育。國殤之柱被檢走至於香港新聞方面,政治新聞較矚目的是警方把過去長年擺放在香港大學的國殤之柱,列為一宗顛覆案件的證物予以檢取。之前港大已把這件雕塑移離校園,存放於石崗的嘉道理中心,雕塑物主丹麥藝術家高志活一直想取回。此次警方取走雕塑,並沒有與高志活聯絡,乃是運用國安法附屬法例賦予的權力,將雕塑列為證物予以接管,將來審訊結束如何處置、會否歸還,則屬未知之數。這種行事手法,連同禁止六四晚會、封殺六四紀念館等,顯示港府正落力消除香港的「六四」記憶,完成中央交付的任務。另一則值得關注的香港新聞,是香港經濟日報報道,美國聯邦快遞將亞太區域總部由香港遷至新加坡, FedEx 發聲明指只有少於15%職位會遷移。這則新聞向公眾印證了企業界早已知悉的趨勢,即中美經濟脫鈎下美資企業不會把亞太總部設在香港,不論中國如何震怒,設法懲罰這些美國企業,恐怕都無法扭轉這趨勢,這不代表美資企業放棄中國市場。聯邦快遞的聲明說得清楚,他們會設法保持在這市場的領先優勢,但營運總部是另外一回事,那關乎管理層的人身安全和管理數據的保安,在香港國安法強力運作下,美資企業怎敢冒這個險?▌[ 守望]作者簡介劉進圖生於香港,七零年代入讀善導小學和九龍華仁中學,學會追求良善、自由和責任。八十年代初進香港大學唸法律,思考社會公義。八十年代末加入新聞行業,先後任職於《信報》及《明報》,切身體會「無信不立」、「兼聽則明」。2014年2月遇襲受傷,病榻上總結心願:「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由」。 ...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