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節目 超級大使館藍圖多處被遮蓋 中方須兩周內解釋中國申請喺倫敦皇家鑄幣廠舊址興建超級大使館,引起爭議。英國副首相韋雅蘭去信質疑藍圖多處被遮蓋,要求中方於8月20日前交代詳情並補交完整資料。當局須於9月9日前作最終裁決。多個港人組織及人權關注者連續周末示威,憂使館或成「秘密公安局」。智庫指政府須加稅補400億財赤智庫NIESR指,財相李韻晴須於秋季財政預算案加稅,填補逾412億英鎊赤字及預留100億緩衝。報告稱美國貿易戰、借貸利息升及福利削減失敗加劇財政壓力,舉債恐損信心,故須溫和持續加稅。施紀賢反對分析,加稅未明確表態,強調提升民生及減息減輕按揭負擔。失稅務優惠掀公司董事移居潮《金融時報》分析指,英國取消非定居居民稅務優惠並加稅後,出現公司董事離英潮。去年10月至今年7月,有3790人申報移居,較前年同期增近40%。4月新政策生效後情況更明顯,按年增幅高達104%。熱門移居地包括德國、阿聯酋及中國。英法實施非法移民移交「一進一出」英法移交非法移民協議曝光,實行「一進一出」原則:英國遣返一名非法入境者至法國,須接收一名難民申請成功機會較高者,並可在法國申請入英,費用全由英負責。首階段每周約50人,法方可拒收具風險人士。英國同時立法禁止在社交平台鼓吹偷渡,今年已有逾2.5萬人乘小船抵英,創同期新高。調查指媒體影響 約半英人支持零移民YouGov報告指45%受訪英國人支持拒收新移民並要求部分新移民離境,多因誤信非法移民多於合法入境。事實上,非法移民僅估算12萬至130萬,遠低於1,070萬合法外來人口。部分人特別針對攞福利、小艇來英及低技術移民,甚至有兩成人反對醫護移民。保護未成年人上網法例或礙公眾利益BBC調查指英國新社交媒體法例實施後,平台為避罰廣泛自我審查,連國會討論、戰爭與加沙議題也受影響。專家批評做法矯枉過正,或窒礙資訊流通。違規可被罰最高1800萬鎊或全球收入10%。現時用戶須證明年齡,否則無法登入或進入部分內容。示威支持巴勒斯坦行動 警方警告後果自負組織《巴勒斯坦行動》獲法院批准司法覆核,挑戰被列為恐怖組織的決定。《保衛陪審團》計劃周六示威,警方警告支持《巴勒斯坦行動》屬違法,或會大規模拘捕。周四已有三人被控違反反恐法,網站亦遭下架。逾50名學者聯署,促撤禁令,批評政府打壓言論自由,憂影響英國及海外校園。小型飛機急降伯明翰機場延誤航班星期三中午,一架原飛往貝爾法斯特的輕型飛機因起落架故障緊急降落伯明翰機場,機上3人受輕傷。事故導致跑道封閉超過6小時,超過25班航班取消,部分改飛曼城及中部機場,數千旅客受影響。跑道於晚上約8時重開,航班逐步恢復。男子持園藝工具被拘捕兼警誡曼城一名35歲男子攜帶園藝工具返回住所途中,被他人報警指其持有鋒利物品,遂遭警方拘留12小時。警方質疑其中一把工具是否園藝用具,並詢問「allotment」意思,期間拒絕其尋求律師協助。該男子雖同意`接受警方警誡,惟憂慮事件影響日後求職,現正計劃挑戰拘捕及警告決定,並申請取回被扣押工具。 ...
20世紀新儒家的一位主要思想家徐復觀,在《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台灣學生書局,2013) 一書中說:「由中國政治思想以接上民主政治,只是把對於政治之『德』,客觀化出來,以凝結為人人可行的制度,這是順理成章,既自然,復容易,而毫不牽強附會的一條路。」 (頁248) 這大概是中華近、現代政治思想中,對傳統儒家和現代民主政治的相容性所作出最樂觀的一個判斷。 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打倒孔家店之聲不絕於耳,認為以三綱五倫為主導的傳統中華文化,跟強調民主科學的現代思想和制度格格不入。這類觀點強調,要帶領中國邁向現代民主,便須改變傳統中佔主流地位的儒家思想。當時最為激進者,甚至主張中國要全盤西化。到了今天,全盤西化已沒有人支持。但在中國大陸掌控公權者及其思想上的支持者仍舊認為,西方民主並不適合中國。中國的未來必須走中國特色的道路,而不是西方政治上以保障個人自主的權力分立的民主制度。 儒家的政治思想...
收看節目 貿易談判目的是為分清敵我? 美國總統特朗普被問到七月九日是美國暫緩向多個國家徵收關稅,以便與他們進行貿易談判的限期。特朗普稱會向多個國家實施徵稅。 他連日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載超過二十封致多個國家領袖的信件,說明美國最新的「對等關稅」安排,包括日本、南韓,以及印尼、泰國、緬甸、老撾等,被指是「中國洗產地」的東盟國家﹐東盟十國之中只有新加坡不在這輪信函名單內﹐關稅將於八月一日生效。想知道其他國家得到甚麼條件,請留意《兩邊走走》EP153的編輯推介。 ...
收看節目 洛杉磯騷亂升級 特朗普派兵惹訴訟美國洛杉磯連日爆發反對移民拘捕的示威,最終演變成騷亂,警方拘捕逾百人。聯邦政府未經加州請求,派遣2000名國民警衛軍及700名海軍陸戰隊員平亂,引發爭議。特朗普批評州長無能,強調需維持秩序。州長紐森反指總統越權,已入稟法院控告聯邦政府違法派兵。被誤遣薩爾瓦多 移民回美受審一名男子因行政錯誤被遣送至薩爾瓦多並入獄,上週被引渡回美國。他被控串謀偷運及意圖偷運外國人入境。美國司法部出示拘捕令將其引渡,預計罪成後服刑,再遣返回薩爾瓦多。司法部稱此為美國的正義。美國頒新禁令限19國入境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對19個國家實施入境限制,當中12國被列為「全面禁制」,包括阿富汗、伊朗、敘利亞、也門等,除特殊情況外,全面禁止入境。其餘如古巴、委內瑞拉等則受部分限制。措施被視為回教國家禁令的延續,惟法律風險較低。特朗普馬斯克反目特朗普上月底在白宮歡送馬斯克離任,兩人當時關係看似良好,數日後卻在社交平台互罵。馬斯克批《大而美法案》噁心,稱沒他特朗普不會當選;特朗普反擊稱是自己要馬斯克走,並指對方因無補貼而「發神經」。馬斯克其後態度轉變,刪帖並支持特朗普應對示威,風波暫時平息。三中國科研人員偷運病原體到美被控美國聯邦檢察官公布,三名中國科研人員涉兩宗走私生物病原體案件。簡雲清與劉尊勇去年在底特律機場被截查,劉被發現攜帶可破壞農作物的禾谷鐮孢菌,兩人被控串謀、走私等罪。簡為中共黨員,劉從事病原研究,曾任職密西根大學實驗室。劉已返國,簡則還押候審。另一案中,來自武漢的韓成璇被控郵寄含線蟲樣本包裹,同樣在底特律機場被捕。兩案由密西根東區聯邦法院審理。中美於倫敦再續貿易談判中美代表近日在倫敦舉行兩日貿易談判,美方由財長貝森特與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出席,中方則有副總理何立峰及商務部長王文濤。雙方聚焦出口管制及稀土供應,首日會談逾六小時,盧特尼克形容對話順利。美方考慮有條件放寬晶片等出口限制,換取中國釋出稀土配額。另中國5月對美出口按年跌35%,創疫情以來最大跌幅;整體出口升4.8%,進口跌3.4%,錄得順差1,032億美元。烏俄交換戰俘 無人機夜襲波蘭警戒升級烏克蘭與俄羅斯日前在伊斯坦堡達成協議,首輪交換約1200名25歲以下戰俘及陣亡士兵遺體於周一展開。然而戰事未見緩和,烏軍以無人機襲擊俄軍基地,摧毀多架軍機並引發石油設施爆炸。俄方則發動最大規模無人機攻勢,出動479架無人機及發射20枚導彈,攻擊烏西城市及能源設施。因襲擊接近波蘭邊境,北約派戰機巡邏,但雙方未爆發衝突。意移民公投投票不足宣告失效意大利就放寬移民入籍條件舉行公投,雖有約65%選民支持將居住年期由10年減至5年,但因投票率僅三成,未達五成門檻,結果無法律效力。修例原可讓約250萬人申請入籍。總理梅洛尼呼籲杯葛投票,被指成功阻撓左翼推動修例。副總理薩爾維尼則表明將推動更嚴格的移民政策。船隊闖加沙封鎖被以軍遣返以色列軍方證實截停自由船隊聯盟的麥德琳號,船上11名志願者和1名記者,包括瑞典環保倡議者童貝里,運送人道援助物資前往加沙。船隻進入限制海域後被以色列海軍押送至阿什杜德港。以色列外交部稱船上人員已被遣返。自由船隊聯盟批評此舉違反國際法。伊朗擴大禁止拖狗散步令伊朗政府宣布將2019年德黑蘭禁止帶狗散步的規定擴展至全國至少18個城市,旨在維護公共秩序與衛生。違規者將被罰款及面臨刑事處分。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狗被視為不潔,拖狗散步被視為西方文化入侵。儘管2010年已禁寵物廣告,年輕人養狗風氣仍盛,被視為對保守規範的溫和反抗。哥倫比亞發現未知人種遺骸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附近發現21具史前人類遺骸,年代介乎500至6000年前。哥倫比亞國立大學團隊對七具遺骸進行DNA分析,發現其人種與現有南北美洲原住民截然不同,約2000年前消失,可能混血或滅絕。此發現或改寫南美人類遷徙史,挑戰學界認為最早人類約二萬年前從東亞及西伯利亞遷入的說法。 ...
2023年,在丹麥國會的一場歷史性辯論中,一位年僅二十多歲的格陵蘭女議員走上講台,打破議會傳統,面對全場說出母語——格陵蘭語(Kalaallisut)。這位議員名叫阿琪-瑪蒂爾達·赫格-達姆(Aki-Matilda Høegh-Dam),她用那七分鐘的格陵蘭語演講,為一段漫長而沉重的歷史發聲,訴說一個北極民族如何在殖民壓迫下保存自我。 她的演講主題是歷史傷痕,是控訴殖民壓迫,也是捍衛格陵蘭人尊嚴。她提到了「螺旋案」(Spiral Case)—— 那段1960至1970年代超過4500名格陵蘭女性在未經同意或在例行檢查時被暗中植入子宮環、被剝奪生育權的黑暗歷史。當議長要求她轉換語言時,她拒絕翻譯,力陳說格陵蘭語就是她的權利,利用本土語言作為對抗同化的堡壘。 雖然她被議長驅離演講台,但她說:「我們不再害怕發聲。我們不再害怕使用我們的語言與文化。變革的精神已來臨,而邁向國家建構就是下一步。」...
收看節目 未來十年發展港鐵欠二千億 港鐵由特區政府持股75%,近期向媒體透露未來十年需投資逾2,000億元,用於鐵路保養和新項目,現金流不足,需舉債或出售物業籌資。港鐵2024年中期盈利增至60億元,但須投資過千億元興建新鐵路,另需數百億元更新設備。截至2027年,保養費達650億元;2027至2034年包括洪水橋站等新項目需投資逾1,000億元,北環線等研究項目約900億元,總額逾2,500億元。 港鐵依賴土地收益補貼營運,但物業收益高峰期已過。2024年上半年物業利潤17億元,遠低於2022年的104億元。港鐵物業項目推出緩慢,近年多次流標,負債持續上升,2023年底達704億元。為籌資,港鐵考慮發行長期債券,市值1,600億元的負債比仍有增加空間。 同時,港鐵乘客量和商場租金收入未恢復疫情前水平,海外業務受挫,包括失去英國伊利莎伯線經營權及瑞典項目虧損退場。類似情況亦見於市建局,該局連續兩年虧損,計劃發債籌措資金以應對重建項目和老化速度。...
收看節目 偷渡小艇沉沒最少12死 一艘載有70名船民的小艇在英倫海峽法國北部海域沉沒,造成至少12人死亡,包括6名小童和1名孕婦。法國政府表示,小艇在海上破裂,乘客全數墮海,只有8人穿救生衣,主要死者為女性,推測來自厄立特里亞。今年以小艇偷渡至英國的人數已超過21,000人,較去年同期增加。法國指出,英國出資加強執法後,人蛇集團改用更危險路線,導致小艇更易損壞。英國慈善組織呼籲政府提供安全通道處理難民問題。 智庫指削non-dom免稅年期得不償失 工黨政府計劃自明年4月起將「非稅務居籍」(non-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