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節目 英將與歐盟結新伙伴關係英國與歐盟將於19號在倫敦舉行峰會,擬簽署新策略伙伴關係文件,涵蓋貿易、人員往來、清關簡化及國防合作。雙方將統一對烏克蘭立場,英國可參與歐盟軍購及出售武器。美方警告協議或會影響美英貿易談判。英不在美國首輪貿易談判之列《衛報》指美國分階段展開貿易談判,英國未列首輪,難於5月中前達成協議。分析稱英方仍積極爭取,包括限制中資、停止購買中製太陽能板等;並加強軍事合作,派戰機與美軍聯手空襲也門胡塞目標,今年首度出動加油機支援。變性法官擬就女性定義於國際法庭興訟英國唯一承認變性的前法官麥克勞德計劃向歐洲人權法院提告,挑戰最高法院裁定「女性」只限出生性別。她稱裁決侵犯人權,使她感到被孤立。55歲的她於20多歲變性,去年因輿論壓力辭職。裁決亦影響企業政策,巴克萊銀行宣布禁止跨性別女性使用女廁,稱將提供適當設施。小艇渡海人數過萬性罪犯將不獲庇護今年以小艇橫渡英倫海峽來英人數突破1萬,較去年同期增40%。內政部稱加強打擊偷渡,已阻5400人入境。政府擬修訂《邊境安全、庇護及入境》條例,將性罪行納入「特別嚴重罪行」,無論刑期長短,涉案者皆不會獲庇護並遣送離境。另訂下24週內完成高風險庇護上訴審理的目標,以減少住宿成本。虛假聲明者與移民顧問將面臨1.5萬英鎊罰款。國會補選料工黨議席不保地方選舉前夕,首相施紀賢在國會與改革黨黨魁法拉奇激烈交鋒。法拉奇錯稱有逾萬無證年輕男移民入境,來自「異族文化」,並批政府濫用公帑,呼籲宣布緊急狀態。施紀賢則反駁,稱已提交邊境條例,但改革黨卻揚言反對。選情方面,保守黨料為大輸家,工黨亦現危機,補選選區朗科恩及赫爾斯比或被改革黨奪走,被視為對首相執政的警號。財相再被揭收受免費門券英國財相李韻晴因延遲申報去年12月獲贈的劇院門票,正被國會《標準事務專員辦公室》調查。4張門票值276英鎊,她遲逾申報時限。早前李亦因收美國歌手Sabrina Carpenter演唱會貴賓門票遭批,門票值600英鎊。她其後承認影響觀感,宣布不再接受免費門票,並補申劇院門票。凍結處方藥物價格一年政府宣布英格蘭NHS將自2025至2026年凍結處方藥價格,每項維持9.9英鎊,藥物證書亦不加價,估計為病人節省1800萬英鎊。藥費豁免對象如兒童、長者及孕婦等維持不變。研究指脫歐每年額外添近1500亡魂舒梨大學研究顯示,脫歐導致NHS每年額外死亡高達1458人,因歐籍護士流失,替代者經驗及技能不足。研究負責人建議政府加強本地醫護培訓,以防未來再發生類似問題。調查指工黨漠視氣候變化危機獨立機構《氣候變化委員會》批評工黨政府未有實質應對氣候危機,增加國民與經濟風險。主席指新政府無視水災與極端高溫問題,甚至考慮削減抗洪經費。強調如不投資基建應對,至2050年恐損失7%經濟生產力,而實現零排放的成本僅佔GDP的0.2%10男誘姦女童判監共88年10名男子曼徹斯特郡博爾頓市,有組織誘導、強姦及性侵女童,被法官判刑15個月至17年。案情透露他們在2016至2018年間,在一個青少年聚集的社區中心附近,接觸只有13到15歲的受害人,跟她們在網上聊天,再引她們到一間「派對屋」內性侵女童為成為校內刀傷三人囚15年去年4月,一名13歲女童在威爾斯南部學校用刀襲擊兩名教師及一名學生。她承認蓄意傷人及持刀罪,但被裁定意圖謀殺罪成。案件中,她表示希望借此案件成名。法官指她無悔意,純粹為了引起注意,判處15年監禁,服刑半期可申請假釋。專家非法販賣古錢被充公十萬英鎊77歲金屬探測專家因企圖私賣國寶級古錢被判充公超過10萬英鎊。專家與同黨從黑市獲得9世紀錢幣,轉售給一名假裝成美國買家的警員。案件曝光後,專家被判刑62個月,但兩枚錢幣仍未追回,專家聲稱已毀損。法院判令他在3個月內歸還103,000英鎊,否則可能面臨加刑。這些古錢估計是維京人埋藏在萊姆斯特,至今只追回72枚。 ...
收看節目 長和出售「巴拿碼」及港口業務惹怒中方,創辦人李嘉誠至今保持沉默,與十年前《別讓李嘉誠走了》風波作出強力反擊不一樣。有趣的是,李嘉誠最近三次以視像公開露面,背後也放着沉睡的阿童木,這個擁有各種超能力,以保護人類為使命的機械人躺平了,到底意味着什麼? 李嘉誠三次現身,都為其基金會捐贈「超聲波碎化癌組織Histotripsy系統」拍片打氣,原捐予港大、中大醫學院及養和醫院,資助病人免費參加「臨床試驗」,但最終全部儀器只能在私院使用,甚至傳出「儀器在公立醫院被閒置」,李嘉誠基金會最終與新加坡淡馬錫信託合作,把治癌新技術的臨床試驗輸入新加坡。 ...
收看節目 加拿大聯邦大選自由黨勝 加拿大聯邦大選結果揭曉,由卡尼領導的自由黨以逾43%選票勝出,成功連任;保守黨獲逾41%,創近百年來兩黨首次同時破四成紀錄。卡尼指特朗普試圖分裂加拿大、圖謀掌控,強調「永遠不會發生」。保守黨領袖博勵治在原選區敗選,承認落敗。代表保守黨參選的鄭敬基亦宣布落選。大選前夕,溫哥華菲律賓節發生車撞人事件,釀11死逾20傷,一名華裔男子被捕並遭控八項一級謀殺罪,警方相信不涉恐襲,疑與精神問題有關。 西班牙葡萄牙廣泛地區大停電 西班牙、葡萄牙及法國部分地區周一突發大規模停電,影響逾五千萬人,交通、通訊、金融及體育活動全面癱瘓,民眾陷恐慌。西班牙宣布緊急狀態,葡方指或因極端氣溫導致高壓電纜異常震動,系統協調失效引發事故,非網絡攻擊。電力正逐步恢復,料需一周恢復正常。...
收看節目 北上潮流勢不可擋?入境處統計復活節期間出入境數字,顯示由復活節假期前夕至假期最後一日的5天﹐共有超過246.6萬人次的香港居民離境,當中約75%是北上,整體外遊數字亦較去年同期多8%。雖然同一時間累計有61.8萬人次旅客訪港,較去年同期多11.6萬﹐但旅客逆差超過184萬人次﹐令香港市面非常淡靜。根據香港旅發局的數據,今年首季共有1222萬人次旅客訪港,雖然按年錄得9%增長,但與2019年高峰期相比仍減少33%﹐可見旅客量對比高峰期盛況仍有很大段差距。想知道香港長假期市面情況,請收看《兩邊走走》EP142的編輯推介。
收看節目 美國印度可以各取所需?美國副總統萬斯到印度訪問,他帶同印度裔的太太以及三個年幼子女同行,印度總理莫迪在官邸接待萬斯一家五口,根據印度官方發放的影片,莫迪與萬斯一家的互動融洽溫馨。萬斯在美印經濟論壇的演講亦特意提及很高興來到太太父母的出生地,同時一家與莫廸建立了私人交情,認為雙方會面已經取得良好進展,並且確立兩國貿易協商的重要框架。想知道美國如何逐步建立「抗中聯盟」,請收看《兩邊走走》EP142的編輯推介。
收看節目 美施「溫馨外交」夥印,建構能源國防合作 美國副總統萬斯偕家人訪問印度,受到總理莫迪親自接待,雙方互動融洽,並強調推動美印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萬斯在美印經濟論壇演講時指出,美印貿易協議談判進展良好,並暗示未來可能包括能源、資源開發及出售F-35戰機。此舉有助美國在亞洲加強影響力,同時越南也接近達成向美國購買F-16戰機的協議。 另一方面,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美方宣布對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徵收高額太陽能產品反傾銷稅,並計劃向中國船舶徵收重港口費。中美緊張關係已影響航運及航空領域,包括美國對華客機交付被拒等問題,美方亦考慮單方面加徵新關稅,意圖重塑全球供應鏈結構。 萬斯此次訪印被認為是美國加速拉攏印度、抗衡中國影響力的重要一步。莫迪則重申支持互惠合作,推動貿易、科技與國防交流。雙方在中美對峙加劇之際加強夥伴關係,顯示地緣政治局勢日趨緊張,美國亦積極部署亞洲戰略棋局。...
收看節目 施紀賢被指跨性別議題上表現「無種」 上週最高法院裁定「女性」應根據出世時的生理性別定義,對跨性別女性影響深遠,引發政壇激辯。在首相問答環節中,保守黨主席栢丹娜批評工黨影子衛生大臣施紀賢立場反覆,曾稱跨性別女性是女人,後來又改口否認,斥其「無種」(doesn’t have the...
收看節目 教宗方濟各逝世享年88歲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於復活節星期一早上逝世,終年88歲,死因為中風及心臟衰竭。他是首位來自拉丁美洲的教宗,自2013年上任以來,以開放包容著稱,曾為離婚、同性戀及跨性別人士發聲,並關注移民與反戰議題。他曾患胸膜炎,一度失去半邊右肺,晚年健康欠佳。今年二月重病入院,三月底出院後持續休養。他的靈柩將於星期三移至聖伯多祿大教堂供人瞻仰,並於星期六舉行喪禮後,依其遺願葬於羅馬聖母大殿。 方濟各逝世前一天公開露面 教宗方濟各逝世前一日仍現身復活節彌撒,向信眾揮手祝福,未如常親自致詞,改由主教代讀祈願文。他隨後乘開蓬車與群眾互動,氣氛平和。死前最後一位會晤的政要是美國副總統萬斯,雙方簡短會談。萬斯其後發表悼念聲明,而特朗普則表明將出席喪禮。多國領袖亦表達哀悼之情。中梵關係受關注,中方僅由外交部發言人致哀,未明言會否派代表出席葬禮。...
收看節目 中資公司滲入英國不同行業。英國國會罕有召開會議,通過緊急法案,挽救英國鋼鐵 (British Steel),英國政府有權指示廠房繼續運作,法案隨即生效。今次是英國國會40多年來,首次在復活節假期期間召開緊急會議。要如此趕急,因為英國鋼鐵是全國僅餘可以生產原生鋼(virgin steel),亦即把鐵礦石直接煉成鋼材的公司,除了英國鐵路公司(Network Rail),建造業和汽車業亦倚賴英國鋼鐵生產的鋼材,不過,擁有英國鋼鐵的中資企業敬業集團,早前決定取消一筆,原定提供給英國鋼鐵使用的鐵礦石訂單,令英國鋼鐵運作面臨重大危機。想知道工黨政府在今次事件上,有否得到教訓,請收看《兩邊走走》EP141的編輯推介。...
收看節目 ▌15國與美洽貿易協議,中謀突破拉攏東南亞 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於4月17日訪問白宮,成為美國宣布暫緩對等關稅措施後,首位前往華盛頓與特朗普會談的歐洲領袖。她表示有信心與美方達成經貿協議,並透露特朗普已接受邀請,將於稍後訪問意大利。與此同時,日本亦加緊與美方磋商,力爭在90日內完成協議,以應對汽車、鋼鐵及鋁產品等高額關稅。 與美國角力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啟動對越南、馬來西亞及柬埔寨的國是訪問,簽署多項合作備忘錄,涵蓋科技、基建、農業、簽證等領域,並發表「命運共同體」聯合聲明,強調加強區域合作、反對單邊主義與關稅保護措施。不過,越南早已與美國展開關稅談判,並加強打擊中資貨品借道越南出口美國的「洗產地」行為。 面對國際貿易局勢的動盪,東盟在4月10日的部長會議上決定不對美方實施報復措施,傾向透過談判化解壓力。馬來西亞首相安華則表明希望在中美之間保持溝通和平衡,雖然承認難度甚高。儘管中國首季經濟增長達5.4%,高於市場預期,但因應中美貿易風險,多家國際投資銀行已下調中國未來兩年的GDP增長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