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看節目 六四35周年維園燭光不再。 今年六四35周年,亦是23條立法後首個六四,香港警方早在6月3日,已經在維園、銅鑼灣一帶派駐大批警力。除了軍裝和便衣警員,亦有全副裝備的反恐特勤隊,及「劍齒虎」裝甲車在不同駐點戒備。 六四當晚,歐盟駐港辦事處署理主任及至少9個外國駐港總領事或代表,曾經現身維園,期間未見警方阻撓。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就在窗邊亮起電子蠟燭;此外,歐盟駐港辦事處、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等駐港領事館均有在社交媒體出文悼念;德國駐港領事館亦有轉發歐盟的帖文。 想知道六四35周年香港的情況,請收看EP97《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 收看節目 中資電商巨企SHEIN登陸倫交所,關乎英中關係走向? 多間英國傳媒報道,速食時裝跨境電子商貿巨頭SHEIN,最快本月向英國金融行為監理總署(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提交上市申請,有機會八、九月成功掛牌,屆時將會成為在倫敦交易所歷來第二大上市新股。...

  • 收看節目 為何基本法安排被指危害國安? 初選47人案裁決,法庭確認45名被告「無差別」否決預算案等於濫權,屬非法手段,是構成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的關鍵。 法律學者陳文敏認為,《基本法》條文內,有列明當立法會否決財政預算案後,行政長官有權解散立法會,亦有機制讓行政長官取得臨時短期撥款。即使行政長官被迫請辭,《基本法》已列明後續安排,令政府繼續運作,他不明白為何事件構成「顛覆政權」。想知道這份影響深遠的判詞存在多少爭議,請收看EP97 《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 收看節目 能夠想像一項政策的推行,會遇到如此多波折? 垃圾徵費政策 🗓️ 2005年特區政府提出...

  • 收看節目 *警方於六月三日再拘捕一人,消息指為鄒幸彤舅父* 六四35周年前夕,警方國安處首次引用為基本法23條立法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拘捕多人,指他們涉嫌違反條例第24條「煽動意圖的相關罪行」。被捕人士當中,包括正在大欖女懲教所還柙的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 警方根據法庭手令,搜查被捕人士住所,檢取一批與案件有關物品,包括涉嫌用作發布具煽動意圖訊息的電子通訊裝置,警方在之後一日再有行動,拘捕多一名53歲女子,指她涉嫌「以金錢資助羅冠聰及其他人士」,違反「資助他人分裂國家」罪。想知道這宗案件來龍去脈,請收看EP96《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

  • 收看節目 此案審結會為香港帶來甚麼影響? 47 名因參與2020年7月立法會選舉民主派初選人士,被控違反國家安全法「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周四於西九龍裁判法院裁決,16名不認罪被告中,14人被裁定罪名成立。 特區政府發稿,行政長官李家超重申,本案共47人被起訴,45人被定罪,顯示犯罪計劃的規模和嚴重性,裁決顯示法庭確定本案發生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行。想知道判詞理據和外界反應,請收看EP96《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 收看節目 公營部門醜聞可以遺禍甚深。超過2500頁的報告,詳細描述這宗被稱為NHS成立近76年以來,最嚴重的醫療災難。 英國上世紀70至90年代期間,三萬人因為使用受污染血液製品,感染丙型肝炎以至愛滋病毒,部份人事隔數十年才發現受感染,約三千人已經過身。 事發期間保守黨和工黨都先後執政,兩黨連同國民保健服務NHS,在事件終極研訊報告,都被指有份隱瞞事實、欺騙病人,甚至有人故意將敏感文件銷毀。報告形容這場災難原本可以避免,絕非意外,而是由一連串過失造成。想知道受害人的經歷,請留意EP95《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

  • 收看節目 多「盛事」代表甚麼?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罕有發出具體指示,要求香港旅遊業要根據環境積極應變,以新思路新辦法去解決面臨的問題,還提出「香港無處不旅遊」方針。 夏寶龍指示一出,特區政府即公布,今年一共在香港舉行超過210項盛事,落實「香港無處不旅遊」理念。下半年的100項盛事,當中四成是會議及展覽項目,包括每年都有舉行的「零食世界」展,樂施會毅行者、香港街馬也被列入為「盛事」。想知道港府今次舉動有何特別之處,請收看EP95《兩邊走走》的編輯推介。 ...

  • 收看節目 港經貿辦間諜案出現出人意表的發展。 英國政府起訴香港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行政經理袁松彪,以及另兩名男子,涉嫌協助香港情報機構蒐集情報和外國干預,觸犯英國國安法。案件五月廿四日早上於中央刑事法院初步聆訊,首被告63歲退休香港警司,現任香港駐倫敦經貿辦行政經理袁松彪,和次被告38歲曾經駐守希斯路機場的邊防人員衞志樑,開庭前由代表律師陪同到達法院,兩人並無回應現場記者提問。 至於同案原本的第三被告,37歲前皇家陸戰隊成員 Matthew...

  • 收看節目 今天的經貿辦跟過往有何分別? 特區政府在全球14個城市,設有海外經濟貿易辦事處。倫敦辦事處前身是 1997年,政權移交前香港政府駐倫敦辦事處,除英國之外,亦掌管同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拉脫維亞、立陶宛、挪威、俄羅斯和瑞典的經貿投資和文化事務。目前駐倫敦經貿辦處長是政務官出身的羅莘桉,由2021年起出任這個職位,他曾經做過林鄭月娥出任政務司司長時候的新聞秘書。 今年4月,葉劉淑儀在立法會會議上,已經以立法會議員身份,質疑駐倫敦經貿辦的作用減退,為何仍有這麼多開支。想知道港府經貿辦的「近況」,請留意EP94...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