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看節目 教宗方濟各逝世享年88歲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於復活節星期一早上逝世,終年88歲,死因為中風及心臟衰竭。他是首位來自拉丁美洲的教宗,自2013年上任以來,以開放包容著稱,曾為離婚、同性戀及跨性別人士發聲,並關注移民與反戰議題。他曾患胸膜炎,一度失去半邊右肺,晚年健康欠佳。今年二月重病入院,三月底出院後持續休養。他的靈柩將於星期三移至聖伯多祿大教堂供人瞻仰,並於星期六舉行喪禮後,依其遺願葬於羅馬聖母大殿。方濟各逝世前一天公開露面教宗方濟各逝世前一日仍現身復活節彌撒,向信眾揮手祝福,未如常親自致詞,改由主教代讀祈願文。他隨後乘開蓬車與群眾互動,氣氛平和。死前最後一位會晤的政要是美國副總統萬斯,雙方簡短會談。萬斯其後發表悼念聲明,而特朗普則表明將出席喪禮。多國領袖亦表達哀悼之情。中梵關係受關注,中方僅由外交部發言人致哀,未明言會否派代表出席葬禮。陳日君批評選新教宗日程倉卒方濟各逝世後,選舉新教宗的程序隨即展開。全球逾250名樞機中,135位未滿80歲者具投票權,其他年長樞機可出席總會議參與討論。樞機團團長即日發出通告,要求樞機翌日早上前抵羅馬出席首場總會議。香港榮休樞機陳日君批評安排倉促,邊緣地區的年長樞機難以準時到場。選教宗會議將閉門於西斯汀小堂舉行,若無人獲三分二支持,煙囪將冒黑煙,直至選出新教宗,才會冒白煙。教宗理論上可由任何受洗男性擔任,但歷屆皆由樞機出任。美最高法院暫緩押解出境令美國最高法院下令暫緩根據1798年《外國敵人法》進行的大規模遞解行動,該法歷來僅於戰時動用,現針對與委內瑞拉幫派有關的移民,但許多被遣返者無犯罪紀錄,亦無辯護機會。男子加西亞被遣返薩爾瓦多並監禁,美參議員范荷倫到當地探訪。他們原被要求在泳池旁會面,最終選擇餐廳。會面僅飲水與咖啡,惟薩國總統公布照片卻顯示兩人似在喝雞尾酒,范荷倫斥對方試圖誤導公眾。美施壓望俄烏本周達停火協議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警告,若俄烏數日內未達成和平協議,美國或放棄斡旋。特朗普亦促雙方盡快談判,並表示協議後可與美國展開「大生意」。在美方施壓下,俄總統普京首度公開表態願與烏直接談判,烏總統澤連斯基亦表示願意對話,雙方預計本周在倫敦與美英法官員會談。上周五雙方互換逾500名戰俘,並因復活節短暫停火30小時,但互相指責違約,炮火未止。歐盟擬續凍結俄羅斯2100億歐元資產,惟匈牙利揚言否決,愛沙尼亞警告解凍將增加歐洲納稅人援助負擔。美菲聯合軍演針對南中國海局勢逾14,000名美菲軍人周一在巴丹群島展開為期三周的「肩並肩」聯合軍演,美方稱為全面戰鬥測試,應對南海等地區威脅。菲方強調軍演非針對任何國家,但可遏止潛在衝突,特別涉台灣議題。演習動員約9,000名美軍及5,000名菲軍,另有澳、日、英、法、加等國參與,16國派觀察員。美軍將部署NMESIS反艦導彈及HIMARS系統,並與菲方進行實彈演練。中國外交部回應,反對以台灣為藉口強化軍事部署,警告勿挑釁。中國因香港問題反制裁美議員官員美國本月初制裁六名中港官員,指其涉實施《港區國安法》及跨國鎮壓,包括律政司長林定國及國安公署署長董經緯。中國外交部隨即反制,宣布制裁在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美國政界與非政府組織人士,惟未公布名單。同時,中國商務部警告他國勿與美方達成損害中方利益的貿易協議,否則將面臨反制。台灣、日本及南韓等正與美國磋商貿易協議,據報美方要求貿易夥伴在經貿上孤立中國。加拿大選舉自由黨民調領先加拿大將於4月28日舉行聯邦大選,選出第45屆國會343席議員,決定由自由黨卡尼還是保守黨博勵治出任總理。最新民調顯示,自由黨支持度為42.6%,領先保守黨的37.1%,新民主黨則有10.4%,誤差為正負2.7%。若趨勢持續,自由黨料可繼續執政。原先落後的自由黨因特朗普建議將加國納為美國第51州,引發反感,導致親特朗普的博勵治支持度大跌。全國約有2800萬選民,已有200萬人提前投票。以軍承認襲擊加沙救援車隊失誤以色列軍上月在加沙拉法襲擊救援車隊,造成15名救援人員喪生。以軍調查承認存在「專業失誤」,包括溝通錯誤和誤判車隊身份,兩名軍官受到處分。然而,巴勒斯坦紅新月會及人道組織強烈反對調查結果,並要求國際社會進行獨立調查。他們指出,事件後以軍封鎖現場一周,解封後發現救援車輛已被摧毀,死者遺體被埋於淺坑,其中一部手提電話顯示救援車隊事發前已開啟警號燈,與以軍說法不符。突尼西亞判40名異見者囚13至66年突尼西亞法院近日以串謀顛覆國家安全罪,判處40名反對派人士13至66年徒刑。被告包括前外交官、律師、記者及維權人士,其中部分在審訊前已被拘留兩年,另有約半數因逃離國家缺席審訊。此判決被視為總統賽義德自2021年集中權力以來,對異見人士的最嚴厲打壓。辯護律師指控審訊不公,過程倉促,有些被告無律師代表。國際特赦組織呼籲關注突尼西亞人權狀況,指判決源於被告行使基本人權。突尼西亞曾被譽為阿拉伯之春後的民主典範,但賽義德近年被指逐步瓦解民主制度。

  • 收看節目 美伊重啟核談判美伊代表上周末於阿曼重啟自2018年中斷的核談判,形容會談正面具建設性,並將於數日內展開第二輪對話。伊朗外長亦訪俄磋商區域安全。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關注伊朗高濃度濃縮鈾儲備急增,距核武門檻僅一步之遙。美國恢復部分糧食援助美國恢復對索馬里、敘利亞等國的緊急糧食援助,但阿富汗與也門仍被排除,因擔憂援助資金遭恐怖組織挪用。當地人道危機持續惡化,數百萬人陷飢荒困境。薩爾瓦多拒送回被美國錯誤遣返男上月,美國移民局誤將擁有「禁止遣返」身份的馬里蘭男子加西亞遣返至薩爾瓦多,並囚禁於惡名昭彰的超級監獄。儘管美國最高法院裁定須促其返美,司法部卻稱屬外交事務,法院無權干預。法官考慮判政府藐視法庭。薩國總統布格磊訪美時拒釋放加西亞,並反斥記者提問荒謬。美政府凍結哈佛22億美元聯邦資助特朗普政府凍結對哈佛大學22億美元聯邦資助,因校方拒絕取消DEI計劃、打壓挺巴學生、限制國際生及配合移民執法。哈佛校長批評此舉嚴重干預學術自由,強調不會屈服,並擬提訴訟應對。習近平出訪呼籲共同反對單邊霸凌國際貨幣基金警告地緣政治及貿易緊張或衝擊金融穩定,中國三月出口因趕關稅升12.4%,但內需疲弱致進口跌。習近平訪東南亞倡反單邊霸凌主義,特朗普則譏為聯手對付美國。美方暫放寬中電子產品關稅,惟強調屬短期安排,關鍵產品未來稅率將不可討價還價。烏克蘭俘獲俄軍華籍兵烏總統澤連斯基稱捕獲兩名參與俄軍的中國戰俘,兩人否認中方知情,稱原欲任軍醫。烏方指俄軍中有逾150名中國人,中國外交部反駁指控無根據。網上仍見徵兵廣告。俄軍近日轟炸蘇梅,致34死逾百傷。以色列內部籲停戰換人質以色列國內要求停戰聲音日增,繼退伍空軍發表公開信後,逾250名前情報官員與數十名前外交人員亦呼籲將營救人質列為首要任務,即使需以停火換取也在所不惜,超過3500名學者則聯署促停戰,批評戰爭只為政治與私利。以軍上周四釋放10名被扣押巴人,有人需攙扶步行,控訴遭虐打及非人對待。加沙地區仍遭以軍轟炸,平民與醫護人員喪生,住宅及醫院亦被擊中。雅典發生恐襲及騷亂希臘雅典發生恐襲,新本土組織承認於鐵路公司外安置炸彈,事前通知媒體避免傷亡,僅輕微損毀。組織稱為抗議鐵路私營化引發安全問題。翌晚演唱會後爆發騷亂,警局遭汽油彈襲擊,20車被焚,72人被捕。匈牙利通過法例禁同志公開活動匈牙利國會通過法例,容許在危及國安情況下暫撤雙重國籍者國籍,並修憲禁止同志團體公開活動,政府可用人面識別追查並罰款。執政黨稱此舉保障兒童發展權益,惟學者批評是走向威權。會議前數百人築人鏈抗議,布達佩斯29年來持續舉行同志遊行。多明尼加塌屋頂逾200亡多明尼加共和國首都聖多明各一夜店屋頂倒塌,造成至少231人死亡、189人受傷。事發時,夜店正舉行演唱會,吸引眾多觀眾,包括美國職棒選手及政府官員家屬。生還者稱事前曾見天花板掉落物品,隨後屋頂崩塌,許多人被瓦礫埋住,數小時後才被救出。政府宣布全國哀悼六天。遊紐約直升機失事六人亡美國紐約發生空難,一架觀光直升機疑似在空中解體後墮入赫遜河,機上六人全部罹難,包括西門子西班牙分公司總裁及其妻子和三名子女。事發直升機於上月接受大檢查,當天已執行七次飛行,失事發生在第八次出發後15分鐘。由於未配黑盒,事故調查難度加大。相關公司已被勒令停業。大阪再辦世博2025年世界博覽會於日本大阪開幕,主題為「設計未來社會的生活」,為期六個月。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期望世博會可促進全球團結,緩解當前分裂與衝突。此次博覽會有超過160個國家及國際組織參與,展示未來生活的願景。然而,開幕日部分展館未完工,售票情況未達預期,目標1400萬張票中僅售出900萬張。主辦方希望吸引超過2800萬人次,而1970年大阪世博則有6400萬人次參與。

  • 收看節目 關稅貿易戰升級全球股市下瀉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向全球大部分地區徵收關稅,包括無人島,引發全球股市大跌與經濟衰退憂慮。中國將對美國商品加徵34%報復性關稅,並強硬回應不會屈服。特朗普威脅若中方不讓步,將進一步加徵50%關稅並終止談判。 美國多處出現反政府示威 美國50州多個城市上週六爆發大型反政府示威,數十萬人反對特朗普政府削減聯邦預算、撤銷移民保護及裁員等政策。另有不滿其試圖將格陵蘭與加拿大納入美國版圖。歐洲多地亦有民眾響應抗議。...

  • 收看節目 緬甸7.7級大地震 內戰持續 緬甸發生7.7級地震,官方公布死亡人數逾2700,傷者超過4500人。美國政府預測最終死亡人數或達1萬。世界衞生組織指救援受阻,道路橋樑損毀、通訊不穩,且缺乏救援器材,許多地方只能徒手挖掘生還者。地震導致至少三間醫院倒塌,20多間嚴重損毀,加劇人道危機。南部平民區持續遭空襲,軍政府未回應。震央約1280公里外的曼谷,一幢34層建築倒塌,19人死亡,70人失蹤。政府正調查負責的中國公司,初步測試顯示鋼鐵不合格。 特朗普指責普京拖延和談...

  • 收看節目 以色列哈馬斯衝突重燃 以色列過去一週恢復對哈馬斯的空襲和地面行動,爆發自一月停火以來最激烈衝突。從星期日至星期一,加沙空襲已致超過6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包括婦孺及兩名記者。納賽爾醫院遭襲,造成五人喪生,其中包括哈馬斯高層。紅十字會辦公地點亦被炮擊,無人傷亡。埃及提議以哈停火,交換條件為哈馬斯釋放五名以色列人質,以換取人道援助與短暫停火。哈馬斯表示積極回應,但以色列尚未正式表態。 美俄談判烏克蘭戰火不息 美俄於沙特討論烏克蘭問題之際,烏方指俄羅斯違反停火承諾,空襲蘇梅,損毀兒童醫院、學校等設施,造成88人傷亡,其中17名為兒童。烏克蘭譴責俄方違反停火協議,外長西比哈強調,對俄談判須有軍事與制裁作後盾,否則和平只是空談。同時,烏克蘭國營鐵路連續兩日遭大規模網攻,幸未影響營運。俄方則稱停火僅限特定設施,並指控烏軍無人機攻擊俄南油庫,違反能源設施停火協議。...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