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看節目 「不提及代表不存在」主義再興起?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早前仍然將「明日大嶼」計劃的交椅洲填海工程,列為年度工作計劃一部份,但她最近書面回應經民聯立法會議員盧偉國,質詢政府關於交椅洲項目時間表時,就明確指出:「政府目前沒有為交椅洲項目制定推展時間表,實際上填海工程亦未有條件﹐於本屆政府任期內開展。」另外,2023 年9月特區政府推出的「香港夜繽紛」,借「夜經濟」推動疫後復甦,去到今年三月,有網民發現「香港夜繽紛」的官網已無更新活動,最近同一位網民又發現「香港夜繽紛」官網無法連接。想了解「無聲無息」消失,是否已經變成港府對部分大型項目的取態,請留意《兩邊走走》EP162的編輯推介。 ...

  • 收看節目 今個星期,《綠豆》製作咗兩條有關 BNO 簽證嘅報道,喺有限嘅人手同無乜資源嘅情況下,真係做到「綠豆仔」肉體同荷包都好大嘅損失! 話說星期一,英國國會辯論 BNO...

  • 收看節目 ▌「明日大嶼」成「明日黃花」《明日大嶼》交椅洲人工島項目前景再添變數。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早前仍指2027年啟動填海,但最新在立法會書面答覆中明言,政府現時未有推展時間表,亦無條件於本屆政府內展開,意味計劃已暫緩。該構想自2018年林鄭月娥提出,原估算工程費用約5800億元,賣地收入料7500億元。土木署去年已向環保署提交環評,但因未有具體安排,報告一直未進入公眾諮詢,以免引起揣測。政府現轉向集中北部都會區發展,惟相關地皮屢次流標,七月更臨時叫停首兩個片區招標,市場信心受挫。與此同時,另一經濟刺激政策「香港夜繽紛」亦疑告終。該計劃於2023年9月推出,並擴展為「18區日夜都繽紛」,曾被寄望帶動疫後消費,但今年三月起官網已無更新,近期更無法連接。雖然「18區」網頁仍在,但活動僅列至九月底。財政預算中,2025/26年度已不再將其列為重點項目。立法會議員查詢撥款及成效時,民政總署僅強調商戶滿意,卻未披露具體開支或盈利數字。據估算,至少42項相關活動獲批逾2800萬元「社區參與計劃」資助,但不少地區資料已下架,透明度受質疑。審計署雖將檢視納入五年計劃,卻未明言審核時點。整體而言,無論是填海還是夜經濟,兩大旗艦政策均陷入停滯或疑似淡出,顯示政府在大型發展與推動消費策略上正面臨重大挑戰。▌議員認同專項處理BN(O)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因副首相韋雅蘭(Angela Rayner)涉買樓避稅辭職,進行大幅內閣改組。焦點之一是馬曼婷(Shabana Mahmood)由司法大臣轉任內政大臣,她曾推動提前釋放囚犯以紓緩監獄壓力,現被委以處理偷渡與邊境安全的重任。她立場強硬,強調不容非法入境,若他國拒收不合資格者,簽證安排或被中止;並支持引入電子身份證,據報更考慮延長申請永居的年期,由五年加至十年。政府亦研究以軍營取代酒店安置難民,並接近與德國達成「一進一出」遣返協議。同時,前內政大臣顧綺慧(Yvette Cooper)改任外相,林德偉(David...

  • 收看節目 被揭與孌童犯私交甚篤 駐美大使終被炒美國孌童犯艾普斯坦獄中身亡六年後,私人文件曝光,揭示其與政壇人物關係廣泛。最新披露顯示,英國駐美大使曼德爾森與艾普斯坦私交甚篤,甚至在其被定罪後仍以「最好的老友」相稱並建議上訴。事件引發輿論譁然,首相施紀賢最終撤銷其職務。外交部聲明指,曼德爾森與艾普斯坦關係之深遠超出任命時所知,考慮到受害人感受,決定即時解僱。韋雅蘭辭職觸動內閣大執位副首相韋雅蘭因印花稅醜聞辭職,首相施紀賢迅速重組內閣。前司法大臣馬曼婷升任內相,傳與首相不咬弦的原內相顧綺慧,被調任外相;原外相林德偉改任副首相兼司法大臣,被視為明升實降。李世勳則接手地方發展、房屋及社區大臣職務。施紀賢在新內閣會議上強調,政府首要任務是推動經濟增長,改善公共服務及勞工階層生活。馬曼婷擬以軍營收容難民申請人英國新任內政大臣馬曼婷上任後展現強硬作風,強調打擊非法移民將較前任進取,並警告若有國家拒收被遣返者,將削減對方簽證,印度、巴基斯坦、尼日利亞等或受影響。政府亦考慮將庇護申請者集中安置於軍營,以平息民怨。她反對改革黨提出退出《歐洲人權公約》,認為不利國家利益,但承諾檢討其在英實施情況。今年偷渡橫渡英倫海峽人數已逾三萬,法國更揭發一宗致三人死亡的超載悲劇。北愛黑皮膚移民遭人群圍困恐嚇北愛爾蘭爆發疑似種族仇恨襲擊,約四、五十人包圍兩輛由移民駕駛的車輛,其中一車遭推搖及敲打,車上三名黑皮膚人士最終突圍逃脫。現場亦有非白人被辱罵。警方拘捕一名37歲男子,控以傷人及刑事毀壞,並拒絕保釋。警方譴責事件製造恐慌,屬針對膚色的恐嚇行為,強調必須立即停止。兩地標白馬被披聖佐治旗英國「升旗行動」持續,白底紅十字的聖佐治旗在各地出現。北約克郡及威爾特郡兩處歷史悠久的「山坡白馬」亦被掛上紅色十字布條,分別已有約160及350年歷史。當地團體批評此舉將珍貴地標變成政治表態,並指白馬保養艱難,不應隨意改動。全國收入不足捱餓情況劇增慈善機構調查指,去年英國六分一家庭缺乏足夠糧食,影響逾1400萬人,較2022年增加兩成;其中三分一五歲以下兒童營養不足。部分兒童自出生便依靠食物銀行,三成有工作家庭亦需援助,尤以護理員、巴士司機等體力勞動者受創最深。團體憂心食物銀行或成新常態,並促政府取消兩孩補助上限,以助67萬人脫貧。NHS公布分署排名榜英格蘭NHS公布季度排名,依據手術輪候、癌症治療、急症室服務及救護車反應等指標評核。134間地方NHS中,排名前十皆為專科醫院;金斯林、急症室服務被評嚴重不足的切斯特,以及考文垂則墊底三名。得分高的分署在資源分配上將享有更大自主權。美國製藥公司MSD撤出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美國藥企默克MSD決定擱置在倫敦興建的10億英鎊研究中心,並辭退逾百名科技人員,業務轉回美國或其他國家。公司指決定受特朗普施壓、英國競爭力下降、NHS藥價壓低及稅率高於預期等因素影響,最終放棄原訂後年啟用的大樓。施紀賢譴責俄派無人機到波蘭俄羅斯至少19架無人機闖入波蘭領空,引發歐洲強烈譴責。波蘭啟動北約第4條,英國、荷蘭、意大利派戰機支援,德國用愛國者防空系統將無人機全數擊落。首相施紀然指俄行動魯莽,感謝快速反應部隊。無人機來自白俄羅斯。倫敦地鐵罷工全市交通癱瘓倫敦地鐵約萬名僱員上周日罷工至周五早上,列車服務幾乎癱瘓,少數路線仍運行,令乘客擠迫。地面交通亦超負荷,巴士迫爆、的士長龍,共享單車被搶租一空。智庫估計罷工造成2.3億英鎊經濟損失。三分之二員工工會要求每周工時由35減至32小時,並拒絕資方3.4%加薪建議。法院現Banksy政治評論畫作街頭藝術家班克施Banksy最新作品在皇家法院外現身,不久即被清除。黑白畫描繪法官揮錘、一名示威者倒地,標語及血紅液體突出畫面。法院稱建築受保護,先用圍板遮掩,再派人清理,只留淡痕。作品諷刺批評意味強烈,Banksy身份神秘,真跡在拍賣市場備受追捧。 ...

  • 收看節目 疑似特朗普予愛潑斯坦生日信被公開美國眾議院監督委員會公布富豪性罪犯愛潑斯坦遺物中的信件,包括疑似特朗普的生日信,信中有手繪女性身體輪廓和模擬對話。其他信件來自英國駐美大使文德森,他稱愛潑斯坦為「最好的朋友」。白宮否認特朗普畫過或簽名,特朗普律師團隊已對最早報道此事的《華爾街日報》採取法律行動。愛潑斯坦受害人集會要求公開檔案。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發文,指責民主黨拒絕囚禁犯人,導致一名烏克蘭難民被殺害。美國國防部易名為戰爭部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將國防部改名為「戰爭部」,指此舉旨在彰顯美國力量,並認為原名稱過於「覺醒」。儘管改名需國會通過,但官網已改為war.gov,預計更換標誌等費用達數十億。現代汽車逾300南韓籍非法勞工被拘聯邦移民及海關執法局在喬治亞州的現代汽車電池廠房大規模掃蕩非法外勞,拘捕近500人,其中逾300名南韓籍工人。南韓政府正安排專機接回,並尋求與美方達成協議。現代汽車強調非法外勞非其直接聘用,並遵守法規。報道指此次行動恐增南韓公司在美投資設廠的戒心,或推遲部分生產計劃。中國輸美貨額大跌逾3成中國8月出口額逾3200億美元,同比增長4.4%,但增速放緩,對美出口額因關稅大跌33%。美國會調查發現,國防部資助的中國學術合作項目與中國國防工業有聯繫,部分更涉及被列黑名單的實體,擔憂美國科技被利用。巴基斯坦與華簽訂85億美元協議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訪華,簽訂85億美元投資協議,合作項目包括農業、能源、電動車、醫療、鋼鐵等,並將加速「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同時,巴基斯坦東部旁遮普省和南部信德省遭受嚴重水災,逾200萬人受影響,信德省逾10萬人緊急疏散因印度洩洪。耶路撒冷巴士站受襲6人亡耶路撒冷巴士站遭槍擊,6死12傷,2名巴勒斯坦槍手被擊斃。以軍隨後集中火力炸毀加沙高樓,指哈馬斯設哨站。以軍懷疑襲擊前往加沙的救援船。以色列攻擊卡塔爾哈馬斯據點槍擊案翌日,以色列空襲卡塔爾多哈的哈馬斯高層目標,多國譴責。此外,以色列最高法院判決政府需改善被扣巴勒斯坦人的食物供應,因其食物與醫療嚴重缺乏,導致監獄爆發疥瘡。俄空襲基輔毀烏政府總部俄羅斯大規模空襲烏克蘭首都基輔,政府總部等建築損毀,造成4死44傷。烏方聲稱成功破壞俄羅斯南部一條輸油管,但受影響國家指輸油未受影響。尼泊爾管制網媒爆衝突總理下台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爆發警民衝突,至少19死逾140傷,總理奧利請辭。數萬年輕人上街示威,反對政府封鎖社交媒體,並指責其腐敗。政府宣布宵禁,示威者認為新社交媒體規管法是審查手段。法總理未能通過信任投票須請辭法國總理貝魯因財政預算案受阻,信任投票失敗,就任9個月後請辭。這意味著總統馬克龍在12個月內需任命第四位總理。政治亂局始於去年馬克龍解散國會選舉,導致其政黨未能過半,施政幾乎癱瘓。日揆宣布辭任避自民黨分裂日本首相石破茂上任不到一年便辭職,旨在避免自民黨分裂。他自去年10月執政以來,在參眾兩院選舉中未能取得過半議席,且6月東京都議會選舉失利,黨內壓力巨大,故主動請辭。自民黨預計下月初選出新領導。華裔阿努廷就任泰國總理同時,泰國新任總理阿努廷(陳錫堯)走馬上任。這位58歲的華裔前副總理,以推動大麻合法化聞名。他宣誓就職後表示,首要任務是經濟及解決與柬埔寨的邊境爭議。其前任佩通坦因被指對柬埔寨態度卑躬屈膝且批評泰國軍方,就任一年後被免職。首名千禧少年被天主教封聖教宗良十四世宣布兩位聖人,其中15歲去世的阿庫提斯成為首位千禧世代聖人。他生前善用科技傳教,被稱為「上帝的網紅」,其封聖需有兩個神蹟,包括兩名兒童因他而病癒。

  • 收看節目 「港版淡馬錫」與真身「淡馬錫」有多大分別?「AI國際人才峰會」由「港版淡馬錫」,特區政府全資擁有的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聯合主辦,雖然香港媒體未有廣泛報道,但就受到中國內地媒體關注﹐而中聯辦網頁亦有記錄活動。港投用公帑直接投資企業,表示參與 120項投資項目,但一直未向公眾交代所管理的620億公帑的去向。想了解「港投」的不透明的運作,以及近期港府以公帑投資,換來爛尾收場的例子,請留意《兩邊走走》EP161的編輯推介 ...

  • 收看節目 英國政府在今年五月公布移民白皮書,計劃收緊移民政策,包括將申請永久居留權的門檻,由居住五年增至十年,即5+1變10+1,以及提高移民的英語能力要求。不過,政府一直沒有明確回應,新政策是否會適用於來自香港的BN(O)簽證持有人、已入境人士又會否受影響,這份白皮書引起廣泛公眾討論。 下議院星期一(9月8日)展開辯論,三小時的會議有超過30位議員發言,大部分表態支持香港人,反對政府「搬龍門」。 ...

  • 收看節目 ▌韋雅蘭為漏稅下台 工黨內閣隨即改組 副首相韋雅蘭因被揭少付印花稅,在辭職信中承認失誤,強調無意逃稅或隱瞞,並已補交約四萬鎊。她感謝首相施紀賢及同僚支持,表示榮幸能由北部小鎮的年輕母親,走到政府高層服務公眾。施紀賢回信表示難過,仍視她為工黨重要人物。事件起於她出售與前夫及信託共同持有的物業,再以收益購買新屋。三名律師當時建議她只需繳標準稅率,後來才被稅務律師指出錯誤,因她與前夫仍輪流居於原物業並照顧兒子,稅務上仍算持有權益,需補稅。 外界質疑她一邊推動加稅政策,一邊卻涉稅務爭議,令其問鼎首相的前途受挫,工黨施政亦被批偽善。財相李韻晴將於11月公布延遲的秋季預算,面對通脹高企、生產力疲弱及債息創27年新高,財政缺口嚴重,勢必考慮加稅,引來民意反彈。民調顯示過半要求撤換李韻晴,近半要求改組內閣。首相府近期增設首席經濟顧問及秘書,被視為削弱李韻晴權力。...

  • 收看節目 英國副首相韋雅蘭(Angela Rayner)仍未就置業衍生的問題,解答傳媒提出的疑問。 爭議涉及四月開始落實,英格蘭各地市政府有權向業主的第二間或以上居所,例如度假屋,加徵最多雙倍市政稅,以紓緩房屋短缺並增加地方政府收入。韋雅蘭將位於她所屬選區,曼徹斯特東部 (Ashton-under-Lyne)的一間物業﹐列作主要居所,而她的第二居所﹐就是為方便履行公職而入住﹐位於首相府附近Admiralty...

  • 收看節目 秋季預算案11月底公布料有新税項 英國財相李韻晴宣布將於11月26日公布第二份秋季預算案。她強調經濟未崩壞,但勞動階層未能受惠,支出高企、前景艱難。外界預料或推新稅項,但國債息率升至27年高位,借貸成本增加,填補財政黑洞機會不大。 韋雅蘭認少繳釐印近4萬英鎊 外界預期預算案將加徵物業印花稅之際,副首相兼房屋大臣韋雅蘭被揭在5月購入第二物業時以首置計算,僅繳3萬英鎊印花稅,而非應付的7萬。她解釋首個物業因兒子健康問題由信託持有,按專家建議報稅,事後證實出錯並已通知稅局補繳差額。首相施紀賢在下議院力撐,稱她為澄清真相公開家庭狀況,但唐寧街拒絕透露她何時知悉錯誤。...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