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看節目 增公共開支即加重負債?上台近一年的工黨,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繼續以鞏固經濟根基、重建國家為主軸,公布開支檢討結果,交代政府各部門未來三年日常開支,及之後四年的投資分配方案。她強調不會重回保守黨2010年代緊縮開支舊路,各部門整體開支,扣除通脹實際每年增加2.3% 。各部門日常開支中,以國民保健署(NHS) 3% 的實際開支加幅最多,等於每年獲得290億英鎊額外撥款,用作增加醫生人手及增添醫療設備。想知道今次公共財政檢討背後爭議,請收看《兩邊走走》EP149的編輯推介。...
收看節目 國安延伸侵佔公民權利?《香港國安法》實施五周年前夕,食環署突然就新簽發和續期的牌照及許可證申請,加入國安條件,涵蓋食肆、食物製造廠、泳池、殮葬商及娛樂場所等牌照。據《明報》報道,食環署上月已更新多份牌照表格。申請人須簽署去確保,董事、管理人員、僱員、代理,及承辦商等「關連人士」或本人,不會做出或牽涉任何可能構成、或導致危害國安罪行﹐或在其他情况下「不利於國安或香港公眾利益」,包括公共道德、公共秩序或公共安全行為,否則可被即時釘牌。想知道市民將面對多深遠的影響,請收看《兩邊走走》EP149的編輯推介。
收看節目 倫敦街頭近日出現一排排色彩繽紛的鬱金香🌷——但這並非園藝裝飾,而是以塑膠廢物製成的全新單車防護柱! 由西敏市議會與倫敦建築設計公司合作開發,這些「鬱金香」不但美觀,更肩負提升道路安全的功能,期望減少單車意外的發生。 設計背後的靈感來自一位設計師 Luke...
收看節目 食環署發牌加國安條件,「不利國安」無限演繹? 在《香港國安法》實施五周年前夕,食環署突將國安條款納入新發或續期的牌照及許可證中,涵蓋食肆、泳池、殯葬商、娛樂場所等,申請人需保證本人及相關人員不涉任何危害國安或不利公眾利益的行為,否則或會即時被釘牌。有食肆表示難以監控員工私人行為,擔心條款含糊會影響正常運作。條文指出即使上訴期間,牌照亦不會暫緩吊銷,業界憂恐排期太長將被迫結業。 有學者批評此舉將內地治理模式引入香港,擴大政治審查與自我審查壓力,影響曾參與社會運動或被判囚者的就業機會,恐中小企因恐懼而拒聘具政治背景人士。食環署回應指,措施旨在防範危害國安行為,強調「維護國家安全,人人有責」。 特首李家超被問及措施是否針對「黃店」時,重申條文清晰,強調屬依法履行國安責任。評論指出,條款模糊易造成寒蟬效應,使本無涉政治的商界亦須配合國安意識形態,形同「無處不國安」。截至去年底,相關牌照已逾3萬3千個。...
收看節目 工黨政府大增軍費仍未符合北約要求? 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去年七月上任不久,就提出戰略防務檢討(SDR)評估全國國防形勢,剛出爐報告提到不論本土還是定境外,英國都面臨嚴重威脅。除了歐洲大陸有俄烏戰爭,英國皇家海軍和空軍過去五年已經出動超過370次,驅逐騷擾英國邊境的俄羅斯船隻。 另外英國本土每日都要應付針對重要基建的新形態攻擊,提到只是截至去年九月一年,全國已經遭受89次嚴重網絡攻擊,加上英國極為倚賴海底電纜與全球通訊,近八成天然氣經海底管道從挪威輸入,差不多一半食物倚賴進口,這些全部皆為弱點。報告亦重點提及中國,想知道內容,請收看《兩邊走走》EP148的編輯推介。...
收看節目 美中元首互動難以觸摸。美國特朗普在自己社交平台發佈指,自己喜歡習近平,「一直都喜歡,而且永遠都會喜歡」;但他非常強硬,極難與他達成協議﹐令外界擔心美方一直預告的兩國元首級通話落空。白俄羅斯官方電視台及中國中央電視台,稍後播出白俄總統盧卡申科到北京中南海,與差不多半個月無露面的習近平會面的片段。之後一日,中方新華社率先公布,習近平應約與特朗普通電話。想知道雙方如何互動,以及對話內容,請收看《兩邊走走》EP148的編輯推介。
收看節目 中聯辦新主任即落區,中央對港路線生變? 國務院突宣布由周霽接替鄭雁雄出任中聯辦主任及港區國安顧問。周霽上任第三日即落區視察,顯示其重視民生與地區治理。他曾任多省高層,資歷深厚,被視為溫文路線代表。特首李家超表示香港當前重點是拼經濟、惠民生,但強調安全仍是基礎。雖然李未預先知悉任命,但3日內兩度會晤周霽,中聯辦亦強調特首為香港治理第一責任人。 與此同時,47人初選案中的黃之鋒6月6日在獄中再被捕,控以勾結外國勢力及處理罪行資產罪,案件押後至8月。事件被外界解讀為中央藉領導人更替釋出穩控與強硬並重訊號。周霽至今未發表涉國安言論,但其身兼國安職務,未來走向備受關注。 鄭雁雄任中聯辦僅兩年多即被免,引發建制內部震驚。《路透》與《明報》均引述消息指其下台或與長和出售港口事件有關,因未及時向中央匯報,令北京處被動。鄭被指未能發揮對企業的影響力。據報他將轉任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預料本月下旬人大常委會會議將正式通過任命。...
收看節目 開源節流無效唯有加稅?工黨為及早挽回民眾支持,近日除高調提出要減少外來移民,執政以來主張削減福利的立場亦軟化,先有施紀賢公布會設法令更多退休人士和長者,可以領取冬季燃料補貼,被傳媒認定為政策轉向;教育大臣方佩芝 (Bridget Phillipson) 亦稱,正考慮廢除過去八年限制每個有需要家庭,只有首兩名子女可以領取救濟金和福利的做法。估計會令政府開支增加50億英鎊,將令力求達致政府收支平衡的財相李韻晴 (Rachel...
收看節目 特朗普談判技倆會否被看穿? 美國總統特朗普一度揚言會如期在6月1日起,對歐盟徵收50%的統一關稅,除非產品在美國生產或製造。不過,關稅戰又再出現轉機。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社交媒體表示,歐盟和美國擁有全球最重要且最緊密的貿易關係,歐洲已準備好迅速果斷推進談判。 特朗普作出回應,指接到馮德萊恩來電,請求將針對歐盟貿易的50%關稅最後期限延後至7月9日。歐盟方面的消息人士指出,歐盟官員已表達願意處理,類似中國這樣的「非市場經濟體」問題。想知道美國和歐盟在應對中國方面,如何互相配合,請收看《兩邊走走》EP147的編輯推介。 ...
收看節目 MPF與美評級息息相關,在英取強積金銀行口風轉? 上週,滙豐與三家銀行高層出席英國國會下議院財政委員會聽證會,首次有銀行代表明確承認,香港法例禁止持BNO簽證的港人提取仍存於香港的強積金,並呼籲英國政府介入施壓。滙豐估計,整體被凍結的強積金金額高達32.5億英鎊,當中滙豐作為第二大強積金供應商,佔約10億鎊。英國早於2023年已有議會報告批評滙豐拒讓港人提取強積金,並質疑其協助中國政府經濟上孤立移英港人。 除了國會關注,前港督彭定康亦曾致函滙豐及渣打銀行,促請這兩家總部設於英國的銀行允許移英港人領回強積金。《星期日郵報》報道指,英國外相林德偉亦曾在與滙豐主席杜嘉祺會面時提出此事。然而,滙豐回應指香港當局不再承認BNO為有效身份證明,受託人因此無法處理有關提取申請,並強調須遵從法律及監管指引辦事。 另一方面,隨着三大評級機構近期相繼調低美國主權評級,香港積金局亦向強積金計劃提供者發出風險提示。根據多間媒體報道,若美國失去最後一個積金局認可的AAA評級(目前僅存日本R&I),或會觸發強積金基金被迫拋售逾10%上限的美債持倉。基金界呼籲當局對美債作出例外處理,但積金局暫無意修訂相關投資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