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著名的草地(上)

世界上最著名的草地(meadow)在哪裏?
如果你記得李天命教授的語理分析思考方法,你或者先會分析一下問題,首先,什麼是草地?
由於時間關係,我已預備了解釋︰草地是指一大片有草和野花的開放地帶,通常是天然或用作放牧、收割乾草之用。我還可以給你多一個線索,Mede是來自古英語 “mæd”,意思也是「草地」、「牧草地」、「平原」。
那世界上最著名的草地(meadow)在哪裏?想不到,開估吧。
答案來了︰Runnymede。
你或會挑戰問 : 有幾特別呢?
會面的草地
蘭尼米德(Runnymede)位於倫敦以西的舒梨郡(Surrey),Runnymede在古英語是 ‘Runemede’,意思是 meeting medadow。
誰跟誰會面?為何要會面?就是理解的關鍵。蘭尼米德就是《大憲章》(Magna Carta)——也就是「自由大憲章」——簽署的地點。這部大憲章於 1215 年由英王約翰(King John)簽署,旨在讓英格蘭君主權力受到法律約束,並為日後英國法律制度奠定基礎。
先說說背景,夏天的溫莎之旅,本來就只打算去溫莎。豈料太太訂了一間在Staines-upon-Thames(原名 Staines)的酒店。風景其實是不錯的,在泰晤士河畔,但已離開了溫莎。駕車沿途,我們看到 ‘Runnymede’ 這個標誌,就興起了一探這地方的念頭,隨興而遊,我喜歡。
駕車其實只要十五分鐘,很快來到,但下大雨,但看到仍有人在散步,不過我們待雨勢稍降才走出車開始探究之旅吧,太太忽然問為何選在蘭尼米德簽署《大憲章》?好問題。這是因為這地方地理位置中立、方便雙方會面。當時英王約翰駐紮在溫莎城堡(Windsor Castle),而反叛貴族已控制了倫敦,並在 Staines(泰晤士河北岸) 紮營(我酒店的位置!)。蘭尼米德正好位於兩者中間,方便雙方會面,具有象徵性的中立性。
劃時代憲章
讀者或要更多背景資料吧。1215 年,英格蘭陷入政治動盪。由於與法國的長期戰爭導致財政拮据,約翰王強行向國內大貴族(Barons,即主要地主階級)徵稅,引起極大不滿。一群反叛貴族已多年來設法制衡約翰的暴政。到了 1215 年初,他們奪下倫敦,迫使國王不得不談判,以避免內戰。於是,在 1215 年 6 月 15 日,國王約翰在 Runnymede 與貴族會面,最終簽署(更準確地說是蓋上印璽)了《大憲章》。
《大憲章》要求英格蘭的君主與臣民一樣,必須遵守法律。其中共 63 條條文,保障教會自由,防止國王在未經協商下徵稅,並為人民提供(至少對部分人而言)法律保護,抵抗暴政。最著名且最具歷史意義的一條條文,確立了「自由人(free men)享有正義與公平審判的權利」。雖然當時所謂「自由人」僅限於貴族和行會成員,但這段文字在後世逐漸被視為象徵性的自由宣言。
雖然約翰王在簽署不久後便要求教皇撤銷《大憲章》,雙方終爆發內戰,但這部首份「大憲章」卻成為日後多個版本的基礎。約翰王於 1216 年去世後,他的兒子亨利三世(King Henry III)發布三部修訂版與擴展版憲章,逐步推動英國法律制度的形成。
今日,《大憲章》仍有三條原始條文被納入英國法律體系中。歷史上無數憲政文件,包括 1791 年《美國人權法案》、 1948 年《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都是受這部 1215 年夏日在蘭尼米德簽署的劃時代憲章所啟發。
身處現場,明白這真是一片「開放、無牆的原野」,沒有城堡和密室。在陽光下、土地上,簽下一份讓國王也必須守法的契約。但作為旅遊點,此處還有很多具意義的建築物,值得下次再談。
▌[英史補習班]作者簡介
路易士老師,移英港人。在港教通識,現於英國公立學校教歷史和地理。閒時愛讀書和遊山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