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臭衣服:有銀就是好

20/05/2025,

最近有朋友將我的照片傳給共同認識的友人,對方竟然說:「薯伯伯終於換了衣服。」其實我並非不換衣服,而是習慣長期穿著相同款式的服飾,以減少選擇的煩惱。

過去十餘年,我經常穿著的衣物,材質都是美利奴羊毛(Merino Wool)。喜見有讀者因我過往的推介而持續穿著同樣物料,證明讀者認同我的選擇。然而近兩年來我的穿衣取向有所調整,在此亦想向讀者交代轉換的原因。

先簡單概述我的穿衣材質歷程:

階段一,美利奴羊毛衣,穿著十年餘,非常推薦。

階段二,棉質混合竹纖維,穿著近一年,推薦程度一般。

階段三,棉質混合銀離子,穿著雖然未足一年,但目前最為推薦。

階段一:美利奴羊毛衣

初次接觸美利奴羊毛衣物時,已察覺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羊毛纖維細度僅為 17 至 19 微米,即使格外愛惜,日子久了總會破損。依我使用情況,若持續穿着約七個月,衣料便會開始磨損。遇上輕微破損,我會嘗試修補;倘若破口處處,便索性換新,不再浪費心力修補。儘管美利奴羊毛衣物耐用程度稍遜,但其他各方面表現出色,加上當時未能尋得更佳選擇,我長期鍾情於這種物料,一用便有十年,直至最近才改變。

階段二,棉質混合竹纖維

前年歲末,我到訪尼泊爾期間,偶然發現當地出產的一款服裝,成分為 70% 棉配 30% 竹纖維。竹纖維含有「竹醌」(bamboo kun),本身具有抗菌除臭的特性,正好切合我一直以來物色羊毛替代品的需要。試穿後感覺自在舒適,加上印有西藏風格圖案,決定選購,作為去年的日常服飾。我剛好出版新書,舉辦了十多次分享會及接受數次傳媒訪問,活動及訪問拍下的照片,幾乎都是穿著同樣的衣服,相當方便。

然而我遲遲未有撰文介紹這種棉竹混合織物,一來不清楚香港或網上如何購買,但更重要是覺得這種材質僅屬「將就可用」的水平,未算理想。

棉、竹混合雖有除臭功效,但去年夏季再訪尼泊爾修讀藏文,適逢雨季,衣物間中難以徹底晾乾,偶爾還會散發異味,需要重新清洗,未如理想。既屬權宜之選,故此亦打消了推介的念頭。

階段三,棉質混合銀離子(目前最推介)

今年初,我無意中發現美國賓州一間名為 Noble Biomaterials 的紡織製造商,於數年前研發出一種聲稱具長效防臭功能的物料。該材質原名為 XT2,後改名為 Ionic+,據稱已應用於醫療用品及太空人衣物之中。

我好奇心起,便從美國某服裝網站購入試用,我收到的衣物,其產地為越南(註一)。適逢香港春季,氣溫不算高,即使不臭也易歸因天氣,其後到訪菲律賓及古巴等較炎熱的國家,才得以實地測試其防臭效果。

我本身汗水不多,體味不濃,但最令我困擾的是衣物在清洗後未能迅速晾乾,因半濕狀態容易滋生細菌,產生異味。但採用這種物料製成的衣物,在晚間清洗後未經徹底擰乾,隨意擺放在房間內風乾,翌日仍然半濕,也沒有散發異味。

坊間有不少人造合成衣料雖然也有防臭功能,但我還是比較喜歡天然質料,相比聚酯纖維,棉質或羊毛無論在透氣、吸濕、柔軟及親膚程度均完勝。我不是完全抗拒聚酯纖維,例如目前經常穿著的長短褲,便是人造纖維,那有其他方面的考慮,如耐磨程度等,容後再談。

防臭較快乾更重要

對我來說,防臭較快乾更重要,因為衣物需清洗,多源於異味而非污漬。銀離子之所以能夠防臭,道理其實很簡單,臭味大多是細菌分解汗水或皮脂後產生的物質,銀離子可以主動跑去干擾細菌,穿透細菌的細胞壁並黏附於細胞膜,破壞膜的結構,讓細菌「漏氣」,亦會令酵素失靈,干擾 DNA 複製,讓其無法代謝及繁殖,所以也就沒有臭味。

至於防臭功效能維持多久?翻查 Ionic+ 物料生產商的資料,聲稱物料含有 99.9% 純銀永久嵌入纖維中,令銀粒子能與物料緊密結合,並非單純表面塗層,故此抗菌效能不會隨著清洗或磨擦而減退。我差不多每日都用清水沖洗,間中會加入梘液或洗衣粉,至今防臭效果毫無減退。

坊間有幾間公司,均有採用 Noble Biomaterials 開發及擁有專利的 Ionic+ 銀線物料。

我選用的 T 恤牌子叫 Mack Weldon,筆者是用真金白銀購買,既非贊助,更非廣告,亦沒有推薦人連結。讀者首次購買時,進入網站稍等一會,可能會彈出一個「25% Off」畫面。寄往香港用 DHL 快遞,運費統一收 HKD 60,而且真的是由美國寄出。對香港用戶不設退換服務,但可以選擇退貨,收費統一收取 HKD 100。

我選用的是 Mack Weldon SILVER Crew Neck T-Shirt,中碼,Greenback 顏色(目前這種顏色缺貨)。

以備「無法洗衣」之需

根據 Noble Biomaterials 的網站,除了 Mack Weldon,以下公司產品亦有採用防臭銀,分別是 Athleta、Silvon、Bedding、Bilio Mask、Innotier、Leigh、SilverGuard UK、Alpine Fit(註二)。

其中 Innotier 是一間香港公司,我本身沒有試用過該牌子的產品,所以只在此提及,未能誠摯推介。他們的銀線是由美國進口,布料則在番禺工廠製造,在其官網提及該公司的中國工廠獲全球回收標準(GRS)認證。

有一點特別想指出,我留意到該公司的廣告往往聲稱「Innotier 獨家⋯⋯布料製造」,又或提及「香港品牌 Innotier 研發高科技布料」,但這跟我在網上找到的資料有些出入。一來 Ionic+ 技術並非該公司獨有,二來該技術的研發及專利權實際上屬於 Noble Biomaterials。

我雖然喜歡尋找防臭衣物,但其實十分注重清潔,衣服幾乎是每天清洗。防臭的原因不是不愛乾淨,只是以備「無法洗衣」之需,令行程更有彈性。

這篇文章的話題拉得很遠,為了一件衣服,尋尋覓覓,正因背囊容量有限,旅途中能夠攜帶的物品不多,反而促使我更用心尋找最理想的選擇,而非盲目追隨潮流。

 

註一:

衣物標示『產地』,指的是衣物最終完成製作的地點,未必涵蓋所有原材料的來源。不過 Ionic+ 的銀線本身是在美國製造。

註二:

見 Noble Biomaterials 的官網介紹 https://noblebiomaterials.com/ionic-plus 。

照片:在古巴的雪茄廠拍攝,攝影者為 Tino,他使用 Rollie 35 菲林相機,衣服呈現色差,反而有種懷舊感覺,日期為 2025 年 4 月 8 日。

 

連結:https://www.patreon.com/posts/127720328

 

▌【Pazu薯伯伯簡介】
「薯伯伯為最早一批在網上連載遊記的香港人,多年來足迹遍佈歐、亞多國,在喜馬拉雅山麓、東南亞、南亞等地區生活。著有《風轉西藏》、《北韓迷宮》、《西藏西人西事》、《不正常旅行研究所》、《逍遙行稿》,分別在香港、北京、首爾、台北出版。

作者 Facebook:https://www.fb.com/pazukong
作者 Patreon 頻道:https://www.patreon.com/pazu

最新內容

你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