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想家也是「打工仔」

03/04/2025, ,

英國有大思想家嗎?有的。腦裏浮現的名字有培根(Francis Bacon)、洛克 (John Locke)、霍布斯(Thomas Hobbes)。但我最喜歡的仍是約翰•史超活•密爾 (John Stuart Mill)。理由?因為他跟我一樣都是「打工仔」。

密爾生活在19世紀的英國,處於工業革命和大英帝國的鼎盛時期,英國成為「世界工廠」,然而當時工人工時長、低工資,工作環境又危險。密爾的經濟和政治思想深受這些變化的影響。他強調改善工人階級的生活,支持工人有合作社保護權益,並撰寫《論自由》(On Liberty),描述個人自由跟幸福的關係。

虎父無犬子

但他幸福嗎?不敢說,但他的人生肯定不尋常。密爾於1806年5月20日出生在倫敦,父親占士(James Mill)是著名的哲學家和經濟學,也是「虎父」,從小對兒子進行嚴格的教育,三歲起便要他學習希臘語。占士與傑洛米.邊沁(Jeremy Bentham)是朋友,而邊沁的功利主義哲學(utilitarianism)對小密爾就有深刻的影響。

占士的著作《印度的歷史》(History of British India)令他得到英國東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簡稱EIC)的信任,被任命為高級官員,負責東印度政策的研究和制定。

密爾也不是「犬子」,自小就熟悉與東印度相關的治理和政策。他在青少年時期已深入閱讀和研究印度問題,1823年只有17歲的他,已加入東印度公司擔任文員,從此在該公司工作超過30年,最終成為部門的負責人,直至1858年該公司被解散為止。這份工作薪高糧準外,也給他充足的時間寫作,

為虎作倀?

東印度公司是16世紀末至19世紀中期英國的主要貿易公司之一,它在印度和亞洲的廣大地區具有極大的影響力,並且在英國殖民帝國的建立中扮演關鍵角色。然而,這家公司也因其對印度及其他地區的剝削、暴政和壓迫而惡名昭彰。

密爾是為虎作倀嗎?世事複雜難判斷。密爾的工作主要是準備官方公文,負責東印度公司與印度本土國家之間的各種通信工作。密爾在這些通信中所表達的觀點,是他以東印度公司官方身分寫的,並且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他主要是審查官的下屬。此外,與印度的通信需要經過根據《印度法案1784》設立的控制委員會審閱和批准。因此,這些官方通信並非完全由他個人意志決定。

‘Mill’s East-India Company Petition to Parliament’(1858)是重要的文件。密爾在1858年為東印度公司撰寫請願書,他當時是東印度公司印度信件部門的審查官。他的請願書旨在為東印度公司爭取繼續存在的權利,反對英國政府將印度的行政管理收歸國會直接控制。

請願書中他強調東印度公司自成立以來沒有對英國國庫造成任何財政負擔,並有效地維護了帝國的利益。密爾引用美國的例子來說明直接的政府控制可能引發反抗,而東印度公司則作為一個私營機構,成功地維持了印度的穩定。他更指公司一直尊重印度土著的權利,其政策是「不干涉」印度的宗教和文化,只在必要時進行干預。在1857年印度大起義期間,這種「寬容」政策成功地維護了土著統治者和民眾的支持。

但在他一年後發表的《論自由》(On Liberty )中,密爾則認為殖民地人民應該享有更多的自由和權利,而不應該只是工具化的對象。在他看來,殖民統治應該促進這些地方的進步,而非單純的掠奪與統治。

議會中的激進分子

要有自己的觀點,似乎不能跟人家打工。

1858年,印度發生叛亂,東印度公司被解散,其職能被英國政府接管。密爾失去了工作,毅然搬到法國,至1865年,他回到英國並當選為西敏議會成員。由東印度公司官方職員,搖身變為國會議員,「工種」不同了,言行也不同。

密爾在議會中,他因支持女性平等、義務教育、計劃生育和愛爾蘭土地改革而被視為激進分子。

惟他未能在1868年的大選中連任,於是返回法國,至1873年5月7日去世。有機會再跟大家說說他的愛情故事。

( 圖 : Shutterstock )

▌[英史補習班]作者簡介

路易士老師,移英港人。在港教通識,現於英國公立學校教歷史和地理。閒時愛讀書和遊山玩水。

最新內容

你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