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是和解的開始
前一陣子,教會的朋友開放家居,約了幾位阿太一起到她家吃早餐、傾吓偈。幾個人的茶聚,已反映族群的多元:主人是加勒比海移民後代、有三十出頭的愛爾蘭裔女教師、一位曾旅居美國和德國的女士,還有我就是資歷最淺的新移民。大家不約而同談到北愛爾蘭。
誠惶誠恐的童年
女教師聖誕假期跟丈夫和稚子返貝爾法斯特度過。她說出生和成長於上世紀90年代, The Troubles (北愛問題)稍為緩和。英政府與當地的保皇派、共和派開始連串艱難的談判。直至「血腥星期天」26周年,在1998年英國首相貝理雅(Tony Blair)委任法官 Lord Saville of Newdigate做領導,重啟調查。經歷了12年 ,報告終於在2010年完成,發現所有傷亡者當時在現場都沒有構成威脅,也沒有作出任何可引起士兵向他們開槍的行為;士兵開火之前,也沒有對任何平民發出警告;士兵亦並非為了對付汽油彈襲擊者或投擲石頭者。報告指出,整體而言,是軍隊先開槍的。
雖然英首相道歉、和談有進展,但女教師形容,她的童年仍在誠惶誠恐中渡過。她生於新教家庭,少時跟友人返青年團契,間或會遇見天主教徒青年聚集。雖然他們沒有做甚麼,但機警的不同宗教少年都會繞道而行;有時遇到車輛被縱火,就唯有跟同伴回家,最緊要人無事。
她中學畢業後到英格蘭升讀大學,自此,決定留在英格蘭發展和生活。她有一個哥哥,跟她完全不同,覺得北愛有強大的家族紐帶,熟人社會令他生活有安全感,也對英格蘭沒有好感。但女教師卻覺得困在北愛,圈子很溫暖但也很小,她說可以想像,自己若留在貝爾法斯特,以族人的特性,自己拍拖、找工作、結婚,「一定全條村都知道」。她很想走出去。
草草的一章
問她:掛念北愛嗎?她說,有時也頗糾結。北愛有些她不太喜愛的東西,但始終是自己故鄉,感覺親切,每次回去也可以做自己。而身在英格蘭教書,雖然她是數學老師,並非負責歷史科,但她數年前到現在的學校任教後,發覺中學的歷史課程提到北愛問題只是草草一章、聊備一格。不少同學(甚至老師),以為1980年代以後北愛已經跟英格蘭完全和解,也對只是二、三十年前的暴力和恐怖事件的原因不甚了了。於是這揚眉女子跟校長和歷史老師討論,自告奮勇表示自己可以口述歷史方式,向同學講述自己在北愛成長的點滴、她年少時的貝爾法斯特和倫敦德里(Londonderry)是怎樣的面貌。聽著聽著,我也想化身成初中生,聽聽靚靚數學老師談北愛的日與夜。
另一朋友年屆六十。她三十年前在跨國公司工作,大約於1980年代末至1992年常要往返倫敦和貝爾法斯特公幹。我們很難想像,她每次到北愛前,只可經公司指定的一兩間租車公司電召的士,開會後也不能隨街截車或周圍遊玩,通常工作完了便要即時離開。種種為員工安全而設的阻隔,其實同時局限了兩地人民的認識交流:北愛即恐襲,很多時成了自我實現的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而我,90年代在倫敦讀本科。一年級開學一星期,放學乘地鐵時突然聽到站內廣播,因「炸彈警告」(bomb scare)要即時疏散站內和車廂內的人。當時我對北愛問題懵然不知,只懂隨著人潮由月台離開車站,心中暗罵「邊個玩嘢,阻我放學去買餸……」, 隨後回到宿舍跟舍監談起,才略為對北愛這個地方的人和事開始有皮毛的認知。
幾個截然不同的人,談到同一個地方,有交集之處,也有互相認識的地方。地理即政治。即使你不從政,但政治就是眾人之事,避不過,不如耐心聽、多看多了解。
避不過的政治
踏入新年,收到自己所屬的專業學會——皇家言語治療師學會的電郵,又突破了我對專業學會的想像。又印證,不談政治,但政治避不過。
學會發給每個成員一份嚴正的聲明、調查報告,亦附上學會CEO的個人道歉信……是甚麼事呢?專業失德?
全國因Southport三名女童在舞蹈班被殺案引起反移民、反穆斯林騷動。學會的行政總裁Steve Jamieson被發現其社交媒體X帳戶,追蹤了被大肆批評的極右分子Tommy Robinson (前English Defence League EDL的成員)。Tommy Robinson被指有份煽動群眾包圍和攻擊收容難民申請者的酒店,和呼籲向穆斯林社群挑釁。
學會總裁未有轉發、評論任何帖文,但已被很多治療師抨擊。Steve辯解自己的帳戶可能被黑客入侵,對Tommy Robinson的言行毫無興趣、並不知情。但有幾名不同族裔的資深治療師和大學教員,向22,000個成員發信,爭取聯署迫令行政總裁辭職!最後有約100人聯署。
事件好像一發不可收拾。學會董事會最終決定獨立調查,並花鉅費請御用大狀撰寫調查報告。五個月後,報告結論是行政總裁是無心之失,只是追蹤有關帳戶,但未有跟進任何右翼言論,但他和學會沒有及時回應穆斯林會員的批評和質詢,所以要鄭重道歉。
行政總裁只是追蹤具爭議人士的社群媒體,引起會內有成員不滿和擔心其立場,尚算能理解。但要他因而辭職,是否應該?
有論者就認為,學會的反應似乎是過敏了。Freedom Speech Union形容,學會和總裁儼如受到毛式的文化大革命鬥垮。又說,一個人研讀資本論和共產黨宣言,並藏有馬克斯著作,不等於就是共黨信徒。聯署要求學會話事人落台,欺人太甚;亦有學會成員留下評論,會費每年遞增,原來花大額金錢在平息這等意識形態風波,而非多協助推進治療師的專業發展,實在說不過去。
事件還有沒有後續,要再觀察。
請香港人「畀啲掙扎」
肯定的是,英國族群問題複習,可能在不同層面繼續發酵,工黨政府處理不好,隨時又引發社會更深的矛盾。
同時,在本地的香港人之間,討論複雜問題的耐性越來越缺,即使鋪陳了事實的不同面向,但總有人會拋下「左膠害死人」做結論。話題終結了,立場又只剩下非黑即白了。
真相,是和解的開始。但要尋求真相,需要「畀啲掙扎」,跳出同聲同息的評論安舒區,留意每一方的經驗和想法。在此向在北愛或英格蘭跟孩子講述艱難歷史的人致敬。也願作為新移民的朋友,多看多聽,認識不同族裔英人的掙扎和關注。
參考連結:https://www.rcslt.org/news/ceo-statement/
https://www.rcslt.org/news/rcslt-statement/
( 圖: 123rf )
▌[英倫筆端]作者簡介
莫宜端 Zandra, 育有一子一女,與丈夫子女定居英國,英國註冊言語治療師。曾任記者、時事節目主持、政策研究員、特區政府局長政治助理。及後進修並成為言語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