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仲儀的勇敢抉擇:在英國重新走上行醫之路:「只要與香港仍有聯繫,就不感自由」

新環境重尋行醫的初心;恐懼仍未消散,仍然不能感受完全自由。

2021年6月,馬仲儀醫生卸任兩年的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一職。其時香港環境窒息高壓:傳媒機構陸續停運、公民組織解散、政府對疫情的政策反覆。面對嚴峻的社會氣氛,加上擔任公職時承受多方的言論壓力,她直言當時心情低落。藉着卸任的契機,毅然決定到英國執業,投入全新的工作環境。

卸下公職,在新環境生活,馬仲儀重拾生活節奏,情隨事遷,漸漸感到舒坦。而在與香港截然不同的醫療環境工作,更令她反思自己的心態,尋回行醫的初心。

馬仲儀在英國分享自己的經驗與知識給有需要的人,以此連結香港人。而她一直關注香港的消息,不願捨割。然而,不同人士被捕的新聞,令她意識到即使身在異地,恐懼仍未消散,她仍然不能感受完全自由。

馬仲儀:咫尺之間的自由|採訪手記

拍攝馬醫生時,我特別深刻的就是她「好talk 得」。拍攝時,她可以一直分享不同的見聞與心得。大至英國醫療環境、香港時事,小至家居裝修、網購情報,她都樂意分享。我跟團隊笑說,有時想找她不作聲的畫面,也非易事。

正正因為她Talk 得,又有理必申,過往傳媒不時找她提意見。拍攝時,她也幾乎有問必答。然而,如此願意分享的人,面對某些問題,亦有噤聲時。即使身處不同版塊,相隔幾千百里,恐懼仍然瀰漫四周。就算身處自由之境,仍不能暢所欲言。

我明白她的難處:我也沒有跟身邊的人多談自己在為綠豆製作。心裏想着也許自己總有機會需要回港,還是小心為上。過往總是期待在作品結尾的工作人員名單上,看到自己的名字;現在卻覺得低調是好,但求安心。在明在暗也好,我只不過想繼續以自己的能力做好製作,也許是一點貢獻。

來英之後,我接觸了很多港人,發現當中不少人都是比起在香港的時候,多了觀看香港的媒體、網台、電視節目。他們過去幾年在高氣壓之中,想要逃避令人不快的新聞,漸漸變得麻木。如今在全新的環境,有空間再去接收資訊、認識香港,並有另一番的感受。就像馬醫生從電視節目中感覺到香港仍是自由的地方,或許是種投射。早陣子我向一位仍在香港電視行業工作的朋友分享馬醫生的感受(當然沒有提及身份),他只說「謝謝,我會繼續做,大家加油」。這幾天看到他也在Instagram分享這個訪問,我在想,不知他知不知道當時我說的就是馬醫生。

最新內容

你也可能喜歡

  • 綠豆:香港人的流散之旅

  • 用電影連結流散香港人,《十年》導演伍嘉良:「移英不是移民,是負了額外責任。」

  • 陳文敏:「法律是一把雙刃劍,既保護基本權利,也可遏制權力。」不能放棄在制度內爭取公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