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的小說世界

在英國雖然有時生活沉悶,天氣陰沉的日子多。但像玩拼圖 (Jigsaw puzzle),花些時間學習,慢慢看到更大畫面,也會有興奮的時刻。

就像第一年在這裡獲得教職,每天走路返學經過艾爾斯伯里(Aylesbury)市集,都會看到前英國首相班傑明·迪斯雷利 (Benjamin Disraeli)的雕像。每天見、落雪見、落雨見,多少有些感情,有時看到鴿子在他頭上,還感到親切——雖然我們對彼此一無所知。

說起首相,我們會記得邱吉爾或者辛偉誠,其實認識不同年代的英國首相有助我們了解英國曾經的風起雲湧。像我們今天要說的迪斯雷利就主張帝國主義、擴張保護,1875年買下蘇彝士運河股份,以加強英國對印度航道控制。他也促成維多利亞女王成為「印度女王」,加強帝國象徵地位。至今,他的雕像仍被視為帝國主義標記。

是的,若只有這兩張「拼圖」,我們看不到更大的圖畫。有趣的是,最近到了他的故居Hughenden Manor,才算明白迪斯雷利多一點。他有可愛的一面,也有陰暗的——人就是這樣吧。

屢敗屢戰的決心

迪斯雷利在1804年12月21日出生於倫敦布盧姆茨伯里 (Bloomsbury),父母是猶太裔意大利人。但1817年時,他的父親因與猶太教會有爭執,決定為孩子們施行基督教洗禮。由於當時猶太人被排除在議會之外,這個舉動讓迪斯雷利日後得以開展原本會被剝奪的政治生涯。

不過,他從政路並不容易。他早期的商業投資失敗,背負大量債務,甚至精神崩潰,有四年時間幾乎無所作為。他最後決定投身政治,歷經四次嘗試,終於在1837年當選為梅德斯通(Maidstone)選區的托利黨(Tory)代表,並進身國會。

他雖然不斷失敗,但仍堅持。如此相信自己,這是「偉人」的特質嗎?在Hughenden Manor,我們看到一張名為「空椅子」(spare chair)的展品。這張椅子是迪斯雷利於1832年訂製,椅面使用了他競選時的代表色,粉紅色與白色,原是為了當年12月國會大選後,他可以坐在這張椅子上,被支持者抬到街上進行「椅子遊行」慶祝。惟最終結果是他得票最低而敗選,故這張椅子被親切地稱為「空椅子」。

大小說家

迪斯雷利能言擅道,說話精彩,他說如果想看小說,會自己寫一本。吹牛了吧?不,他當真是一位小說家!他的《Coningsby》(1844)描寫年輕保守主義者探索政治與社會(明顯是自述了吧!);《Sybil》(1845)批評英國階級分化,探討富人同窮人之間「兩個民族」。《Tancred》(1847)則關於宗教與東方世界。首相寫小說,我們想到第二個例子嗎?

可說是獨一無二。但我們還是會想到邱吉爾,他雖沒有寫小說,但寫了大量歷史著作、回憶錄和演講集,還獲諾貝爾文學獎。事實上,邱吉爾非常欽佩迪斯雷利,曾在文章中讚賞迪斯雷利高超的政治智慧與小說的華麗風格。迪斯雷利強調國家團結的理念、提出的「一國保守主義」(one-nation conservatism)概念,以及他對社會改革的重視,都對邱吉爾的政治哲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女人緣

Hughenden Manor起源可追溯至《末日審判書》(Domesday Book)首次記載的年代。住宅原本是一座簡樸的農舍,直到1738年被改建為一座「紳士宅邸」。至1848年,因為迪斯雷利需要一處合適的鄉間官邸,於是在妻子支付大部分樓價下,將這座宅邸買下,再由建築師愛德華・巴克頓・蘭姆(Edward Buckton Lamb)於1862年改建而成。

迪斯雷利很有錢吧?若我告訴你他很有女人緣,除了深得維多利亞女王喜愛,更有不少女支持者給他金錢及情感上的支持,你信嗎?這是千真萬確的。其中一名叫莎拉·布賴吉斯·威廉斯 (Sarah Brydges Willyams)的女子,將3萬英鎊遺產留了給他,你現在理解此人的「道行」了吧。

政治的東西下周再說。我們先了解迪斯雷利的女人緣。

莎拉於1820年成為寡婦。1851年,這位年過七十的寡婦,寫信給迪斯雷利,詢問他是否願意成為她遺囑受益人。為什麼?因為她長期欽佩迪斯雷利,視他為英國猶太人的代表。迪斯雷利同意了,接下來的12年間,他們定期通信,分享彼此的生活、閱讀的書籍,及他們共同的族裔背景。

迪斯雷利於1853年曾向莎拉坦言:「我和你一樣,並非在我的族群中成長,且曾受到極大的偏見」。迪斯雷利對她深感信任,兩人成為蜜友。迪斯雷利與妻子於1853年8月首次造訪居於托基(Torquay)的莎拉,隨後每年皆有上門拜訪,兩人不僅交換書信,還互贈禮物。

12年後莎拉去世,迪斯雷利獲得她的遺產,並同意讓她日後葬於自己身旁。

富有的妻子

更要一說的,還有迪斯雷利的妻子瑪麗(Mary Anne Disraeli)。瑪麗比迪斯雷利年長12歲,同樣是一名寡婦,迪斯雷利娶她為了她的美貎,還是錢財?

瑪麗第一任丈夫路易斯(Wyndham Lewis)也是政治家,在瑪麗協助策劃下,路易斯在梅德斯通的選戰相當成功。而迪斯雷利透過路易斯,認識了瑪麗,並在路易斯1838年去世後,兩人就走在一起了。

是的,為了什麼?事實是迪斯雷利當時債務累累,他急著進入議會,其中一個原因是現任議員可享有免於被逮捕的特權。瑪麗也曾指責他是為了財富而接近她,他則坦率回應:「我寫的全是真話,你的財產遠不如我……想像中的那般多。」

兩人於1839年結婚。瑪麗當時對丈夫債務的嚴重程度其實一無所知,也不知道她不在家時,迪斯雷利竟允許法警進入她在倫敦的住所,收集家中財物來「籌款」!

雕像是死的,只有人才會充滿矛盾!人生比小說離奇,怪不得可以寫小說給自己看了。

[英史補習班]作者簡介

路易士老師,移英港人。在港教通識,現於英國公立學校教歷史和地理。閒時愛讀書和遊山玩水。

最新內容

你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