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長失蹤震驚中外 虛幣爆煲動搖信心
過去一周,最矚目的政經要聞有兩則,其一是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失去影蹤,多個西方媒體引述消息指他被官方帶走調查,事件震驚中外;另一是香港一個虛擬貨幣交易平台「爆煲」,上萬名苦主無法取回投資本金,警方拘捕多人,包括替平台宣傳的網紅,事件損害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聲譽,動搖了市民對證監會的信心。此外,終審法院較早前以三比二多數裁定,特區政府有憲制責任,為同性配偶提供婚姻以外的合法認可關係安排,政府與立法會是否履行終院裁決,正考驗特區是否維護法治。
李尚福失蹤
國防部長李尚福突然缺席重要國際場合,並在公眾領域消失,是繼外交部長秦剛之後,另一位習近平親自提拔的中央要員,在習近平第三屆任期的首年之內突然墮馬,反映最高領導人的親信獲擢升後相繼出事,令外界對中國政壇的穩定性重新評估。而中國官方對這兩宗重要人事變動的處理手法,包括秘而不宣,不承認也不闢謠,對內封鎖信息等,也令外界對中國官場的極度不透明有了新的認識。
李尚福墮馬受查,較秦剛事件影響更大,因為他擔任國防部長前,是解放軍內負責軍用設備採購的將領。他受調查墮馬即時讓外界聯想到,是因為近月火箭軍領導層被集體撤換,火箭軍過去多年的軍備採購遭中央翻案徹查,懐疑涉及嚴重貪腐,直接影響軍備的性能與功效,李尚福作為軍備採購主管,很難置身事外。
中美互動
在過去一個星期,中美之間外交互動頻繁,值得關注。先是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於16及17日,在馬爾他與中國外長王毅會晤,進行了合共十二個小時的會談,討論亞太地區政治和安全的發展,焦點議題為台灣。這次會談據說是為更高層外交接觸鋪路。然後,美國國務院於18日宣布,國務卿布林肯將與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會面,在紐約聯合國大會場邊,談論如何穩定雙邊關係,在若干領域加強合作。19日,韓正與布林肯會面後對外表示,健康穩定的中美關係既有利於兩國,也有利於世界,雙方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榮;布林肯也對外表示,世界期望兩國負責任地處理美中關係,美國正致力於此。
從這些密集的外交會談來看,中美兩國現在是一邊冷戰,在戰略領域搞脫鈎、制裁,鬥得你死我活;一邊管控分歧,把鬥爭範圍和幅度控制在可承受程度之內,反映美中兩國領袖都意識到,當前內困堪憂,美國須致力克服通脹刺激經濟,迎接來年總統大選;中國也陷入經濟危機,房市債市不斷爆雷,如果不管控分歧,讓冷戰升溫為熱戰,即使打的是代理人戰爭,後果也極其嚴重。
不過,即使當前內部形勢要求中美兩國管控分歧,但兩國政府也為牽制對手出盡法寶,避免在國力競賽中落後。例如,布林肯在9月13日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表演說,詳細勾劃美國遏制中國與俄羅斯的戰略,指美國正處於歷史拐點,冷戰後的國際秩序已經終結,當下是決定未來世界格局的一場戰略競爭。這場與中俄等威權政體的激烈競爭,將歷時甚久,如今只是初期,美國的戰略就是加強原有聯盟,串連不同盟友,打造新的聯盟。(註一)
在北京方面,則積極發展自製高端芯片及超音速導彈,華爾街日報周末有一長篇報道,指中國在開發超音速導彈成為常規武器上已超越美國,對台灣的海空封鎖能力正不斷增強。
JPEX案
香港方面,JPEX案相當轟動,警方接到逾1400人報案,涉款約10億元,暫時有6人被捕,涉嫌串謀詐騙,當中包括著名網上KOL林作及陳怡。這次虛擬貨幣交易平台「爆煲」,引起國際關注,除了涉及的人數目眾多,金額較大,更重要的原因是新一屆特區政府致力對外宣傳,要把香港發展成為國際虛擬貨幣交易中心。金管局和證監會為此大開綠燈,火速草擬發牌政策文件,今年六月便付諸實施,還公告天下說,現有虛幣交易平台有一年寛限期,可邊經營邊申請牌照,監管當局甚至主動游說各大銀行,為虛擬貨幣商提供服務。
這些空前進取的舉措,提供了「走法律罅」的機會,讓沒有牌照的JPEX長時間大肆宣傳,一時對外宣稱在海外領牌,一時宣稱有上市公司投資,將聯手向證監申請牌照,令外界忽略了JPEX無牌營運的風險。直至傳媒調查揭發,其藉名人投資講座發布虛假宣傳,揚言有二十厘回報誘使散客即場開戶炒賣虛幣,媒體向證監會查詢,證監才如夢初醒,點名提醒外界其乃無牌經營,這才觸發散戶群起提幣離場,平台迅即泡沫爆破。
事後回看,散戶貪求不合常理的高回報,迷信網絡紅人,自身也有無可推卸的責任,但監管當局對這家在全港地鐵月台長期大事宣傳、請著名藝人代言、堪稱最高調的虛擬貨幣交易平台,為什麼長時間不聞不問,沒有主動審視其吸收公眾資金手法?即使引入發牌制度採用寛限期,避免現有虛幣平台即時倒閉,為什麼不強制他們以暫准牌照經營,要求營運商向證監會提供真確營運資訊,包括對外宣傳資料?如果沒有傳媒調查報道,證監會對這類尚未領牌的平台或兌換商是否放任不管,推說去年曾把有關公司放入未有牌照機構名單便了事?這次風波不單暴露了JPEX平台及其合作網紅的狡滑,也暴露了香港金融監管機構一旦遇到政治任務(把香港發展成虛幣中心,實現Web3.0),可以變得盲目被動、愚昧無能,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前景,怎不令人憂慮?
岑子杰案
終審法院較早前頒下岑子杰案裁決,這項裁決罕有地並非一致或四比一,而是三比二多數,而多數及少數兩方的大法官都給了書面判辭,把批准上訴與否的法理依據,解釋得一清二楚。簡單來說,多數一方並非認可同性伴侶可以在香港獲得等同異性婚姻的權利,這並非《基本法》或《人權法案》賦予及保障的權利之一,但為了避免歧視同性伴侶,讓他們同樣享有受法律保護的私人生活與私隱,香港法律須設立某種認可其伴侶關係的安排。
法院解釋說,同性配偶可以有長期穩定的關係,若其配偶關係不獲法律承認,則一旦一方受傷昏迷入院,另一方無法以配偶身分簽紙做手術;一方意外身故,另一方無法以配偶身分辦理後事、處理遺產,雙方共同擁有的財物,誰有權處置?雙方共同領養的子女,誰有撫養權?這些都是客觀真實的難題。香港若要吸引國際人才在這裡工作和定居,就不能漠視國際社會上許多國家已認可同性婚姻,或給予同性伴侶少於婚姻的基本法律權利。
拒准上訴的兩位少數派大法官,並非從原則上反對給予同性伴侶某種法律認可,只是認為時機尚未成熟。歐洲也是近十餘年才發展至逾半數歐盟成員國認可同性婚姻,香港所在地區並無類似的發展趨勢,毋須急於改變現狀。終審法院最後以三比二裁上訴得直,但給政府和立法會兩年時間,制訂適合香港實際情況的認可同性伴侶關係法律,這個裁決相當公道合理。香港如果要維持國際大都會地位,吸引四方八面的人才匯聚,就應該尊重和執行終審法院的裁決,否則,終審法院作為香港法治的最後堡壘,就會因裁決無法落實不再受尊重,淪為國際笑柄。
▌[守望]作者簡介
劉進圖生於香港,七零年代入讀善導小學和九龍華仁書院,學會追求良善、自由和責任。八十年代初進香港大學唸法律,思考社會公義。八十年代末加入新聞行業,先後任職於《信報》及《明報》,切身體會「無信不立」、「兼聽則明」。2014年2月遇襲受傷,病榻上總結心願:「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