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士域治會否降班以外的問題

看英超除了關注爭標組,看護級戰其實也大有樂趣,求生避死,一樣打到七彩。本季球隊葉士域治(Ipswich)能否留在英超是我關注點,因為卜比・笠臣(Sir Bobby Robson)曾執教過葉士域治,而卜比SIR是我的偶像。
某天女兒回家,說歷史科提起葉士域治人,我腦裏只有足球,竟問她歷史科也講英超嗎?
真是令我面紅。「葉士域治人」(Ipswich Man)原來是指在英國沙福郡葉士域治發現的一具男性骨骼,這具骨骼提供了關於中世紀英國多樣化人口的線索。在格雷弗賴爾修道院(Greyfriars monastery)墓地進行的考古挖掘中,發現了「葉士域治人」,經詳細的法醫學調查,發現這名男子竟具有非洲血統!
這名男子大約在1258至1300年之間去世,血統被認為來自現代的突尼西亞一帶。科學研究表明,他死於脊柱膿腫,而他的埋葬地和其墓葬的方式暗示,他可能曾經是基督徒,並且與修道院有聯繫。
這證實了在中世紀時期,非洲裔人就已經在英國。什麼?非洲人怎樣來到英國的?
十字軍東征
BBC紀錄片《歷史冷案(History Cold Case)》就以這為主題。蘇‧布萊克教授(Dame Professor Sue Black)是當今法醫人類學領域的領先專家之一,她帶領的研究團隊在鄧迪大學(University of Dundee)的解剖與人類識別中心(Centre for Anatomy and Human Identification,簡稱CAHID)與聯合國、警方及情報機構等組織合作進行研究。他們的研究足跡遍布全球,包括多個非洲國家,並且研究過當地人群基因中的差異,以及氣候和飲食對牙齒、骨密度和骨骼結構的影響。她們的研究就解釋了為什麼葉士域治人會在英國。
或者我們應該問,為什麼不能?英國在當時並非完全封閉的。據布萊克教授的研究, 葉士域治人很可能來自現今的北非突尼西亞。這一結論基於幾個原因。
首先,格雷弗賴爾修道院是由羅拔‧提普托夫特(Robert Tiptoft,也作 Robert de Tibetot 或 Robert de Tiptoft)建造的。他是13世紀英格蘭的一位貴族和軍事人物,他的家族Tiptoft,在英格蘭中世紀時期頗具影響力。提普托夫特是理查德‧德‧克萊爾(Richard de Clare)的同事,兩人於1270年一起參加了十字軍東征(Crusades)。
《王室財政卷宗》(Pipe Rolls)記載了他們在十字軍活動中的開支。此外,《歷史之花》(Flores Historiarum)一書也提到,克萊爾於1272年將四名來自突尼斯的「薩拉森俘虜」(Four captive Saracens)帶回了英國。葉士域治人很可能是這四名俘虜之一,這也與提普托夫特和德·克萊爾之間的關係相脗合。
非單一民族
透過發現葉士域治人,我們可以推測13世紀的英格蘭與地中海、北非甚至更遠的地區有一定程度的接觸。當時十字軍東征帶來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因此,雖然英格蘭雖然主要由盎格魯-撒克遜人和諾曼人組成,但仍然可能有來自其他地區的人。
當時的英格蘭社會可能已經接納了一些來自北非或中東地區的人。這樣的發現挑戰了一種刻板印象,即中世紀英格蘭是一個單一民族、封閉的社會。
作為新移民,我們可以較容易投入「葉士域治人」的視角,千里迢迢,來到這一個叫英國的島嶼,過新的生活。
這葉士域治人身體並不算好,我們得知他死於脊柱膿腫,這種病症在他生命的最後階段嚴重限制了他的行動。很可能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他是由格雷弗賴爾修道院的修士照顧。
作為移英港人,倒真要見字飲水,健健康康。
( 圖 : BBC )
▌[英史補習班]作者簡介
路易士老師,移英港人。在港教通識,現於英國公立學校教歷史和地理。閒時愛讀書和遊山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