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是身份認同的起點

回憶兩年多前初到台灣,應邀到某國立大學演講,午飯時主辦方特別帶我到校園中的一家餐廳。他們說餐廳老闆是香港人,有港式蒸魚,一定要帶我去試試。我當時想,蒸魚而已,有何稀奇?在台灣的日子久了,才發現個中奧妙。得罪說一句,台灣人不懂得蒸魚;所以遇到有港人開的餐廳還要主打蒸魚,真的不用想,必須要點這道菜。

飲食大概是移民生活適應當中最為明顯的一環。畢竟飯每天都要吃,不習慣的話可是要即時面對,而且無從逃避。這問題又分兩部分,第一是外食是否普遍,第二是口味的選擇是否能夠接受。對此,移台港人應該相對幸福。首先台灣外食相當普遍,而且往往比自己煮還要便宜。在台北隨便買個便當也只是一百台幣上下,而且配菜遠比香港的碟頭飯豐富和健康。要吃貴一點的,廚師發板分十道菜的私房鐵板燒也只不過是一千多台幣起步,和香港比較就便宜得多。此外,在台灣的口味選擇很多,而且和香港飲食習慣也算相近,中式日式韓式東南亞料理都很容易找得到,港人移民不會有太大的適應困難。

上網變廚神

但對於移英和移加港人來說,飲食就可以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首先當地外食往往不甚普遍,也不便宜,只能當是慶祝活動偶爾一次。因此,不少港人移民在抵埗後被迫來個廚藝特訓,畢竟弄得不好吃的話只有「自作自受」。此外,港人移民也因此不得不學習一些當地的購物習慣:一次過在超市買一個星期的食材回家,又或專門挑割價時段去買即將過期的食材來省錢。交換這些購物心得,成為港人移民之間閒話家常的必要題目。

不過相對於過去的港人移民,這一代的移居者在飲食方面最少有兩個特點。第一,活在互聯網年代,要解決各種生活所需變得相對容易。在網上購買在一般超市買不到的港式食材變得相對簡便,而網上也有大量煮食教學可以學習如何利用當地食材煮出接近香港風味。說起來,認識不少移英港人均以「救命恩人」來形容某位同樣是移英的飲食網紅,說她所示範的「在英煮出香港風味」系列有「拯救婚姻」的神奇功效。原來許多移英家庭因為本來在港甚少自己煮食,移民後被飲食問題弄得十分頭痛,卻成功通過這些網上教學學會一手廚藝,大幅改善移民後的生活質素。

另一個過去港人移民沒有的問題,是因為這一波港人移民往往帶著強大的政治訴求離港,連帶在香港消費時的「黃藍之辨」也帶了過去。如是者,每當去到傳統唐人街的中式超市購物,見到店方和中國政府的華僑統戰工作密不可分,便會很想在當地建立移民之間的「黃色經濟圈」,繼續以消費表達政治立場。然而許多「黃色經濟圈」本身存在的問題,不見得在外國就會消失,甚至因為供求有限而變得更為嚴重:老闆支持香港的抗爭,不代表產品就價廉物美,也不代表必然善待員工。

「港式料理」發揮的影響力

話說回來,港人移民後適應當地飲食的習慣,也可以是認識當地社會的一個窗口。英國因為歷史上佔領世界各地多處殖民地,也連同把當地的飲食文化帶回英國,為本身舉世公認難吃的「英國菜」加添色彩。每次我到訪英國,例必品嘗印度咖哩、中東烤肉,還有牙買加燒雞,吃不到就不會上機離境。在台灣,國共內戰的歷史把中國大江南北的菜式帶來,其中江浙菜色最為普遍。此外,我懷疑因為近代史中,美國在台灣的角色比在香港要深,連帶美國菜在台灣也比在香港豐富:新奧爾良料理、德墨卷餅、古巴夾餅,還有夏威夷拌飯等的美國菜式,在台灣就遠遠比在香港易找得到。還有中南美洲的菜式,例如加勒比海和阿根廷的菜式,一樣是在台灣較易找到,估計也有歷史和政治上的原因。

飲食文化從來都是移民社群建構身份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對港式飲食在這一波移民潮可發揮的影響力有很大期望。隨著不少港人移民期望和當地的華人社群區分開,也同時重新發現自身飲食喜好的獨特性。「港式料理」是存在的,而且可以發揚光大。從港人社群由香港團購集運某牌子的薯片和盒裝檸檬茶,到嘗試自己煮火腿雞湯通心粉作早餐,每種飲食習慣都在說明港人身份和傳統海外華人社群的分別。即使在台灣,我總認為當地餐廳的所謂港式咖喱牛腩飯弄得實在太甜,視在台尋找正宗的港式咖喱牛腩飯為使命。

而正如許許多多的移民社群一樣,港式茶餐廳也在世界各地發揮凝聚移民社群的角色。無論在英國或是在台灣,我都見到有港式茶餐廳擔當餐廳以外的功能,一方面舉辦聚會讓當地港人可以互相認識,也會利用店面向當地社會介紹香港社會以及港人移民群體的情況。日後港人去旅行的時候,不妨也試試到訪當地的港式茶餐廳,感受香港以外的港式文化承傳。

▌[移民的自我研究]作者簡介

梁啟智,時事評論員,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地理學博士,現職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所。

最新內容

你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