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組

一個人來到陌生的英國,沒有朋友也沒有家人,慧詩花了半年時間,終於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但不久卻跟上司關係出現問題,影響了慧詩的精神健康,於是她找上了我。在治療期間,慧詩的情緒也開始慢慢舒緩一點,但這時候又出現另一個人際關係的問題。

慧詩剛來英國不久,便開始在社交平台加入不同的群組,跟著也成功加入自己社區的signal及whatsapp group。慧詩除了想獲得移英資訊,更希望可以找到志同道合,展開新生活。

慧詩解釋說:「這些群組對我很重要,人生路不熟,也只可以出外靠朋友,而且大家都是香港人,感覺很溫暖。」慧詩在社區群組裡找到一些朋友,見過幾次面,就開始有自己的一個小群組,成員只有3個人,全都是單身女士,大家都希望在這新天地,好好生活努力工作。

慧詩形容:「朋友A很會照顧我,我不開心或工作遇到困難,她便像我的大姐姐安慰我; 朋友B比較文靜,她很緊張工作,生活繁忙,但也像我的大姐姐,不斷提醒我提防陌生人,跟她在一起我覺得很安全。」

突如其來的關係改變

聽到慧詩的分享,似乎她很幸運遇到有一些投契的朋友,對適應新生活,應該很有幫助。 但她就說:「我們認識有一年多,最近兩人都把我封鎖了。我不明白我做錯了甚麼。 我真的把她們當作好朋友,甚麼也跟好們分享。只是最近工作出現問題,情緒不穩,說話比較負面,她們給了我不同的意見,我也有跟著做,但有些意見我不能認同,於是用自己的方法處理。」

對於被兩人封鎖,我問慧詩有沒有問個究竟,她引述:「A說我只會來找她們幫忙,需要很多的attention,也帶給她們很多的負面情緒,而且從來也沒有關心她的需要,覺得我不是值得交的朋友。 我好震驚,原來她一直對我不滿意,我自己也不知道。」

慧詩再說B也有這樣的想法,覺得我很自私,問了她們意見又不聽,只會在她們身上拿著數。

慧詩感到非常傷心,不斷在想自己做錯甚麼。現在的她除了要處理工作上的挑戰,更要面對失去朋友的痛苦。 回想一年前,當她認識了兩人後,因為感覺像是安頓了下來,於是沒有再結識其他新朋友,這一次突如其來的關係改變,也令她情緒更不穩。

我們一起探索三人之間認識的過程、互動模式,及各人對朋友關係的期望。 慧詩說:「雖然她們年紀跟我差不多,比我大一年,但感覺上我像一個妹妹,享受她們對我的照顧,所以她們的要求或意見,我大多會跟著做。雖然我也會盡量聽她們的困難,但她們好像不太看重我的意見,不過當時也不覺有太大問題。」

固有互動模式被打破

慧詩跟兩位也是因著大家的共同背景及情況,才會走在一起:大家都是香港人、年紀差不多、同是單身女士及新到埗到英國。 但除了這些,她們的性格、思考模式甚至價值觀及家庭背景,慧詩也不大清楚:「難得在這裡認識,我便沒有想得太多,完全沒有保留地把自己最真的一面展現出來,或許我忘掉了我們的相遇,只是客觀環境做成,跟我在香港認識多年的朋友不一樣,我也太天真,期望過高。」

慢慢整理自己的思緒,慧詩開始反思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也明白到其實一開始她們的關係已經不是很對等。兩人跟慧詩的相處,就像大姐姐照顧妹妹一樣,但實際這不是她們各人願意擔當的角色,只是在雙方的互動模式下形成這樣的關係,結果慧詩讓自己一直當「妹妹」,有甚麼事便找她們幫忙,甚麼也聽她們的。

直至慧詩工作出現很大問題,兩人的意見跟自己很不一樣,於是開始以自己的想法去處理工作上的困難,但也令兩位「姐姐」覺得不被重視,打破了她們固有的互動模式,各人也不能在朋友關係中,扮演既定的角色。

慧詩說:「我應該要多謝她們,不是被封鎖,我也不能學習怎樣處理朋友關係。」

朋友之間的關係能否持久,也跟大家的互動模式有關。模式愈多彈性,大家更能互相配合,從而一時你支持我,一時我支持你,關係便不會一面倒的不對等。同時間,朋友之間也要有清楚界線,讓大家可以互相尊重對方跟自己不相同的感受及想法,這才是保持健康良好關係之道。

▌ [身心不適]作者簡介

英國註冊家庭治療師,喜歡探索關係中的糾結,破解情緒跟家庭關係之謎,透過臨床工作,展現各種家庭面貌,如何在挑戰中尋找幸福人生。

最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