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找解決問題的人?

在某些文化裡,人們總是相信要有一個英明神武的管治者和領袖,社會才會暢順運作,所以什麼親自督師、高度關注就成了很合理的事情,但背後的邏輯是下屬是可以呼來喚去的。然而,在英國我們倒很容易感覺到領袖很難高高在上,他/她們往往要強調整體合作,過時過節也會送禮給下屬,或者買些冬甩小食給大家一起分享。這當然也屬於「收買人心」,但總算是確認每一個崗位的人都是不可缺少的。

但上司始終是上司,除了人工較高、工作壓力較大,話語權也較大。我的上司就會在電郵「列舉」自己正在看什麼書,這其實也是好事。路易士作為一個樂於學習的香港人,為多了解他,也找了這本他「正在看」的書來翻翻。

擊敗納粹

書名是Engineers of Victory: The Making of the War Machine That Defeated the Nazis,是由著名的英國歷史學家Paul Kennedy撰寫的。若按自己的興趣,我應該是不會看這類型的書吧,但一看卻又覺得能理解當今世界和一些文化差異。作者關注的核心問題,是我們雖然往往把目光注視在運籌帷幄的領袖身上,但在中層的執行者是如何解決問題(problem solving)、執行指令的?他在歷史找案例。

1943年1月二戰期間,美國總統羅斯福(Roosevelt)和英國首相邱吉爾(Churchill)在摩洛哥城市卡薩布蘭卡 (Casablanca)定下了盟軍的三大目標︰要用閃電戰策略擊敗納粹,控制大西洋 (Atlantic Ocean)和在西歐、中歐的領空,還有就是終結日本的帝國主義。一年後,他們成功了。

我們當然喜歡成功的故事,但人家為何成功卻是更大的問題。比如1941年6月,納粹德國發動巴巴羅薩行動(Operation Barbarossa)入侵蘇聯。同年8月起,英國就開始向蘇聯提供包括坦克和飛機在內的有限援助。而北極船團就是同盟國的一系列遠洋護航船團,從英國、冰島和北美啟航,前往蘇聯北部港口。但他們又怎樣成功做到突破封鎖呢?

執行者的努力

不只是靠領袖,而是盟軍中有解決問題的人,作者就記述了當中「執行者」的努力。細節暫且按下不表,但這本書提醒我們,要把戰爭視為一個整體,不只是領袖談笑用兵。簡單來說,是有些國家的「工程師」能更主動去處理問題,當然更有效率,更能對應問題。有些則聽命於全能領袖,比如希特勒,真正的問題當然無人看到,或扮作看不到,又何來解決問題的動力和方法?

誰都想在戰爭中獲勝,往往以為有聰明的領袖、驚人的發明,就會勝出。但作者提醒我們,沒有那麼簡單,我們要看「體制」。在美國就有喬布斯這個超級問題解決人,但在其他地方就未必找得到了,是因為美國這體制鼓勵解決問題的人。牛頓若生長在一個不重視科學的地方,他也只會是一個庸才。

歷史,不只有偉人名字。在英國生活久了,雖然有時不明白人們「哪裏來的自信」,但估計也是憑藉這一信念︰我雖是普通人,但我也為社會解決問題呀。

▌[英史補習班]作者簡介

路易士老師,移英港人。在港教通識,現於英國公立學校教歷史和地理。閒時愛讀書和遊山玩水。

最新內容

你也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