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災害談移民適應
台灣花蓮於上星期三(四月三日)發生規模 7.4 的大地震,為1999年「921大地震」後最為嚴重的地震,世界各地都關注台灣災後的情況。身為在台港人,當天收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問候,十分感謝。香港最嚴重的災害是風災和雨災,移民離港後要學習應對當地的不同災害,也從社會的災害應對中,認識當地社會和香港的差異。
環顧各個港人移民熱門地點,英國、加拿大和澳洲常見極端天氣帶來的影響,有寒流和雪災、熱浪和山火,還有暴風暴雨帶來的河水泛濫。至於台灣,和香港一樣有颱風威脅,但也有香港罕見的地震和海嘯。眾多災害當中,地震最難以預警,發生的方式卻又最為急速,我總覺得對移民港人來說最為嚇人。
學習當地的應對
按道理,正如以前提過,學習應對災害大概就是移民生活適應的一部分,當地人做什麼照做就可以了。不過也正如之前提過,甚麼是主流本來就是一件會改變的事,就連應對災害也一樣。台灣傳統智慧是地震的時候要第一時間打開大門,因為擔心震後門框變形弄得不能離開。認識不少港人朋友來台後也真的照做,不過,原來台灣政府一直宣傳叫大家千萬不要這樣做,因為如果地震烈度足以使門框變型,則走去開門這幾步的路程反而更為危險,不如立即躲在桌下再算。這次也有不少台灣民眾因為第一時間去了打開門,反而因此走失家貓。
那麼該如何學習正確的應對方法?如果家中有小孩的話,跟著他們在學校學的方法準沒錯。不少移台朋友說他們都是從自己孩子的學校教材中學習正確的地震應對方式。這也說明移民第二代比第一代更快融入當地社會的說法有一定道理。畢竟他們很大程度上接受當地人一樣的教育,政府要他們知道的東西很難錯過。
說到政府,離開香港後,有機會比較不同地方政府應對災害的方式,才發現許多香港的做法原來挺奇怪。例如颱風來臨時要不要停班停課,台灣雖然在法例上有風速標準,但最後還是由各縣市政府提早一天自行決定;在香港,我們卻把這權力變相交給了氣象部門。香港的做法看起來科學一點,但停班停課本來就應該是政治決定,有時即使數據不足但考慮到社會環境,政治領袖應該站出來作決定才對。
經歷過台灣的做法,回看香港那種偽裝科學的模式,更覺得是政治領袖推卸責任,害氣象部門要承擔不必要的怨氣。而因為香港堅持用數據取代判斷,於是一旦風速減低便要隨即復工,相對而言也甚無彈性。當然,台灣會這樣做,是因為台灣的政治結構本來就是這樣設計。有研究還指每當選舉年的時候放颱風假都會特別「手鬆」;但也別忘記在台灣,法律上僱主可以不發那天的工資,只是目前多數企業會給。
災害面前別太苛求
從災害應對談起,說到復原和韌性,也得讚一下台灣在這次地震後沒有停水停電停網絡,震後第二天大多數民眾還可以如常生活吃喝玩樂聽演唱會。這當然不是必然的。例如近年大幅投資綠電,而綠電本身屬分散式發電,不會因為某一座電廠停轉或某一座電塔倒下便產生系統性斷網,這就提高了電力供應的韌性。不知道是不是到了別的地方,總會看到當地的好,危難中見到政府會做事反而會有點不習慣。
話雖如此,也得嘆一句有些事情似乎到了天涯海角也是一樣的。這次台灣大地震,雙北地區沒有提早發出警報,就引來一大堆的批評,甚至被說是政治陰謀論,讓我想到香港也有過類似爭議。因為地震波的擴散不是即時的,從台灣的一端到另一端有數秒到十數秒的時間,所以一旦地震發生並預測某地會經歷四級以上烈度的振動,系統便會自動發出預警,當地所有的手提電話會同時響起,讓民眾可以多數秒時間躲避。
不過這次預警失準,本來以為雙北的烈度是三級,實際上卻是五級,警報沒有響,於是引來批評。然而預警從來不會百分百準確,特別是地震預警這種只有數秒可以收集數據和作出反應的情況,更難苛求。回想香港也曾有評論要求「九號風球」也要有預警,無疑是把氣象人員當成是神仙。災害面前,再發達的科技水平還是有限,我們還是謙遜一點比較好。
(圖 :花蓮縣政府 )
▌[移民的自我研究]作者簡介
梁啟智,時事評論員,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地理學博士,現職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