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的第一個冬天
記得臨離開香港前,曾有朋友煞有介事地告訴我:「在英國的第一個冬天最難捱。」聽罷我卻不以為然,事關小弟從小怕熱,每年冬天都只會嫌不夠凍,到了外國恨不得可以過一個冰天雪地的冬天。
但抵英後隨著冬意漸濃,我開始感受到那個「難捱」真正的意義。
原來,天氣寒冷還算事小,真正難捱的是急劇變短的日照時間。記得初到埗英國的時候,晚上八點還可以看到太陽;過了十月,一轉冬令時間,即感受到日落時間逐日提前;至十一月的時候,基本上每天下午三點多就已經開始天黑,更甚的是,即使在日間,你也可能因為天陰下雨而看不到太陽。
以前生活在香港,從來不會覺得照不到陽光是甚麼大不了的事。但當接連好幾個星期都不太接觸得到陽光,身體開始出現反應。首先是沒有精神,就算前一晚睡飽了,第二日照樣可以呵欠連連。隨之而來的是失去做事的動力。好幾晚看著案頭上還未完成的工作和功課,儘管跟自己說今晚要好好努力,最後卻發現自己根本不能專心,只想賴在床上做些不太需要用腦的事情。
季節性抑鬱
後來學到原來這種情況叫做「冬季抑鬱」(Winter Blue),或「季節性抑鬱」 (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簡稱SAD),是因缺乏陽光而出現的季節性狀況,尤其在如英國、加拿大或北歐等高緯度地區流行。而即使情緒未有因此異常低落,單是沒有精神和動力做事已足夠令人困擾。
上星期看到天氣預報說不會下雨,本來滿心歡喜打算趁著聖誕假外出吸收陽光,結果卻依舊迎來不見天日的連綿雨天。忍不住跟一位在英國長大的朋友抱怨,他卻漫不經心地說:「沒事的,幾個月時間好快過,到了三月春天一到,一切就會好。」
沒有永遠的冬天
聽了我只想到他畢竟從小在英國,大概早已習慣這裡的爛天氣,才會這麼不在乎。但轉念又想,的確,春夏秋冬本來就是平常不過的事,反正沒有永遠的冬天,只要捱過第一個冬天,適應了季節帶來的影響,一切會好起來也是合理不過。
以前有位中學老師常常說,人總傾向放大自己當前的困難。比起很多其他人正在經歷的困難,照不夠陽光也許微不足道。但當過去兩個月大部分日子都因照不夠陽光而受到困擾,這個影響就非常真實以致當中的困難很容易被放大,最後就連「冬天總會結束,然後一切就會好」這基本事實都忘卻。
我們不能改變季節,只能靜靜等待,然後想辦法讓等待的過程沒那麼難捱之餘又不至於毫無意義。反正冬至已過,日照時間正在逐日變長。儘管還有兩個多月才到春天,中間還不知要經歷幾多冬天帶來的困擾,但至少一切都正在好起來。
▌ [霧海遊記]作者簡介
區倬僖,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現正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攻讀碩士。曾經熱烈投身學運社運,然後被淋了一大盤冷水,但始終堅信可以用行動創造更好的未來。世界很大,目前仍在努力尋找自己在當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