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尼勝選揚名 特朗普百日爭議

加拿大國會大選剛結束,執政自由黨在卡尼( Mark Carney )領導下勝出大選;在野保守黨成績沒預期那麼差,但黨魁在自己選區丟失議席;第三大的新民主黨大敗,黨魁引咎辭職。卡尼上台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打算如何與特朗普(Donald Trump ) 談判,化解美加貿易大戰,卡尼雖與特朗普通了電話,說不久將來便坐下來談,但外交重點卻放到6月在加國舉行的七大工業國首腦峰會,以及拓展國際市場,藉此抵消對美貿易蒙受的衝擊。卡尼這套兩手策略相當踏實,勝過把一切希望寄託於特朗普放生加拿大。
卡尼勝選有兩重意義,對內而言,這意味加拿大國民雖然對執政多年的自由黨不滿,但更加不滿特朗普對加國大幅增加關稅,逼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所以在杜魯多下台後,仍願意投票給卡尼領導的自由黨,支持這位作風硬朗的銀行家對抗美國。對外而言,這意味西方政壇並沒有像美國那樣全盤向極右傾側,走排外自肥之路。卡尼行的是傳統中間路線,支持國際自由貿易,排拒單邊主義,這些取向如今「買少見少」,對西方世界的未來卻非常重要。
儘管卡尼勝選乃大勢所趨,但執政前景並非一片光明,因為加拿大經濟對美國倚賴度極高,美國是加拿大最主要的出口市場,也是最大的貨品進口來源,美加兩國若持續打貿易戰,注定會兩敗俱傷。加拿大若陷入經濟衰退,國民還會不會繼續支持卡尼?保守黨這次雖然落敗,但得票率高於四成,自由黨在國會內的議席差3席才過半數,卡尼施政若有閃失,保守黨便有可能在國會內發起倒閣行動。
Amazon 舉動惹白宮指責
不過,特朗普的形勢比卡尼更糟糕,卡尼尚有勝選光環,正處於選後蜜月期;特朗普入主白宮已超過100天,從主流媒體為他做的百日總結來看,他的政績相當差劣,許多競選時的承諾未能兌現、對外大加關稅的負面影響開始浮現,民意支持度大幅滑落、股市匯市和債市繼續震盪下行。原來支持特朗普的金主怨聲載道,特朗普被迫一再讓步,最新例子是給美國汽車製造業更多關稅豁免,讓他們有更長的過渡期,逐步把生產工序搬回美國。
此外,當媒體上傳出Amazon有意在顧客購物單上列出,貨品售價內有多少錢源於關稅,白宮新聞發言人公開指責這是含敵意的政治行為,特朗普更親自與Amazon大股東通電話,說服他取消這個主意,這事反映特朗普相當懼怕零售業公開關稅影響。但就算Amazon不在帳單上明確列出商品因關稅漲了多少價,難道互聯網上就沒有其他消息渠道?各種格價網站都可以列出關稅前和關稅後的各類商品價格對照。
阻止Amazon講真話只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當關稅的惡劣影響進一步浮現,消費者廣泛抱怨時,白宮還能頂住群眾壓力,繼續對中國進口產品實施145%關稅嗎?
出獄仍不得自由
在香港方面,47人案中4名前立法會議員刑滿出獄,這宗新聞之所以矚目,並不是因為這幾位前議員講了什麼聳人聽聞的話,而是因為他們出奇地低調。
政府刻意安排在清晨6時用拉了簾幕的車子送他們回家,除了一位議員在家居大廈樓下被記者截到,講了幾句話,其他都沒有在媒體鏡頭前露面,沒有發表講話。這和過去政治人物出獄受到大批傳媒追訪截然不同,令人聯想到內地維權人士出獄被迫低調的情況,是否已從內地延伸至香港?政治異見者刑滿出獄仍受箝制不得自由,是否已成為香港當前的政治現實?
( 圖 : Shutterstock )
▌[守望]作者簡介
劉進圖生於香港,七零年代入讀善導小學和九龍華仁書院,學會追求良善、自由和責任。八十年代初進香港大學唸法律,思考社會公義。八十年代末加入新聞行業,先後任職於《信報》及《明報》,切身體會「無信不立」、「兼聽則明」。2014年2月遇襲受傷,病榻上總結心願:「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由」。